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一十一章 周帝遺孀

朝陽初升,晨鐘響起,新的一天開始了。

時逢休沐,羅仁俊用過膳食,便早早出了家門,打馬趕往城西方向。

在車水馬龍中緩行了半個時辰之後,羅仁俊來到了休祥坊的東門,便有兩個坊丁在門口衝他叉手行禮:

“宇文什見過南陽公!”

“羅二九見過南陽公!”

羅仁俊招手示意,宇文什、羅二九心領神會,立即上前問道:“南陽公有何吩咐?”

羅仁俊鄭重交待道:“通知宇文氏、羅氏兩族長老,巳正一刻在坊東祀堂議事,我先去一趟萬善寺。”

“喏!”

等兩個坊丁答應一聲,羅仁俊便策馬一鞭,飛馳而入,坊裡行人似乎全都認識他,紛紛自覺退至街巷兩邊朝他默默施禮。

不多時,羅仁俊奔至休祥坊東南隅,牽馬上前敲了敲萬善寺的正門,大門應聲打開,一個老比丘尼打著哈欠探出身來,初見來者是個男子,不禁瞿然一驚,但隨即揉揉眼睛,看清對方是羅仁俊,立時又喜形於色,笑著催促道:“原是二公子呀,快些進來,莫叫閒人見到啦!”

萬善寺實際是一座尼庵,始建於北周宣帝大象二年,楊堅立隋後,詔令前北周皇室后妃以下千餘宮人進入該寺剃度爲尼,然後就基本不怎麼管了,任由這些女子自生自滅。

斗轉星移,隋亡唐興,時光一眨眼就過去了半個多世紀,當年的後宮佳麗們如今已大多離世,而餘者也都行將終老於青燈古佛,所以寺內沒什麼人氣,彷彿早已被世人遺忘。

羅仁俊進得寺門,在石樁上拴好坐騎,然後跟著這位看門的老比丘尼步入寺內最深處的一個庭院。

這裡鴉默鵲靜,環境清幽,唯有木魚陣陣,梵語聲聲,待老尼姑合十告退,羅仁俊徑自推開院中庵堂的房門,裡面有兩位緇衣女尼,一個端坐蒲團,左手豎在鼻前撥動念珠,右手極有節奏地敲著木魚,另一個則手執顏料盤和細筆,在正對著房門的蓮臺觀音坐像上面描描畫畫,動作姿態俱都頗爲專注。

誦經聲戛然而止,兩個女尼聽得動靜,齊齊放下手中的器具,轉頭看向門口,那端坐的女尼虛著眼睛,開口問道:“是誰來了?”

她皮膚很白,細看其容貌,依稀可辨當年風韻,只是她明顯患有眼疾,已然難以視物。

另一女尼平靜地答道:“是我孫兒。”

這女尼眉白似雪,但保養得宜,體態豐腴,面上皺紋很少,實際已是七十高齡之人,看著卻只有五十出頭,正是羅仁俊的祖母華光尼師陳月儀,而與她一起參禪理佛的同伴,則是出身北魏皇室的華勝尼師元樂尚。

羅仁俊上前作揖施禮道:“孩兒見過祖母,見過華勝尼師。”

陳月儀打量他一眼,問道:“十五郎一大早過來,不知所爲何事?”

羅仁俊道:“孫兒被唐皇賜婚了。”

元樂尚混濁的雙瞳似乎閃過一絲亮彩,雙掌合十,口呼佛號:“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陳月儀卻見羅仁俊神色不悲不喜,一對白眉不禁微微蹙起:“孫兒前來報喜,應該滿面春風纔是,爲何如此沉靜,難道那李淵讓你作了某位公主的駙馬不成?”

羅仁俊頷首答道:“是的。”

元樂尚聞言,再次合十道:“善哉,做駙馬好啊,十五郎遲遲不婚,貧尼一直擔憂十五郎什麼時候熬不住,就做了護國公主的……”

元樂尚少時性格乖張活潑,極受北周宣帝宇文贇的寵愛,儘管她已經做了數十年的出家人,可這言行舉止還是有些跳脫,陳月儀一聽她說話有些不對勁兒,沒好氣地打斷道:“十五郎乃先帝苗裔,怎可能去做沒有名分的面首?況且,我聽聞那護國公主爲避免壞了道行和永葆青春,竟狠下心斬斷自己與駙馬的夫妻關係,其絕情絕欲之舉,令我等也是自嘆弗如的,不然吾孫如此鳳表龍姿的男兒,也不會因她耽擱這麼多年了。”

隨即,她慈藹地問向羅仁俊:“孫兒快告訴祖母,婚配的是哪位李氏女?”

羅仁俊道:“朱陽公主李思媞。”

元樂尚還想問一問朱陽公主此女如何,陳月儀已然雙眉上挑,語氣不滿地道:“怎麼是個波斯胡姬?!”

當年李思媞被李淵詔賜李姓,請入宗親之事,可以說是震動朝野,饒是陳月儀深居尼寺,也對此略知一二。

元樂尚聽了立馬面露慍色,忍不住張口罵了出來:“李淵這老不休,真真是欺人太甚!”

以她有限的見識來看,波斯不過是一個非常偏遠的蕞爾小邦,哪怕是個宮婢所出的公主也比李思媞強得多。

她說著,又一臉恕其不爭地對羅仁俊責怪道:“這些年來,我和你祖母一直勸你快些成家……早知如此,我們該給你硬塞幾個好生養的,這休祥坊裡想做你妻妾的良家女可多得是!現在可好,被李家當作恩賞番邦的賜品了!”

元樂尚沒有生育過子女,一直將羅仁俊視如自己的孫兒,聞此“壞消息”不覺越想越氣,話也越說越重,羅仁俊見她氣呼呼的,而祖母也是鐵青著臉,忙不迭地賠笑道:“二位老人家快消消氣,事情絕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羅仁俊用了整整一個時辰才把他如何救下朱陽公主,護國公主又是如何勸他同意接受朱陽公主的約會,以及護國公主行將推行的封建制度等事一一解釋清楚。

講到最後,他還不忘糾正兩位老人對波斯的錯誤認知,找來竹紙,提起祖母的細筆,飽蘸顏料,使出自己從護國公主那裡學來的本事,迅速在紙上勾勒了一幅線條簡易而不失真的小地圖,然後擱下筆,在圖上一指道:“這一片地方就是波斯。”

陳月儀拿起地圖,仔細目測了一番,這才瞭然地點頭道:“想不到波斯國竟有這般遼闊。”

元樂尚好奇地問道:“具體多大?”

陳月儀認真地道:“其疆土約有半個大唐。”

羅仁俊補充道:“若非波斯國事衰敗,否則疆地還要大得多。”

元樂尚的雙目似乎又亮了,就連語氣亦變得激動起來:“如仁俊剛纔所言,若那朱陽公主能夠得繼王位,其所誕下的麟兒就是我大周復國之君了!”

羅仁俊想了想,又道:“其實我還有件事,想要告訴祖母和華勝尼師。”

“何事?”

羅仁俊斟酌著,小心翼翼地道:“仁俊與朱陽公主完婚後,可能會帶領宇文氏與羅氏兩族跟從護國公主西征,然後在波斯紮下根基,此行路途非常遙遠,也許……”

陳月儀和元樂尚對視一眼後,不等羅仁俊說完,連忙截口道:“孫兒的意思,祖母已經明白了,我們會全力支持你的。”

元樂尚昂首道:“不錯,仁俊可莫要嫌我和你祖母老了,只要還有一息尚存,你去哪裡,我們都會跟到哪裡!”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世民求父親賜一姊妹!第二百四十一章 舊識第四百四十章 宗親宴第二百九十三章 謎第二百四十四章 風波止第二十五章 身無分文不自在第六十五章 領先半步不爲癲第四百零三章 解疑釋結第四百三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四十四章 風波止第五百零五章 防患於未然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生以來最大膽的想法第四百七十八章 寶地第二百七十八章 先乾爲敬第一百八十二章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第四百七十五章 有何好處第四百二十一章 特使第二十五章 身無分文不自在第四百六十四章 先鋒第五十六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四百三十一章 頡利之大不幸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知當講不當講第三百九十二章 戲精對戲精第二百三十六章 承諾第三百零六章 十面埋伏第五百零九章 水落石出第五十章 夜色茫茫路漫漫第三十五章 南陰北陽 火死水旺第三百四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二十八章 先下手爲強第四百章 酉時相約第一百九十二章 巧遇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金剛第四百二十六章 奇正相佐,虛實相間第二百八十三章 諄諄教誨第二百七十八章 先乾爲敬第一百五十九章 謫仙?第三百八十四章 恩怨分明第一百一十章 可笑之極第三百五十五章 換裝第三百三十二章 歸心似箭第二百七十四章 據點第四百三十六章 自有辦法第四百八十二章 伏允之死第三百七十七章 只能信其有 不敢信其無第十五章 和善笑容驚煞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肩負天下莫心急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種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好曲,好看!第二百六十章 荒謬第一百八十七章 請告訴寡人,你是誰?第二百四十八章 虎嘯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知當講不當講第四百零一章 禽獸不如第四百八十一章 母死子貴而已第一百二十七章 迷茫第四百五十三章 陰謀味道第四百一十一章 流言止於智者第七十九章 可怕女人不可敵第四百六十八章 乞骸骨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的隨行者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就是平陽公主……的義妹?第三百四十六章 陣前談判第三百七十三章 話外之音第二百四十二章 索命第四百二十六章 奇正相佐,虛實相間第四百五十六章 如釋重負第三百五十五章 換裝第三百六十四章 以彼之道 還施彼身第八十章 一劍霜寒斬嵬名第三百二十章 剪草第二百五十二章 波雲詭譎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知當講不當講第二百九十四章 密報第十二章 犀利鐵腳降惡漢第四百七十五章 有何好處第三百七十五章 樂此不疲第三百六十章 真身歸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可碰觸第三百零七章 陛下會死!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淵大壽第一百五十七章 裙下之臣?第三百一十四章 斫首第三百二十六章 牝雞司晨第四百四十九章 春去秋來第四百九十一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五百零二章 古來未有第三百八十三章 代天巡狩第四百三十九章 日暮途窮第一百六十六章 道長可是此間主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那就是敦煌!第五百一十六章 師夷之法第三百六十三章 小把戲第六章 人走燈滅道不同第一百一十七章 術業有專攻第五十八章 精打細算走河西第一百二十九章 登門第三百九十九章 多多保重第一百零四章 知事始終近乎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名县| 九江县| 海南省| 鹰潭市| 金门县| 文山县| 河曲县| 阿巴嘎旗| 垣曲县| 思南县| 德格县| 遂平县| 宜阳县| 泗水县| 大冶市| 巴林右旗| 屯留县| 合水县| 信宜市| 喀喇沁旗| 南宫市| 大姚县| 夏邑县| 宁夏| 太湖县| 格尔木市| 郎溪县| 株洲市| 家居| 饶河县| 湘阴县| 贵州省| 乌什县| 江都市| 云阳县| 金秀| 漳州市| 阜宁县| 颍上县| 迁西县| 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