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經國的“九二計劃”最後一步是:
讓神州皇室的海洋軍隊在炎黃大陸東南海峽上
接收戰事失利的文英靈帝百萬陸軍,
從而最終從軍事上徹底完成炎黃大陸的統一。
可是,就在文英靈帝的百萬陸軍
剛從金門藩州進入海峽時,
原計劃接收文英靈帝百萬士兵的神州皇室海軍,
因爲高句麗突然被西海盟和扶桑皇室的軍隊大舉侵犯,
且戰火極速燒到炎黃大陸和高句麗相隔的鴨綠江邊,
迫使神州皇室將數量本不多的神州海軍,
悉數調往鴨綠江,抵抗西海盟對高句麗的入侵。
“九二計劃”最後一步失敗的歐陽經國
心情沉重、暗自惋惜的回到都統府,
過了數日,歐陽經國將之前被陶文淵
奪取的四大神器還予四大家族之人。
回到上都城的文英靈帝由於君臨山脈
垓下之戰的嚴重失利,
帶給上都城一衆權貴和資本富商以及
兩千萬市民全體深深的心情失落焦慮。
雖然此戰未死一人,
但是文英靈帝的無能被充分暴露出來,
戰事失利帶來的那種沉重的挫敗感
瀰漫充斥著整個上都城。
最終以四大家族中的三個家族,
李氏家族、劉氏家族、趙氏家族牽頭,
其餘一衆權貴和資本富商的積極響應,
同時向文英靈帝進行逼宮。
在李氏家族族長李中正的帶領下,
時刻準備將文英靈帝趕下靈帝之位。
文英靈帝在臨退位前又耍了一次心機,
她爲了保住歐陽家族和自己的榮華富貴,
她將靈帝之位一紙詔書禪讓給歐陽經國。
在都統府中的歐陽經國接到詔書後,
正莫名其妙、躊躇不前時。
首先李氏家族便來出來擁護歐陽經國,
因爲歐陽經國的母親是李氏家族之人,
所以歐陽經國身上流淌著李氏家族的血脈。
之後,朱氏家族、劉氏家族、趙氏家族
皆表示擁護,因爲歐陽經國歸還了君臨山脈
一戰中被陶文淵奪走的四大神器,
算是部分彌補了四大家族戰後創傷。
一衆權貴和資本富商心中也有
其利益代表的心儀人選,
但是四大家族表示同意後,
其餘勢力即使心裡一萬個不服,
明面上也不敢說個“不”字。
歐陽經國成爲上都城第三任靈帝之後,
首先便是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撇清和民進門閥的關係,
改自己的父姓爲爲母姓,
以李經國的名字接任上都城靈帝之位。
第二件事情是將五個海洋藩州在文英靈帝時期
西海盟安插在上都城的一切政治勢力驅逐,
同時驅逐民進門閥皇室重新恢復華夏皇室,
由於華夏皇室的皇室血脈只剩一名公主,
在公主逃難時一直被歐陽經國秘密保護著。
李經國這時便光明正大將其身份公之與衆,
並將這名華夏公主娶爲妻子,
從此上都城重新恢復華夏皇室的統治。
第三個事情便是將華夏皇室對於炎黃大陸
所擁有的外交權統一交給神州皇室,
在藍星球上由神州皇室代表整個
炎黃大陸的三十六個藩州,
同時保留華夏皇室在上都城的軍事權利,
以及對五個海洋藩州和金門藩州的
最高首長節度使的任命權。
在百里少年心中的理想是:
“上都城和上京城合併成中華城,
最終用和平實現炎黃大陸統一?!?
在中華城的上空建立一座太空城,
帶領著炎黃大陸三十六藩州的
所有炎黃子孫走向星辰大海,
帶領藍星球走出一元銀河星系。
雖然李經國距離百里少年心中的理想還有一段距離,
但是這已經是李經國權衡各方錯綜複雜的勢力
做的最有利於未來和平統一炎黃大陸的最優選擇。
上任數月之後,第三任靈帝李經國,
便是將原來的文英靈帝,
歐陽文英任免爲臺北藩州的節度使;
歐陽燈輝任免爲臺南藩州的節度使;
李水邊任免爲金門藩州的節度使;
朱淑珍任免爲高雄藩州的節度使;
劉寬敏任免爲臺中藩州的節度使;
趙貞昌任免爲新竹藩州的節度使。
這一年當中,李致中被經國靈帝放出屏冬地牢,
並交還給李水邊。
李經國曾經對百里少年說的,
“和平統一不可能是平坦的道路,
這條不平坦的道路上必然是有人要犧牲的,
如果需要犧牲我,我也是願意的?!?
那怕放出李致中會遭到李氏家族和朱氏家族的憤怒,
今後會發生的一切不可預知的後果,他也會認命,
和平統一雖沒有完全實現,
但是在和平統一這條道路上死的人越少,
未來需要彌合的仇恨越少,
而李致中不能因爲自己母親的仇恨而死在屏冬地牢,
那怕自己最終會因爲放出李致中,
而造成不可預知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