天天看小說

關於移民策略及放棄青、徐的相關問題

首先,謝謝各位讀者的支持。

其次,希望讀者能耐心看下去,寫到現在備哥哥早就不跑了。

我之所以寫這篇,就是對之前到處跑的事,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當然故事裡還有各種偶然,各方謀劃,都不在此之內。

既然有讀者提出,在古代沒有主動大幅移民的。那我可以說,有!

農民困守土地最厲害的是什麼時候?大概是明朝,因爲路引制度,百姓不敢隨便外出。

而在此之前一千多年,百姓因爲躲避戰禍大遷移,也是常有的事情。

《中國歷史時期人口的分佈與遷徙》一文,也提到過,西漢末年的戰亂,中原人士開始向長江流域遷徙,更遠的還到了嶺南地區。

而其以東漢末《後漢書?劉虞傳》舉例,其中記載“青徐士庶,避黃巾之難歸虞者,百餘萬口”。

這可不是官方遷徙,而是百姓自發躲避戰禍形成的。徐州因爲曹操、陶謙大戰,以致“墟邑無復行人”。而江淮是各方大戰最厲害的地區之一,更是“江西遂虛,合肥以南惟有皖城”,有‘十餘萬戶’百姓都遷去了江東。

還有不少士大夫甚至渡海遠徙交州。在蜀漢、東吳政權內任職的,不少是江北遷來的士大夫。張昭是徐州彭城人,魯肅是徐州下邳人。

至於說青、徐有海有田。

我這在三國屬於徐州,而且沿海。我可以說就算是二十年前,從我這往內陸二十里,便不可能沾到海貨的光。而我們這有很多地方,打出來的井水是鹹的。

在三國時候,青州是黃巾的重災區,而且194年的那場蝗災,再加上之後的連年災害,讓許多百姓因爲食物問題,都流離失所。

在古代,農民是很難過得舒服的。

我雖然不會種地,但也知道種地得搶時間,收穫得搶時間。過了時候就絕收了。

三國時候沒有肥料,再受生產力的限制,無災無害的時候,才能勉強算是溫飽。那是太平盛世。

可一旦有戰爭、水旱災害、蝗災、瘟疫,那就另當別論。

不巧的是,從184年開始,青、徐這地方全攆上了。對了,還有書裡沒有的,每年七八月分,還得抗颱風。前幾年,我經常見水泥電線桿給颱風刮斷。

在這種前提下假設,當時建立這種效仿八旗的四衛制度,收攏周圍的流民。保證其衣食充足,這些流民會比跟黃巾,更願意來投劉備。

在這種假設下,我抽走了部分投了黃巾,還有因爲戰亂被殺的青、幽、冀、兗、徐、豫州六州的數百萬百姓。

若說沒有那麼多百姓,我可以說,有!

當時冀州鬧黑山賊,一股十幾萬的有很多,都被袁紹給殺光了。而且這都是男性青壯,不算家屬。曹操殺的黃巾也不少,這在動亂之前都是百姓。

這一股股的,數百萬之衆很輕鬆。

在幽(247萬)、冀(580萬)、兗(404萬)、青(299萬)、徐(279萬)、豫(516萬),這樣的人口基數下。這前期不佔地,光得民的戰略,也是有可能實現的。

這也就是我開篇不佔地盤,而是轉戰四方,從平原一路打到豫州的戰略目的之一:聚數州之百姓。這纔是戰爭的潛在力量。

當然,百姓多了也不能隨便抽兵。剛開始只得百姓,還沒發展,根本養不起大軍,支援不了大戰。

兩個字:缺糧!

打仗浪費的糧食,那比百姓生活多的多。因爲糧草不足,傾起大軍那是自己滅自己。

而且一個地方流民收光了,我不主動跑去別的地方收,還能主動等他幾年後上門?

爲什麼開始放棄青、徐的地理原因。

青、徐之地偏處一隅,其實也相當於被擠死在了東方。戰國時齊國統一天下了嗎?

而現在,佔據了江淮之地,更有潁川這一戰略要地,看死了曹操的南下之路。

地面不是平的。曹操要是圖謀南方,就得先從潼關入關中,然後再出武關到南陽。

江南又讓二爺奪了柴桑,佔了大半個丹陽,孫權就算是起家,也只佔守勢。更何況被坑的沒有起勢。

至於暫時不和曹操懟。

戰略上不只是硬幹的,要【審時】【度勢】。寫到現在,可不是赤壁之戰那會,天下沒有多少豪強了。一起懟曹操就行。

現在和曹操幹翻了,撿便宜的還有很多。袁紹、呂布、劉表、韓遂、馬騰等等這些人,都不是白癡。

至於說捨生忘死,勇往直前。

關羽水淹七軍,並非表現關羽只會勇往直前,而是說他有勇有謀。就和項羽彭城大戰,用計三萬勝五六十萬一樣。所以關羽纔會威震華夏,所以曹操纔會嚇得想要遷都。

現在吧曹操往南的路堵死了。他這打生打死,你在那種田養兵,隨時準備推一波。曹老闆不怕嗎?估計真出兵的時候,他豁出去就不怕了。不然,他得整天睡不好覺。

還是那句話,故事纔剛剛開始,後面還很長。在這個三國時代,想從黃巾之了亂開始,有生之年能統一天下,再到四海賓服,這是一個大工程。

第24章 三英劃水戰呂布第10章 救盧植二激張角第254章 仁義初心不能失第203章 拋香餌荊南終亂第263章 百騎強奪軒轅關第121章 毒士閒棋謀鬼才第414章 糧道被斷滿城知第191章 戰無錫孫呂初敗第162章 賈詡計諫劉皇叔第318章 枕戈待旦盼黎明第259章 遣子爲質贈宛城第147章 佈下迷陣拒雲長第104章 謀關羽黃祖擋災第65章 糜子方欲求高位第340章 陽平關叔侄重聚第91章 激張飛喜結良緣第37章 袁本初入叩青州第94章 躲入密林曉天機第60章 關雲長僮城大捷第49章 紀靈領兵伐劉備第267章 刀祖宗折戟雒陽第240章 關雲長將計就計第82章 平輿城外聘賈詡第89章 計請呂布牧徐州第245章 暫息刀兵仇難忘第40章 一腔碧血在丹心第373章 周公瑾運籌帷幄第245章 暫息刀兵仇難忘第163章 劉荊州僭越郊祀第408章 明知有詐仍劫營第192章 再爭鋒孫呂慘敗第277章 關雲長大軍壓境第114章 棄宛陵西走豫章第316章 犯上之臣多作亂第299章 大陽城外顯英勇第268章 錦囊傳書至幽州第321章 鍾元常再設一計第181章 佯輸詐敗賺呂布第397章 李德昂葭萌勞軍第138章 臣謀主袁熙自立第390章 自古忠奸難分明第332章 漢中未戰亂象生第346章 縱張魯關羽定漢中第345章 歸南鄭援軍盡沒第182章 設毒計呂布圖關羽第126章 會稽山孫策殞命第334章 美夢雖好終須醒第379章 孫權起意鑄新錢第147章 佈下迷陣拒雲長第160章 劉皇叔喜得大將第302章 出虞阪二賢定計第367章 文聘避禍回襄陽第333章 失橫財未見先恨第47章 假刺史攻劉豫州第272章 眭白兔獻城投降第109章 左夫人渡江救病第229章 宣傳屯田先派託第199章 大軍出鄴城將亂第27章 忠臣千里來聚義第367章 文聘避禍回襄陽第108章 關羽彭蠡練水軍第391章 龐德奉命赴徐州第238章 烏程之北破敵軍第75章 柔克剛三軍盡奪第407章 兵臨小沛拒曹兵第354章 此仇不報氣難平第87章 曹孟德圖謀青州第273章 圖關羽韓寬設謀第304章 衛仲堅最後一搏第132章 同爲宗室何助逆第162章 賈詡計諫劉皇叔第209章 欲欺忠臣頒矯詔第434章 孫十萬再議出兵第302章 出虞阪二賢定計第337章 謠言現風雲漸起第399章 賨民忠義復歸漢第13章 大戰陽城走張寶第408章 明知有詐仍劫營第165章 甘興霸搓敵鋒銳第319章 衆叛親離終喪命第46章 解危困兩讓徐州第116章 劉備受封大司馬第196章 徐元直終遇明主第178章 戰長江劉軍先勝第293章 欲施反間賺東垣第250章 皇叔起意見劉表(補更2)第426章 諸王齊聚謀大計第308章 三路軍兵敗投韓遂第194章 兩陣前呂布殞命第201章 吉太醫鳩殺曹昂第57章 猛張飛瘋戰呂布第370章 兵分數路擾甘寧第148章 沮授暗自進忠言第380章 遂心意班師而回第151章 廣陵城內斬顏良第200章 鋤權臣皇丈設謀第206章 歷波折三將終歸劉第328章 白算計兵敗華陰第72章 饋錢糧袁術退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丰市| 汤原县| 江陵县| 永靖县| 锡林郭勒盟| 和硕县| 黑水县| 拉孜县| 拉孜县| 花垣县| 芜湖市| 娱乐| 固原市| 类乌齐县| 莫力| 岳阳县| 藁城市| 耿马| 武威市| 长武县| 扎囊县| 阳江市| 泰和县| 恭城| 麻城市| 甘孜| 陵川县| 遵义市| 内江市| 竹北市| 白城市| 剑阁县| 毕节市| 雅安市| 筠连县| 名山县| 仁化县| 丹凤县| 报价| 平泉县| 河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