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華夏大地,秋天落日時的暮色,映紅了整片土地。
遠處戰場中央,紅色衣甲的步騎大軍已經緩慢退向主戰場的南面山坡,大纛旗上的"魏"字依稀可見,主戰場北面的山頭之上,黑壓壓一片,黑色甲兵的兵團整肅的排列在"秦"字大纛旗下,嚴正以待,憤怒之情亦然臉上,緊緊的盯著對面山坡之上的魏國軍隊,一副隨時向其捕殺而去的態度。
南面山頭的魏軍,也開始在軍士的指揮之下重新聚攏成步騎兩陣,同樣憤怒的盯著對面山頭之上的秦軍,同樣隨時準備與其決一死戰。
血紅色的晚霞漸漸逝去,雙方士兵卻沒有任何一人發出無謂的聲響,雙目緊緊對視,眼中嗜血般的仇恨無法掩飾。
這樣的對峙還在繼續,沒有任何一方撤離戰場,也沒有任何一方衝殺,主戰場上的累累屍體,和丟棄的輜重,馬匹,戰車,沒有任何一方的士兵發生爭搶。按照原本戰場上不知名的規則,大戰過後,雙方兵團都會選擇收斂各自士兵的屍體進行掩埋,好讓以前的袍澤兄弟儘早入土爲安。可此時的雙方卻像兩隻猛虎一般凝視對峙,誰都不能先一步脫離戰場。
在百姓眼裡,這是一場奇怪的戰爭,原本無往不勝的秦軍,此刻看來,在於魏國的戰爭中受到了打擊,原本順利的戰爭因爲一個人的傷痛變成了兩敗俱傷的結果。
黑色軍團由秦國現任國君趙氏子楚親自統率,半日激戰中斬首魏軍數萬餘人,嫡子趙政更是憑藉其強悍的武學修爲,帶著三百家族死侍在魏國戰陣中殺了個三進三出,擒獲魏軍統帥,這在軍中本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勝之戰,出人意料的是魏軍在統帥被擒之後非但沒有如同敗軍一樣四下逃散,還拼命拼殺,力圖搶回主帥。
趙氏子楚眼見愛子趙政所率三百死侍陷入紅色魏軍的汪洋大海,愛子心切的他,情急之下,率領麾下五千秦國鐵騎衝入戰陣進行接應。
兩軍回合,氣勢大勝,趙政一馬當先,率領麾下死侍向魏軍合圍薄弱之處衝去,趙氏子楚負責爲兒子斷後,長時間的廝殺過去,眼見即將脫離魏軍的糾纏回到本部軍隊之中。
一聲箭簇長鳴。
"咻"的一聲。
火紅色長箭裹挾著沖天之勢,直直的衝著趙氏子楚後背射去。剛一接觸,趙氏子楚便感覺一陣痛徹心扉,低吼一聲跌落馬下。
此時的趙政將魏國統帥交與本部士兵,率領身後剩餘的百多名死侍再次殺向敵方。秦軍在趙政的帶領之下,開始了大舉衝殺,憑著自身武力與手下死侍秦國衆士兵的驍勇善戰,硬生生將魏國兵團打的七零八落後退數裡。
待回頭觀望其父,才發現趙氏子楚背後所中之箭竟然貫穿胸背,身後那裡還有那枝紅色長箭的蹤影。
此時的趙氏子楚面色蠟黃,趴在戰車之上低聲說道:"政兒,撤兵,……撤兵。"只是話還沒說完便昏了過去。
"剛纔那箭是誰人所射?"可否有毒,趙政環抱其父,面容堅定的問道。
適才隨軍的太醫仔細回顧當時戰場上哪驚豔的一箭,沉思片刻道:"如若不是老夫猜測有誤,應該是楚人養由基。"
"嘶"
"養由基,怎麼可能?他不是早就死在與吳國的戰爭之中了嗎?"趙政身旁一年輕童子,嗆聲答到,此人正是李斯,趙政的伴讀,由於本身體弱多病,武學修爲欠佳,並沒有被趙政帶入戰場。只是平時收拾書簡出謀劃策。
雖然不能像正常人一樣修煉武學功法,拜入仙道宗門,但也並沒有減少他對於武學知識的熱愛。其對於歷史上武學修爲通天之輩瞭解甚多,此時一聽是神射手"養由基"便隱忍不住發出聲來,此時出聲頓時興起了別人的關注,趙政身旁的一箇中年男子,仔細打量其一番,輕聲咳嗽一聲便不再出聲。
趙政似乎也察覺出了什麼不妥斜瞟了他一眼,示意閉嘴,李斯只好閉嘴不言,恭恭敬敬的站在了他的身後。
待大家收聲之後,太醫才繼續說道。
"是不是養由基本人,我不敢肯定,但射中吾王的那支箭卻一定是養由基的。"
"養由基在世的時候,楚共王,曾因與晉的鄢陵之戰中被呂錡射瞎一隻眼睛,後命人爲養由基打造兩支神箭,其一"百步"陣前射殺呂錡,其二"穿楊"在其一箭射死呂錡後,便還給了楚共王。後共王身死,康王繼位,在楚國與吳國的戰爭中再次將其賜予養由基,可隨著養由基的身死,它所攜帶的這支"穿楊箭"與射天弓便一起消失不見。
不知怎麼出現在了魏軍之中,看來吾王此次是兇多吉少了。
"啊"
此時病榻前的衆將聽聞,也同時輕輕的"啊"了一聲。
"敢問太醫可否還有醫治之法?"
太醫沉吟片刻,或許你的師傅會有辦法!畢竟是修仙之人。
此時的趙政面色如常,向衆將吩咐道:"立即班師回朝,留守一隊人馬斷後。"
"我來",原本站在趙政身後的中年男子突然出聲。
"斷後之事,我來負責,必定將射傷吾王之人揪出來千刀萬剮。"
"將軍,萬萬不可魯莽行事。"趙政聞言,趕快站起對那大漢叮囑道。
我父重傷,眼下最要緊之事便是將我父帶離戰場,找我那仙人師傅求取保命之策。
切記不能戀戰,敵不動,我不動,敵若追,便組織小股人馬進行抵抗,大隊人馬立即撤離,只堅守一夜即可,明日日出之前一定要撤離。不可意氣用事,"政"在此謝過將軍。
說完便躬身一拜到底。
還不待那名中年將領迎扶,一聲令下,衆將領便各自領著任務下去佈置了,整個北面山坡頓時開始忙碌起來。
烏雲遮月,相對比秦軍陣地之上的外緊內鬆,整個魏軍就有了一些異樣的肅靜,軍帳中燈火通明,坐在周圍的大將一個個面色陰沉。每個人都在等著明日清晨的決戰,希望可以將主帥搶回來,魏國軍法,主帥戰死,士兵無罪,主帥被俘,三軍將領以及護衛一律死罪。
如今主帥被俘,不說朝中王上,就連主帥所在的家族也不會饒恕他們,當初出征之時不知是誰人鼓動,竟選了一個沒有任何武學修爲的人來擔任主帥,如果是其他人的話,也不會被趙政這樣輕易俘虜。
怪也只能怪這賊老天,造化弄人,此時的衆將心中都清楚,不把主帥奪回來,誰都不敢輕言撤軍。
由於秦人好戰成性,並且有二十級軍公獎勵,此番秦國王上被一箭射傷,好戰的秦人必定會惱羞成怒,絕無可能在勝利之時提前撤軍。
此時最重要的事,莫過於養精蓄銳等待明天初晨之時秦軍的猛烈攻擊,華夏大地之上民風淳樸,率真的本性對於戰爭中的偷襲陰謀是不屑的,兩軍對壘,堂堂正正,兩方陣旗之下決一死戰,戰陣之中戰死之人待本方軍士榮歸故里,必得到最後的待遇,後輩子孫如無大錯也不會輕易判處刑法。
魏軍營中時刻可見走來走去的巡邏士兵,雖然這時候的兩軍對壘不存在任何爾虞我詐,但是在安寨紮營的時候,派遣巡邏士兵卻成了必然之事。
清晨,火紅色的太陽自地平線上升起,初升得太陽伴隨著陣陣紫氣,朦朦朧朧,若影若現,給人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如果不用心去感受,是發現不了的,此時此刻華夏大地上無數宗門弟子都面朝東方盤膝而坐,將那若影若現的紫氣吸納進身體之中或提升靈力或加強體質。
此時不管是負責留守斷後的秦國軍隊,還是"魏"字大纛旗下的魏軍營地,上到將領下到士兵全部都盤膝而坐面朝東方吸納紫氣,清晨戰場之上,天還沒亮,周邊居住的百姓便分分提著揹簍在死人堆中尋找著值錢,有用的東西,銀兩,鐵器,乾糧,就連死屍身上完好的衣服靴子都會被百姓們扒的乾乾淨淨。
此時秦軍陣營最中間的大帳中走出一位身披黑衣黑甲的中年將軍,此人正是趙政臨行前委派的堅守大將。
早些時候整個留守的秦軍高層便進行了一場討論,大部分士兵乘著夜色緩慢撤退,一路上儘量減輕負擔,甚至是口糧,每人都只攜帶了三天的量。
急行軍中如果發現掉隊,體力不支,走失者,便自行解決問題,限期十日,如果十日之後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一律按戰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