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八十一章 變得也太快了!

杜墨算是南朝衆人裡面,最早得到消息的人了。

因著他當初領著一支小隊,奉命去要去追上太子,結果行至一半,在大江邊上,看到北朝江北大營的局面之後,便生出幾分念想。

等印證了那江北大營,已然被太子一人而破,留下一地狼藉之後,他更不遲疑,立刻就改旗易幟,將原本的念頭放下,轉而打算藉此投奔太子,奠定從龍根基。

果然,他的這個決定,被證明是無比明智的。

在秉承著這般理念,領著一羣人越過大江,抵達江北還沒多久,整個局面驟然變化,從北邊傳來的消息,雖然越來越匪夷所思,卻也越來凸顯出局面的複雜。

杜墨的這支小隊,對於這諸多流言,也著實有幾分拿捏不定了,但在杜墨的一再堅持下,還是保持著向北,循著李懷留下來的諸多消息,就這麼一路前行。

那種時候,他們一支南人小隊,裡面還有南朝將領,深入到北朝地界,一旦暴露,後果不堪設想,還是很需要勇氣的。

便這麼一路走走停停躲躲,終於迎來了回報!

李懷在拿下了潁川城後,在周圍徘徊了一陣子,最後有了決定,開始重新南下,要聯絡一下南朝的將領,讓他們加以配合。

在這個南下的過程中,第一個遇到的,自然就是杜墨一行人的隊伍。

雖說杜墨等人有心隱藏,可他們終究是循著李懷的痕跡北上,是去尋找那位太子北上的,加上李懷有冥冥感應,循著氣血聯繫,找到了這支隊伍。

見到李懷的時候,這支隊伍就已經十分震驚了,等從李懷口中得知了他做了什麼,以及將要做什麼,還有就是需要南邊配合著做什麼之後。

即便是早有心理準備的杜墨,都不免吸了一口涼氣。

不過,在這那之後,諸多消息就讓他們有些麻木了。

等隨同李懷一同南下,又見到了幾家南朝將領,並且在李懷的殺雞儆猴之後,終於邊疆兵馬的關係捋順,配合著李懷再次北上的準備,都已經做好了。

只不過,最初的時候,除了那江南大營之外,並沒有幾人真個認爲,李懷能夠成事,哪怕是北方各種消息滿天飛,都指向那位太子,可由於傳言的內容太讓人難以置信,以至於很多地方都無法解釋、無法理解,讓衆多將領,一時難做抉擇。

不過,等李懷重新北上,一個個消息伴隨著軍中斥候的軍情一同歸來,整個北疆的兵馬,終於徹底沸騰,進而爆發出狂熱情緒,紛紛表示要追隨著太子一路進軍。

只可惜,他們還是低估了太子的鋒芒,高估了自己的兵力戰力,以至於李懷已經一鼓作氣深入北地了,他們還一個個剛剛反應過來,匆忙去收拾李懷路過之地的局面,頗有幾分爭功的意思。

更令人擔憂的是,爲了爭奪,幾家兵馬之間,居然還鬧了矛盾,以至於進軍遲緩。

等北方傳來消息,說是太子被三路精兵圍困的身後,這些兵馬還在大江沿岸徘徊,並且第一時間就有了要退兵的架勢,儼然是不再看好局面。

只是時局的變化,實在是太快了,不等這些將領有所動作,甚至都來得及表現出蛇鼠兩端的本色,新的消息再次傳來,李懷打破精兵!

這可以說是震撼了所有人的心靈,讓他們一時之間,盡數失聲,進而就是無數的人後悔不跌,忙不迭的寫信,想要給太子表現忠誠。

那就像那句話說的一樣,時局的變化,實在是太快了,不等他們的信寄出去,東趙舉國投降,東趙皇帝奉上降表的消息,就一陣風的傳來。

哪怕杜墨等人已經覺得自己被震撼的麻木了,習慣了,但這一次,依舊還是驚駭至極,已然不知道這件事,到底會發展到什麼程度,只能將消息繼續南傳,等候朝中給出迴應。

南楚朝中,已然是一片混亂。

便是得了準確消息的皇帝李乾,都是拿著情報,坐臥不寧,希望這消息是真的,也覺得經過正軌渠道傳來,那該是真的,但心底的常識卻不住的提醒他,此事真不了,哪裡能是真的?

這不符合常理!

皇帝尚且如此,旁人就更不用說了。

但隨著一個個消息接連傳來,尤其是李懷親自寫了一封奏摺送過來,這件事算是被擺上了檯面,必須要好生準備、應對了,不然的話,等人家北邊的一衆文武過來了,這邊都還毫無準備,那可就真的要亂套了。

就是現在,北方一個個消息接連傳來,也是鬧得沿途之人人心惶惶,不知該如何應對了。

所以,皇帝李乾不得不鄭重對待,召開朝會,令衆人議論。

“這等消息,如能信?”

“正是如此,這分明是北方故佈疑陣!”

“若是此言爲真,豈不是說,太子一人北上,便滅了一國?一人滅一國,誰人能信?誰人敢信?又如何信?”

一時之間,整個朝堂都亂糟糟的一片,衆人你一言我一語,看得出來個個激動。

實際上,幾日下來,消息傳遍高層,文武百官,沒有不知道的,一時之間,受到了衆多衝擊,沒有幾個人喜悅,反而個個都憂愁起來。

說白了,北伐不北伐,從來都是經濟賬,沒人真想能成,畢竟北伐不成,他們也一樣權柄不變,何苦折騰?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太子一人滅國,北伐成功,若是真的,那不說太子以後威望幾何,光是帶來的直接影響,以及諸多利益變遷,就足以讓各方頭疼,尤其是那些與北方有牽扯的官員,更是心驚膽戰,期待此是爲假。

退一步說,這南朝本就是各大世家門閥的聯盟,因此幾次朝代更替,換上了諸多家族,其實就等於是門閥世家的盟主,但若是北伐成了,那就有幾分受命於天的意思了,一下子就和其他家族不同了!

更不要說,太子一人能滅一國,能滅北國,亦能滅南國,誰人還敢造次?這樣的人,又是未來至尊,豈不是能爲所欲爲?

至於一連幾日朝會,在諸多抵制之心的影響下,都未能有個妥善方案,就算有那些個爲此振奮,想要搖旗吶喊的,亦被壓制下去。

但這種情況,終究難以持久,尤其是李懷即將南歸的消息傳來,朝堂上的氣氛,終於有了變化。

第四百四十二章 此人以隱而邀名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規模現場脫粉第一百三十章 花開兩朵第二章 我罵我自己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教主!第二百二十六章 關氏五技第四百七十九章 謀身後,乃行大事第六百八十五章 打起來了!第四百章 明局面,分職頒令第五百七十三章 南朝梗概第一百二十九章 特來請教!第八十二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七百二十二章 諸君,隨我一統武林第一百五十六章 雪中送炭,遲了就趕不上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驚變之處洛陽陷!第二百六十一章 這是個什麼話本?第九十章 涉魏府而言第四百九十九章 親爹第三百七十八章 順便你就抓一個吧第三百九十六章 加速第五百一十九章 抓捕?第七百三十章 慫第三百一十一章 我已經看穿了你的目的!第七百零一章 又來?強行登場!第六百四十四章 漕幫?槽幫!第六百零三章 玉碎(一)起於人心第七百四十章 故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震驚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七百七十一章 詭異第三百六十五章 李臨洛陽第三百九十七章 膨脹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雲端智囊,數據沉澱第七百二十章 吃幹抹淨第四百六十六章 平衡將傾第一百六十五章 風向一變,悔不當初第三百八十五章 以退爲進?必有深意!第七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九十二章 兵者三禍,咱們得早做準備第七百七十一章 詭異第六十章 妙啊!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此世主角第二百九十三章 我覺得行第二百九十七章 餘波漸起第四百七十五章 龍驤之決第一百七十五章 走投無路的定襄侯第三十五章 放肆懟,錯有錯招第五百三十五章 然而他早已看穿了一切第五百八十五章 李三策第五百五十章 迷中陣第五百四十八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三十一章 大寧簡訊第六百六十章 驚聞刺案問死呼?第六百九十三章 機緣巧合入軍中第八十六章 一鳴驚人,餘波漸起第二百九十三章 我覺得行第三百三十二章 弱點暴於敵前第三百零四章 馬丹!果然有詐!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好難啊!第一百四十二章 案算第一百二十一章 好一盤大棋!【五更完畢,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六章 文人手中筆第五百四十九章 撲朔迷離,不如物理解謎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妙啊!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好難啊!第四百零六章 責任,我來擔!第二百五十四章 說書人第二百零三章 我還沒挑撥呢!第二百五十七章 再等等第七百二十九章 巧了,我也是樓主第二百二十六章 關氏五技第四百七十五章 林中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雙龍的第一堂課第四百四十八章 咱們批判批判?第六百八十七章 神話降落!第二百九十八章 諸公論第五百一十四章 順天而應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它是那種……第四百三十八章 父慈子孝第四百四十一章 可惜人是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奸商敵將,一併擒拿第七百四十章 故人第五百八十章 這位定是大佬!第一百八十五章 三不朽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軍萬馬”往獵場第三百四十章 什麼!連你們都暗通定襄?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逃了,等會聊第二百四十章 低語呢喃第六百七十九章 速速退去,否則悔之不及第四百三十三章 平常心……第二十一章 先他一步!第四百四十八章 咱們批判批判?第三百五十四章 你可知道某家是誰?第三百零六章 除了定襄侯,我們誰都不認!第七百四十六章 你不同意,你算老幾?第五十五章 紛語擾言定書稿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六百二十九章 玉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南县| 崇文区| 成安县| 凌源市| 黔西县| 吴江市| 贺州市| 乐清市| 五华县| 榕江县| 泾阳县| 峨山| 逊克县| 揭东县| 班戈县| 阜康市| 繁峙县| 内丘县| 山西省| 东辽县| 根河市| 乌兰察布市| 云安县| 中牟县| 玉门市| 西城区| 安龙县| 丽水市| 昌平区| 三亚市| 彭泽县| 唐海县| 靖西县| 凌海市| 收藏| 宁远县| 山东省| 衢州市| 三穗县| 始兴县|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