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8章 被當槍使,又有何妨

第168章 被當槍使,又有何妨

“狀元星”產品系列年營收最差估計也是十個億,張大安親自站臺打廣告,現在地方上電視臺只要是“狀元星”電子詞典的廣告,直接就是張大安這個“三連狀元”親自出馬。

沒有人可以通過營銷手段超越這個。

而拼技術的話,那就差的更遠了。

“狀元星”的入門款就跟市面上的同類競品沒啥區別,詞庫大同小異,就是多了點兒小遊戲。

可要是到了高端款,那就不一樣了,《狀元寶典》植入其中,再加上新東圩港中學內部的老款英語訓練大綱也做了電子化處理,這就不是擺設了。

在硬件銷售的基礎上,還有線上課程訂購,“張安教育”之前在江口省製作的電視頻課程,已經在新成立的江口衛視少兒教育頻道進行播送。

對於江口省的鄉鎮中學來說,這是一個可以接觸先進課堂教學的機會,只不過會有時間上的遲滯性,通常來說區縣有線電視會早上一兩個星期,畢竟這一塊是要給“張安教育”付錢的。

至於說江口衛視少兒教育頻道,則是版權授權,不管多少節課,一年打包三百萬。

算是友情價了。

畢竟會影響到“張安教育”一些老教輔材料的銷售,也是因爲“當陽說”的製作人張當陽有這個面子,纔會拿到這個價格。

這次“狀元星”春季發佈會來的代理經銷商,那都是早些年就做大做強的“鐵軍”,比如說“幻想”電腦的地方銷售團隊,當年國內外多家競爭對手要挖他們過去,但還是挖不動,屬於“幻想”電腦的核心技術。

論營銷水平,在“美帝良心想”名號連普通大學生都知道之前,“幻想”公司是獨一檔的。

哪怕是賣保健品的幾個巨頭,也不如“幻想”公司一根。

左手“民族品牌”,右手“極具性價比”,在這個時代來說,代理經銷商也好,加盟商也罷,坐著數錢就行。

隨你折騰,挑戰不了一點。

和人們印象中“幻想”公司專注政企業務而不怎麼管品牌輿論完全不同,此時電腦類相關論壇或者版塊,大量電子市場的“奸商”,能活躍在網上的,至少有一個賣“幻想”電腦的櫃面。

牛逼一點的有個店面,但最差也是有櫃面的,從國外賺不到的利潤,在國內一線終端賺了個盆滿鉢滿。

等到後來徹底轉型爲資本運作公司,也就無所叼謂“垃圾佬”的狗叫聲,至於“臭打遊戲的”只配繼續被PUA。

張大安在京城要合作的代理經銷商,其實就是這些已經財富自由的人。

畢竟讓新生的“張安電子”在京城開展業務,他這個當老闆的倒是沒啥問題,就是銷售團隊汰換率有點兒高。

所以,沒必要,法務團隊確定好權責,剩下的,就是在出現品牌輿情的時候,該公關公關,該起訴起訴。

跟地方政府打交道更省力。

“踢皮球”這種遊戲,自古以來玩得最溜的,從來都不是在衙門裡頭,而是商人。

否則要琢磨那麼多免責條款幹什麼?

張大安這次在京的春季商業活動一個硬性要求就是不得損害“狀元星”商譽,也不得損害“三連狀元”的市場名聲。

來開發佈會的人,市場營銷部門的就兩三個,剩下的全是法務。

這次在京城還跟多個高校關係緊密的律師事務所簽了一份“1+1”合約,未來華北地區的法律糾紛問題,就主要由京城“學院派”律師事務所來負責。

至於說籤多少畢業生到“張安教育”或者“張安工業聯盟”實習,這個倒是沒有談妥。

道理很簡單,張大安現在的“核心業務”還是在江口省,撐死了往“長三角”擴了一擴,但也有限。

除非“張安教育”全面向“華東六省一市”推進,否則是不會出現法務部門跟核心骨幹數量倒掛這種情況。

再一個就是容易被“滲透”,京城有些政法專業中的精英,能力強不說,家庭背景那可真不一般,不是平民子弟能比的。

所以業務攤開之前,決不能搞出重大破綻,不管是自己腦抽還是出了內奸。

“張安教育”現在饞的人相當多,奈何“三連狀元”這個東西牢不可破,技術上根本沒辦法硬吃,而想要公平合作呢,張大安又不給面子,再加上江口省的地方力量分紅正爽著呢,一所新東圩港中學就能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自然是無從下嘴。

能從“狀元星”這個產品入手,已經是建立渠道關係的優質路徑。

張教練參演《新聞聯播》的那一點五秒鏡頭,是諸多次頂級衙內的一輩子。

這部國朝第一正劇,誰敢給男主角上嘴臉?

別說男主角了,男配角往那兒一站,也沒人敢現在就呲牙咧嘴。

於是“狀元星”產品系列發佈會結束之後,安排的各路財經媒體就紛紛採訪一下張大安,主要是聽聽他吹牛逼。

之前科教文衛的同行們都在那裡傳“三連狀元”在閉門會議上如何如何狗叫,但那都是遙聞深巷中犬吠,是不是真的,還沒有多方渠道交叉印證。

暫時也就是一兩家在那麼說,大家也就那麼一聽。

“張總您好,我是‘北方財經’的記者,採訪您一下,不知道您對‘狀元星’這塊產品的未來市場預期有多大?”

“二十億起步,上不封頂。”

張大安張嘴就來,其實不遠處就有京城本地的頭面人物,但對方沒來打招呼,張大安也懶得過去跟他們多廢話,愛來不來的,“目前我們在江寧市的‘城東工廠’正在開組馬力生產,江口省的銷量非常好,試生產批次就已經打破了同類產品的紀錄。預計未來僅在‘長三角’地區,就將創造十個億的營收。我們最近正在考察嶺西省的欽江地區,如果有三期工廠的話,可能會在欽江地區進一步深化業務……”

“……總體來說呢,因爲目前市場上不存在可以跟我們競爭的產品,所以即便售價要高出百分之五十,也是前景廣闊。高端市場基本上就是‘狀元星’一家獨大,五年之內都不太可能有同等競爭對手。所以二十億其實相當保守,按照現階段的國民收入增長速度,很有可能會出現爆炸式增長,因此我說上不封頂,就是指上限不可預知,一年兩年直接突破百億規模大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說“二十億起步”的時候,已經是一片譁然,現在更是“上不封頂”,還來了一個“突破百億”,京城本地的投資商代表直接目瞪口呆,但又馬上欣喜若狂。

不怕投資目標吹牛逼,就怕投資目標是老實人,搞什麼“酒香不怕巷子深”,面向大衆消費市場,營銷那是必須的。

這光景已經不是驗資加盟的事情了,完全是要準備競標。

來“狀元星”京城春季發佈會的受邀請單位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高校。

張大安可不是吃飽了撐的邀請學校來看他吹牛逼,而是受京城和江寧的雙重委託,希望他幫忙在“高校科技企業”這個羣體中,適當地予以幫助。

當然了,老規矩,給好處的。

像京華大學、京城大學這種級別的高校科技企業,那是不愁資源扶持,但有些高校,就只能乾瞪眼了。

比如在彭城的礦大,比如說在冰城的冰城工業大學,還有像安東省的安東大學等等,都是所處位置比較尷尬,市場開拓比較艱難,對財政依賴度相對較高。

礦大因爲要轉移一部分專業到京城的緣故,現在經費其實非常緊張,按理來說是礦大從京城搞點兒援助,但最後還是江口省當了老實人。

被“綠”也就罷了,還掏錢。

不過省裡這個“苦主”無所謂,那張大安也不在意,所以這次就是礦大早期的“三產公司”搞一個區域代理資格。

比別的學校要堅決得多,畢竟在彭城也是能瞭解張總教練現在的功力有多麼深厚。

之前開大會期間,航空航天系統的院校都是出來發聲的,也算是借它們的口,給高校科技企業劃一條紅線。

源頭還是“幻想”公司太過超標,而“幻想”公司的超標,讓別的類似公司都是理直氣壯起來,且領銜的還是背後是京華大學和京城大學的那兩家,級別太高,一般部門就失去了狗叫權,只能是同等級別的高校才能發聲喊話。

目前開完會的意思,其實就一個:高校科技企業運行機制由相互作用、相互聯繫的規劃、指揮、組織、協調、監督等功能的有機活動組成,是一個多因素、多層次、多功能的綜合體系。

這是車軲轆話,老百姓是聽不懂的。

說人話,那就是高校創辦高校科技企業之後,不能只顧著賺錢,然後連聽誰指揮、被誰監督都忘了。

江口省這邊呢,原本也沒有拿得出手的,現在冒出來一個“張安工業聯盟”,算是跟江寧高校羣合作得有聲有色,現在進一步強化合作深度,也是理所應當。

在這個基礎上,還進一步定性高校科技企業的存在目的:是要用高科技產品服務社會,並不斷提高產品的市場佔有率。

這個定性背後,是“技、工、貿”和“貿、工、技”的老生常談,爭論也不是一年兩年了,正常來說,“貿工技”在這時候是掌握絕對話語權的,因爲來錢確實快。

而“技工貿”爲代表的一派,這時候還沒有爆發出能量,在市場上,哪怕是家電類產品,也沒有狗叫“性價比”的勇氣。

此時在大衆消費市場上,敢營銷自己產品具有“性價比”的高科技公司,只有“幻想”一家,後來被“垃圾佬”偶爾誇兩句的“神船”,這光景還不知道在哪兒籌錢呢。

但這個節點上,亂入了張大安在京城的一場春季發佈會,那多少是有點兒奇怪的。

正常情況下,“幻想”公司會掌握絕對話語權,讓這些聲音即便冒出來,也不會冒太久,撐死了一個星期,不會搞得大半個月還有各路嘈雜的聲響在晃來晃去。

問題就出在“狀元星”用上了大量本土企業的零部件,並且在軟硬件上都有不錯的產出,這就相當嚴重了。

尤其是張大安“放衛星”說會做到二十個億,那可真不是什麼吹牛逼,因爲同期競品在前年和去年已經做到了。

現在不過是競爭更迭,生態位發生改變。

張大安自己不感覺有什麼了不起的,但是,他隨手一個訂單,就讓濟城市“松柏儀表”鳥槍換炮,直接從到處“要飯”變成了“地方龍頭”。

不管濟城市到底有多少隱藏大佬,明面上來看,蘇西柏最晚明年,就會是濟城市的“首富”,雖然含金量不高,但能見光。

這還是張大安隨便捎上的,對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瞭解得一清二楚的袁業成袁主任,那可是親歷者。

真相太過兒戲,甚至像個笑話,反而才更加顯示出張大安的實力。

於是在這場“狀元星”的春季發佈會之後,採訪媒體單位也頗有講究,在聽到張大安“二十億起步”、“上不封頂”、“突破百億”三個能引發熱議的關鍵詞之後,迅速有新的記者跟上。

“張總您好,我是青年報財經專欄的記者,看到您對自家產品這麼有信心,我有一點很好奇,是不是‘狀元星’這款產品有什麼獨特技術,能夠轉化成競爭優勢呢?”

“我們跟江寧工學院、江寧理工大學等等高校有相當深厚的合作,將很多‘張安教育’使用到的教學方法,通過數字化處理,完成了技術上的移植。如今我們使用的字庫芯片、存儲芯片等等元器件,都是本土化設計生產。即便是系統層面,其實如果使用過的話,就會發現可以通過連接個人電腦來更新‘狀元星’的系統版本……”

洋洋灑灑又是說了一通,周圍閃光燈時不時閃爍,張大安其實很清楚,他會被京城一部分人拿來當槍使,但是關他屁事,這個流量白送給他的,憑什麼不吃?

至於說得罪了哪個集團,有本事把江口省跟他合作的高校還有地方政府都揚了,做不到就只能看他隨便狗叫。

想要他閉嘴,很簡單,閉嘴一年十個億。

給不了就滾。

“張總,聽了您的一番話,我是不是可以認爲,張總是要走技術獨立、自主研發的路線?這聽上去好像有點兒難。”

“這其實一點兒都不難,只是前期賺得少一點。像‘狀元星’這種產品,即便是跟個人電腦連接升級這個簡單的功能,同類競品都是要付出專利費的。而如果在多功能層面,具有類似PDA的操作,那麼專利費用不是買斷,而是根據單機百分比來談的。這樣的話,成本線有個固定天花板,是無法通過走量來攤平的。”

“而我們的‘狀元星’沒有這種擔憂,畢竟處理器要求其實並沒有到個人電腦這個程度,國內能做的企業多不勝數,無非是願不願意去調教、適配。從長期來看,到了‘狀元星’的第二代,我們功能、性能爽爽增加的同時,成本也不會突然暴漲,比如顯示屏、主板設計和加工、軟甲開發等等,都是可以預判的。倘若使用國際大廠的零部件供應,或許因爲手機屏幕或者其它什麼設備的屏幕需求量暴增,直接導致供貨排期被擠壓甚至直接違約停產,這些是不可控的。”

“基於商業上的長遠考慮,爲了以後獲得源源不斷的利潤,技術獨立和自主研發是必須的事情。實際上‘狀元星’這款產品的軟硬件開發投入,總金額已經超過一億五千萬,這還不包括一部分功能開發上的投入,暫時還用不上,如果用不上的話,只能當作儲備技術,甚至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面世。這方面我們決心還是有的,當然了,也足以證明我們對這款產品的信心有多強。”

張總教練這些話明天見報就是“技工貿”一派的彈藥,之前沒彈藥,只能乾瞪眼,現在不一樣,聞狗叫如聽仙樂,當真是沁人心脾。

只不過張總教練無所謂他們到底想幹什麼,反正他的大本營不在京城,就算有人狗腦子都打了出來,妨礙他賣“電子保健品”嗎?

甚至趁此機會,他還把江口省關係不錯的部門、高校,也都捎上了。

這光景跟張大安站一塊兒的,就是江寧航空航天大學的人,他們也不是單獨過來的,還拉上了瀋州航空工業學院,在另外一邊,則是賣“核動力雪糕”的那幫人,從蓉城來一趟京城也不容易,萬萬沒想到還有這等好事兒。

“最近成立‘張安電子’之後,省裡諸多部門領導十分關切,給予了相當大的幫助,再加上多個優秀高校的支持,才讓‘張安電子’的第一款產品,就能夠以這麼快的速度面世。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辜負家鄉父老的期盼,力爭上游,將優秀的產品,推向市場,然後交到消費者用戶的手中。”

“之前省裡的領導也說過,高校科技企業是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產物,與教學、科研密不可分。我們‘張安電子’雖然不是高校創辦的科技企業,但跟高校深度合作,在教學、科研、生產上,還是做了一點微小工作的。”

“這陣子在京城跟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高校負責人也交流過,基本上一致認爲,高校科技企業呢,它擔負著將科技成果向社會轉移和實行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的重任;反過來又爲教學、科研提供基地和經費等支持……”

“總體而言,‘張安電子’未來的企業內核,主要就是三大板塊,第一是基礎研究,第二是應用研究,最後是‘產學研一體化’,或者說產研結合,在江口省起到到頭示範作用,進而爲‘長三角技工貿一條龍機制’當個護航船、排頭兵。”

加戲這種事情不算什麼的,既然拿他當槍使,還被張總教練看了出來,那反過來被張總教練搶奪一下額外的狗叫權,也別喊疼。

你敢喊,那就搶的更多;越喊越搶,理直氣壯。

所以腦子靈醒的一部分媒體記者,眼珠子都鼓在了那裡,須知道“技工貿”這一派在京城完全就是路邊一條,除了學術界有點兒聲音,在產業界連路邊一條都不如。

當年幾乎絕大多數的“失敗者”都南下寶安創業去了,且都打算“臥薪嚐膽”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有起來的,也有噶了的,期間各種想不到的手段都有,挺過來的沒一個善茬,但那確實都挺能打,反倒是“幻想”公司在科技領域確實是沒了影響力,可惜那時候的“幻想”公司,早就不跟你玩純粹高科技那一套了,走的是資本運作路線,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還挺超然的。

不過,那都是要二十年後的事情,至於現在嘛,“口水仗”該打還是得打。

“貿工技”這一派有仇一般不隔夜,畢竟媒體資源投入這一塊,不是當下“技工貿”這批窮逼能比的。

而且打法相當兇猛,上來直指就業。

張大安被採訪的內容是晚上播的,第二天京城本地媒體也給了報道,但反手就是一篇《大學生就業觀念日趨務實》的文章。

你說這是說真話吧,它的確是;你說這是在講道理吧,它還的確是;你說這是講究一個務實吧,它顯然是毫無疑問的。

畢竟連標題都說了,“大學生”,這個羣體;在“就業”,這個事情上;有了“務實”,這個“觀念”。

每一個詞都是有份量的,而且還是具有時代意義的份量。

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嘛,誰不腳踏實地,誰好高騖遠,一眼便知。

在無法看破前路、未來的情況下,一切都好似重重迷霧,這種大辯論誰擺出事實案例,誰就嗓門比較大。

有人拿張大安的“狀元星”說事兒,可另外一派也是有理由的,“狀元星”是什麼科技含量,筆記本電腦是什麼科技含量?

放在一塊兒能比嗎?

比不了一點!

沒有那個資格。

更別提移動電話了,這是人類現代社會中,個人能接觸到集成度最高的高科技系統工程產品。

“狀元星”跟二十年前的摩托羅拉產品都沒法比,哪怕人家沒有顯示屏幕。

撐死了跟DVD坐一桌,家用播放器好歹還有解碼芯片,好歹還有版權內容生成,對文化產業的帶動十分明顯。

你“狀元星”什麼水平就狗叫著要爬上高科技產業這一桌了?

正面戰場一隻手就能把“狀元星”的行業地位壓制住,哪怕“狀元星”能夠在消費電子市場大爆特爆,也是沒啥鳥用。

二十億營收算個屁,就算兩百億又如何?

在側翼戰場,直接一招“今天吃啥”,就把各路剛熱血翻滾的人馬給攆了回去。

你掙幾個錢啊,就一天天想著“技術獨立”“自主研發”?

跟你月薪一千有啥關係?

戰術上也不搞虛的,《大學生就業觀念日趨務實》這篇文章,內容上就是報道了中原省的地方院校應屆畢業生,從以前挑挑揀揀,變成有活兒就幹。

以中原師範大學爲例,放幾年前,怎麼著也得是城裡的學校,然後還得給個編制,那才能過去看看。

今年……

不行啦。

大學擴招的直接影響就是競爭人數膨脹,像江口省因爲“縣域經濟體”相對來說比較發達,就業承載規模比較大,所以還沒感覺到壓力,撐死了有個一點二係數上的體感。

可要是在中原省,對不起,兩倍三倍四倍甚至五倍的體感都會有。

爲什麼?

道理很簡單,以前雙向選擇洽談會,通常都是學校跟合作很多年的地方一起搞,現在市場化了,又恰好碰上了“僧多粥少”的年景,這就有些稍微香一點的地方,就不是一所兩所學校在談,是十幾所幾十所。

這種混亂進一步加劇了應屆生們也是“一窩蜂”,從一個地方招聘會,趕往下一個地方招聘會。

體感上就是怎麼哪兒都是人啊,而且還都是跟自己一樣的大學畢業生。

在採訪報道中,中原師範大學的就業辦公室還這麼迴應記者:今年我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看好,這既是就業市場機制作用的結果,也是大學生就業觀念務實化的結果……

機制就是以前不去的鄉鎮學校也得去了,務實就是以前管飯的衙門也不管飯了。

聽上去好像很合理,但卻忘了師資力量薄弱和教育待遇長期不穩定,這居然是一個長期共存的客觀現狀。

倘使要強化基礎教育階段,光管飯這事兒,在現在市場化的當下,如何能行得通呢?

所以不用想的,《大學生就業觀念日趨務實》這篇文章本身就是在陰陽,看報紙的只要能識字,不可能會有誇的。

凡事只要引導,普遍開始動腦子琢磨,那都會以爲自己看破了真相。

真相是什麼?

第一個真相:你不幹有的是人幹。

第二個真相:你不幹有的不是人也要幹。

第三個真相:有的幹就不錯啦,一天天的就知道想著月薪三千高工資,發展高科技跟我一個月三百有啥關係?

到了這個階段,目的就達成了。

任你如何饒舌,把“狀元星”吹得全國第一自主可控,人家“三連狀元”賺那麼多錢,會分給我嗎?

是陰謀也是陽謀,解不了一點兒。

因爲現狀的確如此,找個像樣一點的工作已經很難了,“貿工技”還是“技工貿”,對我一個普通人,有個雞毛關係。

誰愛吹誰吹,反正我不吹。

尤其是在宣傳上,談“糧倉”,幾乎就是跟中原省畫等號,在文宣物料中的農村農業相關權重極高;哪怕後來東北糧食產量佔比也起到了壓艙石的作用,但在文宣物料上,是跟“老工業基地”畫等號的,而不是“糧倉”。

這也足以證明另外一派人馬的著眼點多麼犀利,想要反擊,幾乎不可能沒有破綻,只要一個點上有所傾斜,就能瓦解成偏頗,進而擴大化到整個農村。

後面的手法那就再簡單不過,隨便製造一點對立,就能讓整個輿論場徹底亂成一鍋粥。

所以聰明一點的,就是低調不接招,凡是談中原省各種涉及到就業、農村等等相關的,全部當沒看見。

要麼就是另外開個戰場,但這年頭拿得出手的真不多,哪怕是滬州農村、浙水農村,在這個時代也是完完全全的“鄉毋寧(鄉下人)”,可不像以後那樣一個農村戶口金貴到千萬不賣。

硬要開戰場,拿“天下第一村”這種類型的來說事兒,那麼好,中招了。

直接擴大到“貧富”這個內容上去,那麼你“技工貿”是支持貧,還是支持富啊?

於是之後兩三天,節奏都是很穩的,“爲民請命”的那一方太正義不過了,饒是張大安啥也沒幹,還在網上被人扔了倆“磚頭”。

這光景管你瘋狗家狗,路過就是倆大逼兜。

同樣來京爲齊魯省順便招商引資的袁業成袁主任,來了之後也是相當無語地對張總教練吐槽:“就這個水平,怎麼好意思拿張總您當由頭的,真是想不通……”

“噯,我是無所謂的。還是那句話,結果怎麼樣……不關我的事。我出了力,就得給我好處;事情成不成,都得給。”

“……”

張總教練對於這種高端對噴沒啥感覺,他認錢不認人,一年給他十個億,他不僅閉嘴不談自家發展路徑,甚至還會狂吹“貿工技”,認爲這是一種務實的態度,富有責任的負重前行。

那些好高騖遠,只知道一步登天的傢伙,就是那些“負重”。

當然了,得給錢,給錢他就這麼說。

不給那就算了。

“張總,您讓‘松柏儀表’在城東區投資建設的新工廠,在省裡已經掛上了號,只要將來二期三期放在濟城,‘重點企業’是板上釘釘啊……”

“跟我說這些幹什麼?我又不是‘松柏儀表’的爹,人家蘇西柏蘇總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正常人,跟我說這些,是想要讓我幫他蓋工廠嗎?噢,好像的確是我幫他蓋的。我真是一個大善人。”

“……”

“多的呢,不用跟我提。不用跟我隔空喊話,也不用專門派你過來給我暗示。我要是擴大投資規模,該是濟城市的,一個子兒,它都跑不了;不是濟城市的,我不給,你們也不能拿。懂?”

說話間,張總教練從上衣口袋中,掏出了一張頗具紀念意義的合影,給袁主任過過目,外加過過癮。

肅然起敬!

張總教練就是上相啊,掛牆上肯定更有威嚴!

“這不是今年應屆生確實是多嘛,明年怎麼弄,市裡也是頭大的很。都在催著把中專給搞起來,這樣也能塞上二三十個老師進去。我也反映了,這事兒我說了不算,但是有些人,消息不靈通,做事不靈活,還在那裡瞎琢磨……”

“那就讓他們瞎琢磨去,只要我不爽,學校直接搬到膠州灣。”

“……”

一聽這話,袁主任臉都綠了,他只好賠笑,卻是多的也不能說。

濟城市的內部博弈,毫無疑問還得自己來,袁業成心中嘆了口氣:什麼叫作戰備地區的歷練啊。

都是功力,深厚著呢。

這方面袁主任還真是佩服張大安,媒體上那麼大的動靜,各種脣槍舌劍,但身處“旋渦”之中的張總教練,跟沒事兒人一樣,還能參加這個會議那個討論呢。

尤其是前陣子閉門座談會上的“暴論”,也就張總教練作爲行業龍頭有資格這麼任性了,換個人連褲衩子都扒個乾淨。

張總教練最不怕的就是互扒,“三連狀元”只是諸多“護城河”中的一道而已,作爲在水韻十足地方長大的優秀青年,多兩條河纏身上,也是非常合理非常富有邏輯的事情。

跨過“三連狀元”這條遼闊天險之後,迎面而來的就是“戶口本戰神”,尤其是這條“護城河”還有不少守軍,是張總教練從嶺西省招過來的同類。

可不是所有“表弟”都跟樑春波一樣父母健在的,這麼幸福的事情,對於“戶口本戰神”來說,只停留在記憶中,連夢想中都是不會有的。

怎麼夢想?

是能做夢變個爹出來,還是做夢變個媽出來?

往那兒一戳,全都是“陷陣死士”,無敵到讓來探究的人都會自動沉默。

實際上互聯網上扒張大安的好事之徒多如牛毛,只不過大多數都會扒著扒著選擇刪號走人。

沒意思,跟這種開無敵的玩一點兒意思都沒有。

當然半夜裡睡覺睡到一半會不會給自己一耳光,然後再感慨一聲“我真該死啊”,這得看良心。

只不過很多關於張大安個人的信息,都被張總教練親自抹去了。

在這年頭,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這是個“殺手鐗”,出手必贏;過個一二十年呢,倒是沒啥威力了,反而知道的越多越好。

版本紅利得看情況來吃。

“那……張總,今年的就業形勢確實不容樂觀。我想在濟城市,先搞個項目,把內容做起來,等到一年半或者兩年之後,這學校跟項目直接對接,也會輕鬆得多。不知道張總能不能予以幫助?”

“這樣。”

張大安對於自己人還是挺大方的,“今年原本我打算在江寧、滬州、京城還有寶安四個地方開以電子競技爲主題的酒店,我把濟城市加進去。暑假期間,就把酒店地址選好,其中會有專門的旅遊公司合作,線路就以京城、滬州、江寧、寶安的往返爲主。我跟江寧市談個旅遊合作項目不算什麼,有個定點往返線路,濟城的人能來江寧看棲霞山,江寧的人當然也可以去濟城遊大明湖。”

“當真?”

“這個生意我是一定會做的,機票錢虧本進去也會做。只是早點晚點,但你開了口,第一批把你加進去,這不算什麼。”

隨手一個生意,就是袁主任的天花板,像張大安這種玩法,可不是濟城市的有力人士能搞定的,起碼得在省裡有狗叫權。

“現在呢,就是先把酒店旅遊專業的框架搭起來,已經快要廢了的中專或者職高,挑一批不抽菸不紋身不染髮沒有進過局子的過來組個‘暑期集訓班’。暑假開店就實習,能守得住規矩的就留下來,守不住的就開除。秋季能湊個百八十人開學就行。”

“那是不是要從今年中考生裡頭考慮考慮?”

“這個你不用擔心。”

擺擺手,張大安一臉淡定,“我早就派人到了濟城市以及周邊城市的初中去宣傳過了,生源上不會是問題的。只不過還是那句話,你來了,而且開了口,那麼你說要濟城市當地多一點,那就多一點。這個面子,我肯定是會給你的。”

“多謝張總,多謝張總。”

“在京城,很多人都喊我一聲爺,我聽了感覺非常愉悅。”

“多謝張爺……”

“明年要是有地塊開發上的需求,隨時找我。這個數。”

張總教練豎起了一根手指頭。

這讓遠道而來的袁主任頓時大喜過望:“一千萬的投資!這也太……”

“一個億。”

“……”

看著袁主任一臉的迷茫,張總教練略微不滿地說道,“我搞個電子詞典都花了一億多,一千萬像什麼樣子,說出去好像我沒錢了。”

“……”

袁主任腦子一時半會兒轉不過來,他尋思著大明湖畔有沒有夏雨荷他不知道,但大明湖畔肯定有袁業成。

乾隆皇帝就是個白嫖的窮逼,跟“三連狀元”比起來,完全就是螢火與皓月爭輝。

離開西直門的時候,袁主任感覺屁股底下的“夏利”都變得彷彿是一輛加長版的“賓利”!

太舒適了。

第69章 亮態度第107章 張叔叔感覺沒有壓力第36章 玩什麼命啊第151章 選擇大於努力第66章 打窩釣魚第106章 破防的劉遠山第11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6章 咂摸味兒第93章 能人,聽話的人第149章 又來?!第150章 一套冬裝,一份原則第92章 張小白老師第51章 溝通很順暢第157章 張安學院第120章 收斂一點第54章 這也能賺錢?第107章 張叔叔感覺沒有壓力第111章 一通電話的事情第50章 招商辦校就是一張皮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4章 正是奮鬥的年紀第162章 模式很民主,手段很自由第162章 模式很民主,手段很自由第25章 哪兒有什麼貓膩啊第92章 張小白老師第115章 那三連的狀元藏了奸第100章 張同學,收了神通吧!第96章 逆了個大天第87章 叮!第121章 歪打正著之越打越歪第89章 上架通知第19章 老張家的人能力強,猛第79章 看門狗第51章 溝通很順暢第47章 分校打個窩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32章 老伯求你一件事第14章 張安娶妻,多多益善第76章 施葉露第91章 李老師傳法第85章 太小了第7章 我也沒說是總分六百三啊第41章 耍無賴第76章 施葉露第77章 張叔叔不是“皮條客”第134章 張宗昌和夏雨荷第93章 能人,聽話的人第91章 李老師傳法第86章 早餐並非秀色可餐第89章 上架通知第139章 房總狂怒 發泄 反思第42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133章 要說別人愛聽的第107章 張叔叔感覺沒有壓力第73章 張叔叔的重要指示第138章 袁主任渾身難受第160章 銀行覺得張教練的事業很偉大第2章 轉學第85章 太小了第11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76章 施葉露第37章 逆天改命第141章 安狗,狗安第83章 心思變換的劉秘書第118章 初代網紅“白老師”第59章 中了!真的中了!第143章 學員父母,低調一族第46章 咂摸味兒第36章 玩什麼命啊第117章 新版本第86章 早餐並非秀色可餐第166章 張教練正手教學打豆豆第132章 老房頭揮舞鋤頭第106章 破防的劉遠山第160章 銀行覺得張教練的事業很偉大第89章 上架通知第97章 能人對話第159章 思路要打開,進步自然來第43章 張叔叔不接受意見第109章 老闆,看看吧第114章 超級產品開發團隊第147章 穩如老狗,開一局CS第41章 耍無賴第91章 李老師傳法第135章 外地青年有點抽象第168章 被當槍使,又有何妨第92章 張小白老師第95章 管不住嘴第36章 玩什麼命啊第25章 哪兒有什麼貓膩啊第36章 玩什麼命啊第54章 這也能賺錢?第64章 特邀嘉賓第25章 哪兒有什麼貓膩啊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68章 分校建設十分順利第160章 銀行覺得張教練的事業很偉大第68章 分校建設十分順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顺县| 东城区| 信阳市| 阿鲁科尔沁旗| 扎兰屯市| 雅安市| 潞城市| 合肥市| 府谷县| 乐东| 新密市| 菏泽市| 霍城县| 加查县| 太保市| 顺平县| 禹州市| 罗城| 南涧| 黄龙县| 洛川县| 儋州市| 商城县| 晋中市| 洮南市| 闻喜县| 安西县| 忻州市| 南雄市| 阳曲县| 昭平县| 永登县| 宣城市| 轮台县| 宁河县| 无为县| 东丰县| 丹巴县| 哈巴河县| 论坛| 桑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