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4章 外來的僧道會念經

黑龍入宮當日,被鬼嬰所害的軍民共計三十八人,內中無一例外,都是因內臟抽空而死。

事後山海監將其統統收斂回衙門,然後又按照王守業擬定的章程,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常規測試。

屍首上倒沒驗出什麼蹊蹺來,但被抽出體外的臟器,卻在舍利佛光的映照下化爲了烏有。

以此判斷,內中應是蘊有某種邪異。

原本依著張四維的意見,爲免再生意外,合該將其焚燬殆盡纔是。

但督管李芳卻提出了異議,認爲既然尚未查明這批臟器究竟有何異常,又存有什麼損益之處,不好就這麼草草毀掉了事。

他畢竟是宮裡派駐的‘監軍’,雖未曾言明,但誰又敢保證這不是皇帝的意思?

於是拖拖拉拉的議了幾日,昨兒才終於定下章程:暫且不做處置,只將屍首臟器等物送往城外封鎮。

至於張四維今兒主動登門拜訪,則是因爲除了那批屍首臟器之外,浸泡在浴桶裡的喬氏孕屍,也在移鎮城外之列。

這顯然是擔心鬼嬰慘事重演。

對此,王守業自然沒有反對的道理。

畢竟按照他先前的規劃,等到城外營房建好之後,衙門裡那些封禁物們,本就該陸續轉移過去的。

不過還是稍顯倉促了些。

之前設計的預警、隔離、反制的等等機制,都還只是個概念雛形,壓根沒有進行過實測檢驗。

又搭上現如今山海衛中軍心渙散,難保不會再出什麼紕漏。 шшш?t t k a n?¢ O

不過……

猶豫再三,王守業還是沒有道出心中的疑慮。

畢竟這事是督管李芳主導的,自己又正巧告病在家,無需擔心會有連帶責任,何苦去觸這眉頭?

“伯成老弟?!?

卻說聊完了移鎮封禁物的事兒,張四維抿了口茶水,突的話鋒一轉:“衙門改制一事,你可曾聽聞?”

“倒也曾聽人提過幾句,說是要從衛所襲爵的武官中遴選充任?”

“是有這麼個說法?!?

張四維微微頷首,隨即卻又搖頭道:“不過這和咱們關係不大,真正有影響的還是官制上的變動?!?

“官制上也有變動?”

“據說原本的左右監副,年後要改做內外鎮撫,其中內鎮撫常駐宮裡,而餘下的一應武事,則有外鎮署理?!?

聽起來,這外鎮撫司倒同錦衣衛的北鎮撫司大同小異。

現下戴志超已在宮內,外鎮撫一職多半會由周懷恩充任,而日後若不出紕漏,大概會是他王某人的囊中之物。

這時又聽張四維道:“但監副一職也不會就此撤去,而是改做五品文職?!?

王守業聞言眉頭一挑,裝作不經意的在張四維臉上來回掃了幾遍,卻沒能從他那淡然含笑表情中,察覺到半點異樣。

可他主動說起衙門改制,又刻意點出這新設的五品文職,總不會只是隨口一提吧?

莫非是有意角逐這監副一職,所以尋求自己的支持?

可就算自己肯支持他,又能有什麼用處?

難不成自己區區一個武夫,還能決定五品文職的歸屬不成?

再說張四維升任六品主事未滿三月,期間也不曾立下什麼奇功,怎麼想也不符合繼續超拔的條件。

王守業心下狐疑,忍不住旁敲側擊的探問了幾句,可張四維卻反倒不動聲色起來,雲山霧罩的總不肯吐露心意。

沒奈何,他也只能岔開話題,聊些官場民間的軼事。

不得不說,這嘉靖四十年的京城委實熱鬧的緊,黑龍入宮一事餘波猶在,便又有幾樁蹊蹺事傳遍了街頭巷尾。

內中流傳最廣的一則傳聞,說是有個山西來的道人,不知爲何在菜市口設壇做法,引得歷鬼白日嘯冤。

後來消息傳開了,這道人被刑部鎖了回去,以妖言惑衆的的罪名枷號示衆——菜市口斬首示衆的犯人,都是刑部圈點查驗過的,這厲鬼嘯冤等同是在指證刑部草菅人命。

不想那道人在衙門口身披四十斤大枷,連站兩日油鹽未進,竟還神采奕奕朗朗誦經。

刑部驚覺有異,又知道今時不同往日,於是急忙將這事兒稟報到了內閣,內閣又批示由山海監跟進。

結果山海監派人趕到的時候,那道人卻早已不知所蹤,而諾大一個刑部,竟無人知道他是如何脫身的。

卻聽張四維道:“先前我曾調閱過卷宗,可惜留下的記錄極少,未能查出什麼來——倒是前日裡,張太嶽倒曾提出過一些猜想。”

張四維和張居正原本同在翰林院爲官,彼此自然早就認識,但卻沒有什麼深交——二任真正熟稔起來,反倒是張四維調任山海監之後的事兒。

當時張居正雖未能如願調任,卻十分大度的,將自己提前備下的預案,轉交給了張四維。

而後來張四維爲山海監勘定章程規矩時,便多有參照這些預案。

這一來二去的,交情自然不同以往,近些時日更是時常小聚閒談。

相較之下,王守業與張居正的筆友關係,則是一直處於‘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階段,除了偶爾的書信往來,彼此幾乎從未照面。

“不知叔大兄是如何猜想的?”

“說起來,他也是從你那‘氣運’一說上得來的靈感?!睆埶木S道:“先前黑龍從天而墜,伯成老弟你不是曾推斷,京城四周或有氣運屏障,等閒妖邪異怪難以生亂麼?

叔大他據此引申推論,先前萬壽節時僧道渡劫無一成功,或許也是因此所致。

而若真是如此,那京城之外的僧道沒有這般阻礙,會不會已經有人成功渡劫了?”

“你是說……”

王守業聽到這裡,忍不住接口道:“那曾在菜市口設壇做法的道人,就是其中之一?”

“未嘗沒有這種可能。”

張四維的臉色也逐漸鄭重起來,沉聲道:“就不知那劫難是否考校心性善惡,若只渡善緣還好,若一視同仁……”

他雖然點到爲止不曾明言,但王守業也聽出其中蘊含的憂慮。

僧道之流雖然自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歷朝歷代卻都不乏僧人道士,假託天命掀起民變民亂。

遠的如漢末黃巾,近的似白蓮教匪。

這還都是裝神弄鬼之輩。

若真有渡劫成功的僧道,拿真本事搞妖言惑衆的買賣……

王守業打了個寒顫,忙道:“子維兄之前不是想排查京城僧道嗎?不妨把重點放在外來掛單的雲遊僧道身上,屆時若真查出些什麼,咱們再上奏朝廷,要求各省督撫對當地的寺廟道觀嚴加監管?!?

第132章 不能白死第190章 蟲【上】第112章 滄州行【十一】第231章 驚變【一】第138章 塞外奇物(2/5)第130章 擒賊第250章 向日而生第164章 初會綵鳳【下】第203章 連鎖反應第38章 八月初一【上】第137章 百思不得其姐夫(1/5)第18章 佛光舍利【中】第3章 午夜驚魂第40章 八月初一【下】第17章 佛光舍利【上】第180章 擒第170章 雪崩?第251章 家事、幕後第31章 道錄司見聞【上】第211章 莊子第100章 滄州行【一】第125章 誤(4/5)第192章 蟲【中】第43章 升堂問案【下】第144章 革第135章 陸景承第九章 秋、雨第242章 陛下,時代變了第153章 聯合收網第228章 稟第240章 亥字顆內第250章 向日而生第8章 六裡橋【下】第75章 伯成第202章 龍威、氣運第72章 再用萬壽劫,是不是不合適?第143章 ‘姐夫’與小舅子第5章 夜議【下】第170章 雪崩?第38章 八月初一【上】第254章 變故第95章 馬糧第160章 立碑【1/4】第116章 滄州行【十五】第138章 塞外奇物(2/5)第122章 烏龍(1/5)第36章 陰魂不散第11章 名第120章 貪生怕死莫入此門第38章 八月初一【上】第168章 介入春闈第112章 滄州行【十一】第228章 稟第162章 鍋從天上來【3/4】第255章 撲朔第53章 除疫【中】第56章 定妾第140章 火紋 (4/5)第67章 萬壽劫【三】第89章 正統玄幻與寵物小精靈第247章 後宮微瀾【初】第101章 滄州行【漷縣篇】第98章 定計追查第187章 狐假虎威【3/4】第27章 重逢第181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62章 宿醉第18章 佛光舍利【中】第18章 佛光舍利【中】第238章 大廈將傾第215章 絕聖棄智第53章 除疫【中】第19章 佛光舍利【下】第114章 滄州行【十三】第222章 動員第101章 滄州行【漷縣篇】第201章 留待自裁第251章 家事、幕後第45章 立制第251章 家事、幕後第224章 會第60章 窮則兼濟天下,達則獨善其身第55章 施藥第234章 大齡中二第104章 滄州行【三】第55章 施藥第45章 立制第75章 伯成第150章 賜甲、降魚(4/5)第221章 飢‘民’第245章 家計事第83章 衙中瑣事第97章 漷縣怪事第201章 留待自裁第62章 宿醉今天不是沒更新,是章節屏蔽了第201章 留待自裁第65章 萬壽劫【上】第244章 外來的僧道會念經第82章 跑官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江| 旺苍县| 康马县| 达拉特旗| 昌都县| 宁阳县| 德州市| 伊金霍洛旗| 兰西县| 安岳县| 丰宁| 页游| 永济市| 长岛县| 莱芜市| 衡阳县| 普定县| 澄迈县| 祥云县| 泗水县| 遂溪县| 屏南县| 城口县| 项城市| 鱼台县| 富阳市| 虹口区| 临沭县| 晋州市| 旬邑县| 邛崃市| 江华| 玉林市| 伊川县| 宿州市| 喀什市| 晋江市| 卢氏县| 巍山| 樟树市|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