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兩百零五章 天佑大夏:桃源省

“2132年6月份,當年夏科院的地質科考隊,在靑藏高原進行地質普查時,於阿尼瑪卿山脈附近意外發現了一處深不見底的天坑。

據推測,這處天坑應該是被地震給震裂出來的,深不見底,非常具有科考價值。

於是在接下來兩三年的時間裡,中央先後組織了十多批次的勘探隊伍,對地穴進行了全面勘探。”

韓總統說到這裡,深吸了一口氣。

“勘探結果很驚人,這座天坑竟然深達5600多米,坑底海拔比海平面還要低500多米。而更令人震撼的是,這座天坑地下竟然還連接著一座巨大的地下空間。”

“我相信現場有不少人應該聽說過‘靑藏高原地下海洋’的傳聞。”

上個世紀的2025年,一支由來自茄拿大、大夏和歐盟等國的學者組成的國際聯合小組運用了電磁學方法,對靑藏高原進行了綜合地質科考。

科考隊佈置了四條超寬頻帶大地電磁深探測剖面,由南向北,分佈在唐古拉山和阿尼瑪卿山之間,代表了青藏高原北部由西向東的地層結構。

實驗結果表明,最南的一條電阻率高,導電性差,而北面的三條電阻率低,導電性好。這一條線南北方向綿延1000多公里,越往北測得的電阻率越低。

一開始,科考隊員們認爲是地下金屬成分增多了,但探測結果卻表明沒有如此富足的礦藏,而石墨層在靑藏高原的分佈也被排除。

或者地下有一些類似於水的液態物質,並溶解了很多鹽分,但這一點也很難得到觀測的證據。

最後,科學家們判斷,在深層的地殼下,水一般以形態特殊的水分子存在於巖層中,出現如此集中的高導電性則證明,靑藏高原東北部極有可能存在廣闊的地下海洋。

這就是靑藏高原地下海洋傳聞的由來。

“現在,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大家,這個傳聞已經被證實是真的。”

韓總統話音剛落,整個會場立刻騷動了起來,議論的嗡嗡聲不絕於耳。

這次韓總統沒有阻止大家交頭接耳,而是耐心的等待了五、六分鐘。

“咳,安靜一下!”

“下面我繼續介紹,大家請看我背後的這張圖。”

韓總統指著圖片上紅色區域介紹道:“這片區域就是‘地下海洋’空間的範圍,只不過由於地殼運動,海洋已經消失了,只留下了空曠的地下空間。

這個地下空間面積很驚人,大概有32萬平方公里,差不多是兩個豫南省的面積。其中適合人類生存的大致有26萬平方公里,這就是上天賜予我們的諾亞方舟。”

“啪啪啪—

—”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掌聲持續了三四分鐘,最後在韓總統的示意下才停了下來。

“從35年開始,中央就制定了開發這處地下空間的計劃,並且將這處地穴單獨設省,命名爲桃源省。

不過,由於桃園省位於靑藏高原上,交通極其不便,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交通問題。

次年,中央通過了秘密決議,打算修建一條連接蓉城到桃園省的地下鐵路。經過前後11年的艱苦施工,這條長956.6公的超長地鐵終於全線貫通。”

下一刻,大屏幕上的地圖上出現了一條鐵路線的標誌,它從大蜀省的省會蓉城開始,然後以直線向西北方向延伸,最後直達桃園省。

“啪啪啪——”

又是一陣長達好幾分鐘的掌聲。

“從2146年開始,桃源省的開發計劃纔算是真正進入了正軌,然後一直持續到了今天。經過這六年的艱苦建設,如今的桃源省,大致上已經完成了初步的基礎建設。”

此時,韓總統身後的大屏幕上開始播放一段視頻,看的出來,應該就是在地下空間內拍攝的。

視頻時間不長,只有短短的八分多鐘,但是視頻透露出的內容卻很豐富。

在這座巨大的地下空間裡,國家已經大致上平整了裡面的土地,並且修築了簡單的道路網,修建了發電廠,以及其它的一些基礎設施。

看的出來,中央已經對整個桃源省有了初步規劃。

“根據中央決策,從今年開始,國家將加大力度開發桃源省,利用這裡的天然優勢,將此處打造成我們大夏最後的避難所。

這是中央今後十年最緊要的任務,在這裡,我希望國會能夠通過一份特別預算法案,將今後每年財政收入的三成,投入到桃源省的開發計劃當中。”

此話一出,引來不少爭議,韓總統立即示意某位舉手的議員發言。

“總統先生,您好!現在正是南遷計劃的關鍵時刻,政府今後幾年,每年都需要安排上億民衆南下。如果此時抽取過多預算,肯定會拖延南下時間,似乎有罔顧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之嫌?”

“這個問題問的好。”韓總統不慌不忙地解釋道:

“根據目前的統計數字,北方地區大概還有4.5億左右的民衆,再加上還有5000萬人會留守礦區城市,實際上的南遷人數只有4億人。

而在南疆,我們暫時還沒有如此大的接納能力。根據政務院的數據分析,以目前的建設速度,起碼還需要6到8年的時間,才能徹底完成所有的移民計劃。

4億人雖多,但分配到6至8年的時間範

圍內,其實每年需要安排的移民只有5000萬人左右。以當前的條件,並不會造成太大困擾。”

“桃園省安全嗎?”又有議員提問道,這個確實是個關鍵問題。

“這裡就要從靑藏高原形成的原因說起,它是由印度板塊插入到歐亞板塊後擡升形成的。並非是俯衝於靑藏地殼底部或上地幔軟流層內,而是直接插入到了靑藏下地殼中。

就像撐起的帳篷,俯衝地殼之下的剛性地幔與俯衝地殼發生折離,構成了廣闊的地下空間。

不過,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桃源省的西部,也就是著名的柴達木盆地,它原先也是地下空穴的一部分,只是後來因爲塌陷才形成了如今的盆地地形。

因此,桃源省並不是百分百安全的。但是,也不用過分擔心,除非發生特大地質災害,一般情況下,桃源省都是十分安全的,起碼比大冰河氣候安全多了。”

“桃源省面積是不小,但也無法容納下全國所有的人口,政府將如何制定準入門檻?”

“呃,這個問題問的太早了,等把桃源省真的建成了,我們再來討論這個問題吧!”

“……”

一些列的問題將會議成功拖到了中午時分,爲了不讓大家餓肚子開會,只能暫時休會,等到午飯過後再召開。

李東端著飯盤磨蹭到了錢副院長的餐桌旁,“老錢,這裡有人麼?”

“沒有,你隨便坐吧!”錢副院長看了一眼李東,然後笑道。

聽到這話,李東大大咧咧地坐到了錢副院長的對面,隨便糊弄了兩口飯,然後找了個話題,兩人便聊了起來。

“老錢,你們的保密工作做的還真是到位啊,這麼多年,我愣是沒聽到一點風聲!”李東感慨道,他如今也算是國內最頂層的那一小撮人了,居然也被瞞著,這就有點……

“怎麼?心裡不爽?”錢副書記沒好氣地反問道。

李東連忙搖搖頭,“沒有,只是覺得你們保密工作做的太好了,這麼大的工程,竟然能瞞住,真不知道你們是怎麼完成的?”

“呵呵……”

“怎麼完成的?告訴你也無妨,知道咱們國家的原子彈計劃吧,和這個差不多。你是沒去過大蜀省,可能不清楚。那邊從十幾年前開始,就差不多處於半封閉狀態了,重建計劃並不比現在的南疆差。”

“難怪!我說呢,怎麼三十年代那會,市面上總是缺建材,原來都被拉到大蜀省去了。”李東煥然大悟道。

“那是當然,桃源省是終極目標,而大蜀省就是它的後勤基地,前者根本離不開後者。”錢副書記附和道。

李東壓低聲音問了

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老錢,能不能告訴我,桃源省的總體開發計劃?”

“如果涉密了,你就當我沒問吧!”

錢副院長考慮了一下,然後斟酌道:“中央打算在桃園省建立50座城市,其中,每座城市計劃可容納人口500萬。目前已經建成了01號城市,遷居了300多萬人,主要是作爲後勤保障城市。”

李東大吃一驚,“這麼說,整個桃源省可以容納2.5億人口。這麼多人,怎麼解決能源問題?”

“不是有聚變堆嗎?”錢副院長小聲提醒了一句。

“不是還沒成功嗎?”李東滿頭黑線。

“那就暫時先用煤炭頂著,桃源省雖然沒有發現大煤礦,但小煤礦倒是有個幾億噸的儲量。等到聚變堆成功了,再換也不遲,反正時間很充足。”

錢副院長滿不在乎地說道。

“而且,就算聚變堆失敗了,大不了就少住點人唄,桃源省那麼大,滿足幾百萬人生存還是可以的。有了這幾百萬人,我們大夏文明就不會完!”

“要是桃源省能有個大幾百億噸的大煤礦就好了!”李東嘆氣道。

長江上游的來水越來越少,如果再加上結冰期,導致航運幾乎斷絕。如果僅靠唯一的一條入川鐵路線,只能是說杯水車薪。

“想什麼好事呢?能發現這個地穴已經是老天保佑了,別貪心不足。再說了,你不是也在搞聚變堆嗎?你應該比我有信心纔對。”

“啊,說的也是……”

第兩百七十七章 新設兩省第一百二十五章 餘糧收集第九十五章 朝鮮半島第十七章 戰時狀態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樂樂的一天(1)第九十三章 小球藻HS-237第兩百章 “分水嶺”第九十一章 截胡第一百九十七章 國慶招待會第十四章 東窗事發第三百零二章 植樹節第兩百一十八章 別了,戰時狀態第一百四十三章 政策轉向第一百零一章 做饅頭第一百六十四章 阮經凱第一百四十七章 改裝第四十四章 探親(1)第兩百三十九章 徽商聯盟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媽大壽(2)第三十四章 心態轉變第四十八章 復課第三百零七章 三椏行第兩百五十七章 開業第兩百五十六章 新家(求收藏)第兩百四十三章 競標現場(3)第八十一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十八章 大寒潮來了第二百零四章 世界局勢第一百五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兩百八十四章 2150年度財報第兩百二十六章 蔓谷之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幸福來敲門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學報道第三十七章 一個包子引發的慘案第九十九章 大水圍城第七十一章 羊城黑市第一百九十二章 承包基地第九十七章 反常的天氣第二百零五章 偷渡第兩百九十六章 轟轟轟第九十六章 加利福尼亞共和國第兩百七十三章 黃家人南下第兩百三十八章 長河慈善基金第二十八章 大寒潮來了第八十七章 年夜飯第一百一十七章 父女相見(2)第兩百五十五章 世界首富第兩百三十八章 長河慈善基金第一百二十六章 生民多艱第三十章 有驚無險第兩百五十六章 新家(求收藏)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一百七十五章 研究所擴編第一百九十六章 代價第九十六章 加利福尼亞共和國第三十八章 新鮮出爐的錢院長第兩百六十章 回廬州第二十一章 大舅和小舅第五章 安防建設第兩百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六十七章 樂樂來信第八十二章 視察種植園第十七章 戰時狀態第九十章 誤判第兩百四十六章 交叉持股第兩百二十四章 長河的三架馬車第兩百七十章 遷戶口第十三章 開業典禮第兩百九十三章 不屈的印度人第十七章 戰時狀態第五十六章 “醜”媳婦叫公婆第八章 囤糧第八章 囤糧第十二章 家人團聚第一百八十章 拾苔者第兩百五十八章 第二總部第一百四十三章 政策轉向第兩百七十六章 妥協第一百七十九章 鄭氏兄妹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媽大壽(2)第三百零二章 植樹節第兩百四十四章 茜門子第三百零七章 三椏行第三十一章 吃著火鍋唱著歌第兩百一十三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九十七章 反常的天氣第八章 囤糧第一百三十七章 錢樂樂的一天(2)第十七章 戰時狀態第九十七章 反常的天氣第九章 瘋狂的網購(1)第兩百九十九章 躲不開的難民潮第兩百二十九章 就職演說和貸款第八十章 歸程第兩百六十六章 國會召開第一百五十五章 潘家園第兩百四十七章 倒黴的東灣地產(求收藏)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兩百一十九章 廬州冬日第兩百二十一章 拆分後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冀州市| 永平县| 绥中县| 长子县| 昌都县| 赤城县| 凤阳县| 靖安县| 靖西县| 庆阳市| 保亭| 房产| 屏南县| 凤冈县| 临洮县| 宝鸡市| 凤山市| 礼泉县| 信宜市| 永春县| 淅川县| 苍山县| 河南省| 启东市| 富平县| 八宿县| 苍南县| 安新县| 安新县| 庆元县| 镇安县| 西充县| 射阳县| 大化| 沂南县| 江达县| 瑞安市| 双柏县| 汨罗市| 三门峡市| 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