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三回 周引獻計南伐宋 王稟聯將北御金

《燕山亭》: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話說當時陳希真等人正在逼宮禪位,卻見李若水七人領著那一衆小官厲聲斥誅,陳希真心惡之極,厲聲喝道:“爾等蕞爾小官,焉敢在此無理取鬧,擅議朝政!”李若水那一衆官員仍是不肯退下,上前進宮,百官細看之下,才見爲首這七人皆是頭頂抹泥,自縛身軀,齊跪宮門之前,原是要做死諫之舉。陳希真勃然大怒,便命將爲首七人拖入宮中,身後那些小官各自趕回家去,不想這七人雖是被拖入宮中,卻端的是氣不長出,面不改色,仍是言辭義正,絲毫不懼。陳希真大怒道:“衛士何在!”左右早是各閃出一百來名宮廷衛士,快步上前,將這七人按倒在地,各自打了一百訓棍,皮開肉綻,血流不止。幾人仍是據理力爭,不肯退走。陳希真便命將李若水、何慄、陳東三人革職關入天獄之中,再不啓用。小官秦檜再貶爲鄆城縣令,即刻趕出京城。此三主領之人已被帶走,餘下四人張鈺、楊貴、馮格、蕭續峰見狀仍是在冒死直諫,不願退走。陳希真勃然大怒,命衛士將張鈺、楊貴拖至鬧市斬首,馮格、蕭續峰二人夷滅三族。此一事著實震驚了整個京城,卻文武百官無人再敢諫提一語。陳希真見礙事已去,剛要開言,卻又聽得兵士快馬傳報一事,朝堂皆是大驚,只得暫且擱此禪位之事,轉議他事。

若問爲何大事,便需從頭說起,不知看官可曾還記得那先前在定州府的異人周引?原來這周引先祖乃是後周皇帝柴榮,本姓也是柴家,單名一個熙字。他的父親便是那梁山好漢,小旋風柴進的叔叔柴皇城,即是如此,爲何在那殷天錫仗勢欺人之時,只見柴進奔走,獨不見周引身影?原來在這周引十六歲時,高唐州忽的出了一個麻衣老尼,無人知其來歷,每日只是走街串巷,口中神神叨叨,根本無人願理。忽的一日,這老尼來至柴家門前化齋,柴家素來有救濟之風,柴皇城便叫柴熙提了一袋口糧出門贈予那老尼,不想那老尼一見柴熙這般模樣,兩眼頓時有微光泛泛,便要化他做自家徒弟,這柴皇城夫妻倆雖是個吃齋唸佛的心善人家,然也唯有柴熙一個獨苗,因此都是不肯。那老尼見此,也不多言,轉身便已消散不見,柴熙大感驚奇。一家人本想此事就此過了,不想忽的一日竟不見了柴熙身影。全家各處訪覓無蹤,柴皇城夫妻二人整日只得以淚洗面,難以言表。

誰料時已過了半年,柴熙忽然自己回了家來,柴皇城夫妻轉悲爲喜,連忙詢問這半年之事,柴熙說是那老尼把他領到一處深山古洞裡,原來這老尼乃是佛祖座下護法神將遊奕靈官,此番來往人間,是圖收一對金童玉女,各傳教自家身法,讓其造福人間,普度衆生。那玉女名喚劉慧娘,小字阿秀,一張秀臉生得可謂是閉月羞花,傾國傾城之貌。而柴熙生的目秀眉清,俊美端莊。正是天造地設一對金童玉女。那老尼喜極,便教劉慧娘一切兵法戰陣,奇門遁甲,太乙六壬之術。而教柴熙一切上古失傳武學,玄宗八卦,鬼影迷蹤,易容幻魅之術。時過半年,二人皆是學有所成,各得碩果,準許出關。柴熙當即是向劉慧娘傳達慕意,原來柴熙見這劉慧娘如此美貌,雖是平日被那老尼嚴加管教,不得摻染凡間七情六慾,方纔可爲人上人。當下二人既已出關。柴熙便是遏制不住的聊表心情。不想劉慧娘聽罷,卻是斷然拒絕,柴熙追問緣由,不過一句雲泥已殊路耳。說完便是邁步遠走,再無回頭。柴熙雖是心傷,卻只得強壓苦緒,返還家中。柴皇城見神靈如此庇佑,自是感恩戴德,從此更加仁德施善。而柴熙卻是因此事而難以釋懷,居家一陣時日,便又返還師門,刻苦銘痛,一心安於休道,那老尼知曉此事,也知世間情字,非隻言片語所能釋,便也將柴熙留於自家身旁。將先前教與劉慧孃的一切兵法戰陣,奇門遁甲,太乙六壬之術。柴熙天賦異稟,又兼此事壓遏心神,學藝自是突飛猛進,轉眼之時,便已將這法門融學貫通,那老尼見狀,也是點點頭,道:“徒兒你命紋奇詭,今生注是難容善惡,天地之道,唯有全憑己心。”柴熙道:“徒兒記住了!”那老尼又道:“明日我便將返還天庭,這人間將有傾世之變,我傳你們二人之法,本是希圖各平一方,還塑天道,未想卻鑄了一番惡果,徒兒須謹記我今日所傳,安建社稷。”說罷,那老尼把手往柴熙滷門上輕輕一按。柴熙只覺自家頭頂自滷門處竄進一股熱流,頓時暈厥過去。

再睜眼時,那老尼已是不見蹤影,柴熙只覺自己似是嬰孩重生,分外清醒。又見洞中獨留一罈珠寶。柴熙拾起那壇珠寶,出山奔家而去,竟才得知,那殷天錫早把自家父親柴皇城氣懟而死。母親也是因此事身患病癥,兄長柴進雖是百般尋醫照料,卻也無濟於事。而後梁山被滅,兄長柴進又被蓋天錫所害,柴家家業也盡被朝廷所收。今遭不過只剩兩座孤墳野冢而已,柴熙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唯有心中悲痛欲絕,猶如王質爛柯,難言悲情。只得暫先化名周引,一面掩人耳目,一面了察詳情。方知劉慧娘亦是蕩滅梁山的兇魁之一,周引知曉仰天悲哭,良久之後,獨自一人提著一甕渾酒,走至柴家三口墓前,周引雙膝跪地,三磕九叩,額頭泣血,兩眼赤紅,咬牙切齒道:“趙家老兒,你奪了我柴家的江山,還要如此趕盡殺絕,我定要你趙家血債血償!”主意既定,周引便潛伏定州,因周引早先曾來此學過零星醫術,尚有識人,又兼知府嘗葳昏庸,此事全然不費力。不料下計未起,就聞得雲天彪被金兀朮殺得大敗,貶官來此,雲龍、劉慧娘亦在其中,周引見了,頓時思緒頓開,幾番周折,再行借刀殺人之計,滅了雲劉兩家之仇。劉慧娘既死,周引再無半分牽掛,一人隻身北上,直奔大金國會寧府城而去。

周引晝夜兼行,不過數日便是到了大金國,先以摘星之術名冠市坊,引人所覺,後號以大計去求見金朝皇子金兀朮。當時金兀朮在中都宮福安殿中如坐鍼氈,亦無計可施。只因先前兩番征伐大宋,皆是未得大勝,難免有挫軍心。金兀朮正憂悶間,忽聞舍人報說殿外有一人求見,說有滅宋之計獻上,金兀朮大驚,連忙叫帶人進殿,只見那人矩步端詳,目秀眉清,錦衣繡襖,俯伏在地,拜道:“在下週引,此番特來求見金王子。”金兀朮見這周引儀表不凡,也是做禮道:“先生有何計可獻上?”周引道:“敢問我王,先前既是出兵二回南征宋國,何故此番卻要躊躇滯兵,只圖宋國皮毛金銀,而於宏圖偉業於不顧。“金兀朮道:”我大軍此前二回南下,所過之境無一不是望風而降。誰料太原重鎮城高牆厚,守城將帥軍民同心。兩側山地非我騎兵所長。實難破得,倘若一時冒進,則周遭州縣支援不斷,我軍後備疲乏,難以取勝。屢番宋國以金帛納和,是爲百官所圖大計,不知先生有何高見?“周引笑道:“大王莫憂,在下此番正有妙計獻上。”金兀朮大喜,連忙請教,周引道:“我王可還記得先前那叛逃宋國的反將張覺否?”金兀朮道:“張覺那廝,叛逃宋國,罪該萬死,宋已殺人獻首,納以金帛謝罪,不知先生。”周引道:”張覺先前潛逃之路乃是幽州門戶掘鬆谷,我王可先派兵佔據此地。“金兀朮道:”先生之想,我亦有所思量,只是若佔掘鬆谷,則可長驅攻入太原府,拔我起兵之優,卻難以破得此堅城。“周引道:”大王莫慮,何須顧及小子,而損大兒。“金兀朮道:”還請先生明說。“周引道:”我王可派數員良將帶一彪兵馬沿掘鬆谷直撲太原府,太原乃宋國重鎮,周遭縣府必當派兵搭救,若是出兵,則我大軍可沿另路再攻燕京府。“金兀朮道:”若是隻此之計,則兀朮首回所想亦是如此,過了燕京府,則宋國大將種師道亦是顯赫之將,遠非那雲天彪這般誇誇之輩可媲,其麾下種家軍亦是虎狼之師,不可小覷。“周引搖搖頭,笑道:“非也,宋國武備廢弛久矣,且眼下山東一帶水泊梁山重新燃起,殺盡一片無能官吏。先前所謂徐虎林這般奇詭之人,不過腐儒癡心,鷹犬愚賢。大宋至此已是州郡地方無人可用。天時地利人和皆無,種師道、李綱雖勇,卻是獨木難支,且朝中蔡京、童貫六賊不過諂佞之輩,恐人奪功害己,如若我王真可一舉攻破燕京府,牽制太原府守軍,則種家軍亦首尾難顧矣。又聞近日種師道已是患病難行,更爲我大金之良機,我王斷不可錯失!”金兀朮聽罷,連聲道:“好極、好極!先生所獻之計,真乃我大金之福音也。不知滅宋之後,先生需索何種賞賜?”周引拱手道:“在下不圖賞賜,只因與大宋國有血海深仇。”金兀朮大喜。連聲道:“先生莫憂,我大金得先生之法,此番必可南下滅宋,到時先生之仇必可報矣!”周引道:“若是如此在下便請大王應允一事。”金兀朮道:“先生但說無妨。”周引道:“周引只求大王每破城時,只殺這大宋皇族便好,休要殘害城中百姓。”金兀朮道:“定然!”當下便是好生安置周引,進宮稟告金帝此等大事,金太宗大喜,當即降旨各府,一切皆按周引之計行事,不在話下。

旦日清晨,晨曦欲吐,紅日未升,一輪圓月懸西天。大金國太宗皇帝召集百官,就於會寧府郊野大房山祖陵處祭天,金帝開言謂文武百官道:“衆位愛卿,莫要遲疑,朕意已決,今歲必將南征大宋國。”次日,金天子傳旨,命大金皇子金兀朮爲三軍兵馬大元帥,周引爲隨軍參贊,十九日告廟誓師,二十日辰時出師。金兀朮蹈舞謝恩。到了這日,金天子親詣太祖告廟,遵依古制,陳設輝煌,儀度敬慎。金兀朮受了兵符印信。到了二十日,金天子出郊行御餞禮,送金兀朮祭纛興師。滿朝文武官員隨送出城。一時震動京都,異常炫耀。其時天日晴和,風光明麗,士民聚觀,欣欣色喜。只見那旗篩連雲,戈矛耀日,祥光萬道,飛上九霄,須臾間天上慶雲聚集,五色繽紛,結成“四海一統,大金當歸”八個吉祥大字。萬目共觀,歡呼雷動,羣臣齊慶聖德,金天子感仰天恩,龍顏大悅。三軍兵馬大元帥金兀朮叩辭御駕,與隨軍參贊周引,率金將完顏宗翰、完顏宗峻、完顏宗幹、完顏宗望、完顏宗輔、蒲家奴六員大將,漢將姜婁、潘休、胡喜、程質、徐統、張仁、陳純、趙義、高忠九員偏將,並著金軍三十萬,一齊起行,南下滅宋,時乃大金天會三年十二月庚子日。

金兀朮率三十萬大軍一路疾行,待繞過掘鬆谷後,命姜婁領八員偏將,十萬金軍,南下直攻太原府。自己領周引並著六員金將,二十萬金軍繞道再度轉攻燕山府。大軍兵分二路,勢如破竹。各破城府之後,相約於開封府外打猴坡會師。先說姜婁那彪人馬來至太原城下,一切果如周引所言那般,太原府守將王稟、知府張孝純率軍誓死抵抗,斷然不降。雙方幾日大戰下來,仍是各有所傷,不得破城。姜婁見了如此戰況,這日早時待要攻城前,便先把人馬擺開,自己一馬縱出道:“我乃金國大將姜婁,今日我大金天兵到此,爾等何故負隅頑抗,還不早降?直待城破後拿住了,必將碎屍萬段。”王稟聽了大怒,當即叫知府守城,自己手揮長槍,大開城門,一馬殺了過來。姜婁見狀,亦是手握鐵槍,縱馬來迎。只聽得兩軍吶喊喝采。果是馬軍踏鐙擡身看,步卒掀盔舉眼觀。兩個施逞諸路槍法。但見:

一個屏風鐵槍,勢如霹靂;一個水平長槍,勇若奔雷。一個朝天槍,難防難躲;一個鑽風槍,怎敵怎遮。這個槍使得疾如孫策,那個槍使得猛似霸王。這個恨不得槍戳透九霄雲漢,那個恨不得槍刺透九曲黃河。一個槍如蟒離巖洞,一個槍似龍躍波津。一個使槍的雄似虎吞羊,一個使槍的俊如雕撲兔。這個使槍的英雄蓋盡太原府,那個使槍的威風播滿大金國。

兩將大戰,一氣戰了四十回合,自是不遑多讓,姜婁身後金兵,王稟城上宋軍。各也交鋒,喊聲助威,血染八方。可想這太原區區一府之兵,怎敵得過大金十萬兵馬。不到一個時辰,王稟已被姜婁大敗,只得敗逃入城中,身後金軍也是撞開城門,奮勇殺入。姜婁趁機揮兵進城,追趕王稟,不想王稟一人於大道上躍馬橫槍,大喝道:“金賊你中計了!”姜婁大驚,說時遲,那時快。就見得這太原府東西南北中四周盡是宋軍旗號,紛紛往至城中殺來,將這一彪金軍十萬人馬,在此城中盡數甕中捉鱉。敢問這是那十路軍馬:

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

上黨太原節度使徐京

京北弘農節度使王文德

穎州汝南節度使梅展

中山安平節度使張開

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

雲中門節度使韓存保

隴西漢陽節度使李從吉

瑯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

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

原來這十路軍馬,都是曾經訓練精兵,更兼這十節度使,舊日都是綠林叢中出身,後來受了招安,直做到許大官職,都是精銳勇猛之人,非是一時建了些少功名。王稟早年便是素來與他十人交好,自先前二回戰退金人之時,便有所思,大軍來前,便已暗下書信,命這十位節度使各自帶兵來救,十位節度使欣然應允,王稟便帶兵誘敵入城,此十路軍馬則趁勢攻入城中,一舉殲滅金軍。當下雙方混戰,層層疊圍,姜婁見事不好,連忙抵兵殺出,翻轉搖戰。王稟這十一員大將大吼來追,畢竟這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九十七回 賀太平金營納臣 李君一京城勤王第四十七回 召忻殊死戰水虎 高梁飛刀傷羣英第十二回 楊仲文巧治二將 女諸葛折兵焚心第十一回 酒沙門貪功中箭 瘋武郎棍法揚名第五十八回 黃延叛逃官兵營 張謙奔走兗州府第三十六回 酒道人醉泄天機 哈團練痛失前莊第三十二回 楊騰蛟掠西二村 袁慰庭絕處逢生第十四回 雲天彪失陷定州府 薛廣基兵討梁山泊第八十八回 賈氏折兵柳城寨 青娘退保高平山第三十回 彌勒佛猛鬥金成英 韋揚隱魂斷靈蛇嶺第二十一回 康捷再取奇毒草 孔仲醫破假聖裔第七十七回 龍口關腐儒兵覆 鄆城縣悲將殞身第二十六回 李若水大罵希真 張叔夜太廟悔過第三十八回 史谷恭計攻水泊 李君一陣擺蓮花第十八回 馬陵山強人放狠話 雲中蛟蕩魔施神威第一回 梁山泊星主魂託 天帝殿繼忠重遊第三十九回 魁雷林英雄聚義 蒙陰縣彭帥起兵第二十六回 李若水大罵希真 張叔夜太廟悔過第十一回 酒沙門貪功中箭 瘋武郎棍法揚名第七十五回 賀喜竊符攻梁山 許亨攜衆保水泊第八十三回 減兵竈魏王失計 地雷法大刀掘堤第六十三回 君一陣罵魏輔樑 繼忠獨戰四檮杌第八十五回 二二隊齊渡水泊 三三軍分破七山第九回 雲公子怒鬥許亨 李尚書初戰官兵第五十四回 梁山攻打兗州城 洋師奇制火牛車第四回 僧繼忠梁山會友 賀太平朝廷失意第四十三回 遇惡霸泊良打虎 高懸鏡孫立誅惡第二十七回 梁山泊再計報仇 鍾離雙請纓出兵第十三回 百花山同心歸水泊 天機匠重建梁山寨第九十二回 金鸞池豙殳弒君 罪己詔上皇傳位第九十六回 張叔夜血染汴京 李若水取義金營第五十四回 梁山攻打兗州城 洋師奇制火牛車第三十六回 酒道人醉泄天機 哈團練痛失前莊第五十六回 李君一重攻兗州 真耀書誤失四營第八十六回 雙軍協力破水寨 衆虎同心滅猴山第五回 華陰縣豪俠聚夥 涼水亭英雄歸心第十三回 百花山同心歸水泊 天機匠重建梁山寨第十二回 楊仲文巧治二將 女諸葛折兵焚心第七十二回 小諸葛戲耍官兵 鄧宗弼蠶民設伏第五十八回 黃延叛逃官兵營 張謙奔走兗州府第三十三回 毒扁鵲險救太公 銅骨將重遇故人第三十八回 史谷恭計攻水泊 李君一陣擺蓮花第九十七回 賀太平金營納臣 李君一京城勤王第六十三回 君一陣罵魏輔樑 繼忠獨戰四檮杌第六回 麒麟角兄弟入夥 小諸葛遇師從義第八十九回 徐和兵求滿家營 葉勇命喪秦王洞第四十八回 聞達救援陳希真 繼忠會師李君一第二十九回 哈蘭生兵敗水泊 金成英帶兵助戰第七十回 張才匠器破鐵甲馬 周醫士火燒硯山寨第四十一回 彭帥敗走南溪谷 羅海射兔逢英雄第三十八回 史谷恭計攻水泊 李君一陣擺蓮花第六十五回 忠義堂禍首伏誅 監押牢父女重逢第七十一回 降星宿天彪伏誅 殤天眼慧娘自盡第七十七回 龍口關腐儒兵覆 鄆城縣悲將殞身第七十九回 劉林錘殺呼延綽 永清箭射薛廣基第七十回 張才匠器破鐵甲馬 周醫士火燒硯山寨第八十三回 減兵竈魏王失計 地雷法大刀掘堤第十三回 百花山同心歸水泊 天機匠重建梁山寨第六十回 張謙巧造飛天車 戴衝捨身破城牆第二十回 鍾離雙入夥梁山泊 李君一一戰唐家寨第五十八回 黃延叛逃官兵營 張謙奔走兗州府第三十回 彌勒佛猛鬥金成英 韋揚隱魂斷靈蛇嶺第三回 燕山府官兵覆沒 百花山雷將殞命第九回 雲公子怒鬥許亨 李尚書初戰官兵第四十九回 薛廣基單挑高梁 李君一計殺谷恭第九十六回 張叔夜血染汴京 李若水取義金營第九十八回 陳希真夜逃射轅 楚子明晝說水泊第二十九回 哈蘭生兵敗水泊 金成英帶兵助戰第六十四回 提蛀蟲自毀圍城 麒麟角大破兗州第三十回 彌勒佛猛鬥金成英 韋揚隱魂斷靈蛇嶺第四回 僧繼忠梁山會友 賀太平朝廷失意第四十回 蒙陰縣三虎戰彭帥 落蛟崗好漢擊道子第九十二回 金鸞池豙殳弒君 罪己詔上皇傳位第九十二回 金鸞池豙殳弒君 罪己詔上皇傳位第七十六回 蠹虤夜奪坎離谷 許亨智敗賀太平第三十三回 毒扁鵲險救太公 銅骨將重遇故人第九回 雲公子怒鬥許亨 李尚書初戰官兵第四十六回 希真對陣李君一 李乾水淹召家村第七回 華雲莊李全遇險 嶽州城阮武劫獄第五十八回 黃延叛逃官兵營 張謙奔走兗州府第二十七回 梁山泊再計報仇 鍾離雙請纓出兵第六十四回 提蛀蟲自毀圍城 麒麟角大破兗州第三十五回 贈玉佩佳緣定盟 設溫酒道人中計第九十一回 梁山泊羣星建功 陳大巨橫遭禍事第六十六回 劉廣夜襲定州府 周引語裂三縣兵第七十回 張才匠器破鐵甲馬 周醫士火燒硯山寨第一回 梁山泊星主魂託 天帝殿繼忠重遊第六十六回 劉廣夜襲定州府 周引語裂三縣兵第三十回 彌勒佛猛鬥金成英 韋揚隱魂斷靈蛇嶺第八十一回 道子單入金鑾洞 孫慈巧勸齊天皇第九十五回 八面圍城攻汴京 六甲排兵溺城門第十五回 疾火眼連戰敗三將 玉女劍暗地擒猛虎第七回 華雲莊李全遇險 嶽州城阮武劫獄第十八回 馬陵山強人放狠話 雲中蛟蕩魔施神威第三回 燕山府官兵覆沒 百花山雷將殞命第九回 雲公子怒鬥許亨 李尚書初戰官兵第二十三回 唐文理暗下降書 李君一三戰唐家寨第五十八回 黃延叛逃官兵營 張謙奔走兗州府第五十一回 梁山泊羣星排位 八卦臺君一拜仙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景山区| 万宁市| 江达县| 古田县| 延长县| 霍城县| 金沙县| 靖边县| 云和县| 政和县| 佳木斯市| 古丈县| 永寿县| 凤凰县| 松阳县| 黄骅市| 阳东县| 麻栗坡县| 宁津县| 永宁县| 常德市| 田阳县| 澄江县| 渭南市| 云安县| 扶沟县| 上思县| 宣威市| 武安市| 扎赉特旗| 扎鲁特旗| 丰都县| 呼玛县| 永和县| 襄垣县| 阿荣旗| 晴隆县| 逊克县| 晋州市| 神木县|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