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五十八章 品鑑

如何來評價一副字帖呢?又或者說,面對一副字帖,要從哪裡開始品鑑呢?這字帖寫的好,又好在哪裡?寫的不好,又不好在哪裡呢?

還別說,這個問題還真有些難倒張進、方誌遠和蔣倫了,畢竟他們都是寒門子弟了, 四書五經自是從小就苦讀,背的滾瓜爛熟了,但說起琴棋書畫來,也就是一個圍棋他們還能下一下了,至於其他的,對不起,他們不懂了,也沒條件去學這些了。

這就像,現代的農村學生, 忽的有一日來到了大城市上學,一位音樂老師在課上提問一個關於鋼琴的問題,那農村學生自然是答不出來的了。

此時,張進、方誌遠和蔣倫就面面相覷著,一個個苦笑著微微搖頭。

也幸好,除了他們,還是有人能答出來的,那唐子安、趙師兄和徐師兄他們在三樓做事三年,跟著齊先生也學了三年,學到了很多東西,面對這種簡單問題,自然是能夠答出來的。

所以,那唐子安微微思索了一番,就是笑道:“只見天下承平,百姓安康這八個大字, 就可知當年那大家秦奉寫下這幾個大字,是帶著何等情懷了, 既是心懷百姓疾苦,又對當時天下太平時的盛景,極爲驕傲自豪了!只看這平和康兩個字,下筆輕鬆愉悅,那種滿是歡喜之情躍然紙上,一筆一劃都是顯的那麼高興爽快!”

他這番解讀,卻是聽的張進、方誌遠和蔣倫都有些懵圈了,這有嗎?這就八個好看的大字而已,就能從中分析出當時寫字人的心情嗎?你說是一首詩詞,一篇古文,能從其中看出作者的心情也就罷了,怎麼一副字帖,幾個大字,也能夠看出這麼多東西來?。课覀冊觞N就看不出來了?

張進幾個聽的不明所以,對視一眼,一個個都是皺著眉頭,再看了又看那字帖,卻還是什麼都看不出來了。

不過, 那齊先生聽了這番話之後,就是滿意點頭笑道:“嗯!子安說的不錯!這秦奉是三百年前的大家了,三百年前正好是前朝武朝最強盛繁華的時候,生活在那個時候的秦奉,看見的自然是一番天下承平,百姓安康的盛景了,做爲讀書人的他心中喜悅至極,自是十分輕鬆愜意的寫出了這八個大字了!”

說完,他又看向那趙師兄和徐師兄,那眼神不言自明,就是問他們怎麼看了。

趙師兄就笑道:“不說那時秦奉是懷著何等輕鬆愉悅的心情寫下這副字帖,只說這副字帖,那就是難得的!”

齊先生饒有興趣的追問道:“哦?難得在哪裡?你說說看!”

趙師兄笑道:“是,先生!我們就一個個字拆開來看,那一筆一劃,其中剛柔並濟,剛剛先生也說了,但仔細觀察,卻也會發現,這副字帖不僅剛柔並濟,盡顯風骨,還有一些其他大家的痕跡了,就比如這個承字,就有四百年前大家董舒的痕跡,還有這個姓字,則有六百年前王陽大家的痕跡,如此就可見,這位秦奉大家肯定是極喜歡董舒和王陽兩位大家的字,所以他的字裡面,也多多少少受了影響,有這兩位大家的痕跡了,但又寫出了自己的風骨,融合了兩位大家的字,卻又顯的一點都不突兀,如此豈不是難得?”

這番話說的,更讓張進、方誌遠和蔣倫他們頭暈了,什麼四百年前的大家董舒,六百年前的王陽大家,他們都是誰???我們怎麼不認得了?

他們幾個連兩位大家的人都不知道是哪位,就更別說兩位大家的字是什麼樣的了,那就更是不知道了。

可這位趙師兄,卻是就能對此侃侃而談,顯然他對於董舒和王陽兩位大家的字肯定是頗有研究的,不然也不能從這秦奉的字帖裡看出另外兩位大家的字的痕跡了。

總而言之,相比於這位趙師兄的侃侃而談,懵圈的張進、方誌遠和蔣倫,就被襯托的像個沒讀過書,練過字的文盲了。

而那齊先生聽了這話,也是仔細打量了這副字帖,就又是點頭笑著應道:“嗯!你說的是,這秦奉的字裡確實是有另外兩位大家的痕跡了,只是不仔細看,分辨不出來了,還是以他自己的風格爲主了!”

趙師兄興奮的笑道:“所以說?。∵@頗爲難得了!能夠融合兩位大家的字於一體,又有自己的風格,這太是難得了,很少能有人做到了!”

“哈哈哈!秦奉做到了,難怪人家能成爲大家了!”齊先生撫須笑了笑,最後又是看向那徐師兄了。

徐師兄笑道:“其實,先生,我也發現這位秦奉大家的字裡有著董舒大家的痕跡,但沒看出來還有王陽大家的痕跡了,不過,我要說的不是這個了,先生,我更要說的是這種剛柔並濟的書寫手法了,這種手法好像揉和了楷書和草書,沒有楷書那麼整齊規矩,也沒有草書那麼凌亂灑脫,但看起來就是有自己的風骨了,這也是秦奉大家的一種獨創了吧!”

齊先生聽的哈哈大笑:“不錯!不錯!你們說的都不錯,看來這三年在三樓這裡你們沒白待,都大有長進了!”

“多謝先生誇獎!”

能得齊先生誇獎,唐子安、趙師兄、徐師兄他們對視一眼,各個也是眉眼帶笑,滿是喜意。

但旁邊的張進、方誌遠和蔣倫卻都是有些心中忐忑了,面面相覷著,他們好似生怕齊先生也問他們對這副字帖怎麼看了,他們現在可沒這個素養,說不出個所以然了。

不過,其實,張進聽了唐子安他們幾個品鑑以後,對這種品鑑心裡還是有點底的,說起來這種品鑑說難也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了,主要是你要見多識廣了,多多品鑑那些歷朝歷代大家的字帖,熟悉了之後,再來品鑑一番別的字帖,那時自是能頭頭是道的說上一番的。

想來,唐子安、趙師兄和徐師兄他們,肯定也是以前跟著齊先生見多識廣了,齊先生也教了他們許多東西,這才能說的頭頭是道了。

張進覺得,要是他也跟著齊先生學三年,也能說個頭頭是道,品鑑一番了,當然現在還不行,還沒有這個素養了!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上門請託第三百三十二章 年齡歧視第四十九章 有靈魂的文章第五百零六章 早讀第五百零九章 楊修第四百三十三章 消磨第五十三章 情商很低的王秀才第兩百六十一章 冰豔姑娘第七十一章 虛榮攀比之心第三十四章 改變第六十四章 上門感謝(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團亂麻第兩百一十六章 彙報第一百四十四章 優越全無第十四章 閒話第三百一十二章 熟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書院萬歲!第兩百三十四章 真讀書,假讀書第一百四十七章 贈銀第四百一十二章 趕回家第一百九十二章 離開和安頓第一百二十章 跟蹤尾隨第三百五十七章 情深意厚第一百四十八章 邏輯第三百三十二章 年齡歧視第兩百八十七章 不明所以第七章 點評和不喜第兩百七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四百七十一章 金陵書院的輝煌第九十六章 回孃家第一百五十二章 口是心非第八章 回來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又偏又難第三百二十章 動機目的第兩百四十五章 席上第兩百零三章 風雨中長大第四百五十五章 衛書和韓雲的區別第九十五章 半夜發燒第三百九十章 各自散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胸有成竹第四十六章 朱員外黯然第兩百七十三章 強勢的韓雲第兩百七十八章 說好話第三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十四章 由人及己,感同身受第一百三十二章 泥人第四十一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五十六章 晚飯第四百一十二章 趕回家第四十五章 接連上門第四十一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兩百零九章 夢迴縈繞第四百三十九章 閒談第一百四十六章 融入其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偷摸摸第兩百八十章 留飯第十四章 閒話第三百六十章 意外得知第一百五十七章 開考前夜第三百八十七章 讀書無趣枯燥第四百五十一章 裡外裡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大愛第四十二章 喜臨門第四百八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二十八章 攪和不到一起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切照舊第三百六十四章 不捨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婚論嫁第三十章 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第兩百五十四章 登門拜訪第兩百八十三章 兩情相悅第五十一章 上門來請第二十九章 驅邪第四百一十八章 吃了上頭吃下頭第兩百五十五章 過明路第四百六十三章 孤立?不存在的!第七十九章 貪心第兩百八十八章 張娘子的謊言第五十九章 縣試落幕第一章 報喜第一百六十七章 可憐又悲劇的胖子第十六章 田家少年郎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偷摸摸第五百章 規矩頗多第兩百二十六章 莫名老者第五百一十二章 許老先生第兩百二十章 起早排隊第二十五章 你們欺負人!第七十一章 請求第四百零四章 忠孝的本意第一百一十八章 睡著第一百九十三章 巧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是,她值得的第八十六章 一年之約第四十九章 八卦吃瓜第五百四十九章 爲科舉正名第三百零三章 朱元旦的想法心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偷摸摸第八章 再來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工打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山区| 若尔盖县| 五大连池市| 贵阳市| 弥渡县| 松滋市| 抚顺市| 天等县| 阜新| 泰和县| 容城县| 宜黄县| 墨竹工卡县| 随州市| 金寨县| 安岳县| 宁河县| 东山县| 泸溪县| 澄城县| 凉城县| 海林市| 武城县| 密云县| 镇沅| 青河县| 玛多县| 湾仔区| 泸西县| 惠水县| 富源县| 云梦县| 庆元县| 阜平县| 吴旗县| 松溪县| 子长县| 溧水县| 灵璧县| 洞头县| 府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