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相識

經舟山過去,乘一艘海船,一路往北去,遇著好風借力,船帆一揚,無須半日,便可見一座島嶼。

從船頭遠遠望去,島上鬱鬱蔥蔥,紅的、黃的、白的、綠的團團交織在一起,繁花似錦,好不熱鬧。可惜已過了三月,桃花凋謝,否則景緻更加豔麗動人。

海船靠得近了,天光照射下,可見船頭立著一大一小兩個人。

大的那個是個老者,灰髮黑衣,長相清癯,面上的肉很少,因此皮便多了些,鬆鬆垮垮的堆在一起,擠出許多皺紋來,背上還背了一把用葛布包起來的瑤琴。

船靠得近了,海風吹來,連花香也一齊隨風穿過,淡淡的,沁人心脾。

老者揚起臉上的褶子,朗聲笑道:“非非快看,想來這裡就是桃花島了。如此美景當前,可惜我心中急切,不是撫琴的好心境,不然一定要彈上一曲。”

旁邊的女童大約十三四歲年紀,嬌小玲瓏的身子裹在翠綠的衣衫裡,皮膚雪白,像極了待放的花苞。只是因爲暈船的緣故,女童的臉色實在太白了些。

女童抓住老者的衣袖,聲音裡帶著些許哭腔,央求著喊道:“爺爺,我們快下船吧,非非好暈啊。”

老者大聲笑道:“好好好,我們下船。以後爺爺帶著非非多出幾次海,再坐船就不暈啦!”

他說完,也不等船靠岸,夾起女童,便往海面躍去。只看見他彷彿一隻海鳥,在水面一點,又升起來,最後落在岸上。

女童掙開老者,腳下打著轉,搖晃著靠到欄桿上,吐了起來。

船伕這才停船靠岸。老者多付了些銀錢,吩咐他們幾日後再來接應,待女童漱口完畢,兩人便一齊往裡走去。

兩人在花叢裡東一轉,西一晃,曲曲折折地前行。

女童剛開始還興致勃勃,蹦蹦跳跳的,不時採下幾朵花來把玩。走得久了,把孩童的樂趣消耗一淨,瞬時蔫了下來,老老實實跟在老者後面,不斷打著呵欠。

又走了一會兒,老者忽然嘆道:“難怪那古籍裡記載,桃花島主有經天緯地之才。單這一手奇門功夫,便勝過我在那麼多古墓裡所見了。”

女童彷彿機關鳥上了發條,忽又精神起來,往四下看了一圈,只覺得不過是一些雜亂的花草,哪有古墓裡那些藏著機關的石牆和棺材可怖。她又掐了一把花,裝作害怕似的蹦到老者前面,拉住老者衣衫,好奇地問道:“這些花草樹木,難道也和那些石頭牆壁一樣,裡面藏著毒箭嗎?”

老者哈哈一笑,撫須答道:“那自然是沒有。不過這些花草的佈置也都有講究,同樣有使人迷亂的作用,就像上次我們去的那個漢王墓,墓室前面豎了許多石柱,爲的就是讓人摸不清方向。你不是還調皮一個人進去,因爲迷路找不見我,哭了許久嗎?”

女童聽他又把以前的窘事拿來說,不依地叫道:“不許說。不許說。爺爺說過不拿這個笑話非非的。”

“好好好,不說,不說。”老者繼續介紹:“用花草樹木可比堆石頭難多啦,需要時常料理剪裁,不然這裡多長一棵樹,那裡多生一叢花,陣勢便不成了。可是這裡花草雜亂,顯然很久沒人打理佈置,卻依然隱隱成陣,老頭子從前見所未見,今日算是開眼了。”

女童笑問:“那爺爺沒有那個桃花島島主厲害嘍?”

“哈哈,遠遠不及,遠遠不及!”

女童追問:“那我們還能走出去嗎?非非都走累啦。

老者成竹在胸,笑道:“快了。快了。爺爺雖然本事不濟,但一個荒廢的迷陣,還不至於——”

女童忽然停下腳步,大聲嚷嚷打斷老者:“爺爺又在胡吹大氣了,前面都沒路啦!”

前方果然斷了路徑。一大片白色花叢重重疊疊,堆成一汪湖泊,橫在前面。再往前去,是看不到盡頭的繽紛花樹。那五顏六色的樹木中間,隱隱約約透露出許多交錯的路徑來,揉眼一看,又好像沒有,正是亂花漸欲迷人眼,錯綜繚亂,使人難以辨別方向,看得久了,連是什麼花什麼樹都分不清了。

老者扯了扯鬍子,默算了半天,也不知該怎麼走,只好道:“不急,我們先退回去看看。”

老者帶著女童就要往原路退回去,只是花色眩目,那些縱橫交錯的小路他眼裡就這麼顛顛倒倒,轉來轉去,竟然始終離不開原地,後來乾脆閉著眼一通瞎走,終於不見了花湖,卻不再是原本的來路了。

此時已近黃昏,四面而來的花香,伴著昏黃日光,直惹得他們頭暈。

老者心裡發急,躍上樹顛,四下眺望,前後左右都是五色繽紛的花樹,連大海也看不見了。他下來抱住女童,又飛身上樹,憑著輕功,在樹上狂奔,想要找到哪怕一點點熟悉的標誌。

可是所有的地方,都給他一種已經來過的錯覺。

天色漸暗。老者沒了力氣,下來坐到地上歇息。他們吃了些乾糧,女童扒拉著包裹,發現方纔在樹上騰挪,給樹枝刮爛了包裹,丟了許多東西,剩下的乾糧也只夠他們吃一天了。

女童哭喪著臉道:“哎呀,這下好啦,非非要和爺爺在這裡當花肥啦。可憐自己都吃不飽,倒要教這花草白白得了上好的養料。”

老者這會兒倒不急切了,他是個豁達的心境,越到絕路,反而越看得開。他怕女童多想,故意揶揄道:“你這小身子板,怕是連一顆草都養不出來。”

女童氣鼓鼓的,還要說話。老者忽然示意她噤聲。

女童立刻停了說話,連呼吸也屏住,不敢發出一點動靜。她學著老者的樣子,閉上眼睛,把手罩在耳朵上,捕捉著附近的聲響。

過了一會兒,老者問道:“非非聽見什麼沒有?”

“聽見啦......風吹花草的聲音,一下呼呼響,一下沙沙響。好像......好像還有人在哭——難道也有人和爺爺一樣找不到路了嗎?”

老者輕輕打她一下,臉色頗有些不自然,道:“你這丫頭,爺爺可沒哭。”

他拉著女童站起身來,仰起臉,分辨著風裡的聲音:“那也不是哭聲,倒像是簫聲,可是又稍微尖銳了些,不知是什麼樂器。這曲子也陌生得很,老頭子從未聽過。”

女童呀了一聲:“會不會是書裡寫的那個桃花島島主,在吹爺爺你要找的那個碧什麼曲呀?”

老者失笑搖頭道:“瞎說八道,哪有人能活這麼久,不過也許桃花島還有弟子在島上傳承。走,我們去看看,也許正是生路所在。”

他們跟著那聲音,一路往前去,有時沒了路徑,便上樹而行,走了一會,竟然又回到了那片花湖。

他們繼續奔行,那聲音彷彿一直在他們前方,牽引著他們,無論他們走多遠,永遠也走不到頭。

女童走得累了,問道:“爺爺,爲什麼還沒到呀?我怎麼覺著我們還在繞圈子呢?”

老者給孫女這麼一問,回過神來,想起那書裡對他這次所求的曲子的介紹“內藏致命武功,聲情致遠飄忽,能亂人心神”,明白是著了對方的道了。

女童天真爛漫,反而未受影響,因此才能出聲提醒。

他運起內息,心裡一片空明,耳旁的聲音忽然斷去,一會兒又響起來,但已經沒了那飄渺無蹤的感覺,反而在他這個音律大家聽來,一股子匠氣,還不甚連貫,倒像是個初學樂器的人,按著樂譜一行行的吹奏著。

他放輕腳步,一點點往前面探過去。不一會兒,果然前方忽然開闊,離開了樹木的包圍,經過一片草地,進入一片竹林。

在竹林中間,有一座竹枝搭成的亭子。皎潔的月光灑下,可以分明看見那竹亭還很新,還殘留了些許綠意,只是亭上的匾額和對聯已經很舊了,卻沒有腐朽的跡象,面上光滑如洗,一時間倒把那月光也粘連在了上面。

藉著月光,可以看到那匾額上寫著“試劍亭”三字,旁邊對聯上書“桃華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兩句短詩,正是老者昔日偶然所得的一本古籍裡所記載的內容。

他們藏在綠竹之間,探出腦袋去瞧。竹亭一側立著個大樹樁子,上面放著兩包叫花雞和一副劍鞘,另一側則是一顆蒼翠的百年大松樹。松樹下面,正有一個大約十六七歲的青衣少年在舞劍。

少年長劍連刺,劍式瀟灑俊雅,連綿不絕,往往看似一劍未盡,另一劍已經刺了出來。長劍舞動之時,不斷嗚咽作響,恰似幽幽洞簫之聲。劍聲與劍光相合,彷彿把月光全束在了那把劍上,隨之起舞,美不勝收,惹人癡迷。

女童自小跟著老者走南闖北,卻從未見過這麼好看的劍舞,這麼俊逸的少年,不由道:“好漂亮啊。”

老者早已看得入神,聽得更是沉醉。

那劍聲連綿如曲,曲中似有大海浩森,萬里無波,潮水由遠及近,漸行漸快,而後洪濤駭浪,風嘯鷗鳴。這濤濤海浪,直激起他心底對樂曲的渴慕,聽得他面紅耳赤,百脈噴張。

他忽然生出一股急切心意,想要馬上弄清楚,那把劍到底是如何發出這酷似洞簫的聲音,這曲子又是如何在這劍招揮灑之間演奏出來的。他撥開綠竹,忽然飛身上前,探手便往少年手裡的劍搶去。

少年給這突然出現的老者嚇了一跳,來不及細想,手中的劍順勢便橫削了過去。

女童大喊:“爺爺!”

老者霎時驚醒,知道又是叫那邪門的功夫勾走了魂。他急忙抽身後退,險險避過這一劍,卻未停手,而是抱著試探的心思,又往前送了一掌。

少年見他不罷休,只得繼續招架,倉促間說不得話,又連連遞了幾劍,卻都被老者一雙肉掌封住。

他只覺得這老者雖然莫名其妙,但是功夫卻高得很,將他的劍法都看穿了。明明老者使掌在前,自己出劍在後,卻每每爲他所趁,彷彿能料敵先機一般。

如此又過了幾招,少年劍法使得難受,心底一急,運起內力又刺了一劍。

老者還想拿手去夾,右手剛剛拍到劍脊,忽然感到一股黏力,將他的手黏在劍上,向外拉扯。老者連忙運力撒手,少年順勢斜刺,眼見就要刺中老者肩窩。老者避無可避,右手一揮,黑血神針嘭地撒出,打在劍上。

少年只覺得長劍震盪,幾乎脫手,連連退了幾步,才勉強穩住。

老者卻沒再動手,連聲說著“不打了,不打了”,一邊往後一招手,就見竹林裡囫圇著擠出來一個清秀可愛的女童。

女童小跑到老者身邊,抱住他的胳膊,喊道:“爺爺,你幹嘛突然打人家呀?”

老者自己先爲樂聲所惑,勾出心中慾望,糊里糊塗地出了手,後來雖然清醒過來,又沒忍住還手試探,最後還險些沒打過,頗覺得有些難堪。

他裝作沒聽見,不理會女童,反對著少年做了個揖:“小公子對不住了,老頭子見獵心喜,一時心癢難耐,實在抱歉,抱歉。”

少年頗爲戒備,持劍問道:“你們是誰,來這幹嘛?”

老者道:“在下曲洋,這是老頭的孫女。”

女童打量著少年,看他站得板正,努力做出一副嚴肅的模樣,卻因長得實在過於俊秀,半點兒也無威嚴,心裡好笑,忍不住插嘴道:“我叫曲非煙,哥哥叫什麼?”

那清脆的聲音入耳,少年的心底已經柔了幾分,再看那女童乖巧可愛的模樣,不禁心生歡喜,脫口而出道:“我姓林,叫林平之。”

曲非煙又問:“林哥哥住在這島上嗎?”

林平之答道:“是啊。”

曲非煙追問:“島上除了林哥哥,還有人嗎?”

林平之道:“我師父——不對,該我問你們!”

林平之頗有些氣急敗壞,又把劍橫在胸前,挺直腰身,大聲喊道:“你們來這幹嘛?”

曲洋拉住非煙,不讓她再逗這個少年郎,如實相告:“老頭子在一本古籍上,看到此處曾有一名大家,作得一首曲子,盡得大海浪潮之聲,更是內藏武功,實在神妙非常,心生敬仰,特來一尋,若能瞻仰傾聽,此生無憾。”

林平之一聽便知道曲洋所說正是《碧海潮生曲》,聽得他一番誇讚,心裡受用得意,擡了擡下巴,提高了聲音,說道:“你說的這首曲子,我知道。”

曲洋心道果然如此,大喜道:“不知道老頭子是否有幸,能完完全全聽一遍呢?若能得曲譜一觀,自是更好,至於其中武功,不敢奢求。”

林平之道:“要聽可以,你得先告訴我,剛剛爲什麼我每一劍你都能猜到?”

曲洋笑道:“倒是我佔了偷看的便宜,先將小公子的劍法看過一遍,覺得小公子這劍奇特,竟能發出樂聲,便記下了這樂聲所對應的劍招,於是聽到聲音,便知小公子要出哪一劍了。”

“啊,原來如此。”林平之赧然,想這人居然只看一遍,便把他琢磨了兩年都沒琢磨明白的劍法看透,慚愧道:“平之學藝不精,讓前輩見笑了。”

曲洋道:“林公子劍法精妙神奇,若非我於音律一徒頗有研究,又佔了便宜,只怕不等林公子使出最後那招,就已經敗下陣來。”

林平之見曲洋如此客氣有禮,放下戒心,把劍收了起來。他拿起那兩隻快涼了的叫花雞,看了一眼這爺孫倆人,猶豫道:“你們吃過了嗎?要不要吃......一隻?”

曲洋拱手:“多謝好意,我們已經吃過乾糧了,林公子自便。”

曲非煙抹了抹嘴,拉住曲洋,眼巴巴地看著爺爺,小聲道:“非非想吃肉。”

林平之稍一對比,將較小的那隻遞到曲非煙前面,嚥了一口口水,道:“我們一起吃吧。”

曲非煙笑彎了眼,接過叫花雞,說道:“謝謝平之哥哥。”

林平之看著曲非煙那月牙兒似的眼睛,心裡也跟著高興。他撕咬下一塊雞肉,雖有些涼了,但仍然覺得香氣四溢,嘴裡嚼著肉,含糊道:“我帶你們去找我師父吧。我不通音律,師父也不願意請人上島教我,你們要聽曲子是不成了,但是曲譜可以問問我師父。”

曲洋有些訝異,書裡明明記載只有那《碧海潮生曲》纔有如此功效,眼前這少年能在舞劍之間,把那曲子奏出來就已經很是令人費解了,若是還不通音律......不禁問道:“林公子不通音律,何以剛剛劍聲似乎隱隱成曲?”

“希夷劍揮舞的時候, 是會有聲音的。”

林平之揚了揚手中長劍,老者這才注意到,那長劍造型奇特,劍柄與他所見過的全不相同。

“至於成曲子,這我也不知道,我只是照著劍譜練的。不過師父說過,這劍譜是師公依據你們要聽的那個曲子,和另一門劍法結合所創的。”

曲洋恍然:“難怪公子剛剛出劍劍招一一相連,看似繁複奧妙,但卻頗爲匠氣,缺了變通,原來是爲了與樂曲相和。”

林平之搖頭道:“師父說過,師公以前舞劍的時候,招式並不拘泥順序,信手拈來,但是劍聲依然可以成曲。可惜師父也不通音律,更沒學過這套劍法,沒法教我,只能讓我自己跟著劍譜練。”

曲非煙問道:“平之哥哥的師父爲什麼要教你學他自己都不會的劍法呢?”

林平之低頭一笑,道:“是我自己喜歡這門劍法,纏著師父要學的。”

曲非煙繼續問道:“那他爲什麼不願意請人教你音律呢?”

林平之道:“師父不喜歡旁人上島來。”

林平之剛剛說完,忽然聽到耳邊一聲高喝:“你還知道我不喜歡有人到島上來!”

他心裡一跳,擡眼看去,原來已經不知不覺走到師父平日的住處。師父正立在門前,滿臉怒容的看著他。

林平之清楚師父雖然嘴上嚴厲,但從不捨得罰他,因此見師父虎著臉,也不害怕,幾下把最後幾口雞肉啃掉,將骨頭一拋,便奔向師父。

“師父,我回來啦!”

第二章 拜師第五章 風波第一十二章 獻劍第一十二章 獻劍第十章 秘聞第七章 圍殺第七章 圍殺第三章 學劍第一十二章 獻劍第一十一章 劍譜第二章 拜師第一章 相識第一章 相識第一十四章 雙劍坐鬥採花賊第十章 秘聞第九章 追,殺第一章 相識第九章 追,殺第一章 相識第七章 圍殺第九章 追,殺第三章 學劍第八章 逃亡第十章 秘聞第十章 秘聞第四章 送別第一章 相識第七章 圍殺第十章 秘聞第五章 風波第五章 風波第九章 追,殺第一十三章 回雁樓頭名回雁第五章 風波第一十二章 獻劍第一十四章 雙劍坐鬥採花賊第八章 逃亡第四章 送別第一十三章 回雁樓頭名回雁第六章 遇難第三章 學劍第九章 追,殺第九章 追,殺第六章 遇難第一十一章 劍譜第四章 送別第八章 逃亡第七章 圍殺第一十一章 劍譜第六章 遇難第六章 遇難第三章 學劍第四章 送別第六章 遇難第一章 相識第一十二章 獻劍第十章 秘聞第一十三章 回雁樓頭名回雁第七章 圍殺第三章 學劍第一章 相識第五章 風波第十章 秘聞第四章 送別第七章 圍殺第十章 秘聞第三章 學劍第一十五章 利息、彌補第九章 追,殺第一十三章 回雁樓頭名回雁第九章 追,殺第四章 送別第十章 秘聞第七章 圍殺第八章 逃亡第一十五章 利息、彌補第一十三章 回雁樓頭名回雁第十章 秘聞第一十五章 利息、彌補第三章 學劍第一十一章 劍譜第一十一章 劍譜第一十四章 雙劍坐鬥採花賊第一十五章 利息、彌補第三章 學劍第四章 送別第六章 遇難第一十一章 劍譜第十章 秘聞第四章 送別第一十一章 劍譜第七章 圍殺第一十二章 獻劍第四章 送別第一十五章 利息、彌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巴县| 元氏县| 淮北市| 新源县| 囊谦县| 武宁县| 祁阳县| 图片| 高邑县| 夏邑县| 固安县| 海口市| 青州市| 安阳市| 虎林市| 武山县| 太康县| 梁河县| 电白县| 云南省| 鄢陵县| 钦州市| 平江县| 女性| 鹤壁市| 怀安县| 霍山县| 乌拉特中旗| 灌云县| 玉田县| 抚顺市| 新竹县| 登封市| 彭州市| 安吉县| 衢州市| 叶城县| 湖北省| 奉节县| 湖州市|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