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

“方今八月案比之時,謂案驗戶口次比之也。”————————【東觀漢記】

很快,在龐統的一聲令下,上雒縣的亭長、遊檄紛紛領命而去,堂下衆人皆叫苦不迭,忙要說話挽回,龐統卻一改和氣的態度,冷硬的拒絕了一干人等。

“元直!”龐統衝徐庶招了招手,囑咐道:“今日諸公不回去了,命廚下預備膳食款待諸公。”

“龐君不必如此麻煩……”老者趕忙說道:“秋收快到了,家中還有不少瑣事,我等還是早些回去的好。”

既然事情已無法挽回,便只好儘早回到自家的莊園裡去。他們雖然是鄉曲豪強,勢力比不過那些州郡大族,家中好歹也有幾隊護衛、打手,只要把門一堵上,任是亭長再強橫,也不能隨便擅闖良人之家、檢括戶口吧!

龐統已是看破了衆人的把戲,爲避免這些人回家之後通風報信、或是充作地頭蛇阻撓亭長清查戶籍,他早已做好了將衆人扣留在此的打算。

“別急著走。”

話音剛落,便有一隊縣兵不知從何處出來堵住了門。

wωw●тt kan●¢O

“龐君,你這是何意?”老者見狀,心裡不但不生氣,反倒冷靜了下來,他面上假作動怒,憤然道:“我曾爲治書侍御史的時候,可不曾見過還有這樣的律令,堂堂大漢縣令,居然還可以無緣由軟禁士人了?”

龐統還是不夠周詳,蘇則在屏風後暗自想到,這等若是直接授人以柄,倘或這其中有人告了上去,其中是非對錯,光龐統一個人就能辯清嗎?這樣想著,蘇則仍舊屏氣息聲,在屏風後靜靜地看著龐統接下來要怎麼做。

“這話又是從何說起呢?”龐統一副不以爲然的樣子,笑著說道:“諸位難得來這麼齊全,本官蒞任以來,也沒有幾次好好的與諸公論道。今日得了機會,何不趁此與諸公好生敘談一番?時候不早,先請坐等用飯,飯畢,我再有一份要事需與諸公商議。涉及朝廷政令,官府公務,還請諸公留步,莫要輕離啊。”

他這一段話說著,理由充分,語氣又不容置疑。衆人一時沒了脾氣,守在門口的縣兵又是守護府衙安危的,更是名正言順,此時他們出也出不去,氣焰被打了一半,一個個皆不便再言,不然依對方混不吝的性格,說不準又是一個‘妨礙公務’的罪名。龐統見衆人安分了不少,輕輕點了點頭,又喚來了上雒縣尉王琰,當著衆人的面囑咐道:“快要入秋,山裡說不得有些盜賊出來禍亂,縣尉執掌本縣安防,還有勞與徐縣丞好生巡視,不得有誤。”

重建郡縣兵制以後,郡縣守令的軍權得到大幅度削弱,雖然郡尉、縣尉品秩低於守令,但在平常情況下,二者之間並不統屬。但王琰官居此職數年不得升遷,又人過中年,銳氣全無,眼下來了個很有背景的上官,王琰自然要極力奉承,他忙客氣的應了一聲:“多謝龐君指點,屬下就這去辦,絕不讓上雒縣有任何宵小敢生事端。”

“我常年見人以斬賊多少計功,殊不知境內無賊,方可稱之爲最。”龐統讚許的說道:“今年上計,我爲你請功!”

王琰高興地應諾而去,竟好似沒有看到堂中一衆人等驚疑不定的神色。

龐統這是什麼意思?有人不禁在心裡想道,難不成他一個小小縣令,竟還敢動兵不成?還有的人已經開始擔憂起來,擔心沒有自己在家約束,那些欺侮鄉里小民慣了的子弟會忍不住與下鄉的亭長們刀兵相向,若是自己這邊先動了兵……

想到這嚴重後果的人不在少數,見龐統徹底撕破臉來要徹徹底底的將本縣民戶清查明白的態勢,他們也不客氣,很快想出反制的法子:“聽說京兆郡丞已然來到本縣督查政務,既是要議事,何不將郡丞一併請來?”

其餘人好似抓到救命稻草,你一言我一句的附和著說‘是啊是啊’。

龐統彷彿知道他們會有這麼一說,輕聲道:“諸公不忙,等飯畢,我自然會請蘇郡丞出面共議。”

站在屏風之後的蘇則此時已經對龐統大有改觀,心定之下,他稍往後退了一步,徑直坐在預留的席榻上,好整以暇的等著下午。

這一等就是幾個時辰,直到用過飯後,天色漸漸暗沉下來,龐統仍是無動於衷的樣子。這個‘甩手’縣令難得看起了過往的公文,任憑等得不耐煩的衆人紛紛上前詢問何時議事,也都置之不理。

直到門下傳來一陣熙攘之聲後,龐統這才慢悠悠擡起頭來,卻見那些被派出的亭長們已然在徐庶的帶領下回來複命。沒有顧忌、訓練有素的亭長們很快便針對性的將上雒縣的幾家最大的豪富家中嫡庶親族、奴婢蔭戶,甚至連浪跡四方的俠客們都登記在冊。

最後統計出來的人口數量幾乎是他們自行申報的數倍以上,龐統知道短短一個下午根本無法完全統計出所有的民戶,但只要將這幾個最有勢力的豪強統計完畢,剩下普通百姓也就不難統計了。

“做得很好。”龐統輕撫著徐庶送上來的籍冊,滿意的說著,全然沒有把衆人灰白的神色放在眼裡:“去這麼久,可有遇見什麼阻礙?”

“有幾家人豢養的俠士門客,意圖帶著家兵部曲反抗,都被當場擒拿。”爲首的一個亭長滿臉匪氣,他原是北軍中壘營的普通營兵,生的人高馬大,能揹負重甲急奔。只可惜在作戰時被馬踩斷了一隻手,臟腑也出了問題,這纔不得已退下陣來。

俠客善擊劍,有真能力的並不多,大都是花架子,哪裡比得了這些從屍山血海殺出來的轉業亭長們?他們還道是亭長跟以前一樣好欺負,仗著背後豪強的勢想鼓起反抗,誰知一腳踢到了鐵板。

“你們怎麼敢!”有不少人驚慌的說道,他們尚且不知道被拿作典型的是誰家,但還是爲亭長們的大膽而驚怒。

“衝撞朝廷官吏,阻礙政令,依漢律,當罰城旦舂!”龐統冷聲言道,隨即轉過身去,慢慢悠悠的對屏風後面等候已久的蘇則說道:“蘇君,我說的可對?”

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三章 后王斯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朔县| 斗六市| 清丰县| 营山县| 姚安县| 吉水县| 合肥市| 桃园县| 开平市| 通河县| 集安市| 昭通市| 武宁县| 邯郸县| 寻甸| 赤壁市| SHOW| 红河县| 东乌珠穆沁旗| 库尔勒市| 虎林市| 南华县| 武清区| 隆回县| 南涧| 青海省| 佛学| 万荣县| 靖宇县| 容城县| 天气| 盱眙县| 邵阳市| 阿坝县| 新龙县| 德兴市| 乐平市| 桐柏县| 嘉荫县| 崇州市| 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