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3章 三年後

崇禎八年六月七日,旅順口。

近百艘帆船停泊在寬闊的港灣內,有渤海內常見的平底沙船,也有走遠洋的三桅甚至四桅福船、廣船,甚至有朝鮮國樣式的船隻。

五六條長長的深入海中的木棧橋碼頭,每個碼頭上都靠著一艘大船,有的是正從船上往下卸貨,有的是把貨物往海船上裝運。

碼頭上人來人往卻有井然有序,粗略看去,整個碼頭上忙碌的人怕不有上千人之多。

登州李家商號掌櫃李逢春正愜意的坐在一張凳子吃著西瓜,身後有僕役爲他打著大傘遮陰,身側還有一個嬌俏的少女爲他扇著扇子。

商號管事胡百發走了過來,恭敬的稟告道:“掌櫃的,貨物已經全部裝運上船。”

李逢春懶洋洋的道:“可都安置好了,別出了岔子,海途顛簸,若是碎了可就不好了。”

胡百發道:“掌櫃的放心,一千鏡子,兩千件玻璃,全部放在貨場,每個我都親自看過,牢靠的很,絕不會破碎。”

李逢春道:“這樣就好。這東西貴得很,一面巴掌大的玻璃鏡子便要五十兩銀子,卻又偏偏嬌貴無比,稍微碰著便會破碎,萬萬容不得大意!”

胡百發笑呵呵道:“可也賺錢啊,拉到倭國,一面鏡子能賣到一百兩以上,兩倍多的暴利!”

李逢春嘆道:“賺錢歸賺錢,可海上風險太大,稍有不慎便會血本無歸,其實還是在大明內部賺錢比較穩妥。在大明很多城市,這鏡子的價格並不比倭國要差,便是在北京城,一面鏡子也能賣八十兩銀子!只可惜,北京的鏡子和玻璃生意都被英國公府壟斷,南方的生意則歸了魏國公府。像咱們家,也就是因爲大哥一直追隨在平遼侯身側,平遼侯才把鏡子在倭國的經銷權給了咱們商號。”

胡百發眼睛轉悠了一下,試探著道:“掌櫃的,以大爺在平遼侯身邊的地位,知不知道這玻璃鏡子是怎麼做出來的?若是俺們開這麼一個鏡子作坊,那何止是日進斗金啊?”

李逢春瞪了他一眼:“想屁吃呢!這玻璃鏡子是何等賺錢的生意,其中秘密豈會輕易泄露?這三年來,據說每個月都有人試圖竊取鏡子的秘密,光是旅順外海拋下的屍體就有幾百具,都是被察覺由鎮撫司秘密處決者!”

胡百發縮了一下脖子,再不敢多說。

既然貨物裝好,李逢春也不在碼頭上多待,吩咐胡百發好生守著,便乘坐馬車向旅順城而去。至於裝了貨物的海船的安全,在旅順港內根本不用擔心,光是守衛旅順港的遼南水師便有五十艘各式船隻,海港兩側的山上還築有炮臺,炮臺上紅夷大炮足足五十多門,足以碾壓任何敢來犯者!而且,在遼南水師的清剿下,這一片海域根本沒有任何海盜存在。

車輪滾滾,順著寬闊的水泥路面,向著旅順城門而去。一路上,不時有裝貨的馬車從對面行來,向著碼頭方向而去。看著有李家商號標誌的馬車,很多人臉上露出豔羨之色。

這兩年多來,李家商號在山東遼南一帶名氣很大,很多人都知道,李家商號背後的靠山是什麼人。

而李逢春作爲商號掌櫃,雖然不過是秀才出身,平素裡便是見到知府也都兄弟相稱,便是登萊巡撫衙門,也都出入自如。

不過即便以李逢春的地位,到達旅順城門時,也不得不下了馬車,接受守門士兵檢查。

這三年來,遼東鎮人口越來越多,海州以南的遼南地區,總人口已經超過了一百五十萬,光是金州關以南的旅順地區,人口便有了五十萬人之多。

而作爲遼東總督府所在的旅順城,已經顯得格外的逼狹,於是遼東總督府下令,調整了旅順城的功能,把一切商業、工坊、娛樂行業等悉數從城內遷出,而旅順城只保留政府功能。

遼東總督府,以及各司各曹衙門都在旅順城內,另外便是最重要的玻璃制鏡工坊。

正因爲重要,出入城門盤查非常嚴格,必須有總督府頒發的寫有身份信息的腰牌才能出入。而且任何在城中沒有住宅之人,要想入城都必須在城門口登記,寫明身份信息以及入城的目的。

而李逢春雖然有一定地位,卻沒有資格居住城中的,哪怕他大哥是遼東總督身邊的親信。所以,每次出入城門,都必須老老實實接受盤查登記來意。

登記好後,李逢春終於獲準入城,然而他的丫鬟僕役們卻被阻擋在了外面,於是,李逢春只能老老實實安步當車,步行向城內走去。

好在,旅順城本就不大,沒用多少功夫,便來到了遼東總督府。

相比城門盤查的嚴格,進總督府的大門就容易了很多,李逢春只是出示了總督府頒發的腰牌,便被放入裡面。

總督府位於旅順城北半部,一年前剛剛重新修築,幾乎佔了旅順城三分之一面積,裡面寬闊無比。

整個總督府分爲內宅外衙,內宅自然是平遼侯遼東總督王業泰的住所,外衙則是總督府衙門所在,是遼東總督辦公的地方。

外衙分大堂二堂,皆是高大寬闊的建築,建築和大明其他衙門差不多,兩側則有十幾處院落,總督直屬的幕僚和數個司辦公地點便在院中。

李逢春去的是小院門楣上掛著參謀司三個大字,他要找的便是參謀司主事李彥直,也就是他的堂兄。

在三年前對建奴戰鬥中,李彥直立下不小的功績,戰後王業泰向朝廷爲李彥直請功,並保舉他爲遼陽知府,卻被李彥直拒絕了。

李彥直放棄的當五品知府的機會,甘願留在總督府,當王業泰身邊的幕僚,職位是參謀司主事,其實卻根本不在吏部名錄之中。

對李彥直的選擇,有些人感到惋惜,但在明白人眼中,這個職位遠比一個知府重要的多!

在一個小吏的帶領下,李逢春被引入一間會客廳,便看到自己的堂兄坐在官椅上,正面帶微笑的看著自己。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10章 賺大了第8章 坑人第110章 皇太極的野望第153章 王業泰很有錢第54章 建制第114章 朝廷議增援第39章 謠言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3章 崇禎的期待第70章 捷報傳京城第125章 皇太極的反應第159章 皇帝的家宴第42章 行軍即是訓練第81章 皮島諸將第62章 各懷心思第101章 忙逃離第45章 登萊巡撫第135章 滿桂輸了纔好第122章 虛實第123章 急行軍,進入遼陽腹地第85章 合作(第二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決戰(1)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146章 方正化的見聞第128章 大獲全勝,兩軍會師第19章 各路勤王軍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36章 遭人陷害第66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55章 種田第83章 大連灣第175章 監察司和鎮撫司(第一更)第132章 謹慎的戰鬥第16章 新軍編制第160章 封你爲冠軍侯如何第15章 李邦華的肯定第145章 議封侯、李彥直的決定第90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163章 大婚第175章 監察司和鎮撫司(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決戰(1)第27章 狙擊奴酋第76章 腳踩兩隻船(第二更)第36章 遭人陷害第28章 救出滿桂第45章 登萊巡撫第24章 出城援救滿桂第83章 大連灣第9章 賭資第137章 絕望的鏖戰第65章 勝局第10章 賺大了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101章 忙逃離第85章 合作(第二更)第144章 監軍第163章 大婚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115章 中計第2章 破家爲國王業泰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165章 李邦華的要求第179章 誰都指望不上第143章 歷史的慣性第128章 大獲全勝,兩軍會師第148章 苦心孤詣皇太極第91章 佯攻第166章 分工第114章 朝廷議增援第1章 小爺生來愛折騰第128章 大獲全勝,兩軍會師第66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108章 大淩河之戰的開幕第139章 爽第175章 監察司和鎮撫司(第一更)第153章 王業泰很有錢第116章 表演的時刻到了第77章 皮島上的女真人第71章 鑄炮和陰謀第102章 背鍋俠毛承祿第108章 大淩河之戰的開幕第9章 賭資第41章 出發第124章 殘破的遼陽第157章 入京第48章 糧餉的問題第132章 謹慎的戰鬥第26章 王業泰要冒險第107章 遼民迴歸第164章 塞外諜報來第75章 使其內亂(第一更)第90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6章 新軍編制第178章 王業泰很不爽(第二更)第41章 出發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1章 小爺生來愛折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尔滨市| 呼和浩特市| 宜良县| 娱乐| 天镇县| 衡南县| 库尔勒市| 苏尼特左旗| 兖州市| 甘孜县| 绥化市| 罗平县| 临泉县| 陇川县| 黎城县| 闽侯县| 长寿区| 东辽县| 庆阳市| 游戏| 绩溪县| 竹北市| 奈曼旗| 荥阳市| 莱州市| 五常市| 阿拉善左旗| 东乡县| 含山县| 上林县| 万安县| 汉阴县| 喀喇| 上栗县| 乳山市| 盐池县| 定远县| 蒙自县| 射阳县| 黄梅县| 伊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