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七章? 劉愛雨籌辦茶莊

這個冬天,北京沒下雪,儘管每次天氣預報都報近期有降雪,但是,漫天髒兮兮的烏雲,被風一吹就散了,雪,賴在了遙遠的西伯利亞。

劉愛雨請趙波喝茶。

在廣州時,劉愛雨喝過幾次茶,廣州人的茶喝得驚天動地,太鋪排太張揚。

一次,桌上上了三四十個小菜,從午後一直喝到傍晚,這哪是在喝茶,簡直是一桌滿漢全席。

他們去的這家茶樓,在蘇州街,黃金地段,人來人往。

劉愛雨和趙波坐了一個雅座,要了一壺碧螺春,點了肉丁饅頭、艾窩窩、蜂糕、排叉幾樣茶點。

趙波打量了一下,茶樓裡顧客很多,人來人往的,服務員忙著接待、安排就座。

這頓茶喝了兩個小時,消費了480元。

劉愛雨問:“感覺咋樣?”

趙波說:“有點貴,不是一般人能消受的。”

劉愛雨說:“現在的茶樓變樣了,早不是老北京那時候的大碗茶了,一把香片,一壺開水,從早喝到晚,聽聽相聲聊聊天,說說家長裡短。茶樓成了上層精英消遣放鬆、老闆談生意的場所。”

劉愛雨說:“咱們這個消費是低檔的、普通階層的,有錢人一頓茶就喝去幾千塊錢。

趙波聽得目瞪口呆,他不明白,他和劉愛雨無生意可談,爲啥要花幾百塊錢喝一壺茶?

劉愛雨打算開家茶樓,據她這兩個月來的考察,一個茶樓辦好了,每月賺個幾十萬是小菜一碟。

趙波沉吟著,茶樓是賺錢的,但不是所有茶樓都會賺錢;開一座茶樓,先期的裝修費就要幾十萬上百萬,每年的租金也不是一個小數字,萬一搞砸了呢?風險太大了。

劉愛雨批評他悲觀主義,凡事瞻前顧後、疑慮重重,總考慮最壞的結果,這種思維要不得。

趙波說:“我擔心你萬一搞砸了,損失慘重,這口氣就緩不過來了。”

劉愛雨說:“不用另租房子,孫教授這個院子就挺好的,花幾十萬裝修一下;別的茶樓都是在鬧市中、在高樓裡,咱在巷子裡,四合院風格獨特,而且巷子口就有停車場,很便利的。據我考察,現在酒樓茶樓,附近沒停車場的,生意一般都不大好。”

趙波沉吟著,劉愛雨說:“我剛來北京時,手頭只有五六萬塊錢,就算賠本了,大不了回到五六年前,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趙波攥緊拳頭說:“對,咱本來就一無所有,怕個啥?再幹一票。”

一旦想通了,就沒有可顧慮的,只有一個勁地往前衝。

孫教授的這個院子,正房五間,坐北向南,東西各三間廂房,院子中央有二百平米的空地。

劉愛雨規劃了一個涼亭,四面環水,種植紫藤和爬山虎,搭建一個抄手遊廊,曲徑通幽,直達室內。

整個茶館的設計,要中式花,材料全部用原木,不加工、不刷油彩、不用現代的裝飾材料,一切保持原生態。

十一間房子,搞出幾十個小包廂,每個包廂的裝飾風格,絕不雷同,劉愛雨已經給它們想好了名字:小橋流水、大漠孤煙、巴山夜雨、茶馬古道、蕭關漁鼓、雪擁藍關等等。

一切用最貼近自然的方式構建。

一句話,就是要新穎、獨特、別緻,和京城的茶樓,無雷同之處,在視覺上,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還沒有嚐到茶就有了飲茶的愜意。

劉愛雨的理念,也啓發了趙波,他提了很多修改完善的意見。

趙波有個同學叫張磊,搞裝潢的,趙波一個電話,他來了,看了四合院,聽了他們的方案,表示贊同,說:“我做出來的效果,肯定要比你們想象的還美。”

三個人在圖紙上畫畫改改,直到一週後,找不出一點毛病了,纔算定稿。

張磊裝修過許多高檔會所、足療店、私房菜等,他技術好、理念超前,他說茶樓是個很有前景的生意,關鍵是能不能做大做強。

據他所知,京城的茶樓,三分之一在盈利,三分之一隻能保本,另有三分之一即將關閉。

張磊的話,既讓趙波和劉愛雨深感壓力,又催生了他們的信心和力量,既然有三分之一在盈利,那我們新開的茶樓不會差到哪裡去。

裝修開始了,張磊夜以繼日地趕工。

與此同時,茶館的服務員也開始招聘了,招聘啓事發出去了,前後一共有三十多個應聘的,有大學茶道專業的,有在別的茶樓幹過的,還有對茶一竅不通的。

劉愛雨和趙波選擇的標準是:一人品要好,誠實守信、性格溫和。二是要懂點茶道,會沏茶、賞茶、聞茶、飲茶。三要懂茶德,廉、樂、甘、香、和、清、敬、美八德。四要懂點琴棋書畫的常識,懂茶葉茶具的鑑賞知識等。當然,必須是相貌清秀、性格溫和的女子。

經初步考察,一共招聘了八名服務員,每天集中在趙波的電腦部裡培訓,收看視頻,聽老師講課。

有時候,劉愛雨帶她們去各大茶樓喝茶,讓她們觀察服務員的表情動作等等。

兩個月後,茶莊開張了,“問雨軒”的牌子掛起來了,破例地沒有燃放爆竹,沒有樂隊演奏,也沒有歌星助興演唱,一切都是安靜的,和茶莊的風格一樣。

早在一個月之前,劉愛雨就找了一家資深廣告公司,對茶莊進行宣傳,廣告公司印了許多傳單,派人去發。

人們看到的是:“問雨軒”茶莊,中式茶樓,融小橋流水的江南美景和天高地闊的塞北風光與一體;這裡是你沉思冥想的港灣、是你精神的棲息地、心靈休憩的驛站。“問雨軒”茶莊就要來了。

一週後,廣告詞是:“問雨軒”茶莊開張倒計時了,從此,喧囂的都市裡,有了一方寧靜的田園。

又一週後,人們看到的是:“問雨軒”在一場風雨之後,款款而來,它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她真的就要來了。

散發廣告傳單的是茶館新聘的服務員,她們都穿著特色鮮明的民族服裝,瑤族的、苗族的、蒙古族的、回族的,走在街上,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引起衆人圍觀、合影、留念,而她們斜挎著的綵帶上,都印著“問雨軒”的字樣。

懸念,不斷地製造懸念,吊起人們好奇的胃口,一時間“問雨軒”茶莊,成了人們茶餘飯後閒談的熱點。

因此,當3月12日,茶樓開張時,儘管沒有鬧出大動靜,但顧客已經足夠地多,人們都想見識一下,這座自稱京城第一家的茶莊的真實面目。

在經營方式上,劉愛雨和趙波的思路分歧太大,劉愛雨將茶莊定位在中高檔以上,而趙波認爲面向普通消費者,薄利多銷。

趙波還主張,茶莊開張的前三天,對所有人免費開放,無償喝茶,遭到劉愛雨的斷然拒絕。

劉愛雨認爲讓所有人都免費喝茶,是降低門檻,會對後期的營運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就像五星級酒店,寧可空著,也不能降到白菜價,它得矜持,得端著架子。

高端茶莊,不能像超市促銷一樣,免費領幾個雞蛋,從而讓一幫老太太老大爺,沒命地狂奔,那不是她要的經營思路。

院子的入口,原來是兩個墩子一個鐵門,現在,兩棵攀龍虯曲的古木,在兩旁矗立,兩棵樹的枝條在空中纏結在一起,並吐露著濃濃的綠意。

進門後便是一座假山,流水潺潺,水珠迸濺,透著絲絲涼意;小橋橫臥,如一彎新月;潭水清澈見底,金魚在碧綠的水草和蓮葉間遊弋嬉戲;一道綠色的走廊,分別通向北、西、東三面的茶室。

進去以後,別有洞天,三十個茶亭各具特色,門楣上都是著名書法家的題名,室內的牆壁上,或掛一幅山水畫,或掛一副書法,都是名家墨寶,瀰漫著濃濃的書香味。

第六章 苦命人田明麗第三十五章 去枷鎖第六十八章 周海明結婚第七十一章 劉麥稈的幸福生活第三十七章 陳望春是一顆彗星第七十五章 老鄉見老鄉第二十四章 金鑰匙第八十五章 劉愛雨做公益第八十四章 劉愛雨的小洋樓第三十一章 陳望春捱打第五章 田滿倉報恩第五十六章 陳望春跑進了北京城第四十六章 劉愛雨輟學第七章 田明麗撐起了一片天第七十章 大學生陳望春第六十六章 劉愛雨的匯款單第六十八章 周海明結婚第九十一章 劉麥稈催婚第九十一章 劉麥稈催婚第三十七章 陳望春是一顆彗星第七十六章 趙波的心事第五十章 劉愛雨逃離董家班第六十三章 公關小姐第三十四章 劉愛雨和東亮打架第二十三章 車拐仙第三十五章 去枷鎖第四十六章 劉愛雨輟學第二十二章 一場奇怪的龍捲風第八十二章 海鮮店關門歇業第七十章 大學生陳望春第二章 一場1800公里的長跑比賽第六十五章 獨來獨往的陳望春第十章 一棵合歡樹第七十五章 老鄉見老鄉第八十七章? 劉愛雨籌辦茶莊第十二章 劉愛雨死裡逃生第三十章 測智商第二十七章 劉愛雨和陳望春開始向北京奔跑第十七章 拜年第一章 搗蛋鬼陳望春第八十章 開海鮮店第六十八章 周海明結婚第四十七章 劉愛雨初露鋒芒第十章 一棵合歡樹第八章 拜堂第三十九章 小雞和雄鷹第三章 青梅竹馬第四十六章 劉愛雨輟學第三十六章 古塔約會第三十六章 古塔約會第六十七章 拜年第六章 苦命人田明麗第六十八章 周海明結婚第七十九章 冬至第六十三章 公關小姐第三章 青梅竹馬第五十四章 劉愛雨的緋聞第七章 田明麗撐起了一片天第七十章 大學生陳望春第三十九章 小雞和雄鷹第三十五章 去枷鎖第六十七章 拜年第四十四章 陳揹簍攆走了何採菊第六十九章 龍科長來廣州第九十八章 陳望春病了第十七章 拜年第五十七章 劉愛雨南下廣州第四十三章 一罐雞湯第十七章 拜年第九十八章 陳望春病了第三十七章 陳望春是一顆彗星第八十五章 劉愛雨做公益第九十一章 劉麥稈催婚第二十二章 一場奇怪的龍捲風第二十六章 打賭第二十九章 魁星樓上的燈火第六十一章 陳揹簍逛北京第四十九章 蓓蕾綻放第六十一章 陳揹簍逛北京第三十一章 陳望春捱打第四十三章 一罐雞湯第九十三章 劉愛雨陷入情網第五十八章 遭遇第五十六章 陳望春跑進了北京城第九章 愛唱戲的何採菊第三十四章 劉愛雨和東亮打架第八十六章 孫教授告老還鄉第五十四章 劉愛雨的緋聞第七章 田明麗撐起了一片天第五十四章 劉愛雨的緋聞第十三章 劉麥稈的豔遇第二章 一場1800公里的長跑比賽第二十四章 金鑰匙第七十八章 蹭課第三十章 測智商第五十三章 警察老李第七十五章 老鄉見老鄉第七十四章 劉愛雨離開廣州第七十四章 劉愛雨離開廣州第三十三章 陳望春光腚推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礼泉县| 吉水县| 衡阳县| 安吉县| 重庆市| 商河县| 新郑市| 手游| 隆子县| 西林县| 依安县| 沁水县| 将乐县| 松潘县| 云霄县| 石林| 黄平县| 昆明市| 嘉义县| 渑池县| 诸城市| 安福县| 册亨县| 衡山县| 闻喜县| 秦安县| 句容市| 龙里县| 和顺县| 淮阳县| 霍城县| 安乡县| 黄浦区| 柳江县| 宁南县| 綦江县| 县级市| 佛学| 北川| 赞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