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三章 再來一杯

江楓和張紫萱、楊瑩兩女來到一個村子,有點破落,幾乎都是一兩層的老建築,看著像是建國初期的。不遠處,能看到稀稀疏疏的幾棟碉樓,顯得很突兀,鶴立雞羣。

村子走動的,老人居多。

也對,雖然都是珠三角,但城市和城市之間也有很大差距。

像眼前的這種村子,其實和農村沒有區(qū)別。

讓江楓和張紫萱她們驚訝的是,好像碰到了同行。

嗯?也不太對。

對方年紀比江寧大一點,還有專人跟在身邊拍視頻。他收購的,是當?shù)睾苡忻奶禺a——陳皮。

有人可能會認爲,陳皮就是曬乾的橘子皮。

但其實,柑皮以貯藏的時間越久越好,存期不足三年的稱果皮或柑皮,存期足三年或以上的才稱爲陳皮。

新會陳皮散發(fā)芳香撲鼻的香味,是其獨有品質。由於新會陳皮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又是傳統(tǒng)的香料和調味佳品,所以向來享有盛譽,早在宋代就已成爲南北貿易的“廣貨“之一。

“阿婆,你這陳皮是10年份的?看著不像呀!”老五先鑑定一番,說道。

老五是別人給他的稱號,他一邊收貨,一邊做短視頻,算是謀音上的視頻主,有三十多萬的粉絲。

他收陳皮已經有好些年,對陳皮的瞭解很足。

一般情況下,只要看幾眼,再聞一聞,就知道陳皮的年份,以及品質的好壞。

“靚仔!我這陳皮肯定有十年以上的。”阿婆有點駝背,走幾步路都會有點氣喘吁吁,身體不怎麼好。

阿婆是個精明人,看到江楓和兩個靚女過來,以爲也是收陳皮的。

“靚仔,靚女,你們也是收陳皮的?”

老人家好像對來收陳皮的人司空見慣。

他們這裡,陳皮就是特產,經常有人上門收購。

老五轉頭,看到江楓和兩個靚女,尤其是凹凸有致的張紫萱,微微驚訝。他不想某些人,看到美女就黏上去,恬不知恥地跟人家要聯(lián)繫方式之類。

儘管江楓三人類似同行,但他也還是微笑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

江楓也回了他一下,然後跟老人家說道:“阿婆,我們不是收陳皮的,有老物件嗎?”

老五一聽,頓時鬆了口氣。

不是同行,那就更好,雙方完全沒有利益衝突。

“老物件?”

江楓進一步解釋:“就是老舊的東西,類似古董的那種。放心,我們的收購價肯定會讓您滿意的。”

“哦!舊東西呀?有的,你們等一下,我給你們倒杯水。”老人頗爲熱情。

說完,也不管江楓他們要不要喝水,就拎起“茶壺”給老五等幾個年輕人倒水。

老五朝江楓伸出手:“我叫楊旭,大家叫我老五,專門收陳皮的。剛還以爲,你是同行呢!都準備要大出血的。”

江楓跟他握了握手,笑道:“我叫江楓,這兩位是我姐,楊瑩和張紫萱,今天來碰碰運氣。”

介紹完,他看著那些陳皮,問道:“這陳皮,年份不對嗎?”

老五哈哈一笑:“應該不止十年的。這不,我也不能讓阿婆吃虧嘛!十五年的當成十年的賣,虧不少的。”

他告訴江楓三人,一般來講,10年的新會陳皮,會因爲長期空氣氧化作用的原因,內囊浮鬆有層次脫落感,外皮油包內凹呈立體感,並且表面看起來也會給人乾淨、清爽、有光澤的感覺,質地也是柔軟有韌性。

而3年的新會陳皮的價格在380~550元一斤左右,這之後每年都會升值20%。

也就是說,10年的新會陳皮大概1900~2400元一斤,15年的就要5000元左右一斤,這差價還是蠻大的。

此話,讓江楓、楊瑩和張紫萱對這傢伙有了點好感。

“其實,很多人是分不清十年和十五年的陳皮,它們表現(xiàn)差不多。”

他表示,看錶皮顏色,以及聞氣味,是鑑別陳皮年份最常用的手段。

前三年的,不能叫陳皮,三到五年的,一般表現(xiàn)爲青藤色,五到八年的是黃青色,十年到十五年的,則是褐青色。

當然,這只是青皮的。

此外,還有二紅皮,以及大紅皮,表現(xiàn)又會不一樣。

“根據(jù)年份的逐年變化,新會陳皮的氣味會變得越來越內斂,從鮮果時期的霸道鮮香逐漸轉化爲陳香,再由陳香逐步轉化爲藥香。根據(jù)香味的不同,也預示著新會陳皮變得更加珍貴。

比如,3年到8年陳皮有芬芳的果香味;9年到20年的陳皮清香撲鼻,沒有糖酸味;20年到40年的陳皮陳香醇厚;50年以上的陳皮聞氣味,有藥香,陳香醇舊。”

既然不是同行,老五願意跟江楓他們詳細講解,分享相關的知識。

還有人可能會品嚐味道, 不同年份的,味道肯定也不一樣。

說得他有點口乾舌燥,看到阿婆遞過來的水,他就忍不住一口乾。包括他身邊負責拍攝的哥們。

剛纔,拍攝的這哥們,沒少偷瞄張紫萱的身材,還拍了進去。他相信,這種美女,出現(xiàn)在短視頻裡,肯定會火,流量密碼呀!

到時候,評論區(qū)肯定有給攝影師加雞腿的評論。

江楓剛要阻止,誰知這兩人已經幹了。

得!你們都是勇士。

“阿婆,我們不渴,就不喝啦!”江楓跟老人家說道,婉拒了那杯水。

老五將空杯遞過去:“阿婆,再來一杯。”

好傢伙!牛呀!

本來還憋著的楊瑩終於忍不住,噗嗤一下笑出來。

老五和他的攝影師摸不著腦袋。

這很好笑嗎?笑點這麼低?

“你們知道這玩意叫什麼嗎?”楊瑩指著阿婆手裡的“茶壺”。

“不是茶壺嗎?怪是怪了點,沒見過這種形狀的。”老五說道。

“這是夜壺,應該聽說過吧?”

老五和攝影師齊齊愣住,三秒後,兩人立即跑到邊上狂吐。我的天!他們當然知道夜壺是幹什麼用的呀!古代用來撒尿的,其實就是尿壺。

阿婆居然那這種玩意泡茶,而且還讓他們喝了。

“阿婆,您不知道這幹什麼用的嗎?”老五埋怨道。

老人家感覺很無辜:“夜壺是什麼?”

得!老五感覺阿婆是故意的。老一輩,怎麼可能連這種東西都不認識嘛!

第五十六章 玻璃做的第五十章 鴨頭丸帖第一十七章 平叔第一十五章 端硯的石眼第三十章 你就帶我來這種地方?第三十八章 崖柏作品第三章 乾隆通寶第七章 惡人第五章 印盒第一十二章 原來是專家第一十二章 原來是專家第二十九章 魯班尺第三十四章 行業(yè)規(guī)矩第一十六章 擔心有點多餘了第一十七章 平叔第一十五章 端硯的石眼第四十四章 沉香一十八籽第八章 永樂甜白釉第一十八章 梅瓶底部的編號第六十章 收音機第一十九章 匯寶軒很出名?第六十二章 魁星點鬥硯滴第六十三章 鬥彩還是五彩?第二十九章 魯班尺第二十九章 魯班尺第二十二章 權哥第一十七章 平叔第三十三章 五百萬,一分不能少第五十六章 玻璃做的第五十四章 袁大頭甘肅版第一十五章 端硯的石眼第四十六章 民國制瓷大師第一十六章 擔心有點多餘了第五十六章 玻璃做的第一章 繼承家業(yè)第五十一章 都這麼先進了嗎?第二十五章 菜園子的老物件第五十五章 火畫扇第二章 清庫存第一十九章 匯寶軒很出名?第六十一章 古代的密碼鎖第五十一章 都這麼先進了嗎?第二十二章 權哥第二十二章 權哥第四十五章 道光天球瓶第三章 乾隆通寶第五十二章 去掃貨第二十一章 齋戒牌第五十三章 再來一杯第三十二章 你是哪家少爺?第一十三章 偉人畫像第三十九章 我在練手感第三十四章 行業(yè)規(guī)矩第四十六章 民國制瓷大師第五十一章 都這麼先進了嗎?第三十一章 那玩意不吉利第七章 惡人第四十四章 沉香一十八籽第五十章 鴨頭丸帖第十章 你會不會聊天?第二章 清庫存第五十八章 楊瑩羨慕第一十三章 偉人畫像第一章 繼承家業(yè)第九章 繼承家業(yè)的第二天第五章 印盒第四十九章 又被罵了吧?第五十八章 楊瑩羨慕第一十五章 端硯的石眼第二十九章 魯班尺第六十二章 魁星點鬥硯滴第八章 永樂甜白釉第四十一章 高古玉第五十五章 火畫扇第一十五章 端硯的石眼第一十一章 飈戲第二十四章 筊杯第二十四章 筊杯第四十二章 不一樣的扳指第一十四章 叫姐姐第二十五章 菜園子的老物件第五十六章 玻璃做的第一十七章 平叔第一十九章 匯寶軒很出名?第六十一章 古代的密碼鎖第三十三章 五百萬,一分不能少第四十八章 天工開物第六十四章 古泉五十珍第二十一章 齋戒牌第六章 還是太年輕了呀!第五十七章 墨魚骨雕第五十九章 有沒有一種可能第六十三章 鬥彩還是五彩?第十章 你會不會聊天?第四十二章 不一樣的扳指第七章 惡人第三十四章 行業(yè)規(guī)矩第三十一章 那玩意不吉利第六章 還是太年輕了呀!第四十六章 民國制瓷大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源市| 水城县| 杭州市| 赤城县| 兴文县| 望都县| 青岛市| 新郑市| 蓬安县| 礼泉县| 广灵县| 河曲县| 兴安盟| 平武县| 桦川县| 远安县| 资源县| 呼玛县| 佛坪县| 平南县| 西华县| 万年县| 穆棱市| 池州市| 定南县| 涪陵区| 南阳市| 菏泽市| 全州县| 顺义区| 日照市| 灵宝市| 湄潭县| 旬阳县| 浦江县| 比如县| 静乐县| 永清县| 长治县| 维西| 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