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莉成了營地的專屬“藥劑師”,她的小木屋裡擺滿了瓶瓶罐罐,裡面是各種顏色和氣味的藥膏和液體。
而莫雅則成了沈歌的小跟屁蟲,她對沈歌製作的各種精巧小玩意兒充滿了好奇,總是跟在後面,像模像樣地學習如何用細小的獸骨製作縫衣針和魚鉤。
看著眼前這欣欣向榮的景象,沈歌心中也生出一種久違的、不同於獨行殺伐的滿足感。
他不僅是在爲自己的恢復積累力量,更是在這個陌生的世界,親手點燃了一簇微弱的文明火種。
他知道,當他未來某一天不得不再次踏上前往島嶼核心的征途時,他留下的,將不再是一個需要他時刻守護的、脆弱的家庭,而是一個擁有了獨立生存能力的、堅韌的部落。
他們將是他最可靠的後盾,也是他在這片詭異大地上,最溫暖的歸宿。
當營地的生活徹底步入正軌,凱爾和羅卡已經能夠熟練地應對外圍叢林的大部分威脅時,沈歌知道,自己再次深入地下實驗基地的時機已經成熟。
他體內的詭能,在持續不斷地吞噬和積累下,已經達到了一個瓶頸,低階詭異提供的詭能,對他而言已經如同杯水車薪。
他能感覺到,系統的修復度卡在了這個瓶頸上,距離開啓更高級的功能,只差臨門一腳,而這一腳,必須由更高質量的詭能來踹開。
沈歌將自己的想法告訴阿萊,如今的阿萊,已經從一個需要被保護的姐姐,成長爲了一位沉穩幹練的部落領袖。
她沒有多言,只是爲沈歌整理好用“石甲蟲”外殼製成的輕便護甲,以及一些簡易的詭能裝備,然後將一袋薰好的肉乾和一筒淡水塞進他的揹包。
“我們……等你。”她用已經能熟練說出的、含混的音節說道。
沈歌點點頭,再次潛入了那個位於島嶼心臟之下的巨大深淵。
這一次,他沒有在外圍的廢棄生產線和樣本儲藏區過多停留。憑藉著“詭眼”對能量流動的敏銳感知,他徑直朝著地下基地的更深處,那個在日誌中被提及的,“世界樹”核心的方向前進。
穿過層層疊疊、如同迷宮般的金屬通道,空氣中的腐朽氣息愈發濃重。這裡顯然是基地的核心研究區域,牆壁上佈滿了更爲複雜的管線和詭能迴路,雖然早已熄滅,但依舊能看出其當年的精密與宏偉。
他推開一扇厚重的、由未知合金鑄造的防爆門,門後是一個巨大的、環形的觀測大廳。
大廳的中央,是一個深不見底的巨大豎井。而在豎井的上方,則是由無數全息投影屏幕組成的、已經徹底熄滅的環形陣列。
沈歌能想象在千百年前,這裡曾是整個基地的“大腦”,無數研究員站在這裡,俯瞰著豎井深處的“奇蹟”,屏幕上則滾動著海量的數據。
沈歌走到豎井邊緣,向下望去。
深邃的黑暗中,隱約能看到無數巨大的、如同樹根般的發光結構,盤結交錯,一直延伸到視野的盡頭。它們彷彿是活物,表面流淌著微弱的、如同呼吸般的能量光芒。
這,就是所謂的“世界樹”核心?
它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被強行嫁接在地球身上的、巨大而扭曲的能量寄生體。就在沈歌爲眼前的景象感到震撼時,他眼角的餘光,瞥到了觀測大廳角落裡,一個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東西。
那是一個小型的、獨立的生態維生艙。
與周圍佈滿灰塵和鏽跡的設備不同,這個維生艙的玻璃罩依舊保持著驚人的潔淨,彷彿時間在這裡凝固。而維生艙的指示燈,正閃爍著極其微弱的、代表著“休眠”狀態的紅色光芒。
裡面……還有活物?
沈歌心中一凜,立刻警惕起來,他緩緩靠近,透過玻璃罩,看清了裡面的景象。
維生艙裡躺著一個身穿白色研究服的人類,她面容清瘦,雙目緊閉,彷彿只是睡著了。
她的身體被各種導管和傳感器聯接著,而維生艙的能量來源,正是從豎井深處,引出的一根極其細微的能量根鬚。
沈歌的“詭眼”全力開啓,他能看到這個沉睡的人類體內沒有任何詭能反應,但她的生命特徵卻異常的“穩定”,穩定得不像一個活了上千年的“古人”,就像是剛進入艙內配合某種研究的研究員。
更讓他頭皮發麻的是,這張“臉”他似乎在哪裡見到過,十二組織的怪人“羽”?
不。
“羽”只是“鴉”的替身,或者說,這人就是……“鴉”?
而在這個人的胸前,佩戴著一個徽章。那徽章的圖案,是一個被三條扭曲觸手纏繞的、睜開的眼睛。
這個圖案,沈歌卻有些陌生。
他或許在某個怪人組織那裡見過,也或許沒有,但這一次,他徹底的記住了這個標記。
因爲串聯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這個“組織”創建了這個所謂的世界樹,竟然真的讓一個瀕死的世界重生了。
怪人組織、“方舟”計劃、人造詭異、以及這個沉睡了千年的研究員……他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或許,這個世界的“天干”與“十二支”兩大怪人組織並沒有分崩離析,而是創建了這個詭異徽記的新組織,成功完成了他們在“現實”夢寐以求的未來——“重啓”地球,成爲新世界的“神”!
只是這些“神”爲什麼就只有眼前這一個人了,以及世界的其他地方到底是什麼樣,還需要時間去探索。
沈歌沒有貿然去觸碰維生艙,這個人似乎是維持這一切“平衡”的源頭,在力量沒有恢復之前,又或者沒有找到如何離開這個世界的辦法之前,打破這個“平衡”或許不是什麼好主意。
沈歌開始在大廳裡仔細搜索,試圖找到更多關於這個人和這個基地的線索。最終,在主控臺下方一個被隱藏起來的暗格裡,他找到了一個用特殊金屬盒保存的、類似於“黑匣子”的數據記錄儀。
他嘗試了許久,都沒能打開這個裝置,最後在裝置的底座發現了一個類似詭能接收器的東西。
沈歌嘗試將自己體內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詭能,小心翼翼地注入記錄儀的這個接口中。
【詭能接入認證失敗,啓動緊急信息披露協議……】一行冰冷的文字,在記錄儀表面一塊小小的屏幕上亮起。緊接著,一段段殘缺的、帶著強烈干擾雪花屏的影像和聲音,開始播放出來:
影像中,是同一個觀測大廳,但卻是一片混亂。警報聲刺耳,無數研究員瘋狂地在控制檯前操作著。
一個蒼老而絕望的聲音響起:“……失敗了!‘世界樹’無法完成對地球核心的‘覆蓋’,能量反噬正在發生,‘枯萎’已經不可逆轉!”
畫面一轉,切換到了豎井的視角,那些巨大的能量根鬚正在劇烈地顫抖、崩壞,逸散出恐怖的詭能風暴。
另一個冷靜但同樣充滿疲憊的聲音響起:“……‘……計劃’全面失敗,融合體出現大規模排斥反應……它們無法成爲合格的‘種子’。”
“啓動‘方舟’最終協議,封存基地,進入超長時休眠,投放最後一批‘生態循環者’,維持地表基礎生態環境,爲‘歸來’保留最後的火種!”
“可是博士,沒有了‘世界樹’的引導,‘歸來’的座標將會丟失,我們……可能回不來了。”
“這是唯一的辦法……”那個被稱爲博士的聲音,帶著無盡的悵然和一絲瘋狂,“相信‘祂’……相信我們的‘神’……當新的‘座標’出現時,‘祂’會指引我們……喚醒我們……”
畫面中,控制室以這個博士爲首的研究員們,迅速向著“世界樹”的核心方向撤離,似乎他們所說的“方舟”就在那個位置。
然而這些人卻低估了詭能風暴的恐怖,在他們還沒來得及接近世界樹時,所有人都被捲進了詭能風暴中。
影像到這裡,戛然而止。
看到這,沈歌對這個地下研究基地的情況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與猜測。
這個世界的“重啓”,並非真正的復甦,至少從這個數據核心中的情況來看,怪人組織失敗了,並且死在了他們研究的“世界樹”手上。
而所謂的“世界樹”,其實就是一個企圖取代地球核心的巨大能量體,但它失敗了。
而那個信息缺失的“……計劃”,是怪人組織試圖創造出能適應末日環境的“新人類”,又或者是給世界樹提供能量的“電池”,這個纔是導致整個計劃的失敗的關鍵。
正因爲“電池”沒有達到他們預計的效果,“世界樹”無法完成持續功能,才導致詭能風暴的暴走。
不過具體的情況因爲掌握的信息太少,沈歌也不能完全的推斷,但他現在可以肯定的是,這羣人沒能啓動最後的“方舟”!
他們都死了。
這意味著,沈歌或許能通過這艘“方舟”離開這座島嶼,甚至離開這個世界,回到“現實”!
沈歌從控制室的通道去到下層,來到巨大的豎井邊緣,目光投向那深不見底的黑暗。
沒有紅霧戰甲,他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方法下去。
沈歌割斷幾根從控制檯上剝離的、足夠堅韌的合金纜線,將一端牢牢固定在觀測大廳的金屬支架上,另一端則徑直拋入深井。做完這一切,他雙手抓住冰冷的纜線緩緩下降。
越是下降,周圍那些如同樹根般盤結的能量結構就越是粗大,表面流淌的光芒也越發明亮,好在這些“樹根”似乎並沒有主動攻擊的意識,只是機械地維持著運轉。
沈歌開啓“詭眼”,在微弱的詭能視覺下,整個豎井的結構一覽無餘。他能清晰地看到那些能量根鬚的薄弱點和能量流動的間隙,這讓他得以在複雜的結構中,精準地找到落腳點和安全的下降路線。
下降了約莫數百米之後,他終於抵達了豎井的底部。
這裡是一個比上方觀測大廳還要龐大數倍的環形空間,更像是一個……地底停泊港。
空間的中央,被無數能量根鬚如同藤蔓般層層包裹的,是一艘靜靜懸浮著的、充滿了科幻美學的……飛船!
它通體呈現出一種暗啞的黑色,材質非金非石,表面佈滿了流暢而充滿力量感的線條。
船體兩側延伸出如同摺疊利刃般的機翼,艦首尖銳,雖然被塵埃和乾涸的生物組織覆蓋,但依舊無法掩蓋其曾經的崢嶸。
只不過這艘“方舟”的規模遠比他想象的要小,全長不過百米左右,更像是一艘大型的星際戰艦,遠不及沈歌那艘迷失在碎片世界的方舟。
沈歌繞著飛船的基座走了一圈,他擡手觸摸冰冷的金屬外殼,感受其材質與工藝,觀察著船體與周圍能量根鬚的連接方式。
初步勘察沒有發現明顯的主艙門或舷梯,整艘船渾然一體,彷彿一塊被打磨過的巨大黑曜石,所有的接縫都嚴絲合縫。
船體刻著“零號”的標識,用的還是“中文”。
沈歌開始貼近船體,用手拂去厚厚的塵埃,仔細尋找任何可能的入口或外部控制面板。
憑藉過去搗毀無數怪人組織實驗基地的經驗,他知道這種級別的造物,必然會留下緊急維修或外部介入的端口。
果然,在船體下方一處相對隱蔽的位置,他找到了一個被幾條粗大的能量根鬚半覆蓋的緊急維修艙門。
艙門旁有一個內嵌式的控制面板,但早已完全暗淡,表面覆蓋著一層千年時光留下的鈣化與腐蝕物。
沈歌嘗試清理掉上面的腐蝕物,尋找手動開啓的裝置,卻一無所獲,系統似乎已經徹底斷電。確定無法通過常規手段打開後,沈歌退後兩步,重新審視整個艙門結構。
他的目光最終鎖定在艙門正中一個略微凸起的、有別於周圍平滑表面的結構上。
根據他對怪人組織技術風格的瞭解,那極有可能是能量鎖的核心所在,也是整個結構最堅固卻又最關鍵的節點。
沈歌判斷常規的蠻力無法摧毀這扇門,反而可能觸發未知的防禦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