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八十八章

(已修改)

第五百八十八章斬敵功績,義士擇主

大漢是慘勝,但總歸是勝了!甚至在董凌和趙匡胤的氣運籠罩下,損失的將領並不多。

除了義社十兄弟其中的四位,還有公孫瓚手下羅藝的兄長姜家猛將。

其他包括高懷德、曹彬、羅藝、公孫美等人雖然都帶傷,但都是平安無事。

當然,這裡面最爲好運的還是董凌!

除了收服顏良文丑、服部半藏、無名、長空等人,他順帶還受降田承嗣、田悅叔侄。

幾大猛將在手,五千精銳騎兵在身邊,董凌的勢力已經初步顯露。

…………

不同於大漢,愛新覺羅家這一次真的連褲衩都輸掉了!

當代王者努爾哈赤被斬殺,辛辛苦苦留下的後手史思明覆滅。剩餘的四部八旗軍損失近一半,正黃旗隨著努爾哈赤覆滅。

就算是重新組建八旗兵,正黃旗的戰鬥力也很難達到覆滅之前的水平。

鑲黃旗在褚英的統帥下沒有覆滅,但也減員三分之二,後備士卒也不剩多少。

正藍旗旗主蒙古爾泰活著,但鑲藍旗旗主阿敏卻是死了。

加上被董凌砍殺的大貝勒代善,四大貝勒之中也只有皇太極和蒙古爾泰活著了!

大將楊古利死在關羽的刀下,冷格里被潘鳳砍傷後死在曲義先等死士的圍攻之下。

四個弟弟中雅爾哈齊是幾天之前被流箭射死,穆爾哈齊、巴哈喇結是這一次死在亂軍之中。

十多個子侄,湯古代、塔拜、巴布泰、阿濟格、巴布海、費揚果等人都是被漢軍大將斬殺。

公孫美、公孫述、羅藝等人都是拿到功績的。

其中就以羅藝和麾下燕雲十八騎最爲耀眼,死去的十來個子侄都是驍勇善戰的人,其中卻有三個是被燕雲十八騎斬殺的。

那些招募的武將大多數也都戰死,只剩下兩大封王保留性命保護褚英逃離戰場。

四大將的運氣就沒有這麼好,何和禮被顏良攔住,和文丑一起圍攻致死。

張合高覽配合密切與其他軍中將領一起絞殺了額亦都。

剩下扈爾漢和費英東也隨著褚英一同逃亡。

說實在話,雖然戰果很豐厚,但董凌並不滿意。

清兵之中威脅最大的就屬這位廢太子褚英。

此次雖然在史思明軍中斬殺褚地,斷了他一條臂膀,但是卻斬殺了清軍之中大部分威脅他的實力。

以褚英的能力加上剩餘的清兵士卒配合上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的士卒,以及養精蓄銳的建州兵。

剩下這一戰,並不比開頭要輕鬆。

不過好在這一戰已經給了大漢百姓、皇帝劉宏一個交代。

估計日後的日子裡,雙方雖然都會繼續戰鬥,但也應該都是一些小打小敲,超過千人以上的戰鬥都不太可能了!

這雖然不是一個好結果,但對幽州的百姓來說卻是最好不過了!

戰爭結束後,趙匡胤沒有找到韓非,他走了。

當完善董凌的計劃後,韓非就明白這一戰必勝。

而他也沒有資格在留在這裡。

原本還打算就此留下投靠趙匡胤,現在想來,韓非以爲自己太過自大了!

智謀上他感覺自己不比董凌強上多少,比之李斯的手段更弱。現在不繼續學習,日後怎麼可能有擊敗李斯的希望?

韓非的目的地在哪?他心中已經有些眉目。因爲荀況的昏迷,小聖賢莊的名聲也大不如前,現在大漢境內最爲耀眼的書院也當屬潁川書院!

而這也是韓非的目的地!郭嘉、荀況、荀攸……

這些年大漢本土謀士也絲毫沒有閒著,他們的名號照樣銘傳大漢!

…………

一切都像是一場暴風雨,在其餘袁崇煥、曹操等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大局已定!

看著下屬賊眉鼠眼的劉備幾人,袁崇煥的心中有些難受。

不久前袁術將他們帶回來時,他心中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結果一切都成真的。

總帥趙匡胤哪裡全面勝利,但這總攻的消息卻絲毫沒有給過他們。

在他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多爾袞逃了!

他袁崇煥還自詡爲名將,還以爲這是一個陷阱,結果當戰報到來的那一刻,他後悔了!

乘勝追擊的話,不說留下多爾袞,但兩三萬士卒是少不了的。

結果現在!袁崇煥的目的並沒有達到!

同樣,疑惑與羞愧的不止他一個,越恆定也是如此。

不過越帥必定是封王統帥,對於一些戰局的把握不是袁崇煥可比。

這一次,皇太極撤退,他追擊得到的戰果不俗!

皇太極的兵力損失一半,引以爲傲的八旗兵損失五千,要不是他果斷派出手中底牌血滴子,不然越恆定怕是能把這位打成光桿司令。

這血滴子本是皇太極的秘密武器,是他決定戰局的把握。結果現在就派了出來。皇太極心中的不滿可想而知!

清兵匯聚一處,漢軍自然也是如此。

這一戰,幽州丟失的土地全都被奪回,甚至帶著這一幫子暫時的手下,趙匡胤將褚英、皇太極一夥逐入鮮卑草原數十里!

這其中因爲這一戰,趙匡胤的名氣也大了!自然投靠他的人也多了!

原本除了剩餘的義社四兄弟(石守信、王審琦、李繼勳、韓重贇)和高懷德、曹彬、曹瑋、王全斌、潘美等人,趙匡胤幾乎沒有大將在手。

不過這一戰後,不少來援的義士紛紛投靠,除了原本屬於宋朝的大將,例如何灌、李繼隆、李處耘、黨進、郭守文、王韶、張令鐸外,還有何水雲、王果兩位異星猛將。

其中黨進、李繼隆、王果三位都是不死不滅級別的猛將,而黨進更是半步封王級別,而何水雲則爲封王猛將,何灌爲封號箭王!

一下子,趙匡胤的實力大增。

當然也並非所有猛將都投靠趙匡胤,像羅彥環植入的身份則爲羅藝的弟弟,張光翰則是投靠了袁紹。

王彥升、王彥超被植入的身份爲王彥章、王彥童的兄弟,這兩人選擇投靠的人則曹操。

至於他們的兄弟王彥章、王彥童,在最開始則並沒有選擇投靠的對象。他們婉拒公孫瓚等人的邀請,甚至對曹操都極爲冷淡!對於這一點,曹操也是極爲的惋惜。

最慘的人莫過於劉備和董凌,前者是真的沒有功績,而後者雖然獲得不少功績,也出謀劃策。

可是礙於年齡,大家總會把屬於董凌的功績歸咎於趙匡胤、公孫瓚兩人身上。董凌?年齡太小!

不過這也並不意味著宋缺沒有收穫!因爲這一戰,嶺南宋閥的名頭打出來。

投靠他的猛將也有不少,其中最爲著名的則是白玉將葛從周。

而作爲原董家護衛首領的史萬歲,雖然年過四旬,卻也越發的強大。

被植入的身份爲史文恭的兄長,這也使得一些史姓猛將與他們扯上聯繫。

其中最爲著名的就是白袍神將史敬思和他歷史上的兒子史建瑭。

史敬思年齡不過二十,史建瑭的年齡爲十五。

兩人植入的身份是史萬歲的兒子,兩人爲兄弟,和鐵槍王彥章爲師兄弟。

這一次他們也算是出師,而史敬思和王彥章封王武將的實力自然受到不少的拉攏。

史家二兄弟實力不俗,但他們的身份同樣敞亮。史萬歲的兒子,那就說明他們註定是董卓的屬下。

也是因爲這一點,招惹他們的除了劉備也就沒有別人了!

說實話,劉備的手段是有的,加上那精彩的演技,要是平常情況下,也能忽悠這兩人。

可惜還是因爲身份,現在都說董卓是諸侯,但他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諸侯,他掛著的名頭是大漢涼州刺史,這是大漢的實權官員。

他麾下的武將喊他主公,這可不相當於普通的擇主,這意味著他們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託付給董卓,同樣包括他們的妻兒老小!

這也就意味著史家二兄弟並不是獨立之人,他們的身份就是董卓的家臣。

他們沒有自由擇主的能力,要是這個時候投靠劉備,那就意味著不仁不義不孝!

幾乎每個人都看透這一點,但劉備還是很倔強。他認爲天下是大漢的天下,他乃是劉姓子孫,所以有這個資格和董卓叫板。

殊不知早在幼年,史萬歲就不認這個天下姓劉了!

拉攏不到史敬思,那王彥章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王彥章追求極致,他心中有個目標那就是曾經十招擊敗過自己的李存孝,對於擇主,他還沒有這個打算。

找他的人太多也都是一些有頭有臉的,忍受不了這個王彥章躲了到了史敬思的營帳。

本來最有能力收服他的就是曹操,但那是史敬思的軍帳,代表的是董家的顏面,要是被人誤會是去招攬史敬思就不好了。

所以,曹操放棄了!而這個決定讓他悔恨終生。在沒有收斂到人才後,董凌的掛比能力再一次開啓。

雖然王彥章依舊沒有擇主,但已經在潛意識裡面對董凌產生好感。

甚至於答應董凌的邀請,打算向涼州一行。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王彥章日後的主公就是董凌,而非董卓!

另外一位猛將王彥童在投效風波結束後,投靠了袁術。

對於袁術來說這也是一個意外之喜了!

真是的原因也十分的意外!

大家看上了王彥章這員封王猛將,卻忽略了四兄弟之中年齡最小的王彥童。

即便是王彥童想要擇主,但沒有找他,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至於爲什麼不主動投靠,那是王彥童的傲氣,年齡不過十五,雖然不如自己的哥哥,但他也是不死不滅的猛將。

最開始袁術也並沒有在意王彥童,他看中的同樣是王彥章。

只是袁術有個好兄弟,袁通天!

北海袁通天,實力比之王彥章還要強悍。這場擇主與投效風波,在他眼中就是個兒戲,還不如多練幾次棍法。

因爲這個巧合,他在演武場遇上了王彥童。

兩人交手十個回合,王彥童被擊敗。即便如此,袁通天還是知道,這王彥童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猛將。

本打算向袁術舉薦,所以,袁通天也在軍帳之中宴請王彥童。

這期間袁術也無意中闖進來,剛剛在諸多大人面前漏了臉,順帶著踩了一把袁紹,袁術的心情很好。

還沒等袁通天開口,袁術便主動和王彥童喝起酒。在得知他也是來幫忙的義士後,有些喝醉的袁術直接送了一頭牛、一百兩銀子給他。

這種賞賜對於袁術這種紈絝來說並不算什麼,畢竟這些可能還不如他一頓飯錢多。

王彥童很窮,或者說這一世的王家兄弟不富裕。加上他們拜師練武都是一種苦修,這種富貴王彥童便並沒有見過。

所以,王彥童投效了!

一頭牛、一百兩銀子,換得一位不死不滅級別的猛將,這個牛袁術可以吹一年!

不過實話實說,袁術雖然是個紈絝,現在胸無大志,但他對手下那是沒得說,十分的信賴。

加上他手下也沒什麼人,所有的一切都交給了袁通天、王彥童兩人指揮,平時也都聽他們的。

對於這位主公,王彥童雖然有所不滿,但又不得不感動,加上有著袁通天的幫襯,這王彥童也變成了袁術的死忠!

…………

漢軍大營熱熱鬧鬧,鮮卑清兵陣營是一片慘淡。

褚英的外力史思明雖然覆滅,但建州兵還在。三萬建州士卒氣勢洶洶,直接就壓服了剩下的兩員大將扈爾漢、費英東和蒙古爾泰、濟爾哈朗、多鐸三大貝勒。

並且手段強硬的褚英直接得到了耶律斜軫、苻登兩大鮮卑名將的支持,等到皇太極、多爾袞與他們合兵一處時,事情都完了。

這兩個野心勃勃的貝勒也必須硬著頭皮承認他們這個兄長的身份。

於是乎,在沒有任何一位鮮卑王者和大汗在場的情況下,褚英宣佈自己爲第二任清王。

得到王位之後的褚英並沒有再次開戰爲自己的父親和族人報仇,相反,帶著十多萬士卒,他與漢軍僵持起來,似乎在等待什麼關鍵的時刻!

第三百零一章 計劃開始第四百九十章 攻城暫緩,鬥陣之始第四百七十七章 山獅駝戰雙將第五百五十七章第四百五十六章 鬼師初顯威第三十四章 宋柔的手段第三百二十九章 歧視與亂流第二百五十章 拜師第九十七章 東皇太一戰修羅(六)第十二章 收服血蛟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高文的首秀第三百二十六章 瀛洲之行第二百一十九章 瑣事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戰果第二百五十二章 獨孤求敗第四百九十二章 三方籌劃,局勢三變第一百八十五章 慘烈第二十七章 金熬崑崙刀宋朝(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再見宇文成都第三百零四章 各方進展第三十三章 攻心(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獨孤求敗第五十六章 劉志議事第九十三章 東皇太一戰修羅(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董媛歷練第五百四十二章 遊歷天下,始皇陵墓第三百九十一章 董俷歷程之陳留第三百八十章 小聖賢莊第四百零六章 董卓反擊第五百二十二章 戰後收穫,深夜密談第三百九十二章 董俷歷程之徐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董卓的無聊召喚第四百二十一章 啓程居延第十八章 簽訂大道血契第四百零二章 三封密信與事實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一晚第三百三十八章 再見宇文成都第四百零四章 伏擊韋睿第五百零一章 轉瞬即逝,羌族敗亡第一百三十章 敗退的魔羅士卒第二百二十八章 帝闕戰五將第四百零一章 籌劃與開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董家的三代們第六百零四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宇文成都的初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幷州戰起第二百八十七章 百家散事第三百六十章 擊殺第三百八十一章 荀況與宋濂第二百七十五章 夜襲第二百八十六章 刺客與太監第七十四章 再啓召喚第二百七十章 血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初戰赫連魔騎第三百四十八章 閒話第五百七十章第八十七章 見聞第二百零二章 李時珍的發現第二百五十三章 莊周與林青帝第五百六十六章第三十九章 開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獸卵孵化(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岳飛與公輸家第九十九章 儒家機關戰魔神(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五月之鷹——高文第四百九十九章 深夜襲營,決戰將始第三百九十一章 董俷歷程之陳留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降第二百二十四章 再起召喚(二)第二十章 第二次召喚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城第五百一十章 論功行賞,戰後召喚第五百一十六章 再見劉裕,共擊兇獸第二百五十六章 雨化田第五百三十八章 百將滅神,大仇得報第五十四章 舊日支配者——阿撒託斯第七十三章 諸子百家的涌動第五百零五章 戰後總結,清算盤點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中大比(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了了之第一百零三章 機關天道第二百四十九章 分身與返程第二百二十一章 龍伯戰異族第五十一章 諸子百家降世第五百五十二章 悍勇鬥將,嶺南宋閥第六百零二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了了之第四百四十五章 小世界的最強者第五百二十九章 出戰匈奴,天蒼之強(下)第五十八章 天命歸漢(續)第一百一十三章 董卓的無聊召喚第三十八章 最大的危機第五百零九章 見面戰神,董卓規劃(下)第四百零一章 籌劃與開戰第三十一章 防風汪甦醒第二百六十八章 陰謀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漢的圖騰制第一百六十章 新年召喚(求推薦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六章 繼續的戰鬥(下)(上架第一章求首訂)第五百五十九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州市| 个旧市| 汪清县| 安义县| 屏边| 深圳市| 霞浦县| 天峨县| 盘山县| 岳西县| 泾川县| 普陀区| 民乐县| 富裕县| 江永县| 米林县| 榆社县| 城市| 梁山县| 错那县| 平利县| 旌德县| 广水市| 湖南省| 松潘县| 佛坪县| 泗阳县| 新营市| 万年县| 福安市| 仁寿县| 锡林郭勒盟| 安阳市| 舞钢市| 南澳县| 金华市| 商水县| 洪湖市| 深圳市| 公安县| 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