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很氣派,我很不喜歡。
被人擡進了皇宮,曲裡拐彎走了許久,終於到了我要入住的寢宮門前,但聽小宮女報:“勿寒宮到了。”我就先抖了三抖。
這什麼破名字,尚不如香溪村好聽。
下了轎子,等在寢宮門口的人居然是花嬸。她見了我就掉眼淚,一面行禮一面絮叨:“可算回來了……可算回來了……”那語氣悽哀無比,聽得人一霎那間心坎兒上涼涼的。
我拉起她的手,安慰她:“花嬸你別哭啊。”
花嬸立即就跪地上了:“公主折殺奴婢。”
我嚇了一跳,花嬸從前也對我很和氣,但絕沒有這般生疏。我把花嬸扶起來問:“花嬸,這是怎麼了,你和我客氣什麼?”
花嬸搖搖頭:“奴婢乃是當年皇后宮裡隨侍的人,皇后娘娘賜名梨馨,花這個姓是離亂中由名字化來的。奴婢三生有幸,得以照顧公主多年,蒙公主不棄,日後叫我一聲花嬤嬤吧。”
我被她嚇得手足無措:“叫什麼你說了算,可無論怎麼叫,咱們也不能這麼生分啊!”
花嬸的頭依然埋得低低的,我頓時整個心都冷了。
旁邊一個宦官領頭似的人物蹭了過來,甕聲甕氣地說:“公主,當年的事兒,花嬤嬤最清楚。此番她來,會給您詳細說明。”
敢情花嬸是來給我講解的,這也好,我正滿頭霧水呢,最好她先給我講清楚我爲什麼會是公主。我讓花嬸帶我進寢宮四處看看,她忙不迭答應了,指揮一干小宮女在前面引路。
我一面走一面暗暗驚歎,這個勿寒宮,是宮中之宮,卻看起來竟比整個香溪村還要大些。自有亭臺樓閣,假山流水,路以上等方白石鋪就,同寢宮外一樣,都是彎彎繞繞不知所終。我仔細看且數著,一行人走過宮門附近的空院,走上一條□□,穿過一拱門,繞過一小池、一假山,進了迴廊,一路向右,來回共轉了九個彎兒,出了迴廊,又是個空場院,當中是一幢高閣。我以爲要我住如此高,著實嚇了一跳,花嬸卻告訴我這只是會客之所,上可賞月觀歌舞,下有雅室可以品茶。繞過這高閣,再過拱門,徑直闖入一片竹林,竹林盡處又是桃林,桃林也盡了,是一個四合院,花嬸說,這纔是我的起居之處。
我在村裡時,漫山遍野地跑都不會累,走了這一路卻幾乎累死,然則看花嬸和小宮女們,卻大氣也不帶喘一下的。進得屋內,我見了椅子就坐,花嬸適時地倒了茶水端上,我咕咚咕咚直喝了兩大碗。我喝水時,花嬸就讓小宮女們退下,順手關緊門窗,回來站到我身邊,小聲說:“往日在香溪村,過往種種不便與公主說明,望公主恕罪。”
我嚇了一跳:“花嬸你怎麼用這樣的語氣啊?”
花嬸又跪下了:“公主恕罪,此番奴婢便將前因後果通通告訴公主。”
我想說什麼,又不知如何開口,末了只有去招呼她坐:“那花嬸你坐下說,站那兒跪那兒我都覺得怪不舒服的。”
她仍跪著不動,我只好親自去給她搬椅子,嚇得她慌忙應下,不過只端了一個小凳,坐在我下首。
哎,這個死腦筋的花嬸,不過坐了總比站著跪著的好,我於是放了心,像所有聽故事的傻小朋友一樣,拿胳膊支起腦袋,且瞪大了眼睛。
而花嬸,也像所有開始回顧過去的人一樣,先長嘆了口氣。
二十五年前,恆德帝初次登基,年號永御。彼時他方當弱冠,身邊有一個妃子佘氏,後來就立爲彰雅皇后。
永御2年,彰雅皇后誕下麟兒,是爲皇長子戴元基。與此同時,恆德帝卻迅速地立了雨雪虹霓四個貴妃,且大興土木,將皇后所居鳳儀宮南面四座主要殿閣翻修過,擴建爲輔宮闕,迎入四妃。雨妃是前朝元老禮部文尚書的獨女,擅音律文藻,住迎霖宮;雪妃是當朝宰相辛景年的長女,精通武藝,尤擅劍器,住惜霜宮;虹妃是當世儒商李斂次女,烹調手段數一數二,住玉露宮;霓妃是鎮遠大將軍孫風獨女,精曉易理天文,住歆樂宮。恆德帝最寵雪妃,次寵雨妃,於虹霓二妃並不上心,對彰雅皇后也漸漸冷淡。
永御3年雨妃生下次子戴元軒,雪妃卻只生下了女兒,便是長女文沁。當年出了霓妃投毒案,沒有毒到雨妃,只毒死了小皇子的奶母。霓妃抵死不認,終被打入冷宮。
永御4年,雨妃再度產子,即三皇子戴元恩。同年,虹妃生下雙胞公主文嚶文霄。恆德帝大悅,要賞雨虹二妃,二妃卻替霓妃求情。恆德帝感之,放了霓妃出來,此時霓妃已經時有瘋癲之癥。
永御5年,霓妃順產公主文徽,雨妃得天獨厚,竟產下第三子,即皇四子戴元熙。恆德帝喜,更念當初雨妃以德報怨,與皇后商議過,就賜了雨妃別宮一座。別宮落成當日,便即失火,有惜霜宮小宮女死於別宮偏門外,留血書稱爲雪妃指使。雪妃哭訴辯解,恆德帝也堅持認爲有人栽贓,後下旨歸爲天災,修繕別宮賜予雨妃,命名爲驪居,其它並未追究。
永御6年,早春,虹妃造訪驪居,遇刺重傷。刺客還欲殺雨妃時被人發現,服毒自盡。虹妃死前神色詭異,遺言竟將兩女兒託付給了瘋癲的霓妃。
永御7年,皇長子與皇次子先後進入太學讀書,長子進步快於次子,而雨妃亦無妒忌,反稱頌皇長子,是以皇后與雨妃共同探討教子良策,相交甚好。正一派和諧之時,忽出了長公主與畫工郎的私情被告發一事。恆德帝將畫工郎處死,逐出長公主。長公主因此事曾求助於皇后,以爲是皇后告發,臨行時對皇后說出決絕話語。皇后委屈,卻無有人嫁禍之憑據。
永御8年,皇長子飲茶中毒,查出投毒者爲惜霜宮宮女。皇后想到別宮失火也是惜霜宮宮女所爲,便上報恆德帝,恆德帝礙於衆人強諫,也只得將雪妃打入冷宮。不想雪妃在冷宮產女文陽,恆德帝不捨,將其接回。
永御9年,皇后產下最小公主,恆德帝愛若掌上明珠,著滿朝文官爲公主取名,遍覽衆名號,竟無一滿意。恆德帝又賜宮女梨馨爲小公主貼身女婢。
永御10年,雨妃提出在別宮辦宴會賀小公主週歲,恆德帝與彰雅皇后皆大喜。不料當日雪妃與宰相收買御林軍,攻入別宮。雪妃殺死雨妃及其三子,囚禁恆德帝,自立爲女王。皇長子欲救恆德帝,亦被射殺。皇后因與梨馨在後院打扮小公主,逃過一劫,得以逃出別宮。雪妃當月便稱雪帝,隨後便派人長期追殺皇后一行。世人後稱此事爲“驪居之亂”。
皇后一行在全國躲避追殺,顛簸大半年,最終歸於皇城腳下的香溪村。從此改姓花,收養各路孤兒,掩人耳目。此後追殺風聲漸止,小公主也漸漸長大,如村童一般無二。到了永御11年,小公主的生辰那晚,夜空忽而大晴,繁星甚衆,唯有皇城方向,幾顆小星晦暗不明。皇后遙望星空,又見小公主與村童滾打於泥土中,慨嘆而吟誦詩經曰:“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彼小星,維參與昻。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寔命不猶。”以此替公主命名。是以小公主在兩歲時,終於有了名字——戴小星。
花嬸一面講一面抹淚,我就呆呆地盯著她看。小時候,我也聽說書人講過不少宮廷秘事,只當作故事聽都覺得十分荒唐,如今卻是由花嬸口中講出了完整版本,不由得我不信。我花了好長時間,才勉強把那恆德帝、彰雅皇后和我爹孃對上號;把那傳說中的小公主和我自己對上號。至於那些什麼皇子公主,我早記不清名字,自然對不上號,那就籠統地算作一幫哥哥姐姐便了。
“後面的事,公主就知道了。我們到了香溪村五年後,皇后娘娘就病逝了。今年辛宰相病逝,雪帝壓制不了手下的躁動,讓皇上得以脫身。皇上脫出囚禁之後性情大變,先殺了雪帝,又殺了他和雪帝生的兩個女兒,當年的宰相黨羽一個也沒放過,盡賜滅門。十日前,皇上二次登基,下得第一道旨就是要尋到皇后娘娘和您母女兩個。奴婢往宮中送了信,果然就有人來接公主回宮,可惜皇后娘娘無福。如今公主所居,便是當日的鳳儀宮,雪帝即位後,廢除皇后之位,也改了宮名。不過名字雖改,到底也是故地,日後公主留在宮中,務必記得時常拜祭皇后娘娘,也要顧念著皇上……他……皇上乃是英俊瀟灑風流倜儻極富男子氣概略顯英雄滄桑的人中之龍,逢此大難後心中必有痛處,若要日後不成爲暴君,還須公主多多勸慰。”花嬸囑咐完了,起身做禮,就等著我發令。
我聽得有些難過,就拉花嬸:“花嬸你別老鞠躬敬禮的,我聽得難過,你過來陪我坐坐唄。”
花嬸退後一步,惶恐道:“奴婢不敢。”
我愴然道:“花嬸,那你以後就這麼對我不成?”
花嬸畢恭畢敬地說:“奴婢離宮日久,又已年老,此番向公主道明瞭往事,便回香溪村養老,決不在宮中逗留。”
我大驚:“花嬸你不要小星了?”十五年來,花嬸一直如同母親一般,慈愛有加,此時說走就走,不免有些突兀。
花嬸道:“公主已經找到親生父親,奴婢便沒什麼用了,不留也罷。”
我站起來,走到花嬸身邊耍賴道:“好花嬸,小星不是貪圖富貴的人,你知道的啊。管我是什麼,花嬸也不會不要小星的吧?花嬸,你不會不和小星親了吧?”
花嬸躲開我的手,又跪下了。
我無論如何說都說不動花嬸,又氣又急,賭氣道:“花嬸,你養了我十五年,原來根本就沒把我當個親人。”
花嬸眼睛裡含著淚,語氣卻是硬生生的,她說:“奴婢怎敢冒犯公主。”
原以爲有恩便是親人,卻終究變得連路人也不如。我捂著腦袋坐倒在地,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