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8章 張教練風中凌亂

跟這幫天天打遊戲的程序員吹完牛逼之後,張教練這才重新忙活一下給畫手們的畫餅文案。

這種文案他是親自過手的,倒是不需要“八股文”專職秘書來代筆。

其實“千人畫師團隊”這個項目成立之後,來江寧市城東區登記看看的一共一千七百多人,實際在城東區呆上幾天的,只有兩百二十三人。

大部分看到此時城東區的荒郊野嶺還是嚇了一跳,有小山區,有礦場,有廢棄的鐵道,有大墳地……

不過因爲“張安健康”在這裡搞了二期工程,然後又搞了一個工程設備技能培訓學校,那倒也不至於說是杳無人煙。

周圍村莊還是十幾二十個的。

來學叉車、挖機的以本地人爲主,附近村莊的農戶學叉車的比較多,有江寧市本地戶口的優勢,就是去各個工廠的倉庫當裝卸工也是優先。

叉車工的工資不算高,可要是倉管會叉車,那麼工資就能高很多,大概能多三百塊四百塊錢一個月。

這裡面的邏輯就在於倉管會叉車算是加一分技能,在老闆這個玩家那裡是加分項;而叉車工在老闆這個玩家那裡就是NPC。

講白了,不是老闆的人,也很難去做倉管。

當然民營企業都是這麼做起來的,大企業倒不至於說盯著倉管這點兒位子,那必須是行政總裁、財務總監啥的。

如今“張安教育”和“張安工業”的企業聯盟,其後勤中的食堂,也拆分了出來,納入到了“張安食品”的管理體系當中。

人太多了。

本來豐邑縣在“張安希望小學”附近的菌菇類大棚,只是想要試著搞一搞,張叔叔的想法也單純,就是往沙洲市的幾個衙門、學校、企業,賣一點兒是一點兒。

結果因爲是科學指導,嚴格規劃,產量不低的同時,銷路還挺穩定,至少上個月還是穩定的。

可這個月就不一樣了,這個月張大安名下所有公司都在擴招,再加上職業培訓機構正式掛牌開張,還有十二月份要談判的中專院校創辦問題,那就有點兒嚇人了。

不是香菇、平菇等等產量跟不上,產量完全跟得上,關鍵是產值拉得太高,把豐邑縣、彭城市都驚動了。

張教練在給人畫餅的時候,張叔叔也是有樣學樣,可你也沒說這餅又大又圓還是真的啊?

張叔叔尋思著這掙個十萬八萬的,也就差不多了。

農科院的幾個老頭兒也想著有個二三十萬,那也算是創收,爲貧困鄉村的農民指了一條明路。

那麼截止到張教練奮筆疾書寫好《告畫手如何吃餅書》這篇發言稿的時候,豐邑縣陳莊鎮在“張安希望小學”附近搞的菌菇培育試點基地,今年創收多少呢?

四百五十八萬元。

超了預期的二三四十倍。

這就麻煩了,得瞞著。

因爲曝露出去的話,那直接完了,保證周圍一窩蜂全都種蘑菇去了,然後品質無法統一,接著惡性競爭,價格一跌再跌……

這場景豐邑縣的人太熟悉了,十年前大沙河旁邊,可不是隻有大白梨,還有蘋果呢。

現在蘋果直接噶了。

十年前還種過藥材,也是一窩蜂,然後噶了。

十年前還養過蠍子啥的……

那真是一地雞毛。

也是真怕了,所以沒敢到處宣揚,連當地生產隊,都統一由陳莊鎮的幹部做工作,趕緊給我把嘴閉上。

算上生產隊的股份,總利潤能分個七八十萬,戶均分紅一萬三四,本地因爲生的孩子比較多,所以戶均人口有六七個,那一個人頭也有兩千塊錢左右。

掐指一算,這不比種地強多了?

所以即便鎮上幹部圍追堵截、三令五申,還是擋不住有人來打聽,到底那種蘑菇的生產隊……掙了多少錢?

村幹部支支吾吾,鎮幹部哼哼唧唧,生產隊的老鄉嘻嘻哈哈……

“小狀元QQ糖”天天買!

小孩子之間的體驗感是不一樣的,在“唐僧肉”“老鼠屎”都需要半個班級共享的情況下,突然有人實現“小狀元QQ糖自由”,那必須全校皆知。

而當全校皆知的時候,全鎮皆知不過是時間問題,正如全縣皆知也是時間問題。

縣裡沒辦法,只得硬著頭皮做宣傳。

這扶貧工作做得好啊,這創收工作做得好啊,這陳莊鎮風景好啊……

至於說到了秋天就開始狂吃狗肉的張主任,市裡的電視臺記者來採訪,他是一臉懵逼的。

你要說採訪“張安希望小學”的建設進度呢,他門兒清,他天天盯著,工地上連條狗都有名字,他都認識。

可你要說種蘑菇怎麼賺到的錢……

“我不知道啊,這個問題真是把我問住了,我就是讓農科院的人過來幫幫忙,然後白蘑菇香菇什麼的長出來之後,就往外面運。不過我們工地上自己也吃的,學校裡也吃的,十月份就吃油炸平菇,一天要三四千斤……”

“那這些菌菇賣給誰了,張主任您方便透露一下嗎?”

“我不知道啊,我一直以爲是賣給沙洲市的學校,企事業單位,結果對一對賬,還有江寧市城東區的什麼廠什麼培訓中心。我問過的,那裡也沒有多少人,有些是當地批過去在市場零賣的,不知道爲什麼銷路突然就好了。”

“……”

記者一臉懵,讓攝像先停一下,然後對張叔叔說道,“張主任,如果是商業機密不方便透露也沒關係的,您就說打開了哪裡的市場。然後提一提您的初衷,對,什麼五港中學?不是初中,初衷,是這麼寫……初心,初心,就是您一開始爲什麼打算搞菌菇培植扶貧項目……沒有打算搞扶貧?只是爲了把生產隊多出來的空地用起來?不能這麼講的張主任,您是幹部,您怎麼這個都不懂呢?您得說是爲了羣衆謀出路、謀發展,爲建設美好生活……”

本來彭城市的記者還想著張主任是個英明神武、智勇雙全,想羣衆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的優秀幹部,聊了兩句就幻滅了。

要不是張叔叔長得英俊,記者是真不想跟他多聊。即便只穿著一件外套,可張正東因爲把老婆帶身邊,每天除了工地上稍微灰頭土臉,其餘時間那都是派頭十足,“縣太爺”往他身邊一站都跟嘍囉似的。

頗有一種大領導“白龍魚服”的奇妙感覺。

現在這種感覺太對了!

豐邑縣上上下下壓根沒想到打開市場賺大錢原來是這麼容易的事情,就是路上比較麻煩,跟車的老鄉就差揣著噴子上路了。

“油耗子”遍佈方圓百里,還特麼有組團的。

得虧豐邑縣的老鄉現在名聲在外,倒是讓沛城縣的老鄉也沾了光,彭城市周圍一片,現在都知道豐邑縣有個地方的人特別抱團,“仁兄把弟”一萬七千多,主打的就是“創業”底蘊十分深厚。

導致現在市裡有些跑長途開大車的,也喜歡在車的圍欄上寫著“豐邑大沙河”。

對“油耗子”的威懾力相當不錯,“大沙河”跟“大殺河”沒啥區別。

混口飯吃而已,誰想玩命啊。

可豐邑縣那幫老兄是真的會玩。

謠言就是這樣謠著謠著就變了味兒,之前只是說濟城市那邊調了人過來,現在傳播成在大沙河兩岸對峙。

陳莊鎮的人出去表示我他媽根本沒去,但他被外地的開除出豐邑縣戶籍。

你豐邑縣本地人有我外地的懂豐邑縣?

而這些傳奇謠言組合在一起,再加上菌菇培育試點基地搞到了錢,那自然又變了味兒,更何況在“三連狀元”出來的那一段時間,張叔叔被曝光是“三連狀元”的叔叔,並且爲了拉扯“三連狀元”長大成人,一直單身到四十歲。

那時候彭城市的女青年都專門組團搭車去看一看張叔叔到底長啥樣。

還別說,確實挺帥的。

唯一美中不足就是結了婚。

李佳雯老師氣得差點絕食,所以來彭城陪老公之後,就沒打算單獨留老公一個人在這裡,她就是客死他鄉也得守著老公。

現在好了,老公人帥心善做事踏實,能建希望小學還能帶人發家致富,甚至還培養過“三連狀元”如此逆天的祥瑞出來,饞張叔叔身子的小姑娘、小寡婦能排隊到沂水市。

豐邑縣過去五年咬著牙弄出來的業績,張叔叔一個人一人就搞定了,關鍵是老鄉們還挺服,沒說又來個幹部騙他們的錢。

說有序上工就有序上工,說學習技能就學習技能,今年到十二月,光泥水匠這麼一個職業,就要出第二十個培訓班。

按照之前的預計,是要通過建設“張安希望小學”這個大工程,培養大概一百到五百個合格建築工人,而且算是技術工種,主要集中在泥水匠、鋼筋工、防水工等等,泥水匠嚴格來說不是一個工種,而是多個工種的集合體,什麼活兒都要會。

之所以單獨把泥水匠做成重點,那是因爲張叔叔的好大侄兒提醒過他,農村的人,只要稍微有點錢了,那麼好的方向三件事:蓋房子,討老婆,生孩子。

當然也有不好的事情:吃喝嫖賭抽。

因此在工地上,張叔叔是嚴禁賭博的,別看這年頭的豐邑縣並不富裕,賭錢的場面相當誇張,現金一捆一捆在鄉下賭窩的臺桌上,大幾十萬不說是比比皆是,那也並不少見。

而且望風的,臥底的,報信的……一個不少。

以前張家所在五星村的周圍村莊,也都差不多,張叔叔對此熟稔的很,所以根本不信本地派出所,都是直接從學生家長裡面挑人組織“新聯防隊”或者說“抓賭隊”。

這些學生家長,現在也都是在工地上幹活,有的已經被介紹到了“張安健康”的二期工程工地上。

在負責任這件事情上,當過兵和當過校長的張正東,那確實比張大安這個畜生侄兒強得多。

張大安纔不會管你們賭博不賭博,你賭死了關他屁事,被人砍手砍腳又跟他有什麼關係呢?

只不過張正東本人感知不深,他一直都以爲自己單純地執行侄兒的最高指示。

好大侄兒天下第一聰明,他只需問怎麼做,然後去怎麼做,就行了。

因爲不過腦子,直接導致彭城市的記者採訪十分卡殼,張叔叔痛苦,記者更痛苦。

採訪結束的時候,記者耳朵裡彷彿還有“我不知道啊”的迴音。

萬幸採訪還是順利的,張叔叔的帥照,又一次出現在了電視上。

“……身爲一個國家幹部,爲羣衆謀出路,爲百姓謀發展,是我應盡的義務,也是我畢生的責任。我們不僅要讓羣衆吃飽飯,更要讓羣衆吃好飯,想羣衆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脫貧致富就是一場硬仗,我曾經是一個軍人,沒有什麼硬仗能夠嚇到我,同樣,也嚇不到跟我一起奮戰的同志,以及全心全意支持我們工作的優秀羣衆,我相信……”

“放屁吧,他能說出這樣的話?”

張大安看到江口衛視的轉載報道,當時就覺得這他媽百分百扯淡,我的阿叔不可能這麼有文化。

自以爲畫餅技術過硬的張教練尋思著就自家老叔這一套,那當地老鄉不得精神抖擻?

大冬天的穿個T恤都會覺得熱血沸騰,這不跟著張主任幹,跟誰幹?

而張大安根本沒想到這件事情的份量有多重,省裡才擡了一手,張叔叔就被更上面報道了一下。

不多,也就是報紙上的一個小方格子。

可是幾十年來,有資格在小方格子上帶有全須全尾事蹟報道的人,其實真沒多少。

張叔叔本人還是無所叼謂,他還讓老鄉們請慕名而來的人一起吃“老鱉燉狗肉”呢。

這裡面有一句關鍵的話,那就是張叔叔接受採訪時,唯一自我發揮的內容:脫貧致富就是一場硬仗,我曾經是一個軍人……

前一句政府在官方媒體集體採用,後一句在各地軍報廣爲傳播。

這事兒讓張大安直接風中凌亂,真是太魔性了。

第118章 初代網紅“白老師”第168章 被當槍使,又有何妨第93章 能人,聽話的人第14章 張安娶妻,多多益善第96章 逆了個大天第140章 邪門功夫,正道人士第121章 歪打正著之越打越歪第155章 大官家屬第74章 小保姆第62章 談話類節目《狀元說》第18章 招工第69章 亮態度第109章 老闆,看看吧第85章 太小了第63章 風口浪尖第8章 重操舊業第107章 張叔叔感覺沒有壓力第159章 思路要打開,進步自然來第72章 我老闆是文曲星下凡第29章 這裡道德缺失第146章 大好時機,自有投獻第64章 特邀嘉賓第108章 互相強化,騎虎難下第135章 外地青年有點抽象第133章 要說別人愛聽的第81章 逆天老闆第162章 模式很民主,手段很自由第60章 炸裂的採訪第133章 要說別人愛聽的第101章 “安哥杯”,大善人第27章 大受追捧第7章 我也沒說是總分六百三啊第35章 民營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第93章 能人,聽話的人第93章 能人,聽話的人第126章 張叔稱爸第145章 雙子塔不是我噴塌的第92章 張小白老師第124章 手握“核武器”的熊孩子第76章 施葉露第140章 邪門功夫,正道人士第109章 老闆,看看吧第162章 模式很民主,手段很自由第36章 玩什麼命啊第79章 看門狗第37章 逆天改命第132章 老房頭揮舞鋤頭第70章 陰的嚇人第135章 外地青年有點抽象第108章 互相強化,騎虎難下第162章 模式很民主,手段很自由第164章 嬀川縣在北,不可向南而行第137章 真氣人!第47章 分校打個窩第93章 能人,聽話的人第127章 張叔叔的反向童年創傷第167章 “張氏暴論”再現閉門座談會第91章 李老師傳法第137章 真氣人!第15章 “小鋼炮”張進喜同志第103章 張叔叔本色不改第130章 我不是考神第155章 大官家屬第1章 張大安第131章 有夢想的老房頭第69章 亮態度第92章 張小白老師第38章 張叔叔的喜酒第138章 袁主任渾身難受第50章 招商辦校就是一張皮第153章 你開大會,我也開大會第7章 我也沒說是總分六百三啊第125章 時代不同了第166章 張教練正手教學打豆豆第140章 邪門功夫,正道人士第76章 施葉露第60章 炸裂的採訪第90章 聘用一條狗第22章 給張叔叔看科幻片第118章 初代網紅“白老師”第155章 大官家屬第93章 能人,聽話的人第19章 老張家的人能力強,猛第55章 優質企業第78章 不愁人用第98章 暴論頻出第115章 那三連的狀元藏了奸第18章 招工第127章 張叔叔的反向童年創傷第2章 轉學第140章 邪門功夫,正道人士第149章 又來?!第156章 廢物小保姆第51章 溝通很順暢第91章 李老師傳法第152章 要想魚獲多,就得打重窩!第87章 叮!第148章 張教練風中凌亂第165章 先敬羅衣後敬人第59章 中了!真的中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冈市| 弥勒县| 景泰县| 东阿县| 雅江县| 德兴市| 莲花县| 北票市| 额济纳旗| 延津县| 顺平县| 汉阴县| 河东区| 宜兰县| 东源县| 星子县| 永寿县| 壶关县| 兴仁县| 舒城县| 西吉县| 巫溪县| 托克逊县| 电白县| 黑水县| 新余市| 犍为县| 凤城市| 临夏县| 台安县| 湖口县| 长子县| 宿松县| 田林县| 乌恰县| 芜湖市| 益阳市| 岢岚县| 廉江市| 柞水县| 鄢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