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八章 漢中臣服

結束和張魯的敘舊,魏延回到營中,首先利用到手的權利,將五丁關的馬超、馬岱調回,將關卡的防禦交給龐德,並命令龐德,讓其聽從劉備的調遣。

其實,對如何安排龐德,魏延還是有些猶豫的,龐德爲人果敢剛毅,又熟讀兵法、有勇有謀、武藝超羣,常年與襲擾大漢百姓的羌胡作戰,守護邊地百姓的安寧,對大漢的穩定立有大功。

再加上對他有知遇之恩的馬騰被曹操所害,此番種種,魏延理應重用他,但龐德終究還是投降了。

按理說,龐德應該與曹操死戰到底,而不是領兵投降,畢竟馬騰是曹操殺的,他如此行事對得起馬騰麼,也正因如此,才讓魏延心生芥蒂,不敢重用於他。

至於龐德爲何拋棄馬超,委身於張魯麾下,而後又投降曹操的原因,魏延覺得,這或許同馬超的性格有關。

馬超,或許是馬騰在外征戰多年,而疏於管教,讓他的性格極爲高傲,自以爲是,勇武有餘而智謀不足,曹操僅用離間計,就大破韓遂、馬超的例子,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還有另外一點,或許這纔是龐德下定決心,不跟隨馬超入益,而是留在漢中跟隨張魯,後來又投降曹操重要原因。

在五丁關前魏延曾說過,馬超起兵是因爲曹操殺害馬騰,他身爲人子豈有不報仇之理,所以才聯合韓遂,興兵討伐曹操。

而這些話,不過是魏延勸說馬超開關罷了,其實真正的原因,很多人都知道,只不過礙於顏面不好明說。

西涼苦寒,又多異族襲擾,時常發生叛亂,自光和年間起,涼州就叛亂不斷,但大軍征伐不易,大漢名將張溫、皇甫嵩等,皆折戟於涼州。

在建安十三年(208年),馬騰與曹操達成和解,自此,混亂幾十年的涼州,終於被初步平定。

三輔、長安等地自此再無後顧之憂,也正因如此,曹操才能將拖住長安的曹純調回,爲當陽長阪坡大破劉備埋下了伏筆。

對於馬騰自請入朝,曹操抱有極大的熱忱,同年上奏漢廷,將馬騰加封爲槐裡侯,並以衛尉高位待之。

那麼問題就來了,曹操他又有什麼理由,寧願頂著涼州叛亂的風險,也要殺害馬騰、馬鐵、馬休三人。

所以,這根本就說不通,先不管馬騰是何想法,涼州安定,對曹操百利而無一害,以曹操雄才大略的氣魄,是沒理由弒殺馬騰的。

排除掉所有的不可能,那麼真相只有一個,馬騰之死的罪魁禍首就是你——滅爸馬超。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龐德從沒認馬超爲主,他一直都是馬騰的部屬,隨馬騰一起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兩人之間的友誼,恐怕早就超越君臣,馬超冒然興兵攻曹,直接害死了馬騰,說不定在此刻兩人裂隙已生。

剛好,趁著不好安排龐德,魏延乾脆將馬超調走,獨留龐德一人駐守五丁關,讓劉備將其攻略並收爲己用。

只是這樣一來,未來二爺的肩膀,好像就不會中這一箭,也不有刮骨療毒,哎,這麼一想,怎麼感覺還有點遺憾呢。

……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魏延代行太守之權的消息,在漢中文武間飛速傳播,一時間,所有人心思浮動。

像閻圃他們投降派還好,雖然心向曹操,但魏延來都來了,他們又不能將其趕出去,反正投曹也是投,投劉他也是投啊。

但漢中楊家不幹了,他們對張魯的行徑大爲不滿,先後讓張魯麾下的大將楊柏、楊昂、楊任聯合上諫,

試圖讓張魯收回成命,將無故入境的魏延驅逐。

他們都是楊家人,和楊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益州近些年對世家打壓,變得越來越重,雖沒有動其根本,但仍讓他們擔心不已,生怕漢中被納入益州後,他們楊家會成爲重點打擊對象。

結果顯而易見,直接被張魯拒絕了,並且還告訴他,魏延乃漢中女婿,也算半個漢中人,魏延又以軍略聞名天下,邀其領兵入漢中相助,目的是爲組成聯軍抗曹,又有何不可。

當楊松得到消息,直接原地爆炸,要不是手裡沒兵權,他定要給這個老東西一點顏色瞧瞧,多年的情誼,竟不如半年的外子,早知如此,當初又何必引狼入室。

一番無能狂怒後,楊松恢復了冷靜,既然事已至此,與其螳臂當車,不如順勢投了劉備,畢竟聯姻之事是自己推動的,而且從益州傳來的消息看,魏延對張琪瑛十分滿意,或許會對楊家高擡貴手。

想到這裡,楊松坐不住了,直接駕車前往城外的軍營,打算去拜訪魏延。

正所謂:與其被迫接受,不如主動出擊。

……

南鄭,輜重營

楊松走進營中,看著所謂的民夫,個個身著甲冑手持利刃,在兩個校尉的帶領下操練軍陣,嘴角忍不住抽了抽,你管這玩意兒叫輜重營。

走進軍帳,楊松一眼就看到把玩印璽的魏延,看著象徵漢中權利的印璽,在魏延手裡拋飛,楊松心底涌出一股無名怒火,漢中能有今天,他們楊家功不可沒,魏延怎麼敢如此輕慢於它,真想上前將其一劍殺之。

但理智卻告訴他,自己好像打不過魏延,更何況百年楊家傳承不易,一定不能在他手中斷絕,他心中再不願,也只能低頭。

“屬下楊松,見過魏別駕”

楊松以屬下自稱,無異於告訴魏延,他願意遵從益州的統治,也願意接受益州之政,楊松將姿態放得如此之低,還不是求放過。

“呵呵,此乃私下場合,楊祭酒無需向在下行禮,相反,我還要好好感謝楊祭酒,如果不是你牽線搭橋,在下恐怕會錯過良緣”

“不敢當,不敢當,別駕一表人才,聲名遠揚,小姐早就傾心於別駕,就算沒有在下相助,別駕與小姐自會走到一起”

楊松嘴角微微上翹,這叫簡在帝心,真是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不知楊祭酒尋在下何事”

“別駕,此番曹賊入侵,漢中恐有傾覆之危,身爲漢中之民,我等理應爲抗曹出力,在下家中有健僕千餘,糧秣萬餘斛,若別駕需要可盡取之”

“楊祭酒有此報國之心,若在下推辭恐惹人心寒,那就麻煩楊祭酒再操勞一番,將健僕、糧秣運送至營內,不知可好”

沒勁,他還沒動手,整個漢中文武就投了,嘖嘖,骨氣呢,你們的骨氣呢!

“諾”

我的錢啊!!

第八十七章 人選第四十三章 攻蜀前夕第三十二章 開河之議第七十一章 效果顯著第四十四章 荊州軍入益第一十四章 南方疲敝第二十章 臨蒸策3第三十一章 入公安第三十章 荊州安定第一十三章 諸葛亮第四十章 錯綜的局勢第九十一章 雌劍之威第三十章 荊州安定第九十章 鬥將第七十章 殺雞駭猴第七十七章 工業萌芽第七十二章 張魯第三十章 荊州安定第五章 革新第八十六章 先發制人第十章 安排第四十五章 斬二將第三十五章 政令第三十八章 辯論第八十七章 人選第六十八章 糧價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四十七章 張任第六十三章 曹孫罷兵第八十章 一眼萬年第七十七章 工業萌芽第一十六章 無恥的魏延第四十七章 張任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七章 釘子第一十九章 臨蒸策2第六十六章 李嚴革職第四十七章 張任第二十四 春耕—水稻第二十八章 秋收第五十七章 陽謀第六十一章 益州軍政第二十六像 窘境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六十六章 李嚴革職第九十五章 曹操應對第五十二章 吳夫人第九十章 鬥將第七十一章 效果顯著第八十二章 戰雲密佈第五十三章 雒縣第六十章 益州民政第三十章 荊州安定第九十八章 漢中臣服第六十八章 糧價第二十四 春耕—水稻第六十六章 李嚴革職第一十五章 超前的制度第三十八章 辯論第九十一章 雌劍之威第一十八章 臨蒸策1第三十四章 鐵礦現蹤第六十五章 大火第六十五章 大火第六十二章 安排第八十章 一眼萬年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六章 農耕神器第二十七 計議遷都第六十一章 益州軍政第八十七章 人選第二十六像 窘境第三十九章 二派相爭第七十六章 張琪瑛第八十六章 先發制人第二十四 春耕—水稻第一十九章 臨蒸策2第七十六章 張琪瑛第四十七章 張任第八十三章 改國爲郡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七十三章 聯姻之事第一十一章 蜀漢隱憂第六十章 益州民政第五十六 綿竹第六十章 益州民政第二十章 臨蒸策3第二十七 計議遷都第一十八章 臨蒸策1第六十七章 抄家第六十二章 安排第三十五章 政令第七十五章 多了個媳婦第八十六章 先發制人第二十三章 春耕—小麥第三十九章 二派相爭第三十五章 政令第三十三章 入蜀之機第三十八章 辯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阳市| 长宁县| 渝中区| 寿阳县| 定兴县| 聂拉木县| 旬阳县| 霍邱县| 贞丰县| 古田县| 浦江县| 石林| 儋州市| 松原市| 漯河市| 南城县| 鱼台县| 集贤县| 东兴市| 彰化县| 汉川市| 宝坻区| 青阳县| 新安县| 祥云县| 富锦市| 诸暨市| 白城市| 南皮县| 临潭县| 凯里市| 龙门县| 大埔县| 荥经县| 镇雄县| 皮山县| 华阴市| SHOW| 会理县| 惠安县| 南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