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樂浪郡太守張岐,是冀州清河國甘陵(山東臨清東北)人。爲人並無大志,只想偏安一隅,李璟就算搶了他的樂浪郡,連消息能不能傳到京師都是個未知數,敲定主意,便叫來自己的智囊團,荀彧,戲志才,郭嘉,田豐,程昱等人。
李璟道:遼東位於,遼西,玄菟,樂浪三郡包圍之中,如今我欲攻取樂浪郡,諸位以爲如何,皆可暢所欲言。
荀彧道:我主管糧草,我軍的糧食充足若能在半年內結束戰事,此事可爲。幾人都言此事可行。
李璟便點將出發,黃忠,許褚是新來之人,急需一場戰爭的勝利來證明自己,李璟便讓黃忠帶一萬騎兵,許褚帶一萬步兵,程昱爲軍師。三月內拿下樂浪郡,治朝鮮(今朝鮮平壤南市區)。
郭嘉,戲志才兩人,李璟還有大用。突然發現將領還是太少了,於是想起了顏良,趙雲,當初與二人結下善緣。是時候了。於是分別給這二人去信,讓他們來幫忙,必已將軍之位相待。
三月後,黃忠,許褚兩人歸來,樂浪已經拿下了,樂浪比遼東小很多,不過只有一萬守軍,如何能抵擋黃忠,許褚兩位猛人。
另外還有程昱爲其出謀劃策,兩月便將樂浪攻下。正當兩人歸來之時,張舉,張純兩人聯合烏桓丘力居叛亂。
張舉本爲泰山太守。中平四年(187年),張純因不獲張溫重用而心生不憤,與張舉及烏桓丘力居等人叛亂。
張舉與張純領軍劫略薊中,殺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劉政等人,聚衆至十餘萬人,屯兵肥如,掠奪幽州、冀州。張舉自稱天子。
消息傳至京師,朝野震怒,下旨令李璟,公孫瓚等人率軍平叛。遼西的郡治是陽樂,但遠不如肥如繁華,張舉,張純二人約有八萬兵馬左右,再加上丘力居的兩萬五桓騎兵。共計六萬,比李璟的兵力強。
李璟當然不能全軍盡出,需要留三萬左右駐守兩郡。所以只帶上了關羽一萬五騎兵,典韋的一萬五步兵。共計三萬人。
遼西與遼東,右北平接壤兩頭齊頭並進,右北平領兵的是騎都尉公孫瓚,公孫瓚與張純戰於石門,初時公孫瓚大勝,但公孫瓚過於深入,後援無以爲繼,反爲丘力居等圍於遼西管子城。
如今只剩下李璟一路平叛的官兵。反賊聯軍擁兵十萬,張舉、張純勢力發展很快,腰桿子也硬,也很囂張。
張舉自稱天子,張純自稱彌天將軍、安定王。不僅如此,還寫信去全國各地地方政府,說要代替漢朝,改朝換代。
還派兵攻打冀州(相當於今天河北)、青州(相當於今天山東)。無知者無畏啊,你何德何能敢自稱天子,稱王,何德何能敢口出狂言。
張角信徒幾十萬,遍佈全國八個州,只不過自稱天公將軍。
張舉四處擴張,戰線過長,補給跟不上被各地的守軍逐個擊破。如今只剩下遼西郡內的四萬兵馬,和萬餘烏桓騎兵,丘力居看形式不妙帶著烏桓騎兵離去了。
張純也撤回了,對公孫瓚的包圍,回防大本營肥如,公孫瓚如今已沒有了再戰之力。雖然撤出了包圍圈。兵馬已人困馬乏回北平去了。
李璟率軍包圍了肥如,圍了三月城中糧草消耗殆盡。無奈出城與李璟決戰,張舉的兵馬都是百姓組成,如黃巾一般,起初能大勝都是依靠烏桓騎兵。烏桓騎兵一走便沒了戰力。張純被關羽一刀斬了。張舉無奈逃亡
塞外,估計是去找援兵了,但可能是被烏桓或者鮮卑見財起意兩月後將張舉的人頭送到了劉虞出以示修好之意。
公孫瓚因功被封爲右北平太守。李璟只被賞了些錢財,可能之前加封李璟鎮北將軍,靈帝事後覺得有些衝動了,於是此次並沒有再擢升李璟的官職。
只賞賜千金,如今已近中旬,約再過半年劉焉就會建議劉宏改刺史爲州牧,亂世將至。
李璟得做好準備,如今不過兩郡之地,又被公孫瓚封住了南下發展的機會。遼西李璟當然是不會放過的。
當即任命程昱爲遼西郡守,此時的朝廷根本沒有精力來管幽州的這點破事。李璟又命關羽北上攻取玄菟郡,戲志才爲玄菟郡守。
如此一來幽州就有四個郡在李璟的掌握之中,處理好遼西,玄菟兩郡的事情之後,回到襄平之後已準備過年了。
顏良,趙雲接到李璟的信後,處理好事情後便北上了??赡苁且驙懤瞽Z的原因,顏良一直在家研究武藝,並未與文丑相識。
但是他卻帶這另一個武將這人就是麴義,歷史上幫助袁紹全殲白馬義從。
奠定了界橋之戰的勝利,前期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一直壓著袁紹打,但是麴義事後被袁紹殺了。趙雲帶著兄長趙風,和妹妹趙雨一起來遼東。
經過近兩年接納的流民,遼東四郡有民兩百萬左右,如今顏良,趙雲已至。李璟決定增兵至十萬。不然董卓進京的時候,李璟根本無法分身前去。
徵兵的消息一出,報名參軍的青壯極多,要不是但心財政無法支撐,都打算再募兵五萬,遼東四郡實施新政,兩年幾乎是沒有任何收入的,要支撐的遼東的運轉,十萬兵已經是極限了。
打造兵器鎧甲,購買戰馬,軍餉,都是需要錢的。李璟已去信中山甄家,東海糜家。邀請兩家北上商討組建商會的事宜。
四萬兵馬,李璟招收的都是騎兵,關羽,黃忠各帶兩萬騎兵,顏良,趙雲領一萬新兵,各自訓練,其餘不變,戲志才爲玄菟太守。
李璟知道先登死士的厲害,所以有特意招了五千人給麴義訓練。並囑咐鑄器司,爲其打造特殊兵器:步弩混合兵種。步兵應分輕重兩種,配槍矛刀盾,弩兵著皮甲配強弩。
前部的先登死士是舉著盾牌的步兵,後部的先登死士是手持強弩的弩兵。先登營是一支步弩混合部隊。
中平五年(188),經歷了黃巾之亂、涼州叛亂等大規模戰亂之後,整個東漢帝國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地方郡縣長官憑藉征討叛亂時招募的武裝擁兵自重,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大不如前。
黃巾之亂雖已過去好幾年,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東漢帝國更大的危機不久就將到來。
劉焉也是聰明人,又在皇室宗親中備受漢靈帝倚重,如何既能保證自己升官發財,又能逃避即將到來的動亂?劉焉向漢靈帝提議設立州牧,以鎮守地方。
在這一情況下,當劉焉聽到董扶說益州有天子氣後,益州恰好符合自己割據自立的意圖。
故而,他很快便向漢靈帝請求出鎮益州。劉焉到達益州後,在當地豪強的支持下迅速平定叛亂,很快控制了益州形勢。
而後,他積極招攬人心,爲割據自立作了充足準備,史稱他“撫納離叛,務行寬惠,而陰圖異計”。劉焉被封爲益州牧,劉虞爲幽州牧,黃琬爲豫州牧。兩位漢室宗親,一位黨錮名士。
劉虞任幽州牧,爲政寬仁,安撫百姓,深得人心,主張以懷柔政策對待當地的遊牧民族,累授大司馬,封襄賁侯。
最強大的鮮卑自檀石槐死後,其子和連不能服衆,好不容易團結起來的鮮卑有分崩離析。各自爲戰,爭奪鮮卑首領的位置。
暫時還無法南下,烏桓之中已有部分漢化,雖四王擁兵十餘萬,也不可能盡出,最多能出兵八萬左右,四王又不合,不可能同時出兵,都巴不得對方滅亡。
好接收對方的地盤,烏桓的生存之地被鮮卑壓縮只能依附與幽州,偶爾劫掠一下還可以,但大規模的出兵還是不敢。
甄姜和糜竺兩人到了遼東看著如今的遼東簡直難以置信。什麼時候遼東這苦寒之地,竟有不下中原的繁華。
黃巾百姓北上的消息兩人自然知曉,但不曾想到李璟竟能怎麼快就能讓他們恢復生產。
災民之中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有一門手藝的就被安置在襄平城附近。打鐵的被安排進鑄器司,木匠安排進將作坊。
李璟把後世的曲轅梨,水車,等都造了出來。軍隊方面打造魚鱗甲,明光鎧,將箭頭改爲棱形,李璟腦子裡的存貨都用完了。
兩人找到李璟,三家正式敲定合作,由李璟的名義成立遼東商會,李璟又將白鹽提純,炒茶,製作白紙的方法交給兩人,佔五成乾股,兩家各佔兩成五。
李璟不參與經營,甄姜提出想將甄家遷到遼東,李璟自無不允,糜竺還在觀望。兩人各懷心事離去。
李璟將父親接到了遼東,一家人團聚。李靈七歲對李璟還是一如既往的黏著李璟。
抱著李璟的大腿,陳氏年進四十,保養得很好,看著三十如許。李瓚被李璟封爲襄平令,自己的的大本營交給父親絕對安全。
李璟把目標放在了三韓之地(朝鮮半島),命顏良,趙雲,許褚,李典,管亥領兵五萬田豐,戲志才爲軍師出征三韓。自己鎮守遼東四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