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2章 要想魚獲多,就得打重窩!

按照張大安原先的計劃,如果自家老叔還在沙洲市,那麼進步路線就是教育投資公司這條線,走縣鄉基層路線,其實並不適合自家老叔。

再有一點,張大安還要考慮超出沙洲市範圍之後,自己作爲一個在野“儒商”,不能既要又要,很容易過線。

所以從一開始,張大安給自家老叔的進步路線,是在時機成熟之後,由外界來推動張叔叔進步。

絕對不能是自己主動發起的,那不合適,也很危險。

邱建民這個“老狐貍”一開始如此配合,就是也知道這個事兒。

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沒想到張叔叔在彭城市下轄豐邑縣督辦一所小學……他孃的當地人還“擁立”上了。

得虧不是陳橋,得虧這年頭不興黃袍。

這淮海大地的“創業”主觀能動性,那真不是一般的強。

如此微小的機會都能把握,而且還有能人主動靠攏。

張大安索性也調整了一下背地裡的佈置,一開始他以爲是當地農民吵著鬧著要“整點兒薯條”,後來發現這些老鄉並不是真的圖財,他就知道不是那麼回事兒。

這個世界上沒人知道張大安在自家老叔身上安排了多少條線,邱建民也只曉得教育投資公司這點事兒,但實際上科教文衛、農林漁牧、招商引資等等,張大安都有備選方案。

項目隨時可以發起,同時人手也相當充足。

當彭城市借調了一批挖機到豐邑縣,張大安已經讓在江寧市城東區工程設備技能培訓學校的一批畢業學員,拿到了一份合同。

彭城市原本想著挖機、剷車、推土機等等設備到了豐邑縣,你當地也沒有那麼多師傅,還得欠個人情,結果一看,這地方邪性了,人等設備,不是設備等人。

與此同時,農科院家禽所專門從祥泰繁育公司投了一批種鴨和種鵝過來,種鴨是最近幾年在江南比較流行的“尚湖二號”,出肉率一般,但出絨率高,在國內能排進前三,是爲數不多能橫跨多個緯度的高產絨型商品鴨。

就是廢飼料,所以如果不是沿江沿海城市,養“尚湖二號”不劃算。

以沙洲市爲例,有自己的港口碼頭,需要什麼樣的飼料,五萬噸的貨輪一條船到港就夠了。

所以一般來說,內陸地區的飼養成本其實比較高的。

不過豐邑縣並非如此,因爲豐邑縣是傳統農業縣,且相對來說貧困,土地產出的產值線,就是飼料粗加工的成本線。

豐邑縣的問題在於沒有大水面,大沙河其實是相當不錯的河流,但因爲省裡有長期規劃,所以不能隨便來當自家的水田來折騰。

再一個就是不專業。

現代化養殖最大的特點就是利用率高,飼料、禽畜皮毛、肉、骨、糞便等等,因爲能集約化管理,比散戶養殖的單位成本要低。

唯一缺點就是容易來一次“禽流感”全部打水漂。

好在江口省連雞瘟都少,總體來說水禽的養殖風險,從歷史上來講都很低,比長江中游都要低得多。

張大安在剝離“張安教育”的後勤被服業務的時候,就考慮到了服裝類的可能性,但最初的方案,顯然是等張叔叔回到沙洲市之後,以江口省沙洲教育投資公司爲主體,再開始做“獨門生意”。

這樣跟省裡的教育相關部門可以綁定得很深,他們肯定也願意推著張叔叔往前走,正如之前的沙洲市教育局。

哪怕是現在,張叔叔頭上還有個民辦教育科的科長頭銜呢。

如今張叔叔算是撿著了“潑天的富貴”,張大安打算先蟄伏一下,不主動出擊,不過媒體上可以吹吹風,到時候自有聰明人在推動。

有上層的,也會有基層的。

至少現在來看,這豐邑縣當地的老鄉,還真想把張叔叔給扣下來。

這就是天大的機遇啊。

有一說一,換個人去豐邑縣,還真就不一定能有這樣的效果。

像邱建民這種“老油條”去了,無非就是劃劃水,不少事情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馬洲的劉靜波更別提了,已經是一個純粹的官僚,只會權衡利弊,眼睛是不可能往下看的;司馬聰銳氣全無,劉遠山雖不至於是當代“賈雨村”,但也是小心思太多。

仔細一看,自家老叔至少在對待窮哥們兒的時候,那是真沒有門縫裡看人,對下不驕,對上不躁,願意動腦子但又不會迷之自信,有事兒沒事兒就先跟自己侄兒溝通……

這樣的人翻不了什麼大車。

張大安尋思著重生前張叔叔也就對自己“張校長”這個身份耿耿於懷,真要說生活多麼不如意,那也不至於。

人心寬體胖,也算是瀟灑的。

“聚是一團火啊?!?

仔細研究了一下張叔叔現在的處境,這不同的階層,都有不同的力量推著他“上位”,還真是應了那句“時來天地皆同力”。

就是位置太詭異了,在淮海大地“聚是一團火”是好事兒沒錯,但就怕諸事不順之後,直接來個“散是一團夥”。

這苗頭一旦有了,還真是挺頭疼的。

之前張大安不太願意搭理省裡的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但是現在今時不同往日,青年組織團體如果要接觸接觸,也不是不可以跟張叔叔共同進步。

恰逢這個月國際貿易促進會和歐盟委員會的合作通過了批準,明年的十一月七號八號,會在京城舉辦合作伙伴洽談會。

這將是國內跟歐盟之間最大規模的經貿洽談會,到時候歐盟將組織十五個成員國的四百多家企業、國內將組織六百多家企業與會。

報名在兩月前開始,到明年一月底結束。洽談會涉及電氣、機械、信息、環保、食品、金屬及工程等七個行業,江口省這裡七個行業都有企業報名入選。

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是,張教練名下企業,也是七個行業都有。

本來電氣、金屬是沒有的,但因爲“狀元星”等消費電子產品的出現,也就有了;食品自不必說,“小狀元QQ糖”成爲了橡皮糖市場的絕對霸主,佔據百分之六十多的市場份額,打算跟“張安食品”合作的歐盟老牌糖果公司有一二十家;機械則是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業和二手工程設備維修以及技能培訓,而恰好歐盟有多個工程設備公司打算出售二手生產線以及一批專利。環保本來也是不涉及的,但之前跟江寧市高校羣的合作,在建設“千畝園區”的過程中,也建立了工業環保實驗室和建築施工環保技術試點應用,這個東西不算首創,但是專利商品化的價值比較高,歐洲反而是洽談專利授權的那一方。

所以本來環保這一塊摻和不進去,最後因爲“張安工業”這個企業聯盟在京城通過房大橋亮相,經濟學家們覺得可以吹一波,當然主要是來自江口省的經濟學家,且主要集中在江寧大學、江寧財經大學這兩所高校,於是就有了面子。

實際上此時有個祥泰籍的工程院院士,正打算推廣自己研發的環保材料,苦於推廣艱難,壓根沒有大公司採購,而“張安希望小學”則是趕上了,跟這位院士老先生合作了一把。

因此單論“工程環保”這個概念,“張安工業”這個企業聯盟,是有項目施工實際樣本的,也就是“張安希望小學”這個超級小學。

基於這種比較微妙“超前”優勢,本該是大型企業且有國際貿易經驗企業的舞臺,在各種微妙的助力下,也算是亂入其中。

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上級領導單位,之前也不是沒有暗示這那的,最終因爲張大安沒啥表示,於是不了了之。

現在情況起了變化,那該談還是要談一談。

只是不能張大安主動,得讓他們發現生活中的美。

於是張大安讓遠在嶺西省欽江市的黃定軍,稍稍地在自己入職的地方雜誌社,寫了一篇稍微潤色過的文章,總之就是誇一下退伍軍人張正東。

接著張教練就讓人在“金榜博客”上,尤其是主打“正能量”,一看就是“傳聲筒”的那幾個博主,轉載了一下黃定軍的文章。

之後嘛,那就是江口省的本地媒體再轉載二次加工過的博文,主要是轉載黃定軍那邊的文章,是要給錢的;轉載博文,不需要給錢。

這年頭的博主,分享精神沒得說,寫完社評都會加一句“歡迎各地朋友免費轉載”。

儘管實際上沒多人轉,但要的就是這句話,否則報社雜誌社還得聯繫博主討論稿費。

一千字一百、一百五,那也是錢。

到了這個階段,基本都是打窩,如果說這只是先撒了一把米糠,那麼發現張叔叔正在折騰的“尚湖二號”,這就是兩大盆發酵玉米。

包重窩的。

要想魚獲多,就得打重窩!

元旦前後,李佳雯李老師就不怎麼在豐邑縣,而是住在彭城市區,主要是做孕檢方便,而且彭城的醫院也很好。

如今李老師也相信丈夫只愛自己一個,所以懷孕之後除了胖了兩大圈,也沒有什麼焦慮的地方。

該吃吃,該喝喝,畢竟肚子裡倆孩子呢。

是的,李老師給張叔叔多捎上一個。

夫妻二人非常高興,唯有張教練一個人在受傷。

我他媽不是真把小老弟給抹了吧?!

萬幸,他爲人比較畜生,沒幾天就把這事兒給忘了。

元旦剛過,一月二號下午,張叔叔帶著孩兒們去看挖挖機的時候,又有人找上了他,依然是組織上的人,不過是來調查他的。

“我不會犯過什麼錯誤吧?這不可能啊。我來彭城,那是一個女的都不碰;一分錢也沒有收過。要說我收禮……我就在鄉下吃了幾頓狗肉,這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吧?我應該不至於……對吧?”

“證件看過了?”

“看過了,是省裡過來的。”

“還問過你什麼?問學校建設的問題了嗎?”

“沒有,倒是問我鴨舍保溫怎麼樣,我又不懂,所以我讓他們去問專家,就是家禽所的那幾個?!?

“問鴨舍保溫?除了這個呢?”

“就是問我們農技員是怎麼招來的,後來提到了《志願者定向培養計劃》,他們說知道‘九八計劃生’,然後問我在農村能不能搞。這不是廢話嘛?農村當然可以搞啊,我就把之前農民工技能培訓的事情說了,他們就去工地旁邊的技能培訓站轉了轉,不過還是沒去學校?!?

“嗯……有點意思?!?

張大安微微點頭,滿意地笑了,釣個魚就是這麼難啊,打了這麼重的窩,還要自己不露出動靜,就等著這一桿“黑漂”。

可以提桿了!

這麼好的線組,主線“張安教育”,子線“張安工業”企業聯盟,雙鉤一個鉤是江口省沙洲教育投資公司,另外一個鉤是彭城市豐邑縣陳莊鎮的六萬多男女老少……

大魚來了搭個橋,哥們兒我直接正面剛。

溜魚?

溜個屁的魚!

“啥情況?聽你的口氣,不像是壞事啊?!?

“不管好事壞事,只要有事,判斷不了就來問我。還有阿叔,過幾天我跟邱老伯說一聲,安排幾個年輕人進去,算是補充一下教育投資公司副總經理的辦公室人員規模?!?

“噢,好。不是壞事就好啊?!?

張叔叔倒是心大得很,還能聊點兒別的,“哎,對了,你嬸孃說讓你幫肚皮裡的兩個小倌兒取名字,你是狀元,沾沾文氣。老頭子下來一個唸書像樣的都沒有,就指望我了?!?

“是指望你兒子,不是你。”

“都一樣,弟兄三個,就我最晚養小倌兒……”

開始絮絮叨叨的張叔叔完全不在意組織上調查的事情,第二天狗肉照吃,熊孩子照帶,沒辦法,看挖機作業實在是太有感覺了。

而張大安在忙著在《傳奇》裡面跟人PK的時候,終於有消息從江寧那邊傳了過來。

不是臥底的司馬聰跟張大安提了一個事兒,他判斷不了,就讓張大安自行判斷,那就是省裡打算讓沙洲教育投資公司進一步發揮在教育產業投資的豐富經驗,在農村農業農民領域,起到帶頭作用,模範作用!

第159章 思路要打開,進步自然來第45章 你知道的,我們吃的甜第31章 畫一張超級大餅第5章 家風和諧第20章 張正東是個好同志第36章 玩什麼命啊第128章 把錢給他,心裡有底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42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57章 沒有夢想的不止侄兒第82章 豪橫,蠻橫第26章 我復讀啊第44章 冬瓜糖,橡皮糖第158章 老頭子放下執念第74章 小保姆第128章 把錢給他,心裡有底第40章 一本萬利的生意上門第124章 手握“核武器”的熊孩子第24章 又起波折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66章 打窩釣魚第24章 又起波折第73章 張叔叔的重要指示第51章 溝通很順暢第112章 新年輿情再起第16章 太陰間了第74章 小保姆第18章 招工第127章 張叔叔的反向童年創傷第155章 大官家屬第67章 大安仔,大安哥第107章 張叔叔感覺沒有壓力第111章 一通電話的事情第164章 嬀川縣在北,不可向南而行第108章 互相強化,騎虎難下第85章 太小了第31章 畫一張超級大餅第86章 早餐並非秀色可餐第112章 新年輿情再起第160章 銀行覺得張教練的事業很偉大第125章 時代不同了第70章 陰的嚇人第149章 又來?!第121章 歪打正著之越打越歪第68章 分校建設十分順利第40章 一本萬利的生意上門第19章 老張家的人能力強,猛第51章 溝通很順暢第34章 通力合作,攜手共進第135章 外地青年有點抽象第42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156章 廢物小保姆第107章 張叔叔感覺沒有壓力第29章 這裡道德缺失第130章 我不是考神第2章 轉學第84章 主動擡價的常山客戶第89章 上架通知第93章 能人,聽話的人第129章 核心業務,滿分三連第138章 袁主任渾身難受第48章 奇貨可居第121章 歪打正著之越打越歪第31章 畫一張超級大餅第34章 通力合作,攜手共進第77章 張叔叔不是“皮條客”第90章 聘用一條狗第4章 正是奮鬥的年紀第10章 我是正規單位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164章 嬀川縣在北,不可向南而行第62章 談話類節目《狀元說》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13章 媒婆的嘴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117章 新版本第10章 我是正規單位第161章 事業照做,架也照吵第31章 畫一張超級大餅第150章 一套冬裝,一份原則第58章 心理扭曲關長生第89章 上架通知第132章 老房頭揮舞鋤頭第52章 搞把大的第33章 祖宗第63章 風口浪尖第7章 我也沒說是總分六百三啊第35章 民營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第79章 看門狗第79章 看門狗第7章 我也沒說是總分六百三啊第116章 都挺努力第139章 房總狂怒 發泄 反思第53章 虛晃一槍第129章 核心業務,滿分三連第138章 袁主任渾身難受第65章 話題人物第30章 一場簡單的面試第127章 張叔叔的反向童年創傷第154章 組織需要一個普通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市| 元阳县| 洛南县| 克山县| 定陶县| 遂平县| 封丘县| 云阳县| 武汉市| 松桃| 长寿区| 曲周县| 双桥区| 东海县| 乌兰县| 江北区| 台中县| 田林县| 德州市| 长子县| 秀山| 茶陵县| 松溪县| 拉萨市| 承德市| 莱芜市| 广汉市| 吕梁市| 广平县| 梅河口市| 中卫市| 澎湖县| 兴隆县| 霍林郭勒市| 龙州县| 巴中市| 中西区| 池州市| 新化县| 班玛县|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