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四章 哈密及阿勒泰戰役續

第七十四章 哈密及阿勒泰戰役續

哈密的戰事已是進入到了十分激烈的境地了。已至戌時,來自烏魯木齊軍隊發起的攻城戰仍在繼續,在伊吾不計傷亡代價的進攻下,涌上哈密城牆上的烏魯木齊士卒越來越多,雙方在城頭的血戰毫不相讓,寸土必爭,極其慘烈。

幸好,大燕破獲了對方的軍事行動,對此早有佈防,哈密城如今有守軍六萬,防守力量十分充足,不然,現在防守起來定是十分吃力,極有可能城頭不保。目前,在吳一夫的指揮調度下,防守有據,城頭不失。

戰至現在,伊吾已是將手下的大部分兵力都派了出去,身邊已是隻有不到兩萬人馬。他並不認爲,大燕還有餘力佈下埋伏,對他進行突襲。

城外埋伏之處,初陽見天色已晚,伊吾的注意力已是全放在了哈密的攻城戰上,而大部分兵力都投入了攻城中,決定出擊。他先令埋伏的四萬步卒對伊吾身旁的大軍進行襲擊,騎兵再出其不意,以秋風掃落葉之勢,一舉奠定大局。

就在伊吾觀望哈密攻防戰況的時候,一列列大燕軍卒排好陣勢從藏身之處無聲的走出,趁著夜色,快速衝向了來自烏魯木齊剩餘的還沒有投入攻城的軍隊。戰鬥在突然之間就爆發了。大燕埋伏出擊的四萬步卒已是養精蓄銳很久了,早就渴望一戰了,結陣往前,自有一股厚重的氣勢,就連地面都在微微震動。

伊吾以及烏魯木齊士兵俱是發現了襲擊而來的敵軍,都是大吃一驚,如今身邊正是空虛之時,急令左右佈陣防守。大燕軍隊在距離射程之內,開始了整齊的拉射,大燕的步卒裝備有兵部研發的強力的弓弩,需要提前用腳踏踩才能拉上弓弩,基本上發射不了幾箭,但威力巨大,殺傷力驚人。

就見一排弩箭射出,在對面的烏魯木齊士兵陣中拉出幾道長長的血槽。基本上,一箭就可以貫穿十幾個敵兵,就算有盾牌抵擋也沒有用,會被強大的力量擊穿盾牌以及後面的士卒。大燕的軍隊一般標準裝備有三百人,更多的是用於守城之中,三輪弩箭過後,給伊吾的軍隊造成了將近千人的損失。

接著就是弓箭手射出一輪輪箭雨,持續造成殺傷,半柱香後,很快兩軍就交接了,面對面進入了殘酷的白刃戰,由於大燕的軍士人數遠遠多於烏魯木齊士兵,並且伊吾的軍隊又是久戰之師,已是十分疲憊了。因此,很快就落入了下風,前方攻城的士卒見己方後路被襲,也是十分驚惶,軍心有一些混亂,許多攻上城頭的士兵都被大燕守軍趁機殺死,趕下了城牆。

初陽見雙方步卒糾纏在了一起,知時機已到,拔刀在手,下令騎兵出擊,率先領著大軍策馬殺出,左右護衛也是趕緊跟隨而去。五萬鐵騎宛如一股洪流直衝敵軍中軍而去,初陽命令兩萬輕騎繞向伊吾留守的大軍和攻城的軍隊中央,以切斷攻城士卒的後路。

這可以說是初陽嚴格意義上第一次親自帶兵作戰了,三萬騎兵直衝入敵軍陣型中,好似烏龍攪水,掀起一片腥風血雨。特別是二萬重騎兵,殺傷力更是讓伊吾的士卒感到深深的絕望,這些重甲騎兵,就連戰馬都是身披鐵甲,宛如鋼鐵怪獸,刀劍槍戟不能傷其分毫,而被他們碰上,輕則骨斷筋折,重則當場斃命。

幾名武宗高手跟隨在陽郡王的身後,在他們眼中只有陽郡王,可不會管這場戰事如何?王爺如果有何閃失,他們輕則是自殺的下場,重則整個家族受到牽連。初陽率著騎兵直奔敵軍中軍而去,他一眼就瞧出了伊吾,進入西域後,收到的情報中就有各方勢力首腦的畫像,伊吾的畫像自然也在其中。

初陽的目標就是他,伊吾有武宗後期修爲,自然也發現了對方的主將,兩人是話不投機半句多,直接對殺在了一起。初陽身後的護衛直接將二人周圍的其他敵兵將領包圍殲滅,並時刻注意著王爺這邊的戰局。初陽修爲已至武宗圓滿境界,根基紮實,修煉的秘籍又是頂尖上層秘策,比之江湖中一般武宗圓滿境界高手修爲還要深厚。

伊吾不是初陽的對手,這是交手後二人得出的結論,伊吾手提彎刀拼命抵擋初陽的攻擊,奈何實力不及,被初陽戰至五十回合就一刀斬斷頭顱而亡。這還是初陽很少實戰,缺乏實戰經驗,畢竟身爲大皇子陽郡王,很少有機會與人拼殺的,就算殺人也並不需要他親自動手。這還是他第一次親手殺敵,只覺得戰得酣暢淋漓,若是實戰經驗豐富,必可十回合之內結束戰鬥。隨著伊吾的身亡,敵方軍心已是大亂,再無鬥志,加上大燕軍隊強大的實力,戰鬥很快就結束了,不願投降的都被擊殺了。而攻城的士卒也是停止了攻擊,該投降的投降,頑固分子皆被滅殺。

至此,哈密攻防戰結束了,整個烏魯木齊地區的有生力量皆覆沒於這場戰役之中,大燕收取烏魯木齊將再無任何阻力了。而就在哈密攻防戰進行的時候,阿勒泰的戰事也是進行得如火如荼,經過幾日的試探攻擊後,雙方也進入了大規模的決戰階段。而面對著大燕這邊突然使出的重甲步兵和重甲騎兵這兩個殺手鐗,阿勒泰守軍沒有剋制的手段,本身在士卒的軍事涵養,軍紀,武器裝備等方面不及大燕軍隊。面對大燕士卒的結陣攻擊,以及重甲步騎兵這個強大兵種的殺伐,戰鬥已經是不對稱的局面,最後完全是被單方面的屠殺。

這場戰役的結果不言而喻,阿拉泰只得收攏敗兵退入阿勒泰城池,可面對尾隨而來的騎兵追殺,阿勒泰守軍都只顧逃命,哪裡還顧及防守城門,而且到處都是亂兵,局面十分混亂,將不知兵,兵不知將。阿拉泰的軍令根本得不到有效的施行,城門被大燕騎兵輕易就攻佔了,隨後而來的大軍是越來越多,阿勒泰失守了。最後經過一日的廝殺,阿勒泰被燕軍徹底攻佔了,就連大王子阿拉泰也是被李定國和姜維帶重兵圍殺了。

阿勒泰,哈密及樓蘭的戰役都結束了。如果從時間的節點上來看,從空間佈局來觀察,這三場戰役幾乎是同時開啓的,又是同時結束的,好似被一個高明的棋手在背後進行完美的操縱。這三場戰役的勝利,對大燕來說意義重大,通過這三場戰事,消滅了西域大半的地方割據勢力,從而控制了大半個西域地界,剩下的勢力將再無阻攔大燕的步伐,要麼頑抗到底被剿滅,要麼就是投降歸順,接受大燕的安排。

魚俱羅身爲西域都護府都督,居中協調指揮,他與陽郡王飛鴿傳書知道了哈密攻防戰的情況,並接到了李定國關於已攻取了阿勒泰城的戰報後,經和陽郡王商議後,決定率兵南下收取巴音郭楞全境,之後再北上佔領庫爾勒和小吐魯番,同時由陽郡王領軍西進拿下烏魯木齊,並節制李定國從阿勒泰南下,收取阿勒泰全境以及塔城和博爾塔拉地區,最後各方將在烏魯木齊與陽郡王匯合。這次軍事行動是爲進一步鞏固勝利果實,徹底掌控佔領區。

三月底,魚俱羅,陽郡王,李定國在烏魯木齊勝利會師。大燕已是徹底控制了阿勒泰,烏魯木齊,哈密,小吐魯番,庫爾勒,巴音郭楞,塔城,博爾塔拉等地區。掌控了西域大部分地界,只有西南五個地區尚在茍延殘喘。四月,韓丹收到了西域的戰報,令朝廷派出後續的軍隊,選拔任命地方治理官員以及抽調各方面的物資等通過涼州進入西域,以便徹底加強朝廷對於西域的掌控。同時令關羽率軍前往益州,爲進入藏州作準備,待西域全靖後,大軍從西域和益州同時攻入藏州,徹底解決大燕之側的這塊飛地,使之完全納入到大燕的國土之中。

佛皇曆三十一年六月,西域剩餘的幾個勢力已是被朝廷大軍紛紛瓦解,面對大勢,有的投降,有的飛灰湮滅。凡是螳臂當車者,都是被剿滅了,西域被徹底佔領,爾後朝廷後續派入的大軍也是紛紛進駐西域各地區參與防守和維護地方的治安。

地方治理的官員也是到位,開始在各地構建大燕的治理體系,而傳法羅漢伽藍尊者也已經在西域各地傳播佛法了,西域從軍事,民生治理,信仰文化方面已是不覺之中烙印下了大燕的痕跡。

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十三章 冀州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四十四章 泰山,夜襲第八十章 傳法入藏第六十二章 西域來使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八十章 傳法入藏第十章 賢乾紹知府大人的落幕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八章 走馬上任第十三章 冀州第二十二章? 運州納歲銀? 上天降麟兒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七十九章 拉薩之戰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三十六章??秀女選拔引起的風波第六章 易筋經第八十章 傳法入藏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三十八章 新田土稅法的施行及會試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三十三章 地皇曆七十五年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十二章 離京第十八章 洛陽官場的地震第三十四章??佛皇元年二月朝會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四十四章 泰山,夜襲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七十四章 哈密及阿勒泰戰役續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三十三章 地皇曆七十五年第十一章 歲末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四十六章 又見聽風閣,江湖天地榜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七十九章 拉薩之戰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四十八章 紫青雙劍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十章 賢乾紹知府大人的落幕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八十章 傳法入藏第八章 走馬上任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四十四章 泰山,夜襲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六十六章 哈密之戰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四十四章 泰山,夜襲第六十二章 西域來使第四十二章 南下第七十七章 阿里地區的失陷第四十四章 泰山,夜襲第八章 走馬上任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七十四章 哈密及阿勒泰戰役續第五十章 後宮家宴,草原風動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三十八章 新田土稅法的施行及會試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二十五章 徐州遇真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都县| 安阳县| 昌吉市| 龙海市| 灵山县| 永春县| 临沭县| 丘北县| 会理县| 临潭县| 高青县| 河西区| 彭山县| 华坪县| 孟连| 舒兰市| 黄石市| 湘潭县| 泰安市| 青浦区| 栾城县| 卢氏县| 平罗县| 三原县| 南京市| 芜湖县| 延川县| 新丰县| 邢台县| 太仆寺旗| 华容县| 南通市| 临漳县| 伽师县| 南通市| 阿图什市| 通州市| 宁乡县| 宣威市| 务川| 黄大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