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無可抗拒,自從成年,身體各方面機能便開始走上,下坡路。
儘管有各種手段,可以延緩衰老,厲害者甚至能凍齡??棵廊莺突瘖y,其實,會被一眼識破。人只要一活動,年齡立刻就會被出賣,破綻,就出在節奏上。青年人身上會蘊含一種跳躍,那是青春的活力,而人體隨年齡下降最快的,是爆發力,也就是年輕的衝勁。青年在身體上最大的優勢,無疑是爆發力。在運動會上,可能會有老將,但在運動之王----百米田徑,則只能是年輕人。
耐力、力量、柔韌性等都可以延續到40歲以後,腦力體力也可以保持很好,但是爆發力難以留住,這是直屬元神的力量,也是人體潛能所在。而爆發力,體現了身體的整體協調性,是節奏最直接的表現。老年緩慢的節奏,顯然是失去了爆發力所致,節奏失去對事物的直覺反應,心靈對世界的新奇感應。廣場舞上的大爺大媽跳得再歡快,仔細觀察,與年輕人還是有本質的差異。
爆發力是節奏感的最重要因素,屬於元神的天賦能力。
爆發力在健身房訓練不出來,健美運動,只強調肌肉外觀,徒有其表,人內在的青春美,難以言表的活力,其實要從爆發力中煥發。
修道,通過平時靜如處子,來涵養爆發力,在行動時,才能動如脫兔。天道以靜爲主,動是突發狀態。人平常也應以靜爲主。人的狀態也應該儘量保持恆定,不因外界境遇的變化而起伏。外景常變化,要想不變應萬變,可應用當下的法門,即把一個時間段的變量都壓縮到當下,這樣每時每刻都能如如不動。並以此爲基礎提升境界。
人在精氣神處於巔峰的時候,尤其注意不要輕易消耗,因爲這是衝關的良機,也是人生正玄波的波峰,很快就要滑落。
得道的狀態,是可以看的。看什麼,看氣場。即控場能力,道者在任何場合,永遠是世界的主角,不受其它干擾,因爲對自身有絕對的把握,內心如如不動。凡人心態總會因外物變化,患得患失,見異思遷,隨波逐流。
節奏感,是成道的標誌,這一點恐怕讀者很難認同,我自己也有疑惑。文體界成就最高的二個人,一個是邁克傑克遜,一個是李小龍。這二人的成就,恐怕是空前絕後的了。一個死於50歲,一個死於33歲,都是非正常死亡,死前都很消瘦虛弱。表演就不用說了,有大量影視可以觀摩,絕對會有所感悟。注意下,二人在生活中的節奏,象李小龍在面試好萊塢時,闡述他的武學之道,簡直就是上善若水,動靜合韻就是如此。傑克遜真是百年不出的天賦,記得有次在演出出場後站哪一動不動有幾分鐘,紋絲不動,要別人早給哄下去了,這對節奏的把握,還有在打官司在法庭的對話,居然都被做成專輯,變成暢銷品??上Ф硕疾粔郏赡苁翘於视⒉虐?。
所以我將節奏感,稱之爲道韻,是指行動表情說話舉止和周圍的和諧,做到了,就是天人合一。這不是刻意而爲刻意達到的,是由內而外的,是元神的感應。
天道的節奏是什麼?值得研究,這是我們隨時入定的秘訣。在我們的世界中,事物千變萬化,唯一永恆不變的,是時間,是光速。時間是人造的概念,並不真的存在,體現的是空間的變化。人類定義的時間,是一個永恆向前的原子鐘。
人生猶如坐在一個百年的傳輸帶上,時刻要留意不能掉下來,但對於一望可及的終點,也無可奈何。
在傳輸帶上奔跑,或是入靜入定,怎樣才能盡覽沿途的風景?
天道的節奏,顯然體現在時間的恆定上。
當下,不是時間概念,是把握最微妙的變化。就在閱讀這一句話時,如果當下是在打發時間,那麼也無法期待以後的時間會變得更有價值。需要警醒的,是當下自身靈魂的節拍,這是伴隨一生的主旋奏。
靈魂,內在的旋奏,是生物鐘,決定人的壽命!
人們通常會誤認爲身體的某一個器官的衰老病變,決定生命的長度,人體器官的亢餘度是非常大的,即使有短板,大部分器官即使去掉一半的功能,都不會影響到日常的活動,只是體能下降而已,因此對壽命的影響也微乎其微,而因爲運動能力的下降導致生活品質的下降,進而影響到旋奏,這纔是要命的因素。
科學家對於百歲的壽星,有過很多統計研究,但都沒有找到共通之處。但是,秘密就藏在,內心的深處。
靜坐最深層的意義,是調慢生物鐘!生物鐘越慢,人的動作和思維越敏捷!當下呈現出最細微的變化!
世界是空的,當物理學家追蹤最小粒子到最後,發現波粒二相性。
當目光觸及,物質呈現粒子狀態,當目光轉移,物質恢復能量波。
旋律體現的是波動,節奏體現的是量子,無所不包的天道主旋奏。
我們眼中的世界,以及六識所感,並不是世界的真實狀態。
六識相當於用生物電磁波,在探知世界,在腦域成印象。
人類的感知世界,和手機裡面數字編碼顯示的影像某種意義上,很相似!
世界未必是三維的,很可能有更多的維度。
但我們能感知到的,只是三維的空間,這就有意思了!
時間不存在,空間呢?我們是活在不同的空間裡麼?空間只是我們的感知,一如時間的存在。
甚至物質都是空的,還有人們至今找不到的暗物質。
事實上我們活在頻率波動裡。
空間裡的變化,只不過是我們意識裡的電磁波動。
世界本來,空無一物。
不是帆動,是心動。
原本以爲是唯心,現在才知道是唯物。
我們自己,無論是身體,還是意識,也都只是能量的波動而已。
而能量是不會消失的,只會換一種存在方式。
那麼做到,無我,無身還成問題麼?
真正得道的高人,一定是開發出了第七識、第八識,乃至第九識,靈魂的波動,感知這世界的本相,能量波的節奏。
因此行走坐臥,一舉一動都能和世界諧振,共鳴,一體無礙。
極樂世界在哪裡?是在哪一個特殊的空間麼?不用跋山涉水,千里萬里,空間完全是人的一種幻覺,一如時間,世界完全就是存在於人類的電磁波動的感知當中。當進入天人合一,極樂世界就露出了真容。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爲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這段話,人們一直都被搞得恍恍惚惚,不曉得在講什麼,現在全明白了吧?
這說的是波動,波動中有波動,這說的是節奏,節奏中有節奏!這裡的恍惚,可不是恍惚,是進入到了最深層的入靜,在虛極靜篤之中,意識發現了節奏的奧秘,這就是萬物之奧。
這個節奏在入靜時,可以感覺到,找到了節奏就是得道。這也是元嬰的節奏,在成長中隨著抑鬱和焦慮蒙塵而不能與道和諧。
不要被帶節奏哦!“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吾何以知衆甫之狀哉?以此”,說的再清楚不過了,萬物可由量子波動(或者叫能量波動、意識波動)觀察出真相。
道德經總能給我的理論作背書,向老子致敬。
節奏,不僅僅在人,國家的變革也是如此。當初中國急於改變一窮二白的面貌,大-躍-進,吃了大虧。改革開放以來始終強調穩定,韜光養晦,經濟得到迅速增長。抗戰時敏銳的提出“論持久戰”,掌握了戰爭的節奏,從而堅持取得抗戰最後勝利。解放戰爭時又著眼全局,以摧枯拉朽之勢,贏得了新中國的誕生。
世界的發展也如此,必須順應時代的節奏??萍嫉陌l展成爲主導一切的力量,體育競賽,科技競爭試圖取代傳統的戰爭,虛擬世界不可阻擋地介入現實世界,給出了新的發展空間,人類的發展進入高速失控階段,物壯則老,盛極必衰,萬事萬物都逃不過這一自然規律,有限的資源,支撐不起無限的發展,星辰大海是地球人類今後必然的選擇。
爬到了山頂,就是下坡的開始,人類的進程,波瀾壯闊,病情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慌,恐慌終將過去,死亡是一場遊戲,生命將永續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