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一十六章 師夷之法

四月初六,黃道吉日,宜出征。

這天,李淵罷朝一日,親率滿朝公卿爲西征將士餞行。

時入初夏,暖陽高照,林青草綠,偶爾一陣清風吹過,淡淡的芬芳氣息漫向四面八方,令人不禁心曠神怡。

昆明池畔,李淵手舉金樽,看著面前的一對嫡生兒女,老眼裡淚光閃爍。

十年前,突厥犯境,李淵任命第三子齊王元吉爲帥,領兵御邊,當時他本來也該在這碧波盪漾的昆明池旁邊,與開國太子李建成一起送別齊王元吉……誰料禍起蕭牆,竟會發生一場慘烈至極的骨肉相殘。

尚未出師人先逝,白髮人送黑髮人,直教他好似肝腸寸斷,痛不欲生。

毫無疑問,李淵是個非常感性的人,但他畢竟也是一個坐擁萬里江山的帝王。

而此番選擇此地宴送兒女出征,正是他努力克服心理陰影的一次嘗試。

祝酒完畢,李淵以袖拭去眼角的淚珠,鄭重地囑咐道:“明昭、世民,疆場乃生死之地,你們肩負大任,可要多加小心,我軍兵馬遠勝突厥,宜步步爲營爲上,切記不可行險。”

李曜與李世民並肩齊聲拜道:“父親教誨,兒定謹記在心,還請父親一定要好好保重身體,以待我大唐天師凱旋歸來,獻捷於太廟!”

李淵放下心中的不捨,揮了揮衣袖:“你們出發吧,爲父靜候佳音。”

……

……

人如虎,馬如龍,大唐將士個個精神抖擻,浩浩蕩蕩地騎行在寬闊的官道上,槍槊林立,旌旗連綿,車馬如龍,無邊無涯,一眼望不到頭。

“貴主口渴麼?”

在整個隊伍的前方,一個俏生生的小女冠穩穩地騎在馬背上,雙手捧著一碟洗淨的葡萄,一臉討好地望著李曜。

“我剛喝過酒水,不渴。”

李曜微笑著婉言拒絕了,隨即用眼神向她示意:“你去問一問哲威吧。”

小女冠一雙漂亮的眸子立時閃過一抹明亮的光彩,笑靨如花地應道:“那我這就過去找他了!駕!”

說著,她一夾馬腹,無需手拉繮繩,那馬兒如心意相通一般,便轉過身軀,載著它的小主人奔向後方。

李世民策騎來到李曜身側,扭頭用下巴指了指那小女冠跑得頗爲歡快的背影,打趣地問道:“難不成這個孩兒就是阿姊的未來兒媳,那個工部尚書武士彠的次女華姑?”

李曜睨了李世民一眼:“沒錯,這門親事是前些日子定下來的,我和嗣昌都忙著出征事宜,沒怎麼聲張,所以知道此事的人並不多,不想世民的耳目倒是靈通得很。”

李世民有些奇怪的問道:“我觀此女年紀不過十二三歲,而我等此去萬里之遙,武士彠竟然也捨得她跟隨阿姊遠征西域?”

李曜太瞭解自家這位好二弟的心思了,此刻李世民故作好奇寶寶,絕不會是隨性而爲,想要拉近姐弟關係的用意簡直不要太明顯,於是她耐住性子解釋道:“我們兩家考慮到華姑尚幼,決定等她過了及笄之齡再完婚,後來武士彠帶她去面聖,父親似乎很喜歡這孩子,只是不知他們怎麼談的,父親竟然叫我先將她收入門下,編入隨軍的佈道營。”

出發之前,李曜以宗聖觀的道衆爲基本班底,組建了一支隨軍遠征的傳教團隊,號爲“佈道營”,就連她的師姐鍾靜雲也在此列。

“原來如此……”

李世民捋了捋修剪整齊的八字鬍,沉吟片刻道:“當初阿姊上奏說‘天朝欲光宅天下,必有文化輸出在前’,難道其中的‘文化’就是‘以文教化’之意麼?”

李曜點點頭:“大意如此。”

“大軍通過,人畜速速避讓!”

“爾等快點讓開!”

“動作快點!”

正說話間,前方不遠處傳來一陣喧譁,李曜和李世民擡眼望去,就見一羣胡商在前頭開路的騎兵驅趕下,正手忙腳亂地牽著駱駝躲到路邊,不過也有膽肥脾氣不好的人,嘴裡似在罵罵咧咧,騎兵拍馬上去抽鞭就打,不一會兒全都老實了。

李世民打量著這些服裝怪異的胡人,微微挑眉道:“阿姊你也看到了,這些胡兒畏威而不懷德,可見文化輸出絕非一樁易事啊!”

李曜只掃視路邊一眼便移開了視線,她一邊策馬向前,一邊緩緩說道:“不過改變這種情況,對我們來說也不算太難。手握兵仗,以武力使其畏懼,再以文教化,使其懷德。而教化可快可慢,胡人不識漢文,又多崇信胡教,你若先以儒學來化胡爲漢,非但很難引起胡人的興趣,甚至有可能會激起他們的逆反之心,昔兩漢魏晉設都護府,在西域經營三百餘年,只是一味講究包容,而不重教化,結果中原板蕩,一切努力轉眼間付諸東流,如今出了瓜州,便難覓華夏痕跡,所以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既然胡人的佛學能夠傳遍中原,我們也可師夷之法以制夷,用胡人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來教化他們。”

“師夷之法以制夷……”

李世民聽了茅塞頓開,臉上的表情好似在說李曜爲他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傳教佈道,改變胡人的信仰,這的確是一條捷徑!”

但他很快又冷靜下來,似乎想到了什麼,皺眉道:“可我覺得道家學說未必比儒學更具有優勢,說句實話,雖然本朝崇道,但道學經典晦澀玄奧,遠不及佛家經文更通俗易懂,也更容易受百姓青睞。”

李曜恬淡一笑:“誰說我只靠那些道學經典來傳教了?”

李世民微微一怔,但瞬即臉上現出恍然之色,試探著問道:“莫非……阿姊已經開宗立派?”

李曜頷首讚道:“不愧是世民,果然聰慧過人,你猜得一點沒錯。”

李世民動容地道:“阿姊可否給世民簡單講一講教義?”

李曜唱了一聲“福生無量天尊”,故作高深莫測地說道:“待大軍到了西疆,貧道再給你開開眼界,畢竟耳聽爲虛,眼見爲實嘛。”

李世民略微有些遺憾,但還是迅速收斂情緒,恭敬地叉手施禮道:“既如此,那世民也只有拭目以待了。”

第四百八十四章 干謁第二百八十三章 諄諄教誨第六十八章 相逢亦不敢相識第一百九十二章 巧遇第二百七十六章 十六字決第一百二十六章 那就是敦煌!第三百二十一章 謝主隆恩第一百零二章 一曲霓裳舞太極第七十八章 王八蛋,納命來!第二百五十二章 波雲詭譎第二百二十三章 耳目通達 劍舞兇猛第四百九十七章 花落誰家第二百六十八章 智者千慮……第一百七十二章 禁內最高機密第一百二十八章 告示第三百二十章 剪草第二百七十四章 據點第三百三十章 兇猛如虎第四百六十二章 門主第三百章 金星凌日第二百三十章 法師真乃謫仙人也!第四百三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四百一十三章 路無坦途第五十一章 鴻飛冥冥奈我何第二百九十七章 造化第五百一十八章 聽話就好第二百七十四章 據點第二十一章 魂兮魂兮莫歸來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斯媞第二百二十章 實誠人第九十五章 紅杏出牆春意鬧第七十四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百零一章 巧而又巧 巧合到家第二百九十五章 臣等明白!第一百八十六章 還真是大難不死!第三百三十七章 浮屍蔽川第二百八十六章 三公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吃罰酒麼?第三百六十四章 以彼之道 還施彼身第一百四十章 豈不美哉?第二百九十九章 苦肉計第五百零八章 情竇初開第一百八十三章 十萬火急第五百一十三章 武家女兒第四百八十章 明人不說暗話第三百五十九章 仁信第四百三十八章 義成之殤第二百二十章 實誠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耳目第四百二十九章 指日誓心,一語成讖第一百八十八章 可否借一步說話?第二百六十三章 你朋友何許人也?第二百四十四章 風波止第一百四十七章 面面俱圓第三十六章 日月同光 玄天定鼎第一百七十二章 禁內最高機密第四百五十二章 喜憂參半第一百五十一章 李明真接旨!第二百二十七章 義女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請自來第三百零六章 十面埋伏第三百四十四章 取捨第二百八十二章 安紅玉的選擇第四百五十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百二十七章 迷茫第三百零三章 小人物第八十八章 能忍則忍 能避則避第六十三章 寶刀強弓配猛男第四百九十二章 求知若渴第三百五十七章 曹湛第三百零九章 交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足長談第三百八十二章 姑侄夜話第四百二十五章 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第二百五十二章 波雲詭譎第四百五十三章 陰謀味道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人感應第四百一十一章 流言止於智者第三百一十三章 脫籠第四百八十九章 茲事體大第一百六十八章 待詔第二百九十九章 苦肉計第二章 夢醒難分莊周夢第五百一十九章 國門所在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地之大德曰生第五百章 照夜白第二百六十章 荒謬第八十二章 落門水岸馬蹄急第二百二十九章 陪我共舞一曲第三百六十一章 入洛第九十九章 是非知蔓 名利如風第二百二十五章 阿卯與阿蚺第三百八十七章 一手遮天第三百五十六章 鹽鋪第二百六十四章 槊殺敵酋第五百零七章 劫後餘生第二百四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三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六十七章 死者爲大第二百四十六章 山雨欲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右旗| 邻水| 庄河市| 枣阳市| 青冈县| 博野县| 邵东县| 策勒县| 阿城市| 富宁县| 宁乡县| 阿克陶县| 鱼台县| 康乐县| 肥西县| 申扎县| 车致| 庆元县| 桂阳县| 西宁市| 同心县| 安国市| 瑞昌市| 桐城市| 四平市| 阿坝| 平谷区| 杭锦旗| 汪清县| 彰化县| 大兴区| 廉江市| 余江县| 乌兰察布市| 宣化县| 利川市| 抚松县| 沧源| 林口县| 石渠县| 安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