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0章 一套冬裝,一份原則

到了十二月,新東圩港中學三個校區的空調就開始開暖風,其實教學樓整體都做了保溫,架設了地暖,不過一般也用不上。

長江兩岸入冬最大的麻煩就是太溼潤,溼度是最噁心的,所以做好除溼,也就不會生凍瘡,體感上也不會覺得裹成糉子還是冷氣跟針扎一樣往衣服裡面鑽。

再加上新東圩港中學配發五六身各式各樣的校服,張大安專門養了一支裁縫團隊,五六千學員和講師都是“私人訂製”。

管你高矮胖瘦,都是量體裁衣,想要穿出醜感來也是相當不易。

也因爲新東圩港中學的校服每個季度都很有氣質,連帶著學員家長們,也時不時從“張安教育”這裡訂購。

之前只有本部校區的“狀元街”有後勤部的門店,隨著馬洲校區進入到了正軌,後勤部在馬洲校區也開了個分店,算是新東圩港中學的“三產創業”。

本來多一個江皋校區,也還是門店形式,可隨著張叔叔和李老師在“張安希望小學”的一通折騰,也就不得不將“張安教育”後勤部的服裝設計加工的功能,剝離出去,單獨成立了一家“張安服飾”。

究其原因,還是當初規劃的時候,沒有過多考慮“張安希望小學”的校服跨季節功能,跟豐邑縣的縣城小學一樣,規劃是春秋兩套,耐髒耐造就行。

因地制宜嘛。

只是陡然“發了點兒小財”,那肯定是有想法的,張叔叔就屁顛屁顛跟一幫小學生拍胸脯吹牛逼:孩兒們,俺老張在南邊兒有個好門路,想要過年有一身新衣裳,只需喊我一聲爸爸,管保都有!

那不是現在這二百來號板房裡上課讀書的小孩有,開春就可以啓動之前空置半年的教學樓,到時候來報名的,就會增加三百多個。

附近三個村相鄰的五六個村,也會開始將適齡兒童送到“張安希望小學”接受義務教育。

關鍵是張正東也不含糊,將採沙場今年年底的應收款,拿出來貼給本地的適齡兒童,決定這麼幹之前,他吃了十四五個大隊的狗肉,反對聲有,但最後民主表決是壓倒性的同意。

別人來說這怎麼花錢的事情,村集體開會肯定要幹上一場,張正東那是正經跟四五千戶人打過照面的。

同時也講究個先來後到,現在入學的,還有明年開春入學的,先得新衣服;明年秋季入學的,還有後年春季入學的,後得。

至於說價錢,那必須是一分價錢一分貨。

衣服並不便宜,就一件要三百多塊錢,還是成本價,抹了個零頭,也還是要三百塊。

在普遍工資一個月也就這個數的時候,花這麼大的價錢,那肯定是要招來非議,但這個非議在縣裡、市裡,就是不在鄉里、村裡。

一是體感上沒感覺,錢是從豐邑縣建築材料公司走的專項捐款扶助,目的就是給孩子統一採購冬裝。

二是張正東有言在先,七八歲的孩子到了十歲十一歲,未必還能穿原先的衣服,可以以舊換新,所以要珍惜這身衣服,多個窟窿到時候多補一份錢。

三是工地上的農民工工友們最先看過衣服的設計,沒有說不好的。

最重要的一點,它不是襖子,是羽絨服。

“張安服飾”自己只有設計能力和小規模加工能力,並沒有批量生產能力,所以還是由“張安服飾”去沙洲和尚湖兩地做羽絨服的一線工廠下訂單。

三百塊的確是成本價,因爲這是正經的羽絨服,不是羽毛服,充絨量也是由“張安服飾”抽檢,生產線上不定時隨機抽檢。

別看“張安服飾”要的量不大,加起來八百件都沒有,可是尚湖市和沙洲市只要是有能力做羽絨服的企業,都在搶這個看似平平無奇的訂單。

原因很簡單,都想吃下以後“張安教育”的大單,要是能簽下長期合作協議,“張安教育”這樣的極優質客戶,比打半年廣告還要有用。

這也是爲什麼很多奇葩要求,加工方都全盤接受,一點猶豫都沒有。

於是在多個地方報道“希望小學”採購高價校服時,陳莊鎮當地倒是沒啥波瀾,反而“張安希望小學”發冬裝的時候,縣太爺帶著一票人馬,還專門過來合影留念。

有些孩子根本等不及明年開春來這兒上學,吵嚷著馬上就要在這裡上學,那熱鬧的動靜,讓張叔叔十分得意。

“徐浩宇,領新衣服了!”

“到!”

“換上。看看暖和不暖和。”

“暖和!”

“放你……小小年紀還會拍馬屁,胡說八道!剛穿上就暖和,你是電爐子?!”

“哈哈哈哈哈哈……”

熊孩子們一陣鬨笑,才上二年級的小屁孩兒只是呵呵地笑,剛要擡袖子擦鼻涕,張正東又是一聲大喝,“教不聽的?!衣服被你鼻涕泡爛了,你上四年級別想換新的!你手帕呢?!”

“在兜裡。”

“在兜裡不知道拿出來?!”

“哎。”

小男孩從兜裡掏出一條團成一團的手帕,然後開始擦鼻涕。

“走開走開走開,擦鼻涕躲著點人。既要懂禮貌,也要講衛生,聽到沒有?”

“聽到了。”

“下一個,師昊宇!這都第幾個昊宇了?會不會取名字?師昊宇!喏,你說想要羽絨服,這是不是羽絨服?”“謝謝張爸爸!”

“人多的時候不要這樣喊,在家裡才能這樣喊。”

“謝謝張主任。”

“你還是喊爸爸吧。”

“謝謝張爸爸——”

“哈哈哈哈哈哈……”

因爲喊得特別大聲,倒是把張正東嚇了一跳,擡手就要給這小子一個“毛栗子”,結果熊孩子挺機靈,抱著一袋子羽絨服撒腿就跑。

這時候外面場地上全是家長,維持秩序的都是本地的代課老師,培訓之後就重新上崗了,不過並不是全都進教學崗,會說普通話才行,只會方言的,就是助教、助理,還有一些生活老師的崗位。

“給我也來一張,給我也來一張,我就在派出所拍過照,學校門口還沒拍過嘞。”

男人們縮著脖子叼著煙,一邊跺腳一邊笑呵呵地等著在學校招牌前拍照,能拍三張。

一張獨照,一張夫妻照,一張全家福。

本來只是想過來蹭蹭熱度的“縣太爺”,這回也算是服了,準備好了的演講稿直接塞進公文包當廢紙。

與民同樂歸同樂,但過完年該愁的事情也得愁。

因爲“張安希望小學”附近三個村的勞力能出去打工之後,更多大隊的壯勞力也想學一門手藝,然後讓張主任介紹個工地。

幹工地最擔心的不是苦,就兩樣,一個是能不能工錢到手;另外一個則是幹完了這個工地,下一個工地怎麼找。

其餘什麼吃飯什麼住宿,那都不是事兒,出門討生活,有個窩兒就成。

張正東不管這事兒,有言在先的,第一個工地幹完了之後,大家各憑本事。

畢竟賺到錢之後,是個人都會有心思,賺得多尚且還好,倘若少了,便會生出“早知道……”這個念頭。

實際上最先一批做小工的,已經有人吃到了苦頭。

有三對夫妻在“張安希望小學”項目工地出去的,男的當大工,女的做小工,然後十一月在市裡自己招活兒。

能做,也確實賺到錢了,但一對捱了打,一對還有八百來塊錢沒結清,一對各自受了點兒小傷然後自己扛。

再想回來幹,那是萬萬不行的,張正東不是立規矩,而是有言在先,講不了半點人情。

不過小孩兒因爲是寄宿,倒也不影響來領冬裝羽絨服。

這三對家長也是希望孩子能幫忙美言幾句,亦或是之前的工友們能幫幫忙。

但在這種事情上,張叔叔的思考邏輯跟規章制度不搭界,他只知道有言在先這事兒,是爲了自家侄兒的利益,不是爲了自己。

自己賺了名聲,然後賠上侄兒的利益,那能行嗎?

當然不行。

我張正東又不是當官的料!

所以即便是這三家也有“哭戲”,可張叔叔當真是毫無波瀾,老鄉們的心都軟了,他還是硬得跟鐵一樣。

這下本來就服他的一幫人,尤其是“抓賭隊”的成員,更加服氣。

心腸好不錯,心腸軟……那還是算了。

張主任人帥心善有堅持,仁兄把弟們跟他混指定餓不著。

即便“縣太爺”也得承認,換成是他,那在這樣的場合下,多少雙眼睛看著,還有那麼多孩子,怎麼地也得先對付一下,展現一下自己的胸懷、良心。

可惜,“張正東同志”無所叼謂。

以至於這段小插曲傳到許多見多識廣老頭子的耳朵裡,一個個都是豎起大拇指,這個張幹部,晚生了幾十年啊。

這要是生在他們那一代,領著弟兄們一起“創業”,生活早就有奔頭了。

可太有奔頭了!

不過還別說,因爲張正東的不講情面只講制度,消息傳出去之後,好些在彭城、濟城討生活的豐邑人,都在今年提前回了一趟老家看看。

不看別的,就看張正東這個人。

要確實跟傳說的那樣,人帥心善有原則,那不消多說,一個月千把塊,他們也跟張正東干了。

這些人可不是什麼沒文化的土包子,有些是早些年考上中專分配出去的,有些是參加高考考出去的,還有一些跟張正東一樣,也是當了兵回老家混出頭的。

其中不乏還在廠長、車間主任、工程師、技術員等等崗位上,只不過以前覺得回老家沒搞頭,不如在城裡衣食無憂。

可憑良心來講,絕大多數人,都是有鄉土情懷的,這光景看到了不敢想象的希望,於是也就互相打了個招呼,來了一趟“張安希望小學”,就走走看看,親身體驗體驗到底有沒有希望的味道。

第130章 我不是考神第161章 事業照做,架也照吵第66章 打窩釣魚第146章 大好時機,自有投獻第83章 心思變換的劉秘書第162章 模式很民主,手段很自由第167章 “張氏暴論”再現閉門座談會第41章 耍無賴第89章 上架通知第76章 施葉露第80章 不怕得罪的人多第90章 聘用一條狗第17章 影響擴散第40章 一本萬利的生意上門第55章 優質企業第51章 溝通很順暢第65章 話題人物第7章 我也沒說是總分六百三啊第118章 初代網紅“白老師”第9章 狀元陪讀第153章 你開大會,我也開大會第103章 張叔叔本色不改第98章 暴論頻出第44章 冬瓜糖,橡皮糖第158章 老頭子放下執念第60章 炸裂的採訪第44章 冬瓜糖,橡皮糖第41章 耍無賴第67章 大安仔,大安哥第52章 搞把大的第33章 祖宗第109章 老闆,看看吧第38章 張叔叔的喜酒第91章 李老師傳法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123章 江湖風波惡第47章 分校打個窩第117章 新版本第59章 中了!真的中了!第115章 那三連的狀元藏了奸第75章 簡單的口臭第84章 主動擡價的常山客戶第22章 給張叔叔看科幻片第146章 大好時機,自有投獻第58章 心理扭曲關長生第31章 畫一張超級大餅第44章 冬瓜糖,橡皮糖第69章 亮態度第129章 核心業務,滿分三連第124章 手握“核武器”的熊孩子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33章 祖宗第25章 哪兒有什麼貓膩啊第141章 安狗,狗安第119章 老闆,您只需要“接地氣”第106章 破防的劉遠山第49章 馬洲的年貨第44章 冬瓜糖,橡皮糖第90章 聘用一條狗第80章 不怕得罪的人多第77章 張叔叔不是“皮條客”第90章 聘用一條狗第150章 一套冬裝,一份原則第130章 我不是考神第152章 要想魚獲多,就得打重窩!第62章 談話類節目《狀元說》第56章 生日到了第137章 真氣人!第111章 一通電話的事情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88章 劉市長的“金飯碗”第104章 劉遠山在路上第128章 把錢給他,心裡有底第146章 大好時機,自有投獻第79章 看門狗第136章 原來榜一大哥是這種感覺第98章 暴論頻出第137章 真氣人!第154章 組織需要一個普通人第4章 正是奮鬥的年紀第62章 談話類節目《狀元說》第19章 老張家的人能力強,猛第92章 張小白老師第123章 江湖風波惡第62章 談話類節目《狀元說》第89章 上架通知第94章 如此的狂野第58章 心理扭曲關長生第120章 收斂一點第151章 選擇大於努力第23章 一根筋兩頭堵第105章 香!第82章 豪橫,蠻橫第131章 有夢想的老房頭第120章 收斂一點第66章 打窩釣魚第101章 “安哥杯”,大善人第87章 叮!第92章 張小白老師第5章 家風和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乡县| 红安县| 明水县| 通渭县| 阿坝| 呼伦贝尔市| 汉沽区| 恩施市| 德保县| 上思县| 商南县| 莎车县| 留坝县| 吉隆县| 广东省| 瑞丽市| 荥经县| 嘉黎县| 福海县| 精河县| 沾益县| 桑日县| 色达县| 佛山市| 当涂县| 拜泉县| 吉林省| 墨竹工卡县| 昭通市| 宿迁市| 田林县| 馆陶县| 团风县| 南开区| 兴化市| 栖霞市| 景洪市| 阿鲁科尔沁旗| 类乌齐县| 宣城市|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