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最後一個問題
一品們見周鐵衣將手中七道成聖之機完全分配出去,心裡面都不是滋味。
若是之前,祂們肯定不會相信有什麼成聖之機。
但現在,鳳祖,雷神兩位古老的神尊就不必多說了。
周坤乃是地母轉世,三清乃是蓮花世界玄元始三炁,此時也是整個天下的玄元始三炁化身,至於最後的妙玉,也是證得玄牝道統,還是天尊的道侶。
所以這七道成聖之機分配出去,反而大家都真正相信了,畢竟上述每一個人都當得起‘成聖機緣’這四個字。
“天尊慈悲。”
一品們腦筋轉得快。
“您剛剛說天之道有九,您已經獨佔七道機緣,還請天尊點明另外兩道成聖之機。”
周鐵衣不動聲色,心中盤算。
要他再聚兩道也容易,只不過這兩道成聖之機他可不會點明誰能夠成聖,不然豈不是要他擔著這因果。
倒是有個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將成聖之機放出去,得到的人若不能成聖,那就說明德不配位,成聖之機還會在世間流轉,若得到的人能夠成聖,那麼正是說明他這位天尊沒有騙人。
這般話術他自然熟悉得很,於是笑道,“天數本來就難以圓滿,也罷,既然你們央求,我就點明這兩道成聖之機。”
他如法炮製,再在大羅殿本源之中聚集兩道紫氣,只不過這紫氣他沒有直接賜下,而是放下手掌,讓那兩道紫氣如同游魚一樣從手中飛出。
這紫氣從周鐵衣手中飛出,先在包羅萬象的大羅殿中飛舞,就在一品們準備施展神通奪取之時,就見象徵著未來的三垣殿盪開時光水波,將紫氣攪入其中,落向無法觸及的未來場景之中。
一聲聲失望至極的嘆息聲在大羅殿中響起。
周鐵衣當然不會讓成聖之機落在大羅殿裡面的衆人身上,不然豈不是要在封神之劫前先掀起一場爭鬥,到時候他想要壓三百年估計都壓不住,成聖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沒有人能夠抵擋得住。
“這成聖之機我已經給出,當應在未來,出現在未被探索的廣袤天地之中。”
這是周鐵衣有意引導人族和百族向外擴張,現在天下本源正在呈現爆發式的增長,內部矛盾永遠可以轉化成爲外部矛盾。
之後他坐鎮大羅殿,也會和鳳祖,雷神,諸多人族聖人一起向外探索,只要找到那些資源豐富的星球本源,祂們都可以利用此時大夏天下高層次維度的特性,連接那些星球,讓整個天下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向外擴張。
甚至不只是星球,宇宙無窮,聖人已經具備了初步探索宇宙的能力,只不過以前完全升維之後,就會迷失在茫茫宇宙海洋之中,當初道尊就是這樣迷失的。
但周鐵衣如今的實力遠強於當初的道尊,而且他本身就是從外界宇宙降維而來,如今有著漫長的時光,他可以慢慢嘗試以自身爲媒介,找到兩個不同宇宙的鏈接點,只要找到兩點,那麼就可以在兩點之間形成一條因果鏈。
那麼到時候神尊,聖人們即使完全升維,也有一條因果鏈錨定自身,就可以嘗試對外拓展探索無窮的宇宙海洋。
而大夏天地現在就是周鐵衣的大本營,只要能夠培養出更多的神尊,聖人,那麼就會有更多的幫手幫助他向外探索,所以一定要保證大本營內部有序健康的發展。
就在衆多一品們失魂落魄,望著那兩道消失的成聖之機盤算的時候,周鐵衣看向了自己的弟子鄧學虎。 鄧學虎瞬間明白老師的意思,上前稽首道,“老師,若是沒有成聖之機,以後能成聖否?”
周鐵衣露出微笑,“可,這九道成聖之機乃是世界本源擴張所得,以後只要此世繼續發展壯大,自然就會有新的成聖之機現世。”
聽到周鐵衣師徒這一問一答,一品們才收起了炙熱的目光,畢竟周鐵衣三個徒弟都還沒有得到成聖之機,現在由周鐵衣的徒弟之一問出這個問題,也解答了大家心裡面的一些困惑。
在以前就算沒有成聖之機,不照樣有九尊三聖登極嗎。
解答完最後一個疑惑,周鐵衣揮手,柔和的力量開始將一品們送離大羅殿,讓祂們約束下面的人,減少人世之間的爭鬥。
等一品們完全消失在大羅殿之後,就只有一件事還沒有安排。
周鐵衣先是看向鳳祖,雷神兩人,“血海尊首以奪取血肉重生,有礙於天地發展,須得永世鎮壓,兩位意下如何?”
鳳祖和雷神對視了一眼,祂們倒是不在乎血海尊首的死活,血海尊首以奪取血肉重生,連自己的信徒都誠惶誠恐,何況是祂們這些外人,如果可以,大家當然都不想要血海尊首復甦。
而血海尊首當初錨定的未來不得不說確實選得很好。
“末法之時,吾子吾孫爲僧,披你袈裟,壞你佛法,有僧之名,行魔之事。”
這是佛經之中魔王波旬對佛祖所言,在此世之中,也是血海尊首最後對佛陀所說的話。
當初佛陀爲了鎮壓太虛幻主和血海尊首兩人,不得不將兩人一同拖入夢境之中,導致了三者的道統重疊。
而佛法墮落本來就是無法避免的事情,這次佛教興盛,佛法南渡既是佛法大興的開始,也是佛法入魔的徵兆。
其餘人看不懂取經人的貓膩,但是周鐵衣和幾位神尊卻看得明白。
那取經之人既是佛陀轉世,也是血海尊首轉世,當他順利傳法之時,那麼佛法大興,伴隨著佛法大興也會讓魔法大興,僧人們以大乘爲名,不再修持,唸誦佛名,妄登極樂。
到時候佛陀和血海尊首同時迴歸,共爲一體。
只不過和周鐵戈,生死帝君以陰陽劃分自己的權柄不同,血海尊首和佛陀肯定以人世的善惡爲分界。
人世行善,自然佛陀掌握主導權,人世行惡,則是血海尊首掌握主導權。
這看似公平,但善行不易,惡念易起。
特別是大乘佛教所謂的吃齋唸佛就可以往生極樂,周鐵衣在幽冥都無法真正建立一個善人生活的極樂世界,大乘佛教自然也無法建立一個這樣的極樂。
所以想得越好,做得就越惡,因爲所有的惡名都可以交給佛法來背,這就是有僧之名,行魔之事。
這種未來以後也會隨著佛法的擴張,傳到鳳族以及雷神的信仰之中,兩位神尊想清楚了之後,頷首道,“理應如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