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0章 秀美泉城

第120章 秀美泉城

這幾天,孟歆陪著朱棣、朱瞻基逛起了濟南城:首選大明湖,濟南三大名勝之一。

百靈當起瞭解說員:“濟南號稱泉城,有泉水百餘處,其中名泉七十二處。大明湖即由衆泉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由南岸流入,水滿時從宋代修建於北岸的北水門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巖構成,因而湖水“恆雨不漲,久旱不涸”,常年保持較固定的水位。公園面積86公頃,其中湖面46公頃。湖上有歷下亭、匯泉堂、湖心島等大小島嶼六處,公園自然景觀優美宜人。湖水波光粼粼,鳶飛魚躍,遊船穿行。

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蓮,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風景的最好寫照。公園的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北極廟等三十餘處名勝古蹟掩映於綠樹繁花之間。

大明湖,最早見於文字記載是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城西南有濼水……北爲大明湖。”隋唐時名蓮子湖,歷水波,宋時曾名西湖,到金元時始稱大明湖。湖畔楊柳依依,湖上荷葉連連,清人劉鳳誥寫聯贊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大明湖還是歷代名人聚集薈萃之地,13世紀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曾發出--園林美麗,堪悅心目,山色湖光,應接不暇的感嘆。

一干人等遊覽了牌坊、遐園、稼軒祠、鐵公祠、歷下亭、北極廟、南豐祠、匯波樓、明昌鍾亭、明湖寶鼎、曾公畫壁、湖心百米大型噴泉等。

在中國的北方,有水的城市可是少之又少--北京有個頤和園昆明湖還是粘了皇家園林的光--孟歆不禁感慨。中國人相信:水能生財呀!濟南在這一點上--得天獨厚--濟南素以泉水衆多、風景秀麗而聞名天下,據統計有四大泉域,十大泉羣,733個天然泉,在國內外城市中罕見,是舉世無雙的天然巖溶泉水博物館,除“泉城”外濟南也被常稱爲“泉都”。濟南的泉水不僅數量多,而且形態各異,精彩紛呈,有的呈噴涌狀,有的呈瀑布狀,有的呈湖灣狀,衆多清冽甘美的泉水,從城市地下涌出,匯爲河流、湖泊。盛水時節,在泉涌密集區,呈現出“家家泉水,戶戶垂柳”、“清泉石上流”的綺麗風光。早在宋代,文學家曾鞏就評價道:“齊多甘泉,冠於天下”,元代地理學家於欽亦稱讚說:“濟南山水甲齊魯,泉甲天下。”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濟南市的血脈,賦予這座城市靈秀的氣質和旺盛的生命力。。

孟歆拉著朱棣、朱瞻基特意在鐵公祠、南豐祠逗留了許久--北岸鐵公祠爲紀念明兵部尚書鐵鉉而建,他曾固守濟南,抵抗燕王,後兵敗不屈被殺。南豐祠爲紀念宋代文學家曾鞏而建。曾鞏字子固,江西南豐人,於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任齊州(即濟南)知州,他修北水門,治理明湖水患,政績卓著,深得民心。

中午,孟歆特意請一貫摳門的朱棣、朱瞻基吃了一頓魯菜大席:紅燒大蝦、糖醋鯉魚、蔥燒海蔘、德州扒雞、九轉大腸、爆炒腰花、油爆雙脆、四喜丸子、糟溜魚片、一品豆腐......

下午,來到趵突泉,一干人等走進正門,邊走邊看。

百靈介紹道:“趵突泉最早並沒有正式名字,因趵突泉是古濼水的源頭,所以歷史上經常以"濼"代指趵突泉。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寫道:‘濼水出歷城縣故城西南,泉源上奮,水涌若輪。’後因泉上建有祭祀娥皇、女英的娥英廟,也俗稱爲娥英水。

宋代的曾鞏出任齊州知州時,爲趵突泉取名‘檻泉’。‘檻’,假借爲濫,氾濫之意。‘檻泉’典出自《詩經》,《詩·大雅·瞻卬》中寫道:‘觱沸檻泉,維其深矣。’但濟南百姓卻因檻泉之稱太雅,直接棄之不用。對於此事,金代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記載道:近世有太守改泉名檻泉,又立檻泉坊,取詩義而言。然土人呼爆流如故。濟南百姓仍叫它‘爆流泉’。‘爆流’這個名字還引申出許多類似的叫法,‘趵突’就是其中一種。

曾鞏在《齊州二堂記》中記載:‘自(渴馬)崖以北,至歷城之西,蓋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數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 所謂趵突,即跳躍奔突之意。

趵突泉的記載可上溯至商代,迄今長達3543年。 趵突泉是古濼水之源,古時候人們稱‘濼’,早在2600年前的編年史《春秋》上就有‘魯桓公會齊侯於濼’的記載。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泉源上奮水涌若輪,突出雪濤數尺。聲如隱雷。’‘濼水出歷城縣故城西南,泉源上奮,水涌若輪,觱涌三窟。’

宋代曾鞏任齊州知州時,在泉邊建‘濼源堂’,並寫了一篇《齊州二堂記》,正式賦予濼水以‘趵突泉’的名稱。該泉亦有‘檻泉’、‘娥英水’、‘溫泉’、‘瀑流水’等名。在《齊州二堂記》中說:‘自(渴馬)崖以北,至歷城之西,蓋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數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

是爲濟南七十二泉之首。”

第二天,一行人又直奔千佛山......

景緻不知道看的怎麼樣,兩輛自己能夠跑路的鐵盒子--東風猛士成了濟南人飯後茶餘的談資。

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121章 走出第一步第六十章 戰略戰術(二)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一)第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七十章 120度射擊第三十七章 指點江山(二)第七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三十九章 千頭萬緒(二)第103章 曙光在望第八十六章 不對稱作戰第八章 牛刀小試第五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六十二章 禮下於人第八十一章 斬首行動第126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六十九章 靖康之恥(五)第113章 致命一擊第十八章 初戰告捷(八)第115章 撥雲見日第十四章 初戰告捷(四)第六十四章 道天地將法第132章 漸入佳境第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四十二章 依依惜別第123章 勉爲其難第130章 跨越時代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118章 毫末累土第117章 替天行道第八十七章 無恥、囂張、卑鄙第六十四章 道天地將法第九十四章 千古一帝(一)第134章 近水解渴第三十四章 蘿蔔和大棒(一)第三十八章 千頭萬緒(一)第十三章 初戰告捷(三)第四十六章 走一步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恥(二)第102章 欲說還休第六十三章 戰火兇猛第112章 潤物無聲第107章 盡忠報國(一)第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三章 仇穎第四十章 千頭萬緒(三)第三十四章 蘿蔔和大棒(一)第125章 膽大包天第127章 宏圖初現第八十二章 人傑地靈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十五章 初戰告捷(五)第135章 兄弟鬩牆第124章 變生肘腋第111章 盡忠報國(五)第六十三章 戰火兇猛第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四)第四十六章 走一步第六十二章 禮下於人第六十八章 靖康之恥(四)第123章 勉爲其難第六十九章 靖康之恥(五)第八十七章 無恥、囂張、卑鄙第130章 跨越時代第七十五章 危機四伏(一)第三十六章 指點江山(一)第八十七章 無恥、囂張、卑鄙第二十三章 偶爾露崢嶸第十三章 初戰告捷(三)第二十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八十三章 勢在必得(一)第五十二章 心驚肉跳第九章 狐貍尾巴第八十五章 勢在必得(三)第107章 盡忠報國(一)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七十二章 心比天高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九十四章 千古一帝(一)第九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134章 近水解渴第五章 總會有出路的第八十四章 勢在必得(二)第二十四章 話裡有話第二十九章 開始編練新軍第六十九章 靖康之恥(五)第110章 盡忠報國(四)第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四)第九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九十一章 喜出望外第四十七 抱大腿第102章 欲說還休第七十章 120度射擊第八十五章 勢在必得(三)第四十九章 殫精竭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格尔木市| 婺源县| 道孚县| 桓台县| 阿拉善右旗| 富平县| 灵武市| 上蔡县| 宝山区| 温泉县| 乐陵市| 五大连池市| 繁峙县| 措勤县| 江西省| 唐山市| 石家庄市| 略阳县| 无锡市| 郑州市| 舟曲县| 海门市| 雷波县| 新竹市| 铁岭县| 宜丰县| 博白县| 南平市| 应城市| 乌恰县| 敖汉旗| 双辽市| 丹江口市| 五指山市| 梁河县| 崇明县| 南丰县| 玉林市| 仁化县| 海南省| 陇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