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4章 首戰(zhàn)

“樑指使?”石得一想了一會說:“他乃是最後一批前行,那時應(yīng)未至邕州。”

“他現(xiàn)在何處?”

“某亦不知。”石得一搖頭道。

三十萬軍民,誰會關(guān)注一營兵馬的去向?

“希望樑小乙牢記自己說過的話吧,”劉昌郝心中嘀咕道,又問:“石公,九月初便有瘴瘧,爲(wèi)……”

忽然他閉上嘴巴,即便大軍開始傳染瘧疾,朝廷爲(wèi)什麼會問自己?自己算是那根蔥?

石得一當(dāng)然聽出來了,其過程也不是想不到劉昌郝,九月初前軍染上瘧疾,反饋給後方的郭逵,郭逵奏報(bào)給朝廷,用的又不是特腳遞,故十月上旬,朝廷才接到消息。趙頊即請?zhí)t(yī)配藥方,又令附近各州軍妥善安置患者,這時有大臣想到了劉昌郝的話,然吳充說了一句,豎子之言,何足掛齒!

他現(xiàn)在是首相唉,一句話放出來,誰還敢作聲。

石得一的分析,可能是劉昌郝的高價(jià)棉被棉衣,讓吳充一直不滿。

然後到了這個月,前方傳來消息,說朝廷配的藥也不管用,死的人越來越多,還是趙頊想起來的,讓石得一到劉家問一問。

“石公,末學(xué)那會治?”

想治瘧疾,青蒿素啊,劉昌郝會製造青蒿素?

或者金雞納樹皮也是好的,但人家還呆在南美安第斯山脈呢。

“石公,實(shí)際不是嶺南,即便在大江黃河,若是軍中不注意衛(wèi)生,亦會患上瘧疾,如武惠公曹彬圍江寧,軍中患上水瘴,便是瘧疾,幸好王明、劉遇大破南唐軍,才得以收復(fù)江南。”

“太祖攻太原,水淹太原城,軍中染水瘴,不得己撤軍,也是瘧疾,赤壁之戰(zhàn),曹軍同樣患上了瘧疾。”

“該說的,我獻(xiàn)給陳公那篇文中也全說了。”

那篇文章裡肉鬆、烈酒是順帶著寫一寫的,主要寫的是瘴癘與瘧疾,而且寫了若干注意事項(xiàng),如不得飲生水,不得下陌生溪河洗澡,軍營需注意衛(wèi)生,紮營裡需建簡易廁所,且稍遠(yuǎn)離軍營,夜晚休息時,一定要備蚊帳,到了嶺南,可能一年四季都有蚊子,最好尋蒿子,擠蒿汁塗於裸露出來的肌膚上,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立即將其隔離,若有死者,立即就地掩埋或火葬之。

最重要的一條,便是大軍不能滯留。

如永樂大帝三徵安南,冬天打,春天打,夏天打,也未聽到有多少士兵死於瘧疾之中。原因便是大軍乃是在流動中,或原地產(chǎn)生了瘧原蟲,但大軍已經(jīng)走了,蚊子傳染給誰?

其實(shí)劉昌郝寫給樑小乙那張紙頭上也就是這些,要麼就是戒告樑小乙,若是軍中開始出現(xiàn)瘧疾,請立即找理由,率領(lǐng)他那一營兵馬離開大軍,那怕去做斥候!

想到這裡,劉昌郝問:“三軍位於何處?”

“邕州?”

“還呆在邕州?”劉昌郝驚叫一聲。不過他瞬間明白了整個過程,三十萬軍民徵南,來自全國各地,有兩個重要的樞紐點(diǎn),一是潭州,一是邕州,郭逵先行去了潭州,大約那時吳充便寫了信給郭逵,否則不能解釋吳充在八月末便對自己產(chǎn)生了敵意。自己讓大軍速行,吳充讓大軍不行,吳充豈會對自己開心?

不過那時王安石還在朝堂上,郭逵依然按步就班地調(diào)運(yùn)著軍隊(duì),或者說,稍稍讓軍隊(duì)開撥的速度變慢一點(diǎn),但不敢做的太過份。隨後中軍抵達(dá)邕州,儘管這時瘧疾開始肆虐,然而吳充已經(jīng)上位,郭逵正式地躊躇不行。隨後自一片殘?jiān)溺咧蓍_始,一直到思明州,再次成了人間煉獄。

幾十萬條人命哪。

“石公,無他策,患者隔離,大軍立即開撥,不得再逗留,即便不得不滯留,時間亦不得超過三四天。”

石得一盯著劉昌郝的眼睛問:“劉有寧,你是否早料到郭逵會滯留?”

“石公,末學(xué)那有這本領(lǐng),只是末學(xué)仔細(xì)地研究過相關(guān)的記載,得出一些結(jié)論,其乃是一些極細(xì)小,肉眼都看不到的病原體,若不遇到宿主,壽命也不會太長。然遇到人多的地方,又有蚊蟲替其傳播,便會傳染給許多人,故末學(xué)說,大軍勿得滯留。只要不滯留,便不易傳染,或如大軍從尉氏去洛陽,今在尉氏,明在鄭州,蚊子也會跟著飛到鄭州?”

“石公,對陛下說,即便大軍即開撥,亦須將患者擇出,否則一路行軍,一路繼續(xù)傳染。”

…………

“敵人數(shù)量太多,樑指使,李指使,我們還是撤吧。”於都頭說道。

“往哪裡撤,思明州撤乎!”

聽到思明州,於都頭不由地哆嗦。

“李指使,敵人瘦小,又短鎧甲,然其身體靈活,我們即便撤,也沒有他們快。”樑小乙又說。

撤便等於逃跑,不過兩營前鋒皆著厚重的步人甲,肯定逃不了,一旦逃了,士氣沮喪,對方兵力又多,下場必會很慘。李指使將牛二叫來:“對方究竟有多少兵力?”

“好幾千人。”

“兩千是幾千,七千也是幾千。”

“不低於六七千人。”

李指使扭過頭說:“樑指使,我們無法做到一以當(dāng)十。”

不低於六七千人,說不定會有八九千人,兩營兵力合起來不過八百餘人,不能說以一當(dāng)十,肯定不止一以敵一。李指使乃是燕達(dá)部下,好歹還去過邊境,樑小乙這一營幾乎全是太爺兵,根本做不到以一敵八。

“我們先守住這個山頭,再派人向燕太尉求救兵。”

“守山頭?”樑小乙遲疑一下,但時間緊迫,由不得做長考了,便又說:“如此吧。”

幾百人登上了後面的山頭,又將一些行李放在山頂上。這裡的山非是劉樑村的山,不過兩營兵馬擠在上面,也是密密麻麻的,李樑二人開始佈置防線。敵人便來了,是有好幾千人,也來不及數(shù),便一起衝了上來。韋小青說:“樑頭,好多人。”

“勿用怕,且看他們的裝束。”

來的敵人雖多,卻沒有多少正規(guī)的交趾士兵,多是臨時聚集的當(dāng)?shù)赝帘粌H缺少鎧甲,手中也沒有像樣的武器,甚至有的人背的還是簡陋的竹弓。但身手確實(shí)靈活,明明在向山上爬,卻如履平地一般,一邊攀著山一邊鬼叫著。

樑小乙神情有些恍惚,因爲(wèi)他忽然想起來了劉昌郝與他談的一句話,宋軍勝在裝備,體型高大,力氣大,然交趾人勝在靈活,切勿與他們在山林裡戰(zhàn)鬥。雖退到山上,有了居高臨下之勢,然而這一帶的山,樹木皆蓊蔥茂密,也等於是在山林裡作戰(zhàn)。剛纔應(yīng)當(dāng)不往山上撤,而是於原地紮下柵牆,說不定會更好些。

但已經(jīng)到了這地步,想變動來不及了,就看燕達(dá)的軍隊(duì)能不能及時趕到。

敵人越來越近,兩指使不約而同下了命令,開始放箭。然而這一帶樹木太過稠密,交趾人不停地藉助著樹木掩護(hù),向山上衝來,樑小乙都能聽到他們腳踩地面發(fā)出的沙沙聲響。

弓箭不起作用了,樑小乙說:“停止射箭,準(zhǔn)備戰(zhàn)鬥,十人一隊(duì),勿得綾亂,退卻者斬。”

說完,他提著掉刀衝了出去,手起刀落,一名交趾人被他劈倒在地。看著那名交趾上脖子上噴出的鮮血,樑小乙腦子忽然一片空白,只是慣性地舉起掉刀,大吼一聲:“殺。”

兩軍開始慘戰(zhàn),交趾人一次次衝上,一次次被打退。李指使不停地看著後方,敵人數(shù)量太多,這樣下去,早遲頂不住。就在有的士兵開始害怕與沮喪之時,李指使忽然大叫道:“燕太尉來了。”

交趾人也扭頭去看,看到東北方向冒出來一支宋軍,隱隱約約,不知有多少兵力,於是倉皇逃跑。

“追。”

兩營宋軍追趕下去,然而交趾人輕裝上陣,想逃跑,宋軍難以追上,追了一會,樑小乙與李指使只好喝令三軍停下。但戰(zhàn)鬥未結(jié)束,燕達(dá)的騎兵營追上來。

“包紮傷口吧。”樑小乙說。

兩營官兵幾乎一半人受了傷,燒酒這時派上了用場,不過一些重傷者可能得退出戰(zhàn)鬥行列,樑小營這一營裡便有十幾個重傷兵,還有二十一名士兵戰(zhàn)死。

“挖坑,安葬兄弟。”

樑小乙說完,一一將犧牲的士兵眼睛撫上。

“諸位兄弟,一路走好,樑指使,安葬吧。”副指使宋方榮在邊上說道。

“下葬。”

大夥默默地將二十一具屍體擡入土坑裡,頭朝北下葬。樑小乙默立,宋方榮小心地說:“樑指使,兄弟們不怪你。”

原來在軍中,他是最排斥樑小乙的人。即便樑小乙?guī)е碱^活動做前行,宋方榮還在繼續(xù)冷嘲熱諷。大軍南下,抵達(dá)邕州已經(jīng)九月半了,許多軍士感染上瘧疾。

想方設(shè)法遠(yuǎn)離有瘧疾的軍營,這是劉昌郝再三交代的話。

於是樑小乙主動請求擔(dān)任斥候軍,這時宋方榮又跳了出來,你那位好兄弟就是如此料事如神的,幸好來得晚,來得早,我們是前軍,現(xiàn)在就慘了。樑小乙也不吭聲,繼續(xù)請求,那時候軍中四個大佬正鬧得不可開交,郭逵有些煩,欲對樑小乙施軍法,燕達(dá)在邊上轉(zhuǎn)了彎,將樑小乙一營編入他帳下,調(diào)到前方做了前鋒軍。

不久後方傳來越來越多不好的消息,不是前軍,隨著中軍漸漸全部抵達(dá),無數(shù)軍民染上了瘴病,邕州城每天都要擡出大量因瘴病而死的士兵。但在軍中,還是武力說話的,剛纔樑小乙最少劈死了六七名交趾人,同時還兼顧著指揮,將宋方榮嚇壞了。

“打掃戰(zhàn)場,記錄戰(zhàn)功,另外,誰也不可搶死去兄弟的功勞。”

“喏。”

韋小青走過來說:“指使,四哥子走了。”

四哥子叫張小四,是與樑小乙他們一同進(jìn)軍營的新兵,雖然樑小乙後來遷爲(wèi)指使,這十個新兵關(guān)係一直不錯。

“屍骸帶不走,將他們隨身衣物打成包裹,以後帶回家。”

“喏。”

樑小乙繼續(xù)默立在哪裡。

燕達(dá)也帶人走來,樑小乙與李指使施禮:“參見太尉。”“參見燕將軍。”

“燕將軍……樑小乙,劉昌郝與你是什麼關(guān)係?”

第221章 迎春宴(二)第七十七章 買山第202章 萬畝第181章 大宏願第153章 責(zé)問第八十三章 死泥第七十二章 拱棚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173章 青玉案(三)第八十九章 捕魚第128章 一千兩第八十五章 退釵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126章 交換第131章 大佃戶第196章 作死(六)第170章 小白臉(下)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七章 五色瓜第二十七章 經(jīng)第193章 作死(三)第八十六章 僥倖第二十八章 臣與民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三十八章 漲租子第七十四章 聯(lián)親第162章 見(三)第119章 名垂史冊第七十四章 聯(lián)親第三十五章 韓大虎第164章 定論第148章 瘦癡了(下)第202章 萬畝第116章 予之第五章 任務(wù)條第132章 戶帖第214章 首戰(zhàn)第165章 反常第九十九章 期盼第六十二章 赤佬第六十章 石板第194章 作死(四)第134章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154章 文字(上)第221章 迎春宴(二)第五十六章 借錢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214章 首戰(zhàn)第199章 安息第169章 小白臉(上)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128章 一千兩第七章 五色瓜第九十九章 期盼第183章 T字第十四章 家第五十章 修路(中)第201 虎吃狼第182章 王氣第十六章 跳腳第九十一章 拜年第十八章 巡山(下)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八十九章 捕魚第217章 敢死隊(duì)第133章 知曉第十四章 家第三十五章 韓大虎第六十二章 赤佬第三十九章 新事物(上)第十章 可惡(下)第四十三章 便錢第九章 可惡(上)第八十九章 捕魚第130章 撒石灰第六十七章 白綿紙第205章 賣弄(上)第218章 荒誕第103章 鞭貴第六十七章 白綿紙第167章 鳳鳳第六十章 石板第155章 文字(下)第五章 任務(wù)條第193章 作死(三)第129章 導(dǎo)水第六十章 石板第117章 取之(上)第八十章 僞證第六十四章 飼料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三十三章 水的味道第130章 撒石灰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五十二章 莊風(fēng)(上)第170章 小白臉(下)第219章 附從第202章 萬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 炉霍县| 北宁市| 习水县| 阳泉市| 宾阳县| 吴桥县| 固原市| 泌阳县| 沿河| 监利县| 山阴县| 郓城县| 健康| 开封县| 通江县| 元江| 三门峡市| 青岛市| 瑞昌市| 南漳县| 汉中市| 曲阳县| 开鲁县| 绥化市| 福贡县| 三穗县| 永安市| 鄂伦春自治旗| 江城| 定结县| 高邑县| 武清区| 滨海县| 达孜县| 台江县| 大化| 澳门| 台北市| 罗源县| 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