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六十五章歸來議事

“朕天命有歸,今統率數十萬之衆舉兵伐燕,改朝換代就在今日也!”

成觀十五年,陳國開武元年,孟庚統率陳軍主力同武陽鎮、青州鎮、山郡聯軍攻伐洛中。

路上,聽聞陳軍大舉西征,不論於齊鎮還是宋鎮,紛紛規避。

便是有心爲大燕盡力的劉永部,也只得退兵後卻。

西靈關要地,陳軍基本沒有耗費太多的力氣。便被攻下了。

…………………………………………

“道長這幾年遠去,本帥甚是思念的緊啊!”

“有勞將軍掛念,這些年隨著同道遠行,增添了些許閱歷。”衛子云說著,看著眼前這人,不得不感慨,經歷幾年變化,這位涼州的潛龍,終歸是成長起來了。

“這些年不知將軍如何過的,涼州之地可算太平否?”

“道長有所不知,巫及人已經被那祁些汗統一,從去年到今年初,巫及人從延州到安西道,甚至烏及衛都有兵力侵蝕,涼州還好,不是太差,那雍州之地的錢大帥可是得兩面應付著,比本帥還要艱難。”

馮具說著,感慨萬分,說道:“涼州的兵馬多數都用於防備巫及的事了,便是對於我等藩鎮,幾位郡守都不怎麼管了………”

“還有那鹽河之地,涼州軍最終還是丟了那地方,聽聞去臨沂鹽河各地,已經歸降了巫及,去歲組織了兩萬騎兵攻伐定武關,雖然不曾成功,但已經說明,大燕對於外地之控制。已經不行了。”

“還有西域,聽聞巫及人已經派遣了使者,若是所料不差,定然是聯合西域,瓜分涼州之類的事了,所幸,沈知節將軍駐守邊關,一切都還好。”

聽到這裡,衛子云心中權衡了一二,這纔開口費道:“將軍欲要成大事,不論將軍是否願意,起碼這涼州,您的控制大半!”

“若是如您所言,如今,涼州北郡這幾個地方,就剩下一個常與安的話,貧道建議您,儘快處置了這人。”

這常與安他了解過,乃是北郡的郡守,不過這人如今看來也就是一個酒囊飯袋之輩。好對付的很。

起碼,如今整個涼州以南和涼州以東部分,名義上,已經在馮具手中了。

“聽聞說雍州那邊,義軍很是囂張?”

“不錯,義軍一直同雍州作戰,損失不少。那位錢大帥走投無門啊!”馮具說到這裡,一臉的笑意,說道:“還是多虧了當時的道長的指點,若非我軍堅守,恐怕地方的都要丟了。”

“如今,道長將何以教我?”馮具問道。

“平定北郡之地,奪取地方兵權,您看如何?”衛子云指著地圖上西邊部分。

“不錯。”馮具點點頭,說道:“這地方本將軍可是想了太久了!”

“只是義軍那邊………就不好說了。”

“義軍暫時被牽制,關鍵還是巫及人再幹啥,若是巫及人覺得進攻中原時機成熟,恐怕我們就要遭殃了!”衛子云眉頭一皺,嘆息著:“我若是義軍大帥,必然西征,畢竟,如今情況看,就涼州等地,大燕軍事力量很弱。”

“道長所言不差,去歲,我同河中郡的沈知節頗有一段交往,此人爲了自保,說是也願意爲本將軍效力。”馮具笑著說道:“河中郡,數萬精兵啊!若是得了這地方,整個涼州算是解了大半。”

只是,地方上情況,卻是對他們很不利。更別提還有陰山方面的壓力了,之前就有守兵來報,發覺了山蠻部南下的兵力,還有些烏羽部的蹤跡,對他們很是不利。

畢竟,這些人一出現,邊關就得亂一陣子。若不盡力平定,恐怕又是禍害。

“我之前離開之時,鹽河各部還算挺忠誠啊?”

“道長,有所不知了。”馮具說著,“那龍烏部損失慘重,如今其族人還在大燕效力,反倒是其他三個部衆,都基本向巫及人投降了。”

“聽說,巫及人派了數千精兵駐守龍烏部舊地。”

只能說,一切還不是算太差。

最重要是這一去數年,人間變化倒是真挺多的,江南之地,定南候已經斬首,地方多降,成候也是秋後的螞蚱了。

若是猜測不錯,大燕南征大軍很快就要回來了,因此,這孟庚纔會迫不及待的西征洛中。

只是,衛子云看來,這位雖然人多勢衆,可實際上而言,效果也不怎麼樣。

所謂之七鎮,他在又不曾實際控制,雖然大軍攻勢,極爲駭人,可人心不齊,就看這位陳國皇帝的有沒有那個威望了。

“常與安困頓於北郡,我今請道長前往試探一二,看看這位郡守,究竟是何打算?”

馮具說著,透露了一件事來,“今歲初,這位郡守曾上書朝廷,請求雍州之兵入駐涼州,似是爲那位涼州郡守圖謀!”

“可本將得知,去年,二人似乎有過軍務上的爭執,不怎麼好啊!”

衛子云立即明白了過來,看來涼州各官也並不是鐵板一塊啊。

“莫非巫及人的問題?”

“倒也有,去歲,巫及人再次攻打鹽河,陳學義要棄,常與安要守,二人各自爭執不下。”

馮具說著,“此事體大,非同一般,我個人而言,知道那鹽河不可守備,但若是放棄了,恐怕使巫及人憑白得數萬戰兵,但守備,涼州卻是沒兵啊!”

“巫及人已經統一各部,兵力大增,去歲再次征伐鹽河,用兵十萬,而延州同安西道等地壓力不減分毫,可見巫及人實力如何?”

衛子云略微點頭,“如此說來,二人一守一棄都有點道理,只是這放棄的話,責任重大………”

“嗯,畢竟鹽河各部乃朝廷牽制巫及人重要之地,若分兵再去,涼州如何呢?我個人同意陳學義所見。”

說到這裡,另又指出一件事來,說道:“那常與安雖說救援鹽河,可派兵之時,卻又是扭扭捏捏,可見這人並不糊塗,只是爲了爭這個名罷了!”

爭一個不棄地的好名聲容易,可保存有限實力,放棄一地,那就艱難許多了。

第四十三章定南威脅第二百二十六章大業三十四第二百七十四章劫數十五第二百八十七章北伐十二第一百八十四章突破第二百零五章大業十三第三十三章兵動第二十六章流民營第一百章殺敵第三百零三章北伐二十八第二百一十八章大業二十六第二百六十七章劫數八第三百三十章謀虜第二百六十三章劫數四第三百五十九章稱帝一第三百零八章成敗既分,天命已定三第一百三十一章總結修行第七十八章屍變一第二百四十二章北上一第二百一十九章大業二十七第二百八十三章北伐八第三百三十章謀虜第一百九十章動手二第三百零七章成敗既分,天命已定二第六十五章大敗第二百四十章殺敵八第三百七十六章大水之後第一百零七章荊郡禁咒司第六十三章宋世問第九十八章玉如意第三百二十一章楓山之問第六十章變化第八十八章幕後之人第三百四十七章變故第二百九十一章北伐十六第二百零四章大業十二第一百九十九章大業七第九十三章惡意襲來三第三百零六章成敗既分,天命已定一第二百九十八章北伐二十三第二百九十四章北伐十九第三百六十五章歸來議事第七十二章攻城第一百九十八章大業六第三百四十六章發覺第八章氣運第一百九十一章動手三第一百八十一章老者第二百七十八章北伐三第二百二十七章大業三十五第三百五十四章再變第五十五章憂慮之心第一百零二章村子第三百零八章成敗既分,天命已定三第二百二十七章大業三十五第一百九十八章大業六第一百五十八章決死一第二百一十章大業十八第九十四章惡意襲來四第一百九十八章大業六第三百二十七章客來第四十二章談形辯勢二第三百四十三章城隍第三百四十五章向秀第十三章出發第三百四十六章發覺第二百七十二章劫數十三第一百八十二章撞鬼第二百八十一章北伐六第八十五章變故起第一百一十八章亡者第一百五十七章圍攻第三十二章王河第五十章平淡第一百六十二章平定一第二百八十八章北伐十三第八十八章幕後之人第三百四十七章變故第一百九十九章大業七第三百六十七章萬里戎機第二百零九章大業十七第四十章軍法二第一百八十三章大捷第二百二十六章大業三十四第一百七十九章判書第二百七十二章劫數十三第三百零七章成敗既分,天命已定二第三百零十二章成敗既分,天命已定七第二百一十九章大業二十七第三百章北伐二十五第一百三十二章如意天尊第二百八十一章北伐六第三十八章難免陣上亡第一百四十九章收拾蠢賊第二百二十一章大業二十九第一百六十章決死三第一百四十四章突然襲擊第三百三十七章巫及用兵第三百四十三章城隍第二百八十四章北伐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兴市| 保德县| 朔州市| 莆田市| 普兰县| 绍兴县| 清水县| 全椒县| 广河县| 涡阳县| 涡阳县| 大埔县| 弥渡县| 内丘县| 明光市| 齐河县| 弥渡县| 万山特区| 公主岭市| 兴义市| 周至县| 昌都县| 绥宁县| 方城县| 周口市| 永定县| 射洪县| 白玉县| 长宁县| 金华市| 普兰店市| 威宁| 昭通市| 台山市| 长葛市| 新河县| 沐川县| 东乌| 屯门区| 北海市| 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