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一章、分流減員

爲了讓他們的譁變名正言順的,都開始上綱上線了。

“呵呵真是好笑,當年我風量寨剛剛和鎮戎軍結盟的時候,我們傾盡全力掏空家底送錢送人送物資,你們那時候怎麼不攔著?哦,對了,我送給的是鎮戎軍,不是你們這些窩囊廢的邊軍,所以你們這是眼紅了嫉妒了是嗎?”

“我們爲什麼眼紅?我們有的是朝廷給我們的供給!”

“是啊,拿著朝廷的供給,被定戎人打的不敢冒頭,還是我們王爺領兵一路玩命拼殺,打破僵局纔有了今天,你們坐享其成也就罷了,明明都是一羣貪生怕死、百事不成的窩囊廢,如今竟然還有臉來指責我們銳意進取!好不要臉!讓你們這些貨色編入鎮戎軍,纔是真正污染了我鎮戎軍的風氣!”

“你說誰貪生怕死?”

“難道不是你們嗎?幾十年來得過且過毫無建樹的是誰?當年在秦鳳路,被定戎人追著打的是誰?還恬不知恥的把自己的敵人引到我們的陣地來的又是誰?後來打懷遠城,怕我們搶功勞,不讓我們進城,打不過又回頭來求我們鎮戎軍出面的又是誰?如今卻覥著臉來我們跟前大放厥詞,誰給你們的勇氣和膽量?”

“你是個什麼東西竟然敢來指責我?”

“你又是個什麼東西你自己心裡沒點逼數嗎?當兵不打仗,如同農民不種田,那你還當兵做什麼?早點滾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欠揍!”那些人惱羞成怒了,摩拳擦掌就要上。

“來呀,怕你們了?”

形勢眼看著就要一觸即發。

“別吵了!”凌冽大吼一聲,雙方頓時收聲。

“知道你們不服本王,本王也沒有和你們一起同生共死過,你們心裡只認當年的齊大元帥,本王沒有齊大元帥那麼的長袖善舞,和氣友善,在他手下,你們吃得好穿得好,雖然沒功勞日子卻過得下去,如今劃入本王治下,受不了這種艱苦嚴謹,本王也明白,既然你們和我鎮戎軍的治軍理念完全不合,雙方都不滿意,不如早些劃分開,本王會奏請朝廷,讓你們調離,你們也可各自找好去處,本王派人去和對方接洽;實在沒地方接收的,可申請退伍還鄉,我們會早日拿出整改方案,儘量讓大家滿意。各位都散了吧。”

那些人頓時傻了眼。

鎮戎軍纔不慣著他們,就算他們人多也不行!凌冽這話等於就是完全放棄了他們!

軍隊人員並不能隨便調動,更何況還是成建制的,這麼多人要是聽說是被鎮戎軍攆出去的,誰會接收?這面子又往哪裡擱?

原以爲大家一起逼宮可以讓凌冽感受到壓力從而饒了三位將軍,畢竟法不責衆,誰知人家根本就沒打算要這些人!

甚至可能早就計劃好了要趁機把他們這些旁系清理出去!

有人就出來當和事佬:“大家都不要衝動,有話好好說,何必要驚動朝廷?自己內部商量完就好了嘛。”

凌冽一聲冷笑:“軍中若是做不到令行禁止,那成了什麼樣子,菜市場嗎?軍人若是不服從命令,怎麼稱得上軍人?本王念你們也是老將,多年戍邊,沒功勞也有苦勞,如今給機會去你們想要的理想之地養老,又沒指望著你們謝我,臨走還發點遣散費,這樣你們若是還不滿足,你們是想幹什麼?擁兵奪權嗎?!”

底下人被訓得噤若寒蟬,不得不說,戰功赫赫的凌冽在軍中還是十分的有威望的。

“羅將軍何在?”

“在!”

“前些日讓你登記調查的人員名單做的怎麼樣了?”

“在這裡。”羅倫教戰戰兢兢遞上一份厚厚的名單。

“都問清楚了?”

“是的,王爺。”

“好,就按照這份名單,不管是前幾日參與圍觀的還是今日參與譁變的將士,願意留下來的,考察後擇優錄取,不願留下來的,發放遣散費還鄉,兩者都不願的,等待朝廷調遣。所有官兵,一視同仁!”

“遵命!”

原鎮戎軍士氣大振。一直以來,原齊大元帥留下的兵馬都有些很明顯的問題,他們消極懈怠,得過且過,還不服管教,讓他們十分的頭疼,更麻煩的是,他們鎮戎軍一些人也被他們給同化了,正所謂好的學不來,壞的一學就會,讓他們帶起兵來越發艱難。

即便是用新兵替換老兵,二十萬人也需要好幾年才能替換完,更何況兵換完了,可是將官更換的頻率不高,他們佔據著高位,仗著資格老,倚老賣老,淨拖後腿。

有道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沒有好的將領,帶不出好的兵。

這件事早就在軍部裡面討論很多次了,一直都沒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

如今機會終於來了。

一時間整個軍營如同熱油鍋裡滴進了幾滴水一樣炸開了。

攻打西域是個長久計劃,不急在一時,如今定戎人已經被驅趕殆盡,整個鎮戎軍管轄範圍內再無強悍的對手,鎮戎軍又開發出了火力強勁的大炮,不再需用人海戰術作戰取勝,這使得裁撤部分將士成爲可能。

省下的部分軍餉可以投入研發更尖端的武器,以減輕朝廷和管理層的壓力。

那些不聽話的刺頭正好可以一併打包解決。

軍營裡頓時忙碌起來,有些人意識到不妙,開始找關係求情想留下來,有些人討論該不該還鄉退伍,或者該去投奔哪裡最合適。

包括原鎮戎軍嫡系裡也有些人有想法了。

凌冽也明白,這樣的整改是有必要的,任何一支隊伍想要保持先進和銳利,就必須及時自省自警,割除腐肉淨化隊伍,保持活力。

一連很多天,凌冽都很忙,都沒來得及回家去歇歇。

莊曉寒已經聽說了軍營裡的事,對於凌冽的想法,她是舉雙手贊成的。

朝廷和皇上接到鎮西王的奏摺,朝堂上也議論紛紛,有的說以前沒有這種先例,一下子解甲歸田近十萬,擔心邊防力量會不足;有的說這樣好,如今沒那麼多仗要打,讓大量的士兵退伍還鄉,可以充實鄉村的勞動力,讓更多家庭得以團聚,是彰顯皇恩浩蕩的大好事。

即便有些人想換防,這也沒什麼不好,免得在一個地方呆久了,形成了新的地方勢力,不利於治理。

第四十三章、水下的秘密第一百零八章、稍安勿躁第九十二章、我也出兵第九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五十三章、來者不善第一百零四章、忠心幾許第八十九章、開闢新思路第一百零七章、俗家弟子第五十九章、定下攻城計第二十七章、縣主回京第八十五章、凱旋而歸第五十章、半路攔截第五十三章、來者不善第一章、高家新村第九章、另有所圖第八十三章、向外求援第一百零五章、身後事第八十七章、如何應對第五十三章、回家之路(二)第一百一十章、成功的花第一章、新晉道姑第三十章、深夜探傷第一百四十一章、真正原因第六十九章、離京受阻第六十七章、死亡真相第十六章、贏者通吃第一百一十一章、老友肖揚第六十章、再見季鳳山第八十三章、出海遠行第一百三十二章、做個見證第二十七章、矛與盾(二)第三十章、先考考你第二十六章、矛與盾(一)第十四章、夜至舊居第九十二章、端午夜宴(二)第四十七章、茶店開張第六十四章、終須見面第九十九章、人之將死第二十九章、逃生秘道第八十四章、暗中籌劃第十五章、無聊秘事第九十二章、我也出兵第七十一章、勤學苦練第九十五章、賠禮道歉第四十四章、後繼有人第九章、另有所圖第三十八章、黑夜借箭第二十六章、矛與盾(一)第十章、聯合抗敵第四十三章、丁家村小夥伴第六十一章、不期而遇第八十八章、向他求助第五十一章、擒賊先擒王第六十九章、竟然如此第五十四章、偶遇外使(一)第二十五章、投名狀第四十章、最後要求第七十二章、反出上京城第一百四十二章、夜半訪客(一)第一百零五章、誰在害我的一百一十二章、拜師學藝第八章、各懷心事第一百零九章、故地重遊第六十四章、回京奔喪第一百四十五章、容國來使第一百四十六章、據理力爭第十一章、三方結盟第二十三章、炸死邪祟第一百零一章、分流減員第二十七章、貨在何處第一百一十二章、開辦私學(一)第四十八章、大仇得報第六十六章、見面尷尬第九十一章、求你救命第一百一十七章、開始治病第一百四十章、誰泄密誰第十章、永遠的歸宿第九十四章、將計就計(一)第三十三章、前塵舊事第七十九章、瓜甜蒂苦第二十二章、六師父的春天第六十三章、一路尋找第七十四章、現場比試(二)第四十一章、真假生死第一百一十四章、任務完成第七十三章、現場比試(一)第十五章、三思而後行(二)第二十六章、終於被抓第八十章、製作鉛筆第十章、永遠的歸宿第三十二章、他鄉遇故友第九十七章、高家村(二)第七十一章、不一樣的婚禮第五十五章、救人的報酬第一百零六章、生育艱難第四十八章、大仇得報第五十九章、臨淵羨魚第一百零二章、價值幾何第十章、玻璃銀鏡(二)第二十四章、巨大的豐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仁县| 儋州市| 高唐县| 叙永县| 南雄市| 巩义市| 亳州市| 搜索| 若尔盖县| 定州市| 孝昌县| 开封县| 泾阳县| 上犹县| 宣武区| 五莲县| 定远县| 庆云县| 石家庄市| 凤凰县| 福安市| 渝北区| 扎兰屯市| 许昌市| 收藏| 左云县| 怀化市| 竹山县| 湟源县| 阿拉善左旗| 沧州市| 福建省| 新邵县| 曲靖市| 枣庄市| 秦安县| 南涧| 肥东县| 青铜峡市| 瑞昌市|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