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關羽等人出征的時候,蘇撲延聯合鮮卑軻比能共計五萬異族騎兵進犯遼東,如今的遼東只剩下黃忠,關羽,典韋,麴義等四將駐守。
餘下四萬騎兵,五千先登死士,三千的護衛,約有六萬人。要守遼東四郡的邊境很吃力。好在鑄器司的兵器已打造完成。不然這六萬人能剩下多少還是個未知數。
鎮北將軍府,荀彧,特意招回來的程昱,關羽等人,李璟道:前些時日,王越傳來消息,蘇撲延與軻比能合兵五萬去玄菟,犯玄菟郡,志才如今遠征三韓之地,玄菟並無駐守之人,若是去晚了,恐玄菟有失。
文若留守遼東,仲德,郭嘉與我馳援玄菟。雲長,子固與我有勞漢升與子進(麴義的字,史料中沒有記載杜撰)留守。
抽去五萬出征的人之後各郡除遼東外皆是一萬人,平時還可以,一但遇見戰事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李璟再從兩郡抽調兩千人,同遼東的的一萬六千人共計兩萬人,前去增援。加上玄菟的一萬人足以守住異族的進攻。
不日李璟便到了玄菟的侯城縣,遠遠望去小小的侯城縣被烏桓騎兵圍的水泄不通。攻城士兵接連不斷,守城的士兵卻越來越少,堅持住主公以接到我的信息,正率軍前來增援。大家堅持住,主公馬上就到了,城頭,周倉不斷的鼓勵,晝夜奮戰的將士們。
李璟望著被圍的水泄不通的侯城縣,有些疑惑,這不是加把勁兒就能攻下的城池嗎?爲何三千守軍能抵擋五萬人的日夜進攻。爲何久久攻不下,想了一會,這烏桓之中竟還有人會兵法,倒也難得,“圍城打援”那我就將計就計。
雲長聽令,你率五千兵馬去城外山林試探,兩千先行,若有埋伏需堅持半個時辰纔可發信號,副將率三千救援於你。
關羽領命後帶著兩千人先行,至一山林之時,果然有伏兵殺出,大約有五千之數,關羽已兩千人與五千人廝殺,根本不用援軍。
李璟的兵馬士兵都是著魚鱗甲,異族的弓箭根本就射不進去,就算僥倖能射穿鎧甲有不過是皮肉傷,加之關羽又有萬夫不當之勇,異族被連連殺退,但李璟交代過窮寇莫追,關羽便打掃戰場準備回去先李璟覆命。
剛準備走的時候,有有約一萬騎殺來,關羽率軍與其交戰半個時辰便以折損進千人,忙令傳信兵發出信號。引之前的三千兵馬來援。異族聯軍先前都是四五人戰一人才可殺掉。
早已沒有多少體力,面對三千生力軍時跟本沒有抵抗之力。被一面倒的屠殺。關羽不由得佩服李璟的料事如神,異族丟下近萬餘的屍體匆忙逃走。關羽的五千人,死傷有兩千之數。近千的將士犧牲。兩個時辰前還是在一起,交談的朋友,手足。現如今都即將變成冰冷的屍體。
關羽回來後心情有些沉重,李璟寬慰道:雲長,總有一天我會讓這世上再無戰爭,他們不會白白犧牲的。今日作戰累了,先回去休息。
今日出戰已然暴露位置,想必異族聯軍已知曉我等所在,今晚定會前來劫營,把奉孝叫來,我要與他商量對策。郭嘉來後,今日主公妙計,使聯軍損失慘重,今夜定會前來,得好好款待他們一番。
李璟特意將軍帳搭在地勢極低之處。並在四周步滿火油,木材,軍帳之中根本就沒有人居住,起鍋造飯,士兵用完之後,都已撤往山上。兩萬餘人的軍營只有兩千人駐守,其中還包括伙伕。
入夜後,伙伕等人也陸續撤退。四更天的時候,果然異族之人如約而至。李璟且戰且退,聯軍並沒有發現異常,畢竟是晚上黑燈瞎火的,唯一照明的還是手上拿著的火把,能見度極低。
百米之外只能看清個大概。待李璟等人全部撤出後,關羽命人放箭,頃刻間十萬支箭全部射光,其中不乏有“火箭”。
軍營裡燃起大火,異族才知中計,倉惶逃竄,眼見就要逃出火海,就被典韋擋住了去路。三千護衛一擁而上。痛打落水狗,一直到天亮,除了軻比能跑了之外,蘇撲延被生擒。
共殲敵兩萬餘人,這兩萬人都是蘇撲延的部下。蘇撲延窮盡一族之力,徵調出來的三萬人,損失殆盡。軻比能只損失了三千兵馬,便是昨天關羽先打散的伏兵。
得知消息,軻比能又從部落中調了三萬騎兵出來,算上手中的兩萬,共計五萬騎兵要與李璟決戰。五萬騎兵有點棘手。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李璟算上兩日的戰爭損失四千人,再加上侯城縣的兩千守軍約一萬八千人,與五萬人對峙,李璟還沒有這個把握。
儘管已從遼西,遼東兩郡調兵但最快也要三日纔可到達,五日方可全部來到侯城。守住五日應該不難,但是怕守軍也所剩無幾,侯城的城牆極低,用箭都能射到守城的士兵。五萬人全力進攻三日恐怕都守不住。得想個辦法才行。
軻比能增兵的本意是想接手蘇撲延的地盤,所以纔再度調兵前來。經過半月的相處發現蘇撲延此人志大才疏,毫無城府,軻比能便藉機削弱蘇撲延的實力。沒想到這貨
怎麼倒黴竟然被生擒了。這使軻比能對生擒蘇撲延的李璟極感興趣,來了如此有趣的鄰居不招待一下怎麼行。
翌日,軻比能下令猛攻侯城縣,戰損直逼3:1對於不善攻城的鮮卑來說,這已經是可以拿的出手的戰績。侯城縣牆高不過兩丈,士兵可於城頭與鮮卑騎兵對射。
三日下來李璟等人便損失六千於人。收城士兵已到了極限,軻比能將五萬人分爲三對日夜不停的對侯城發起進攻。這讓守城的李璟陷入了被動。
傍晚叫來郭嘉,令其率軍出城,前去接應援軍,在軻比能回草原的比經之路設伏。軻比能等人錯估了李璟的兵力,以爲派出五萬人出征後最多也只能調動三萬人,沒想到李璟再次調兵一萬五千餘人再次來援。其中就包括五千先登死士。
周倉帶一千人護送郭嘉前去接應黃忠和麴義。李璟再命關羽前去送信,信中言明於明日李璟將要與軻比能談判,瓜分蘇撲延的地盤。
軻比能見試探得差不多了,將士折損約兩萬,其中三千人休養後還可再戰,這已經是能接受的最大損失。若再折損兵馬,便無力應對步度根的進攻,隨答應談判。
李璟與軻比能分屬兩處陣營,孤身在兩軍之中,顯得十分渺小。李璟率先開口道:爾等何故犯境,吾與你素無冤仇你卻領兵來犯,莫不是欺我漢家無人,軻比能道:聽聞針北將軍年少有爲,剛及弱冠便是鎮守一方的大將。
世人皆言若非有黨錮之禍,你必是可比肩冠軍侯的人物,某雖不才但也略通武藝,恰逢蘇撲延邀我共同犯境,想要與你交手一番。特意先父親請命前來會會你。
說來你祖父還與我父親有恩,當初你祖父任度遼將軍時,我父親那是還是一個小部落的首領。被幾大部落圍攻之時,恰好被你祖父相救,纔不至於身死。
李璟道:既受漢家恩惠,又爲何無故犯邊。殺我百姓,你可別污衊我,何時我殺你百姓,如今尚是我第一次領兵出征。連這侯城都未曾攻下何曾屠戮漢家百姓,我父親向來對漢家文化十分推崇部落中有三分之一都是漢人。
即是親漢之人何不歸附於我,軻比能道:歸附於你也並非不可,你只需將我身後這三萬兒郎盡數留在幽州我便可率衆來投,鎮北將軍以爲如何?
他們難道並非你鮮卑族人,軻比能搖搖頭,他們既然是鮮卑族人,你又爲何要我置他們與死地。他們雖然是我鮮卑人,但卻不是我的人,死活與我關係並不大。
我的部落乃是數個小部落組合而成,如今父親病重,而我又威望不夠,無法攝服衆人,所以才藉機削弱其餘人的實力,我本部騎兵兩萬人,早已撤回。
不過就憑你著萬餘騎兵,應該不能將他們盡留此處吧!若你能將這三萬人留在這我定會向你投降。任你驅馳,決無二話。
李璟笑到,要是我真能將這數萬騎兵留下,你回去該如何交差。交差是對於活人來說,對死人交什麼差。那幾個老傢伙一聽要接手蘇撲延的地盤,六萬兵馬派出五萬,如今可能已經生死不知了。
你就不怕我將此事告之你身後的士兵,不,你不會這三萬人手上沾滿了漢人的鮮血。
乃是我送你的大禮。你不會拒絕的,要是我在乎他們的生命,早在第一天進攻後就帶著他們撤退了。原本我帶來的兩萬兵馬,早已回去接受他們的地盤,留著他們有何用。
給我三年時間便能再次擁兵五萬,這個數我還是能算明白的。你借我之手鏟除異己,也可以這樣說,但我們也算是互相成就。不存在利用之說,消滅近八萬的鮮卑,烏桓騎兵足夠你升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