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五十五章 吳王起兵(二合一)

一個月後,長安城接到八百里加急軍報。

“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吳王大軍從江南起兵謀反,現在已經殺到洛陽,直逼長安而來!”

什麼??

李承乾大驚失色,這不可能吧,三弟李恪起兵謀反?

“混賬話,吳王怎麼可能起兵謀反?

公文拿來孤王看看,若有謊報軍情,立時杖斃!”李承乾厲聲呵斥那送信之人。

接過公文仔細看去,李承乾皺眉道:“怎麼回事?爲何不是河南道少尹的公文?”

“啓稟殿下,少尹被叛軍所殺,這是河南道衙門吏員臨危寫就呈報,恐怕現在這個時候,洛陽已經被反賊佔領了。”那報信之人哭訴起來。

豈有此理?

李承乾大怒,將公文摔在了桌案之上,“來人,帶他下去救治一下,先看護起來容後發落。

請兵部李尚書速速來此。

對了,還有杜駙馬也請來。”

不多時李績跟杜少清雙雙趕來,翻看過那份加急公文,杜少清斷言有蹊蹺,他是不會相信李恪這個時候謀反的。

但是兵部尚書李績卻不這麼看,“現在大唐正是危機的時候,內防空虛四處戰亂,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不能只憑猜測。

老臣以爲,首要是加固城防以防萬一,同時立即派出精幹斥候前去洛陽打探消息。”

杜少清反駁道:“李恪他不可能謀反。

這件事一定是陰謀,我要去見見那個傳令兵,說不定是五姓七望設下的圈套,想誘騙我們出長安的。

退一萬步講,就算李恪真的起兵,那也不可能是衝著長安來的,頂多是起兵勤王,要知道長安城裡可是有他的爹孃,他不可能不顧爹孃的死活吧?”

李績沉默了。

李承乾點頭說道:“妹夫說的有道理,依我們對三弟的瞭解,他不會謀反的,我也認爲有蹊蹺。

我已經讓人看住了那個傳令兵,懷英,你帶妹夫去勘問那人。”

讓跟班狄仁傑領著杜少清去查那個傳令兵,李承乾轉而對李績說道:“現在長安無力出兵對外,在沒有獲得真相之前,還請李尚書緊守長安城,父皇已經平定了太原王氏,這個時候長安不能出事。”

“老臣遵命,那洛陽之事?”

“依照你的意思派斥候打探,無論有沒有三弟趟入這趟渾水,洛陽一定是出事了,否則這封公文就該是河南少尹發的。”

李績領命退下,李承乾也跟著去看杜少清怎麼勘問那個報信的信使。

一路上,杜少清都在跟徒弟狄仁傑詢問情況。

“你覺得這件事合理嗎?”

狄仁傑皺眉說道:“不合理,江南道距離長安甚遠,吳王殿下應該沒接到太子監國的消息,假如是他趁亂造反,那就是反攻陛下,不光大義站不住,而且實力也不行,就憑他練了兩三年的海軍?有點頭腦的就知道不可能成功。

更何況吳王殿下文武雙全能力出衆,是不會如此糊塗的。”

“嗯,你跟我想的一樣,這件事,說不定是像上次一樣,有人栽贓。”杜少清沉吟道,“等會兒審問犯人的時候恐怕還得你拿出絕技了,對一個八百里信使是不可能用刑的。”

狄仁傑猶豫了一下,小聲問道:“師父,如果說,我是說如果,信使所報是真的呢?那怎麼辦?”

“不可能有這個如果!”杜少清斷言。

狄仁傑拉住了師父勸解道:“事關皇位大寶,誰也不敢斷言一個人的人性能夠製得住貪婪,您可不能大意。”

杜少清眉頭緊皺,沉默了一下,冷聲說道:“如果真的是這個如果,李恪想弒父殺兄篡權奪位,那他就是在找死!”

說完之後大步向前走去,不再囉嗦,狄仁傑趕忙跟了上去。

太極殿偏院的禁軍營房裡,那名報信的士卒正在大快朵頤的吃喝,這是八百里加急都有的待遇,能晝夜兼程報信的,奔到長安基本上也就筋疲力盡了。

很多八百里加急還沒說完話,就勁力一泄昏死過去,甚至還有些個送完信就嚥氣的,所以這個差事是絕對的榮耀,待遇極其優厚。

“吳王李恪來了多少兵馬?”

一個聲音驟然在營房門口響起,那人下意識的答道:“三萬精銳!”

“可曾見到吳王本人?”

“沒……

嗯?你是誰?”那人終於回過頭來,發現不是太子殿下,於是止住了問答。

旁邊的狄仁傑站出來說道:“這位是太子少師杜駙馬,奉太子之命前來跟你覈查洛陽情報,問你什麼不可隱瞞。”

“啊?杜、杜駙馬?”那人似乎有些害怕杜少清一樣,十分驚訝。

這一幕更加讓杜少清懷疑,如果是自己人,沒有理由這麼害怕,畢竟自己在士卒跟百姓之中人緣口碑都不錯,能這麼聽名字就害怕的,多半是敵人。

杜少清呵呵一笑,“算了,別浪費時間了,懷英,你替我問他,看他是什麼人,聽誰的命令來的,洛陽形勢如何。”

傳令兵心裡納悶,這姓杜的真特麼懶,問個話都要別人代勞?

狄仁傑緩步上前,朝著對方微微一笑,傳令兵臉上有些不自然想陪笑一個,但是跟狄仁傑眼神觸碰的瞬間,就好像陷入了無邊的混沌一樣,整個人呆住了。

“你是什麼人?來自哪裡?聽命於誰,洛陽形勢如何?是否真的是吳王李恪謀反奪城?”狄仁傑問道。

那人連猶豫都沒有猶豫,直接答道:“我是洛陽守城參軍手下隊正,出身滎陽鄭氏,聽命於家中族長。”

什麼???

滎陽鄭氏?

好哇,果然有貓膩!杜少清跟狄仁傑對視一眼。

而此時李承乾也追了過來,正好見到了這一幕,剛想發作,卻被杜少清拉住,接著看好戲。

“洛陽本來已經被我們拿下,河南少尹想要傳信被我們殺死,沒想到不到三日,吳王李恪的江南道大軍竟然從東南殺來,我們不敵,被他們奪回了洛陽城。

族長命我假傳八百里加急給朝廷,讓他們派出大軍跟吳王狗咬狗,我們好趁機漁翁得利……”

不等這人說完,暴怒的李承乾一腳踹到:“好個狗賊,端的歹毒!”

嗨、嗨,還沒問完呢……杜少清拉都拉不及。

那人已經被踹醒了,滿臉懵逼的看著太子踹自己,我是誰?我在哪?不是請我吃飯的嗎?

“師父,要不要我……”狄仁傑問道。

“不用,該知道的都已經知道了,這廝如果膽敢狡辯,送天牢大刑伺候!”杜少清還不想把狄仁傑會催眠問案的底細宣揚出去。

冷靜下來的李承乾問道:“妹夫,現在怎麼辦?這廝家傳情報,洛陽的事?”

“我們冷不防被他們攻下了洛陽,的確是一大損失,好在江南道支援奪了回來。

也算是有驚無險,咱們靜觀其變就是,吳王從江南出兵勤王,既然到了洛陽,想必一定要來長安的。”杜少清安慰說。

果不其然,第二天的時候,長安城下來了一支騎兵,打著旗號是雲麾將軍杜。

“江南都督府長史,雲麾將軍,駙馬杜荷,奉吳王殿下之命,要入宮求見陛下,速速開門!”

“杜將軍怕是不知,陛下御駕親征在外,現如今長安城是太子監國。

來人,打開城門放杜將軍進來。”城門守將對杜荷十分客氣。

並非是因爲杜荷是杜家的人,而是因爲杜荷曾經指揮滅國之戰,同爲將軍,那是對強者的敬佩。

杜荷在議政殿見到了李承乾跟杜少清,被問及李恪爲何沒有親自來拜見的時候,杜荷解釋道:“吳王殿下留守江南坐鎮,讓我跟蘇師兄二人領三萬精銳回來支援。

不是他不著急,而是因爲上次出過事,害怕這次一個親王不經詔命私自領兵對內,再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李承乾滿是欣慰的感慨道:“三弟分明是多心了,我跟妹夫可是一直堅信他的爲人。”

杜少清解釋道:“爲德(李恪的字)不是衝咱們,他可不知道陛下御駕親征,所以守著人臣本分呢。

也是上次那件事把他整怕了,不能不謹慎,所以你看,他派的是青蓮跟蘇將軍,朝廷一看就知道什麼意思。”

“哎,都是自家親兄弟,讓三弟這般顧慮,著實不該,等年下他回來時候,我好好說他。”李承乾笑著說道。

杜荷問道:“我們拿下了洛陽,發現是滎陽鄭氏的幕後黑手,所以順帶的蕩平了他們的反叛,下一步如何行動,還請太子殿下指示。”

“行了青蓮,你也是我妹夫,咱們這關係不必拘謹,坐下來好好商量。

你這三萬大軍絕對是及時雨,要不然朝廷面對這次反叛,只能固守長安,實在憋屈,有你們出兵幫忙,父皇也能早些收兵回來了。”

三人在大殿裡面定下了攻擊方向,既然皇帝是北上拿下太原王氏、博陵崔氏、隴西李氏,那麼杜荷這三萬大軍就從洛陽開始,向東北方向,拿下趙郡李氏、范陽盧氏。

加上已經被拿下的滎陽鄭氏,五姓七望也就齊了,剩下那個清河崔氏早就歸順了朝廷,沒有參與這次叛亂。

就在杜荷再次出發的時候,皇帝李二已經從太原王氏調頭去攻隴西李氏了。

沒等他走到隴西李氏地界呢,路上遇到了一彪人馬,差點跟玄甲軍鬧出誤會來。

“陛下,前方有人攔路,人數衆多約有萬餘,似乎來者不善,還請您下馬暫避。”玄甲軍副將李君羨來報。

李二沉聲道:“什麼來頭?咱們還沒到隴西李氏地界,難道他們提前設伏?”

“不知道,張將軍去勘問了,看對方衣著似乎偏胡人風格,說不好是塞外胡人。”李君羨緊皺著眉頭。

“誰?胡人?大唐境內哪裡來的胡人大軍?”李二加重了語氣。

“或許、或許是有人內外勾結招引來的……”李君羨擔憂道。

“混賬!若真是如此,這些人死不足惜。

去,告訴張士貴,問清楚是敵是友,若是敵人,不用藏拙,直接衝殺過去,朕要見到敵方主將的腦袋!”李二厲聲下令。

“得令!”

排頭的張士貴也在不停分析著,眼前這羣人要說是塞外胡人吧,又不全是,還夾雜著唐人,只是這些唐人膚色黝黑個頭較矮,他們的衣物也是半唐半胡,到底是怎麼回事?

“何人擋道?報上名來!”張士貴大聲喊道。

對面有人迴應問道:“前面可是大唐玄甲軍?”

張士貴伸手讓手下全身戒備,隨即朗聲答道:“正是,本人玄甲軍主將張士貴,爾等是哪裡來的?”

這時對面的人羣分了開來,一架馬車緩緩走了出來。

這什麼情況?張士貴表示看不懂,兩軍對壘,你不騎馬,坐著輛馬車?走親戚的?

不多時,從馬車上出來了一個身形瘦削,皮膚黝黑,滿臉病態的年輕人,被人攙扶著走了上來。

“張將軍,好久不見,可還認得小子李愔?咳、咳……”沒說兩句就劇烈咳嗽起來。

誰?李愔?

“你、你是蜀王殿下?

殿下,你怎麼會在這裡?還帶著萬餘大軍?”張士貴驚呼道,他心裡有些緊張,沒敢放鬆戒備,甚至悄悄的給手下打手勢,讓去給皇帝報信。

平復了一下呼吸,李愔說道:“我本來在蜀中修路,聽說中原戰火四起,有些逆賊四下作亂,害怕長安出事,所以就召集了一羣手下趕來支援。

沿途聽說父皇御駕親征,特地在此恭候,不知……”

“這個……

蜀王殿下,局勢難料,所以還請見諒,請將你的部隊後退三十里,想要見陛下的話,末將領你一人前去。”張士貴解釋說。

哦,撤軍三十里?

“咳咳,是我疏忽了,一時心急忘了禮數,多謝張將軍提醒。

來人,讓所有人後撤三十里紮營等待,本王去面見父皇。”李愔下令道。

“不用了,朕信得過小六。”一箇中氣十足的聲音在玄甲軍裡面傳來,李二帶著親衛騎馬走了過來。

“父皇,兒臣李愔拜見!”李愔推開了攙扶自己的人,慌忙拜倒。

李二翻身下馬,看到骨瘦如柴滿臉病態的兒子,驚呼一聲趕忙上前扶住:“小六,你這是怎麼了?病成這樣還亂跑什麼?不要命了!”

第五百零八章 杜荷遊說(二合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危急時刻(二合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尋回杜少清第二百四十章 倒地之前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二拍手稱快第三百零二章 什麼都敢說的杜少清第一百六十三章 神醫夫人來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學徒之外的獎勵第六百三十三章 放榜和進宮(二合一)第十一章 饅頭進宮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監牢還是酒館?第二百四十八章 杜大忽悠再現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能反轉(二合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安改建總指揮——漢王(二合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小喵喵的人緣(二合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唐上將侯君集第四百八十章 看戲風波(二合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李愔醒來第五百一十七章 三面受敵(二合一)第六百二十五章 狀元樓再會(二合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李愔依仗的良策(二合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有人彈劾嗎?第四百四十五章 恩怨分明(二合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雙簧(三合一大章加更)第三百零八章 爲什麼沒人買?第三百一十六章 耿直的狄仁傑第五百五十四章 長安急報(二合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學堂王者歸來(爆更開始)第二百九十四章 承擔造紙第四百二十六章 杜少清站出來了(二合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我爹爹是認真的第一百八十一章 商人和小人第四十二章 奪酒第九十六章 宮中傳言第二百五十四章 傾家蕩產第五百二十章 薛仁貴用兵如神(二合一)第十九章 澄清誤會第六百六十四章 撲朔迷離(二合一)第三百八十章 王者歸來(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撲朔迷離(二合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虎的親事(二合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父子交鋒(二合一)第三百零五章 雙喜臨門第三百四十一章 有人彈劾嗎?第九十三章 恩將仇報的黑暗料理第一百六十一章 奸商杜少清第九十七章 意料之外的真兇第一百五十一章 瘟疫的源頭第一百八十九章 誰還要他死?第三十四章 酒從何來?第三十二章 嗜酒如命老魔頭第七十二章 孝爲德之本第五百二十九章 危急時刻(二合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簡單粗暴?第四百八十八章 鼻子流血的壞蛋(二合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杜少清跳反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碼歸一碼第三百五十七章 育兒反攻第一招(大章加更)第四十八章 老魔頭耍滑第二百六十九章 柳家來人第六百五十五章 吳王起兵(二合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隱藏在民間的高手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恪的背景第六百零四章 當街暴打(二合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當我這是病貓嗎?(二合一)第六百二十章 我隔壁有人作弊(二合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召他回來(二合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終於回家(三合一加更)第四百二十六章 杜少清站出來了(二合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奇葩百濟記仇新羅(二合一)第六十七章 難上加難第五十二章 疑似故人重逢第八十六章 年齡相仿小兕子第八十二章 各人去處第四百六十四章 奇葩組合的推杯換盞(二合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災難終解(二合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有人彈劾嗎?第七十八章 長安來噩耗第七十九章 風言風語風殺人第六百四十八章 小心玩砸(二合一)第五十八章 長安再薦杜神醫第四百八十六章 委屈的李泰(二合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玄甲軍現(二合一)第五百零七章 如此契丹(二合一)第六百零九章 狀元樓前(二合一)第六百三十二章 ‘洗心革面’的小萱萱(二合一)第三十三章 虎將久違的酣戰第四百七十章 爲捕魚小萱萱入坑(二合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奸商杜少清第五百八十七章 悲催的二虎(二合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黃牛與房遺愛(二合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最成功的推銷員(二合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封號公主小萱萱第六百一十九章 借你抄抄?(二合一)第二百二十章 作死的李愔第二百二十六章 奇葩貴公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最高陣仗下場(二合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肉香能傳十里第四百六十五章 瘋了的長孫衝(二合一)第六百四十章 聊到懷疑人生(二合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鼓县| 泾源县| 博湖县| 宁化县| 临清市| 宜宾市| 百色市| 康定县| 灵台县| 同仁县| 拉萨市| 金溪县| 陈巴尔虎旗| 临邑县| 大洼县| 贡山| 叶城县| 云阳县| 安陆市| 新密市| 垦利县| 蓬莱市| 甘谷县| 富锦市| 阿城市| 沂水县| 洪洞县| 全州县| 淳化县| 鹤岗市| 江陵县| 齐河县| 宜兰县| 肇州县| 佛山市| 永善县| 多伦县| 福安市| 岐山县| 水富县| 筠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