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人北伐

當北方因爲李懷而翻天覆地的時候,南方的大楚,一樣也不平靜。

建康城中,最近的氣氛越發詭異起來。

自從那日太子突襲司空府,將偌大一座府邸,在衆目睽睽之下給揚了,這城裡的輿論就炸開了鍋。

尤其是在官場與士人圈子中,更是很快就引起了諸多風波。

有鑑於太子過去的風聞,一開始這輿論氛圍,自然都是不利於李懷的,畢竟無論是從過去的戰績,還是這次的表象來看,似乎都是那位荒唐太子的又一次胡作非爲。

而且這次還更加過分——

當朝三公之一的府邸,就這麼被破壞了!

尤其有著諸多的目擊者,連辯駁都無從辯駁。

щщщ● TTKдN● C〇

雖說在這個過程中,李懷錶現出驚人的個人武力,也已經讓不少人警惕起來,但更多的人,因爲信息管制的關係,並沒有想這些當做真實,而是當城了傳聞過程中,理所當然會出現的誇張之語!

這在以前,就並不罕見。

在信息滯後的影響下,在李懷揚了司空府的第二天,大片大片的彈劾奏摺就如雪花般朝皇帝襲來。

可面對這些個奏摺,皇帝全部一聲不吭的收下,卻也沒有了更進一步的動作,讓諸多觀望之人一陣錯愕。

要知道,便是過去,那皇帝表面嚴肅對待太子,背地裡則是一再偏袒,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得了大臣的上奏與舉報,還是會在形式上訓斥一番,以堵衆人之口。

但這一次,皇帝卻絲毫也不表態,更沒有將太子拎出來,讓他在重臣面前表演一番。

而且,光是皇帝也就罷了,怎麼連帶著那些重臣都沒有多少表態?

過去馮僧辯這樣偏向於太子的也好,太尉羅明這樣與太子不對付的也罷,都會在太子惹出事端後,出來表態一番,當然,最後這表態,往往變成借題發揮,成爲兩個派系、朝中兩種力量對抗的藉口。

可這次,衆臣都是一片安靜,就連直接當事人王許,都保持了沉默,沒有更進一步的喧鬧,若不是文武百官能在朝會上見到這位老司空,說不定會以爲,這王許和氣府邸一切被揚了呢。

有鑑於幾位大佬的安靜,下面的馬仔也逐漸平息下來,知道這裡面還有門道,不是自己可以拿來利用上位的。

不過,平靜沒有持續幾天,隨著幾個消息的接連引爆,情況再次撲朔迷離起來。

“聽說了嗎,太子不光領人壞了那司空府,事後還糾結一夥人,直接圍了司空府的公子王興科,往死裡打,打得他只剩下半條命,是靠著城防巡查,才勉強救下來的,否則怕是已經出了人命了!”

“這麼兇狠?過去還只是找些平民欺侮,如今竟然都直接朝著三公頭上動手了!”

“不是早就動手了嗎?司空府都給毀了,聽說是當天就對那王興科動手了,只不過消息一直瞞著,最近才泄露出來的。”

“我倒是聽說,不是帶人動手,而是一人出手,完全就是靠著太子一人之武力,你們沒聽說過嗎,南方武林都被他給打服了,如今還被一起拉過來,湊了個什麼演武堂之類的,好像還是個正派衙門!”

“些許江湖草莽,也想在朝爲官,無非是太子爲非作歹,天子過於縱容,畢竟是父子天性啊!至於那南方武林之事,雖有傳聞,卻不可輕信,無非是誇大之語了,說不定還是武林賊人聯手演的一場戲,就是爲了吹捧太子,讓他組建一個朝廷衙門,讓這羣草莽登堂入室!”

……

伴隨著衆多消息逐漸披露出來,建康城可謂風起雲涌,諸多傳聞越演越烈,起初只是在中下級官吏圈子中流傳,到了後來,已經逐漸朝著民間擴展,引得人人談論。

可奇怪的是,朝廷方面卻也不制止。

直到後來,有消息稱,那位太子已經離開建康了,這局面一度發展到堪稱濃烈的程度!

甚至一些原本躲藏在後面,遙遙掌控局面的人,都開始慢慢的展露身影了。

可就在這個時候,最新的消息傳過來了。

便是得到了消息的皇帝,都不免吃驚。

“懷兒接連破了那江北大營和潁川的趙兵?”

他拿著情報,看著面前的老太監,一臉探究之色:“這事有幾分可信的?”

“奴婢不知,”魏忠忠搖搖頭,“但自之前諸多情況來看,也並非不可能,殿下如今武功蓋世,若是想要殺誰,怕是沒有哪個能夠抵擋,也不能說就是假的。”他話中,其實意有所指。

但皇帝如無所覺,只是道:“但與人搏殺,和與兵馬搏殺,還是截然不同的,更何況,朕還派了人去追懷兒回來,卻也沒有明確消息反饋,到底如何,還要再觀望觀望。”

皇帝尚且如此,那其他各方大臣,就更要小心謹慎了。

一時之間,不光是原本沒有表態的大佬們,依舊保持著沉默,就連那些已經在民間造成諸多影響的謠言、傳言,也開始有了平息、安靜的趨勢。

以至於沒過幾日,整個建康城,竟是風平浪靜,一切宛如歸於平常了,甚至比往日的建康城,還要安寧幾分,以至於各方勢力,竟都按兵不動,在一旁等待著什麼。

終於,隨著杜墨等人的一封秘書被送回來,伴隨著的是各種各樣的情報同時到來。

由於交通和通訊方面的問題,消息傳遞無疑具有很大的滯後性,以至於當李懷已經南下一趟,再次北上了,他所做下的那些事,才被真正搬運到南朝諸公和各大勢力的面前。

於是,無論是朝堂各方,亦或是武林門派,看著手上的情報,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那武林中人主要是驚訝於,那血光樓一個幾百年底蘊的龐大門派,居然旦夕之間,就土崩瓦解了!

朝堂之人震驚的主要方面,是那位太子爺不光動搖了江北大營和東趙在河南的佈置,更透露出聯合邊疆駐軍,侵襲東趙的苗頭!

這種事,若放在過去,立刻就要被口誅筆伐,被諸多利益牽扯的各方,強行按壓下去,畢竟這羣人的政治能量,足以將任何想要北伐的勢力分化瓦解,無論是兵卒,亦或者是後勤,乃至朝中輿論。

可這一次他們無能爲力了。

因爲,北伐的只有一個人。

整個南朝廟堂內外,盡數失聲。

第三百七十六章 諸事漸落第四百七十九章 謀身後,乃行大事第一百七十章 李懷的故事結束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其去則勢驟變第七百三十一章 老父喜兒有人算第六百四十六章 奪嫡不可輕入第二百六十七章 被捅了!第六百一十章 玉碎(六)我是你爹第七百七十章 渡江第六百四十七章 還有更好的條件不成?第二百八十一章 先手與後手第五百一十七章 軍心可用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好!第六百四十四章 漕幫?槽幫!第三百六十七章 吾不羨之,而嚮往之第四百一十七章 明鏡徒第七百六十三章 南北隔一線第二百一十六章 靜若癱瘓,動若癲癇第二十章 犬附於虎爾!第六百零八章 幽冥裂穹道蹤露,定襄踏足長河顯第一百六十六章 “讓功”第五百五十四章 不錯,正是在下第二百零八章 欲言又止,欲言又止,欲言又止第五百五十三章 硬核探查!第五百四十九章 撲朔迷離,不如物理解謎第七百九十章 世有厭斥而化整爲零第三百九十七章 膨脹了第六十五章 莫問,莫問第三百六十二章 既是定襄事,末將不敢妄斷第五百九十章 李懷未雨綢繆第二十二章 李懷論藩鎮第一百七十五章 走投無路的定襄侯第六百五十章 高手一出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以拳靜心,方可行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貴神速,突出一個“快”字!第五百一十三章 到了展現手藝的時候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六六六第三百七十一章 頭鐵將軍!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浪之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君侯之學,我當以師事之第四百七十八章 功虧一簣復功虧一簣第三百二十四章 保護君侯!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四十三章 須得狠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子不可留第七百四十三章 吐納間有龍第五百四十章 受到了驚嚇!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與定襄之謀第四百二十八章 舊地重遊第六十二章 諸位,權衡的如何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兇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人謀劃一人怒第七百五十一章 心血來潮第四百六十一章 北方有能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吾試定襄,可分三等第一百七十五章 走投無路的定襄侯第二百四十二章 衆評第三百四十七章 我逃了多久?第二百九十一章 心莫亂,先鎮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是蠢,就是……第一百章 永昌府中對第四百六十章 瓶頸與前路第四百七十五章 林中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前恭後據爲哪般?第七百章 請太子出!第七百八十五章 能收能放,方爲威懾第四百八十七章 李懷之憂第三百一十三章 真愛槽點,遠離……第四百六十九章 聚首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若亡此,事皆不同第三百五十九章 敗因終現(?)第五百一十六章 五勝第二百一十六章 靜若癱瘓,動若癲癇第一百六十四章 佩服!佩服啊!第一百八十四章 神童!第六百二十章 玉碎(十六)這場面,我們真沒見過第一百二十章 反手就是一口鍋【第四更,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三章 獨永昌爲之,實賊也!第八十三章 臣……也是這麼認爲的第七百三十章 慫第二百一十九章 守株待兔?不,主動出擊!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妙啊第二百四十八章 爲了拯救天下,請寫小說!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軍萬馬”往獵場第四十一章 我說第一百三十一章 李家少年郎第四百七十九章 謀身後,乃行大事第四百一十一章 錯亂之時方已死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了點什麼?第三百二十七章 民有其別,根在其首,聚勢而弱之第二百八十一章 先手與後手第四百三十三章 平常心……第七百章 請太子出!第五百二十七章 太難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連變!第一百三十一章 李家少年郎第二百六十三章 快說!快說!第四百九十九章 親爹第四百六十七章 噩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阆中市| 涞水县| 新闻| 开鲁县| 措美县| 青阳县| 永昌县| 保康县| 闸北区| 靖边县| 巩义市| 攀枝花市| 怀宁县| 新疆| 保山市| 蒙阴县| 仲巴县| 阿图什市| 无棣县| 清镇市| 达拉特旗| 理塘县| 达拉特旗| 乌海市| 钟山县| 乌拉特前旗| 通辽市| 石嘴山市| 铜鼓县| 宿州市| 永年县| 腾冲县| 汶上县| 墨玉县| 海盐县| 米泉市| 兴山县| 青河县| 平乐县| 连州市|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