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九十章:抵達揚州

“沒有答覆嗎?”

嬴不凡眼眸深處閃過了一道銳利的寒光,冷笑地開口說道:“本王明日就會出發前往揚州,等到了之後自然會找那幾個沒有答覆的人好好聊聊,問明白他們到底想要做什麼。”

然後這位大秦親王便將目光迅速移到了一直都未曾發言的賈詡身上,開口說道:“文和,我記得上次在揚州城的事情是由你來安排處理的,相對來說會比他們兩個對那邊更熟悉一點,這一次就由你跟本王一起去吧。”

這一次,這位鎮國武成王沒有給賈詡開口推脫的機會,而是在說完之後便便起身走出了密室,那個全身都籠罩在黑色斗篷之中的男子也迅速跟了上去,消失在了密室之中。

“這……這王爺還真是把我算得死死的,半點開口的機會都不給我”

看到這種情況,賈詡那張平平無奇的臉龐上不由得閃過了一道無奈的笑容。

“要是讓你開口的話,就又會東拉西扯,莫名其妙地扯出一大堆不去的理由,但最後往往又會在王爺的強壓之下屈服”

“與其聽你扯那麼多東西,還不如不讓你說話,這纔是明智之舉”

張良淡淡地說了一句,然後便站起了身來,邁著儒雅而又不失速度的步伐緩步走出了密室,朝著王府賬房所在的方向走去。

由於很多原因,張良堪稱是整個鎮國武成王府中最忙的一個,既要幫忙管理府中內務,又要照看王府的各處生意,而且因爲王府中並沒有請太多的丫鬟僕人,就連招待客人有時候都要他來負責。

不過他在鎮國武成王府中最重要,也是任務最爲繁瑣的職位還是主管部分財務流水的賬房先生,每天那堆積如山的賬目讓這位神州大地上的頂尖謀士忙得不可開交,一天到晚都沒有多少時間來休息,大半的時間都得呆在那賬房裡。

“這想的越多的人,往往乾的事情就得越多,像我這樣每天吃吃花酒,逛逛青樓多好,如果不是你們一個個想要的東西都太多,否則哪會有現在這種苦惱呢?”

郭嘉晃了晃手中已然空空如也的酒葫蘆,有些苦惱地將葫蘆重新系回了腰間,然後再向身旁的賈詡微微行了一禮之後,便身形瀟灑自若地走出了密室,如同鬼魅一般迅速消失不見。

“你們一個個孑然一身,可我背後還有需要照顧的妻兒老小,又怎能不想得更多一些呢?”

細細想著郭嘉剛纔說著過的那些話,賈詡的臉龐上不禁浮現出了一抹苦澀的笑容:“王爺的心思終歸太過難測,而我也只想保一家老小平安,常年生存遊蕩於黑暗之中也就罷了,不到萬不得已,我是真的不想去那些危險之地晃盪啊!”

在輕嘆了一口氣之後,賈詡便將所有的情緒收斂而起,重新恢復了往日的那種平平無奇的老好人模樣,微微佝僂著身子,緩步走出了密室,身形迅速融入了一處陰暗偏僻的角落裡。

…………

傳國玉璽,這是足以牽動神州大地上大半人心神的字眼,尤其是對於各國皇室中人而言,這件曾經用來溝通大秦帝國龍脈的器物更有著無比非凡的意義。

在寧道奇出手奪走傳國玉璽的這個消息傳出之後,一時之間,大半天下人的心神都被牽引到了大隋身上。

哪怕是大宋那位無比昏庸的皇帝趙佶在聽到消息之後也從自己焚香禱告的道觀之中走了出來,首次果斷地派出了大量皇城司以及江湖上的好手,前往隋國尋找傳國玉璽的下落。

這讓大隋本就戰火四起,紛亂異常的局勢再度增添了許多本不應該出現的變數,使得其國內的局勢簡直變成了一鍋亂麻。

據說爲了此事,那位大隋皇帝楊廣連下數道聖旨,甚至還爲此大動肝火,調動了一部分用來守衛京都的禁軍前往各地,無數想要在地方做亂的江湖武人被直接當著各大洲府百姓的面直接斬殺。

同時那一支支原本準備緩慢絞殺各地起義軍,以此儘量防止江山動盪的隋國大軍也動了起來,不少原本氣勢恢宏,勢力蒸蒸日上的反王直接被從天而降的大軍抹殺。

這等鐵血手段使得大隋境內不少想要犯上作亂,趁勢揭竿而起或者混水摸魚的肖小野心之輩不禁暫時息了心思,不少地方也因此變得安穩了下來。

而那位有著天下無敵之稱的大隋鎮國太師宇文拓更是直接出劍連續斬殺了數名想要在洛陽作亂的大宗師級別的江湖武人,甚至還有兩名天人至境的高手在其軒轅劍的劍鋒之下重傷逃遁。

這一戰可謂是讓洛陽城的百姓在感到恐懼緊張的同時還過足了眼癮,城裡足足有三條比較繁華的街道在軒轅劍那縱橫無匹的劍氣之下損毀。

那身穿金甲的宇文拓如同仙人臨世一般踏空而立的身影更是讓無數洛陽城的百姓驚歎無比,甚至還有不少人當場就跪了下去,就像是跪拜仙人一樣向其叩首行禮。

但在此之後,在這大隋境內又傳出了一則讓天下人爲之震驚,甚至可以說是不少各國的大人物都爲之色變的消息。

那位將傳國玉璽奪走的散人寧道奇直接現身,聲稱將會於大隋舊都大興城以傳國玉璽來代天選擇明主,以此推翻隋皇楊廣暴政,還大隋朗朗乾坤。

這則傳出的消息可以說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人們不僅驚訝於寧道奇奪取傳國玉璽是爲了能夠代天選帝,同時還震驚於在大隋朝廷和那位鎮國太師彰顯瞭如此之強的武力之後,這位有著道門三大真人之稱的寧道奇居然還敢做如此之事。

什麼叫做選擇明主,代天選帝呢?這不就是爲光明正大的造反找一個合適的藉口嗎?

不過在聽到這則消息之後,爲此最爲震驚動容的不是什麼江湖人士,而是各個國家的皇族乃至於各國的帝王。

在百餘年前,神州大地上原本只有四大帝國,但草原上的成吉思汗藉著各國聯手伐秦的這個檔口強勢崛起,硬生生從其他四個國家中搶下了一塊足以建國的地盤,創造了有史以來第一個草原帝國—大元國。

由此之後,神州大地便一直保持著隋、宋、元、明、秦這五大帝國並立的局面,百餘年的時間裡各大帝國之間都已盤根錯節,勢力交錯複雜,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

直到大秦以其餘各國一時間都難以反應過來的速度覆滅並完整消化了大明之後,這個穩定的局面才被打破。

其實除了嬴政和野心勃勃的成吉思汗之外,神州大地上沒有其他的帝王想要打破這個相對穩定的局面。

如果不是由於大秦動手的速度太快,尤其是斬滅大明龍脈的速度遠超各國皇族的意料的話,哪怕是昏庸如大宋皇帝趙佶也同樣不會坐視大明的滅亡,再怎麼樣也會動用力量進行阻撓的。

不過最後由於大秦在大明故土的政策實施得當,同時還全盤接收了大明剩下來的所有國運之氣,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也同樣維持住了那相對穩定的局面。

至少在大秦沒有開始攻伐第二個國家之前,這神州大地的局勢還能夠算得上是安穩,只是那各國之間的矛盾衝突相對來說變得尖銳了一些而已。

除了異軍突起的大元國之外,大隋原本就是國力僅次於大秦的一個國家,尤其是由於所處地域大多富饒肥沃的原因,大隋一年到頭能夠收歸國庫的賦稅錢糧堪稱是各國之首。

因此,大隋的國庫幾乎可以說的上是神州大地上諸多國家中最充裕的,這一點就連經濟最爲繁華的大宋都比不上。

但在這一代的隋皇楊廣登基稱帝之後,動用了大量的錢糧修築京杭大運河,還在三徵高麗的過程中消耗了大隋大量的底蘊,使得國庫一日比一日空虛。

在這種情況下,楊廣還大力打壓那些支撐著楊氏皇族起家的關隴貴族和各地豪族,手段顯得無比霸烈而無情,從而激起了無數世家大族的反抗。

這麼多年過去,大隋內部的局勢早已變得混亂不堪,幾乎各地州府每天都有人揭竿而起,拉起一支又一支戰鬥力低下,但生存能力卻極爲頑強的起義軍。

原本在大隋帝國留存下來的的底蘊和那位鎮國太師宇文拓的強壓之下,這種混亂的局面也算是還能鎮壓的住,至少在短時間內不會影響到大隋帝國的國祚延續。

但這個時候寧道奇突然站了出來,將所有的事情都一股腦擺在了明面上,把造反推翻楊廣這件事情擺在了天下人面前,這就讓原本大隋原本就十分混亂的局勢變得更加牽一髮而動全身。

到時候如果真的讓寧道奇在大興城選到了所謂明主,那麼一定會引起大隋帝國內部各方勢力的連鎖反應,那些本就野心勃勃,但都苦於時機不到的勢力也會紛紛揭竿而起,讓這本就無比糜爛的局勢變得更加無法收拾。

如果真的發生了這等事情,那麼壓垮這大隋帝國江山社稷的最後一根稻草或許就要出現了。

其餘各國皇族自然不會對大隋帝國的興衰有多少在意,但如果大隋真的亡了,那麼到時神州大地好不容易安穩下來的局勢恐怕又要發生巨大的變化,這對於其餘各國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

同時更讓各國爲之忌憚的是,終於有像寧道奇這種幾乎踏足了修行極致的天人強者開始在明面上插手各國之間的紛爭。

天人至境幾乎是站在這個世界上最頂端的強者,雖然神州大地上這個層次的強者不少,但這些人大多都窩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不會輕易動彈。

一般來說除了一些皇廷供奉之外,天人至境的強者都不會輕易出動,尤其是在涉及國與國之間的事情的時候,除了戰爭之外天人強者都不會出手,至少不會如此明目張膽地動手。

可這一次寧道奇強行出手奪去了傳國玉璽,顯然是破壞了這條潛在的規矩,讓各國帝皇以及皇族都產生了忌憚。

這也是爲什麼連趙佶這樣的昏君都走出了自家皇宮中的道觀,派遣了大量的高手來到了大隋境內的原因所在。

嬴不凡這位鎮國武成王在準備妥當之後並沒有過多等候,而是十分果斷地帶著手下的一大批精銳高手登上了從水路前往大隋的船隻。

雖說傳國玉璽對於大秦來說並沒有在旁人眼中的那麼重要,但這也同樣是大秦太祖皇帝嬴任遺留下來,曾經一度象徵了大秦帝國輝煌的器物,對於所有的秦人而言都有著非同尋常的象徵意義。

所以無論是出於之前和慈航靜齋之間的恩怨,還是對於整個大秦帝國利益的考慮,這位鎮國武成王對這一次的傳國玉璽可謂是勢在必得,絕對不容有任何的閃失。

不過由於許多原因,再加上自己在各國江湖和廟堂的名聲都算不上太好,所以嬴不凡並沒有選擇即刻前往大興城,畢竟那裡早就已經成爲了風起雲涌的漩渦之地,自己的身份進去很容易就被直接當成靶子,最後很可能會得不償失。

因此,這位鎮國武成王應一位老友的邀請,最後選擇了這大隋淮南一帶最爲繁華的揚州城作爲了落腳點。

揚州,是這大隋南方最爲繁華的城池之一,四處都瀰漫著穩重典雅的韻味,城裡的每一座酒樓建築都各有特點,其中有不少更是和周邊的風水局勢相合。

然而除了雄偉繁華之外,揚州城也同樣是十分悠然浪漫的,小橋流水在城中交織,一棵棵楊柳隨風飄動,一塊塊青石地板上彷彿鐫刻著古老滄桑的韻味。

但揚州城最吸引人的,卻是這個地方的風花雪月和一場場被寫入了小說話本中的才子佳人之間的美妙邂逅,使得整座城池的氛圍就像是一個多情的貴公子一般。

無論是揚州城夜晚亮起花燈的湖畔,還是在那花船繁街無處不流傳著的愛情氣息,都是那麼讓人感到神往。

當然,除了這些以外,揚州城裡同樣也有著十分放蕩灑脫,甚至微微有些奢靡的一面。

揚州城的青樓可謂是聞名神州大地,天下不知道多少名妓都來此地聚居過,吸引了無數世家公子以及文人墨客們的目光。

據說曾經連那異常昏庸的大宋皇帝趙佶,也曾經冒著偌大的風險來到揚州城,隱姓埋名地到揚州青樓裡做一些尋花問柳,探討詩詞歌賦之事。

第七十九章:喚醒暗子第三百五十四章:圍殺落幕第二百二十一章:故友重逢第九十九章:夜帝與朱藻第二百零一章:淵源,密談第二十八章:彈指滅敵,神箭哲別第三百七十八章:魔神脫困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場算計第十六章:打通泥丸宮,符道真解第九章:墨家攔路第一百一十七章:金龍璽,朱厚照的底牌第三百二十一章:沈璧君第三百四十七章:各方雲動(一)第一百七十五章:深藏不露的小皇帝第三百七十一章:行動開始第二百七十七章:故人重逢第二百零三章:投靠,決定第三百六十一章:大明最後的後手第二百八十三章:公子羽第八十一章:東方不敗第一百九十六章:交談,昔年往事第三百零八章:逍遙子的道,逃遁第三百五十五章:攻城第十七章:紫蘭軒中見佳人,昔日故友再聚首第三百一十八章:收服逍遙派第一百八十八章:華陽太后第一百二十四章:過招,龍五傳訊第一百一十章:混戰落幕,天池怪俠第四十七章:枯坐殿中的老僧第一百二十二章:秋後算賬,朝堂換血第三百三十三章:相看兩厭的師姐弟第一百一十七章:金龍璽,朱厚照的底牌第三百五十章:陷入絕境的大明第六十章:皇族內部,夜魘司第三百五十一章:刺殺第三百八十五章:倚天劍到手第二百一十七章:蓄謀已久的圍殺第一百七十一章:高手盡出第一百一十七章:金龍璽,朱厚照的底牌第五章:了卻恩怨,入咸陽第一百九十九章:過招,鬼道之術第一百六十八章:顏瑟第二百八十二章:蕭十一郎的刀第一百七十章:皇宮血雨第七章:呂不韋出計,東皇太一的占卜第五十三章:交談與真相第三百六十四章:大明滅亡第一百九十五章:困在崖洞中的寧缺第一百九十九章:過招,鬼道之術第十四章:書院裡的新師侄—寧缺第一百三十四章:昔年往事,邪王石之軒第三百八十章:上古殭屍王第一百九十章:念端,墨家來人第一百七十六章:張居正和王陽明第三百一十一章:趙敏,交易第二百零九章:許世將軍(二)第七十六章:背叛第二百一十八章:生死搏殺,一道聖旨第三百五十七章:天外飛仙,大陣啓動第十六章:打通泥丸宮,符道真解第七十一章:一網打盡第三十二章:天魔宮,意想不到的人第六十一章:審訊韓宇第一百九十章:念端,墨家來人第四十二章:荒原上的昊天道第三百一十四章:敗魔師第二百一十一章:夏貴妃第一百二十九章:各方動向第九十九章:夜帝與朱藻第三百六十六章:故人相見第三百八十六章:十萬火急的消息第一百四十八章:世事如棋,何人執子第五十八章:回咸陽,嬴政的欣慰第一百九十九章:過招,鬼道之術第一百八十九章:燕南天來訪,鏡湖醫莊第二百零四章:白起迴歸第五十一章:鬼谷的第三名弟子第一百四十九章:迴歸咸陽,皇族矛盾第三百九十章:抵達揚州第一百四十五章:斬白屠,收鍾離昧第二章:攔截與援手第一百八十五章:決戰落幕第七十九章:喚醒暗子第三百二十一章:沈璧君第一百一十七章:金龍璽,朱厚照的底牌第一百八十二章:宿命對決第三十三章:扶蘇與胡亥,楊虛彥戰傅紅雪第二百六十六章:赴宴,溫柔的刀第一百六十二章:拍賣,見面第三百二十章:一場圍殺第一百五十六章:左刀右戟,東皇太一的信第二十章:光明大神官,荒原試煉第一百一十章:混戰落幕,天池怪俠第三百二十一章:沈璧君第五十五章:落幕第一百一十七章:金龍璽,朱厚照的底牌第一百三十一章:天魅凝陰vs葵花寶典第二百一十九章:決鬥開始,二重圍殺第八十二章:合作達成,第二個暗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德县| 南陵县| 汨罗市| 冀州市| 开化县| 中卫市| 涟源市| 鲁山县| 井冈山市| 白河县| 林甸县| 荥阳市| 北碚区| 南丰县| 六枝特区| 清镇市| 北碚区| 博白县| 荣成市| 思南县| 古交市| 沾化县| 康马县| 耒阳市| 册亨县| 高雄市| 博湖县| 黔江区| 苗栗县| 托里县| 屏东县| 新建县| 清镇市| 靖边县| 五大连池市| 澜沧| 万源市| 多伦县| 盐城市| 开封市| 广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