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他也成爲了強者,他也是弱者的一員,只是比懷中的孩子幸運多了,最起碼還可以在孤兒院,可是看看瞎眼的他,一身髒兮兮的衣服和傷口自己比他幸運多了。他沒有想過認認真真的收下一位徒弟,只是爲了掩護自己的身份罷了。想不到事事根本不是他所想的那樣,他變得認真起來,既然這樣到真正有了收徒的心。
李易是這樣想的,從山頂處仰望著山下幾個拼命的小黑點拼命的往山頂跑去。他仔細一看,2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還有1個40多歲經歷過風霜的成年人。他們雖然年紀不一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強壯和擁有耐心,尤其是中間留著長髮的帥氣男孩,他好像還留有餘力。不過還是有些不死心,但身體素質更不上的人羣還在氣喘吁吁的努力著,雖然人數只有十幾個但還在堅持,還原本的大軍卻早已經散了真剩下他們。
“好這就夠了,有了他們剛好可以研究一下當初的來的資料,說不定一幫新時代的武者誕生了,軒轅老人你的成果我會讓世人知道!”不過在此之前還是要裝一下13,不然怎麼一這幅面容鎮得住那些前來求學的人們?李易把懷裡的孩子放在樹下,而他一越騰空而起落在高出處的樹梢上盤腿而坐,並且用內力牢牢穩住了身形。
他裝13還真是時候,那位頭髮隨風飄揚年紀輕輕的少年,第一個人到終點只是他左顧右盼還是沒有找到那位高人。“高人您在哪,您說的話可要兌現呀,我可是真的爬上了山頂並且是第一個。”
“不對你不是第一個,而是樹下的他!”男孩這才找到了傳說中的高人,不過還真是高,高人居然可以坐在寬度只有4釐米寬的樹梢上紋絲不動,他不由自主的崇拜了起來。
“高人請收我爲徒!”他學著電視上的橋段跪了下來”。
“敢快起來吧,自從你來到山頂就已經是我的二徒弟了”。
“太好了,我終於成功了,師父請受徒兒一拜。”
“起來吧,起來吧,不過你叫什麼名字?”
“師父徒兒名叫聶雨辰。”
“好名字,上前來,在樹下等著,看看誰會是你的三師弟。”
“師父大師兄到底是誰,我怎嗎沒有見到他?”
“他不是就在你旁邊嗎?”
“旁邊就他?”他看了看一旁的乞丐質疑的說道。
“不要不相信,他絕對有實力做你的大師兄,知道嗎?他的雙眼已瞎,但他靠著殘軀,即使爬也在一直往這座山頂爬去。”
“什麼?原來如此大師兄不愧是大師兄,我服了。”這是瞎眼的他臉頰通紅,看來他真的成了他的徒弟。並且替他隱瞞下了很多的事情。
“到了、到了、很算是到了看來歲數不饒人啊。”
“玲大叔等等我,我快跑不動了。”
玲大叔看看後面的幾個年輕人說道:“還不如我的身體呢。”
“您快別說我們了,雨辰已經先到了,我們快點找到他。”
“在這裡,在這裡玲大叔小莫你們快來啊,你們知道嗎,我現在可是你們的二師兄了。”
“什麼?這也太對了人,小莫是無所謂,可是我已經是41歲的人,叫你師兄怎麼可能!”。
“事情是由我定下的你有意見嗎”這時看起來威嚴一副世外高人模樣的李易在樹梢上說的。
“還不給師父道歉,磨蹭什麼呢?”
“雨辰這是什麼意思?”
“玲大叔你真是一個大笨蛋,你們已經是師父的弟子了。”
“師父的弟子,明白了明白了,師父在上請受弟子一拜!”這時的小莫也明白過來也跪了下去,然後一一告訴了自己的姓名。
“好,從今日後你們就是我的徒弟,也是我的關門弟子,我會把我的所學交給你們四人。”
“太棒了、太棒了從今以後,我們將是一代大俠”雨辰和小莫畢竟是少年高興的說道只有玲大叔看了看遠方的幾十個人。
“玲玉秋你在看什麼?”
“師父,那些沒有上來的人怎麼辦?我知道從古代開始就有法不得輕傳的說法,肯定需要得到一定考驗才能學到功夫,但是他們已經堅持了這嗎久,肯定師父收下他們。”
“好話、好話、”這時的李易早就樂開了花,想不到自己被看的如此高大上,不過他還是裝作鎮定的說道:我所學的功夫本就是世俗難以理解的神技,自然不可輕易傳給旁人,既然你給他們求情那就隨了你的心意,那些人就算是外門弟子了,今後就看他們的造化。”
“小玲替他們謝謝師父!”
“好了起來吧,都下上去吧,不過記得今天晚上八點還是這個地方,到時候我教你們傳說中功夫,記得要通知那些接近山腳的人吧。”李易不在說話,盤腿而坐,如老僧入定一般,似乎在參透天地玄機。他裝了一手好13,那三位卻被震的一愣一愣的,很快他從意見下山去了。
“太好了,可算是走了,不過晚上該交他們什麼呢?雖然軒轅老人留下了不少武功秘籍,其中雖然只有一套特別猥瑣的修煉動作特別的管用,但他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讓那些人擁有內力,他可是記得,軒轅老人幾乎用了一輩子去證實氣的存在,依舊沒有練成,他只能給他們種下一顆氣種,讓他們自己不斷溫養成爲自己的力量。可是以前他可以做到,但是現在自從氣變異以後就只有吞噬的特性,不在像從前可以給別人種下一顆氣的種子。
“該怎麼辦呢?如果不能讓他們擁有氣感,他的計劃就會徹底流產,看樣子急急忙忙想出的辦法,好多事情都沒有想到位,只能在走一步算一步了,先讓他們練一練軒轅老人交給我的修煉方法,看看他們到底有沒有資質自己相處辦法,不過當務之急先治好樹下的瞎眼徒弟,他已經昏迷過去了,還不知道身體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