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納西翁 中

各部長官們寒暄過後,第一混成旅的士兵們在數個軍官指揮下,協助105炮兵團的戰友們將一輛輛拖著火炮的馬車,拉到營地內。

一個標準的105毫米炮兵團下轄1800名士兵和2000匹馱馬、騾子。

馬車和馱馬進入營地後,士兵們忙著拆卸、轉移火炮、彈藥等作戰物資,而剛剛結束繁重運輸任務的馱馬、騾子們則被安置在軍馬場,與第一混成旅所部的馬匹們呆在一塊。

漢國本土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上自然環境最適宜的馬場之一,受益於優越的畜牧業資源,本土的馬匹保有總量在1889年第一次達到了700萬匹的數量級。

第二次工業革命尚處於發展期,內燃機和汽車等新興運輸工具依舊處於研發和性能改進階段,未能像後世那般取代牲畜運力,成爲物資運輸的主力,所以,在當前和之後三四十餘年的時間內,馱馬、騾子仍然屬於當之無愧的物資運輸主力。

因爲本土馬匹資源充裕的優勢,漢國各野戰部隊和二線警備軍部隊都配備了大量的馱馬、騾子來擔任物資運輸任務。

每個標準滿編師(1.5萬人至1.8萬人)配備馱馬、騾子總數在1.1萬至1.3萬:區間範圍內,

每個滿編混成旅(9000人)配備的馱馬、騾子總數在6000至7000區間範圍內,

每個滿編警備旅(5000人),配備的馱馬、騾子總數在2000至3000區間範圍內。

每支部隊配屬的高數量馬匹、騾子即減輕了作戰期間的物資運輸壓力,也提高了部隊的持續作戰能力。

本土每支師、旅級正規軍部隊都擁有一個獨立的野戰騎兵營,騎兵營一人雙馬,標準編制爲460人,1000匹戰馬,每逢遭遇對外戰爭時,騎兵營總是充當先頭偵查、機動部隊的角色,獨自遠離大部隊,在側翼方向對敵軍展開進攻。

先進的武器裝備和充裕的馬匹數量是龐振雲自信能夠打敗巴拉那河一線巴西共和國軍隊的信心所在,因此,當總部發布的第一道作戰命令傳達至第一混成旅臨時指揮部時,龐振雲迅速召集第一混成旅一團、二團、第四警備旅和105榴彈炮團等部隊主官,就如何具體實施作戰計劃舉行了一次小規模會議。

“根據總部傳來的情報顯示,當前我部面對的敵軍爲巴西共和國巴拉那河戰線方面軍,該軍由巴西共和國陸軍中將羅德里格斯指揮,麾下包括羅德里格斯普列斯特斯少將的第三師、熱圖裡奧少將的第九師和其它附屬部隊一部,總兵力約3.7萬人,其中集結於一線的部隊爲2.6萬人,約爲我軍人數的兩倍。”

龐振雲指著地圖上的沙盤介紹道:“昨日,敵巴拉那河戰線方面軍一部約1萬人從杜伊瓜蘇港口出發,轉走陸路向西行進,意圖佔領亞松森東南部的比亞里卡,然後在那裡設立防禦陣地,阻止我軍對亞松森方面的支援。

比亞里卡是亞松森—恩卡納西翁鐵路幹線的中點站和樞紐站,如果巴西共和國軍隊佔領了那裡,我軍通往亞松森的鐵路幹線將被攔腰截斷,而正在亞松森堅守的巴拉圭殘軍也將面臨東南部側翼失守,對外聯繫通道斷絕的困境,因此,總部給我軍下達的作戰任務是立刻調動一部先遣部隊,利用我軍控制的鐵路線,迅速向比亞里卡方向突進,然後趕在巴西共和國軍隊前面,控制比亞里卡鐵路樞紐和周邊戰略要地。接著就地組織防禦陣地,阻擊來自東部巴西共和國軍隊的進攻。”

“巴西共和國進攻部隊武器裝備如何?他們是否配屬有大量的騎兵部隊?”

龐振雲介紹完畢,第四警備旅旅長鬍崑山問道。

“向比亞里卡方向前進的巴西共和國軍隊

約有一半士兵裝備馬蒂尼亨利後膛槍,剩下一半士兵裝備得是斯奈德、期賓塞等老式步槍,而且他們的士兵使用的步槍發射藥都是黑火藥,和咱們的建業六年式步槍相比,射速、殺傷人都弱了不少。”

龐振雲補充道:“巴西軍隊中大約有一支人數數百人的騎兵部隊,不過巴西騎兵剛從水上搭船下來,他們的戰鬥力應當會有所下降。”

“巴西軍隊武器性能、兵種協同戰鬥力皆比不上我軍,他們唯一具備的優勢,也就是士兵人數比我軍多。”

主管制定作戰計劃,爲軍事主官提供戰術建議的少校參謀沈德輝聽完龐振雲的補充,沉默片刻後,開口道:“在巴拉那河戰線方向,巴西共和國軍隊總數將近爲我軍三倍,用於一線的作戰部隊數量大概爲我軍兩倍,而以目前巴西方面匆忙分兵向比亞里卡方向進軍的情報分析,大致可以推測出,負責巴拉那戰線的巴西指揮官信心不足,他沒有確定把握能夠在正面戰場上擊潰我軍,所以便採取保守消極的防守戰略,意圖搶先我軍一步,先以優勢兵力佔據比亞里卡,然後再依託周邊防禦工事,步步遲滯我軍對亞松森方向的增援,爲巴西共和國軍隊主力佔領亞松森爭取儘可能多的時間。”

“所以說,當前我軍面對的敵人,一開始便沒有打算與我軍進行正面主力決戰?”

胡崑山疑問道,

“十之八九如此,巴西軍隊與我軍交戰數次,卻沒有取得過一次師級以上規模戰役的勝利,現在在巴西共和國軍隊內部,持消極保守作戰態度的巴西將領佔據絕大多數。”

沈德輝迴應道。

“巴西軍隊太過消極也不好,如果他們一直縮在防禦工事裡當縮頭烏龜,一旦風聲不對,便撒腿後撤,咱們也很難把他們全部留下來。”

龐振雲思索道。

“哈哈,旅長大可不必擔心,巴西軍隊進了巴拉圭,再想全身而退跑回去,也不是那麼容易,況且即便巴西軍隊提前感知到危險,撤出巴拉圭境內,那麼,一支總是害怕打硬仗、把自己小命看的比什麼都重要的部隊,消滅與否都沒有太大區別。”

“沈參謀說的有理,一支被消滅的部隊和一支只知道逃跑的部隊確實沒有多大區別。”

龐振雲的顧慮被打消,語調上揚道:“巴西軍隊戰略、戰術保守、消極,想要趕在咱們前面部署阻擊陣地,卻也不能讓他們得逞。

張團長,命令你部抽調三個步兵營與工兵營、75毫米野戰炮營、旅屬偵查營、機槍連等部組成先遣部隊,由你任指揮官,下午一時之前,搭乘火車出發,務必趕在巴西軍隊前面控制比亞里卡,你們出發24小時後,我再與胡旅長、沈參謀帶領主力部隊搭乘火車與你們匯合,

在主力部隊沒有抵達比亞里卡之前,你們必須給我把巴西軍隊牢牢擋在火車樞紐站之外!”

“是!旅長!”

“胡兄弟、吳團長,戰事緊迫,還請兩位立刻返回第四警備旅和105炮兵團,開始著手安排部隊開拔轉移、事項。”

龐振雲繼續對第四警備旅旅長鬍崑山和105炮兵團團長吳家棟安排道。

“龐旅長放心,我們現在便回去安排部隊開拔的準備工作。”…………

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二百三十章 剛果三第二十五章 激戰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排華 完第三百七十三章 海軍機構重組第二百六十八章 聖菲第一百八十九章 貸款博弈二第四十八章 滲透戰術教學第八十章 印第安人得救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運業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國人的反擊第二百九十章 戰後發展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頓風暴 完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化工體系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四章零五章 蘭芳、宋卡發展情況第一百二十二章 迫擊炮和商談購買工業機械第七十六章 衝突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五十四章 狩獵第三百九十章 顯露實力第五十七章 明朝遺民第九十四章 決戰前第四百六十九章 亞松森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貿易第三百九十四章 經濟危機與機遇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員選拔第一百八十四章 後續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巴拉圭危局 完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發展第一百六十六章 納土納島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三百一十一章 整頓 完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面第三百零八章 整頓第二百五十九章 紛繁複雜的南洋勢力第四十四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三百零六章 基斯馬尤 完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四百三十章 德國人 完第一百二十二章 迫擊炮和商談購買工業機械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後第十五章 山谷伏擊完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少壯派 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結束第五章 動員第一百三十八章 華工移民中轉站第一百七十二章 穩固發展第三百零八章 整頓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亞三第五十六章 城外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國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劉永福的心思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掃蕩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馬尤二第六十七章 會見威斯特上校第一百七十六章 發現奸細第465章 無題第五十八章 傷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準備就緒第十一章 狙擊比試第四百零七章 少壯派軍官 二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九十五章 戰事進行中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結束第四百零二章 大擴軍第三十九章 秘魯緊急會議第二百四十四章 巴塔哥尼亞 完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四百七十章 亞松森 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巴西帝國 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戰後發展二第十六章 建國地點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五章 學員與新編制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服廠第三百九十四章 經濟危機與機遇第八十六章 進攻失利第二百零四章 延遲的南洋消息第四百一十一章 英國政策轉變 二第七十三章 俘虜達丁尼第三百三十六章 鐵路交通第六十一章 華人海盜第二百九十三章 院校重組第十九章 買賣華工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亞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軍購艦方案第一百章 烏拉圭戰局第四百二十六章 閒暇第二百三十二章 軍校學員第二百四十一章 巴塔哥尼亞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一百三十八章 華工移民中轉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拖县| 南和县| 忻城县| 日土县| 滦平县| 丰台区| 甘肃省| 秦皇岛市| 秦皇岛市| 泰顺县| 海兴县| 轮台县| 建水县| 阳春市| 鸡西市| 白沙| 同心县| 博兴县| 嵊泗县| 大名县| 潼关县| 金门县| 托里县| 华亭县| 昌平区| 新蔡县| 北安市| 蓬安县| 长岭县| 余庆县| 方正县| 南江县| 永年县| 高青县| 广东省| 皋兰县| 咸阳市| 沂水县| 夏津县| 南康市| 仪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