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

“原冀昇天,詎意被其一火,原形已露,骨肉僅存,死期將至。”————————【履園叢話】

椒房殿,在一盞尚未點燃、卻造型優雅的仙鶴青銅燈下,董皇后正難得的執筆在紙上寫字。她的字跡極像男子,橫豎折勾平直有力,雖不算好看,但也有一股大方的氣度。

從披香殿回來的長御在一旁爲董皇后研著墨,她見不善屬文的董皇后很費力的在紙上寫著,不禁脫口道:“董公府上不乏文學之士,何不讓他們來寫呢?”

“你知道什麼?”董皇后以爲對方是在說自己的字不好看,頓時不悅的凝起了眉,停下了筆尖:“字跡、文辭如何都不重要,給陛下看的,關鍵在裡面寫的是什麼。”

“唯唯。”長御訕訕的應道。

這時郭照從一旁捧了碗熱茶過來,董皇后擱下筆,伸手接過,先是聞了一口茶香,滿意的點點頭:“披香殿的東西沒有借到吧?”

長御聽了,忙在她面前添油加醋的說了一遍郭采女是如何的傲慢無禮,宋都甚至連見都不願見她一面,可見對方眼裡根本就沒有皇后。

董皇后冷笑一聲,似乎是早已知道這個結果,饒是如此,她仍是心頭著惱:“她驕縱慣了,哪裡還會記得禮數?”說著又頓了頓,道:“讓你們在披香殿多走動,打探出什麼來沒有?”

長御就等著董皇后問這句話,她不著痕跡的擠走了郭照,笑著說道:“已經清楚了,東西還藏在殿裡。”

“嚐到好處的東西,哪裡捨得就這麼丟了?”董皇后無不諷刺的說了句,復又低頭拿起筆開始繼續書寫。

皇后雖母儀天下,卻仍舊是皇帝的臣子,如其他臣子一般,皇后也有上書議事的權力。

這種權力一般並不常用,因爲皇后往往都會通過當面與皇帝陳言或是在牀榻之間完成進諫,犯不著用這種半公開的方式。而董皇后這麼做的打算就是引起皇帝的重視,而不是普通的當做流言蜚語一般對待。

“奴婢聽說,小黃門穆順也在暗中有所查訪,想必也是奉了陛下的令?”郭照瞅準一個機會,在爲董皇后續茶時插嘴提醒道。

“你這是多久以前的事了。”長御未待董皇后回答,在一旁冷笑道:“穆順起初的確奉命查過,但宋貴人緊接著便有了身孕,又深得恩寵,穆順哪裡還敢再查?”

董皇后正將紙上的墨跡吹乾,聽到長御這般說,她心中卻是在想別的。穆順是皇帝最親信的宦官,如果能夠趁此拉攏到對方……不行,她轉念一想,穆順最是趨炎附勢,皇帝態度不明朗的情況下對方未必會主動站隊,更別說與自己一同揭舉宋都。董皇后考慮再三,最終還是不打算拉上穆順一同,避免串通的嫌疑,選擇直接稟告皇帝。

皇帝難得受董皇后之邀到椒房殿後,卻見對方並沒有如往常一樣笑臉迎他,而是雙脣緊抿,面容端肅的看著他。皇帝心裡有些奇怪,細想一陣,問道:“你是怎麼了?”

“近來得知一事,關乎陛下身體與宮闈安定,不得不有所陳言於陛下。”說著,董皇后便對皇帝款款下拜。

皇帝挑了挑眉,轉身坐在榻上,看也不看旁人,任由郭照乖覺的將茶碗放在桌上:“宮闈?”由於這些年掖庭被董皇后治理的安靜穩定,很少發生紛爭,致使皇帝很少留意去管這邊的事,看董皇后這樣子,他自覺不是好事,心裡頓時起了幾分鄭重:“是什麼事?”

董皇后不再說話,而是擡手將奏疏奉上。

皇帝伸手接過,展開略略掃了一眼,頓時顧不得去細看其上的字跡,而是臉色徒變。皇帝白淨的臉龐登時脹紅,他狠狠將奏疏一攥,咬牙問道:“此事屬實?”

“臣妾豈敢欺瞞!”董皇后似乎不敢看皇帝盛怒的眼神,她身子微微一抖,低頭說道:“陛下從來修習養生,不肯過幼與人敦倫,此事從未有所違背,可是宋貴人年紀才……當晚之事,陛下心中難道就沒有半點疑惑麼?臣妾自是不知,爲陛下著想,特使人暗中探問,誰知竟有這等陰私情事!”

她一字一句都像釘子般釘在皇帝的心裡,此刻他寧肯相信對方是有意構陷也不肯相信宋都竟不似她所表現的那般胸無城府!只是他確確實實認同董皇后說的話,當晚他只喝了一杯酒就情難自禁,這在平常是從未有過的事情,可想定是那隻螺殼有異:“穆順!穆順!”他轉眼看向站在一旁面色煞白的穆順,怒色道:“當初指使你好生去查,你查出什麼了?你見我不提,便敢哄我!”

穆順立時癱軟著跪在地上,面無血色,他當初的確是查出了不少蹊蹺,只是未等將這些告訴皇帝,就傳來了宋都懷孕的消息。當時皇帝爲了這個消息高興過望,大小賞賜不斷,而穆順捉摸著這是不過一次媚藥,前面幾代皇帝宮中妃嬪都曾用過媚藥固寵邀幸,就連前面的皇帝也親自服用媚藥以壯興致,這在前幾代的宮中幾乎是半公開的秘密。所以穆順便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將事情捅出來除了讓皇帝與宋貴人顏面無光、喜事變壞事以外,對自己沒有半點好處。

誰知道皇帝竟將個人安危看得如此之重!今日有人給皇帝私服媚藥,他日就有可能……穆順想到了事情的嚴重性,額上冷汗迭出。他此時又惱又恨,惱自己太想當然,沒有考慮到皇帝最忌憚的是什麼,恨的是董皇后,如此大事,爲什麼就沒有事先與他通氣!

皇帝盛怒之下,恐怕自己都不將倖免,穆順必須設法保全自己,將自己從事情裡摘出去,他急切道:“稟陛下,奴婢當初確實查出不少情節,只是沒有證據,而貴人正懷皇嗣,貿然提出來,唯恐有所傷……而奴婢見之後再無此事,便悄悄將事藏下,打算在皇子誕生後再行稟告。奴婢擅自做主,還請陛下恕罪!”

“庸奴!”董皇后在一旁怒斥道:“此等大事,你哪來的本領敢將其瞞下!”

皇帝擡起一腳踢破了穆順的額角,穆順就勢滾翻一圈,額角發青出血,模樣甚是可憐:“先去搜出香螺卮,將采女郭氏等披香殿宮人一併擒來,嚴加審訊……我過後再治你的罪!”

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八章 怨憤所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觉县| 阳西县| 公主岭市| 霍邱县| 三原县| 永康市| 罗江县| 运城市| 河间市| 平阴县| 宁阳县| 孟连| 乌拉特后旗| 子洲县| 陇西县| 青铜峡市| 洪洞县| 富蕴县| 息烽县| 连平县| 望城县| 楚雄市| 安仁县| 拉孜县| 榕江县| 大渡口区| 临武县| 汶川县| 太保市| 德江县| 同仁县| 北川| 皋兰县| 托克逊县| 抚远县| 南木林县| 教育| 洪雅县| 许昌县| 新乐市| 伊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