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0章 血洗江南,替天行道

趙俁登基的第三年,就將鎮江由州升格爲府,這是兩浙地區最早由州升格爲府的城池。

這說明鎮江在趙俁心中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鎮江之所以得到趙俁的重視,主要是因爲鎮江這個地方地理位置極爲重要。

鎮江北有長江天險,是長江下游的軍事重鎮,可以阻擋南侵之兵南下,又四通八達,哪裡都去得,古往今來皆是兵家必爭之地。

方臘起義不久,在宋江義軍南下的同時,趙俁就命令孫覽和王愍率領在淮陽軍駐紮的南輔軍入駐鎮江。

孫覽和王愍接到命令了之後,老將王愍當天就親率先頭騎兵入駐鎮江。

緊接著,孫覽就率領南輔軍的大部隊分批過江在鎮江佈置好了完善的防禦工事。

當時,方臘義軍還沒有出清溪縣,宋江義軍也剛從海州南下。

鎮江是江寧府(後世的南京城)東線重要的戰略屏障。

自古以來,如果北軍佔領揚州,接下來就會從長江北岸南下。

奪了鎮江之後,就等於切斷了江寧府與常州、蘇州、浙江之間的聯繫,然後北軍就可以橫掃蘇南,進而形成對江寧府的戰略包圍。

鎮江之於江寧府的重要性,按唐人杜佑的說法,就如同孟津之於洛陽。

北軍要是奪下孟津,洛陽則無險可守。

鎮江之於江寧府也是如此。

所以,六朝(東吳、東晉、宋、齊、樑、陳)都把鎮江當成一線軍防重鎮。

古人講得很清楚:鎮江的軍防稍有一些疏忽,江寧府的危險就大一分。

南輔軍在鎮江駐紮,進可攻,退可守,趙宋王朝幾乎是立於不敗之地。

江南士紳地主見南輔軍到了鎮江,心頓時就踏實了不少,以爲朝廷很快就會派遣大軍去剿滅剛剛纔有起色的方臘義軍。

不想,南輔軍在進入鎮江了之後,就再沒了下文。

很快,宋江義軍就從海州走海路從秀州進入江南。

奪下了秀州之城之後,已經很有經驗的宋江義軍,立即分軍,到處搞公審,將秀州的官吏士紳地主殺了個乾乾淨淨,並搶奪了大量的金銀錢帛、珠寶貴器,所得地契全都一把大火燒掉,然後開倉放糧,將士紳地主家的糧食全都分給當地百姓。

接著,宋江義軍出乎所有江南士紳的意料,他們根本就沒有南下跟方臘義軍匯合的意思,甚至沒有奪取江南第一重鎮杭州的意思,而是北上直撲蘇州。

蘇州的朱勔等官吏士紳地主萬萬沒想到,宋江義軍會不打杭州,而是打他們所在的蘇州。

——在朱勔等蘇州的士紳地主看來,宋江義軍北上的話,很可能會碰到宋軍的主力,進而有可能被宋軍給剿滅。

更讓朱勔等蘇州的官吏士紳地主萬萬沒想到的是,儘管他們早就向在鎮江駐紮的南輔軍求援了,可南輔軍卻始終都沒有南下的意思,就是死死地駐紮在鎮江。

這就導致,蘇州的官吏士紳地主錯失了逃跑的機會。

更讓蘇州的官吏士紳地主沒想到的是,就在宋江義軍攻城的時候,蘇州人石生竟然帶著幾百個人奪了城門,將宋江義軍放入城中。

這導致蘇州的官吏士紳地主幾乎被宋江義軍一網打盡。

宋江義軍在蘇州擺了一百個公審臺,殺了十天十夜,殺得蘇州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朱衝、朱勔父子更是被宋江義軍給千刀萬剮了。

宋江義軍在蘇州如此大開殺戒,非但沒有讓蘇州的百姓感到恐懼與怨恨,相反還得到了蘇州百姓的感激與支持。

蘇州百姓紛紛請求加入宋江義軍,想要跟宋江去替天行道。

宋江在跟宇文虛中商量過後,從蘇州招募了兩萬精兵,加上之前從秀州招募的一萬精兵,宋江義軍已經有十三萬大軍了。

跟秀州一樣,宋江義軍依舊沒有佔領蘇州,而是將蘇州交給了能從公審臺上走下的官吏管理,繼續攻打湖州……

宋江義軍在蘇州如此大肆殺戮,如同一場風暴,迅速席捲了整個江南士紳階層,引起了他們極大的震動與恐慌。

那些昔日裡養尊處優、作威作福的官吏士紳地主們,此刻全都慌了。

而南輔軍按兵不動,死守鎮江,也讓官吏士紳地主暗道不好。

有些反應快的官吏士紳地主終於意識到,他們之前抵抗朝廷推行新政二策已經惹怒了趙俁,趙俁或許會對他們見死不救?

有些官吏士紳地主趕緊給他們在朝中的官員寫信,讓那些官員想辦法促成朝廷派大軍來江南鎮壓暴民。

還有些官吏士紳地主仗著身份和底蘊跑去鎮江,要求孫覽和王愍派兵保護他們。

比如蔡攸的妻子宋鳳翔的父親宋喬年。

宋喬年是名相宋庠的孫子,父親宋充國也是名臣,官至太中大夫。

宋神宗時期,宋喬年在市易司擔任監官時,不僅利用職權侵吞公物,還與娼妓合夥謀私。

這些行爲最終導致宋喬年被宋神宗罷免爲民,生活困頓了二十多年。

直到蔡京受到趙俁重用,靠著蔡京的關係,不僅宋喬年得以擔任兩浙路副轉運使,他的兩個兒子宋昪、宋煥也得以在朝廷擔任高官。

宋喬年有這樣的家世,還有蔡京當靠山,自己也是江南數得上數的高官,女兒是蔡京嫡長子蔡攸的正妻,兩個兒子不僅是宋朝的高官,而且都娶了江南世家大族的嫡女,在宋喬年看來,官位、背景、家世都遠不如他的孫覽和王愍,肯定得賣他面子,派大軍來湖州保護他們,甚至是派大軍幫他們奪回蘇州、秀州。

於是,在衆多士紳地主的拜託下,宋喬年給孫覽和王愍寫了封求援信。

信是這麼寫的:

老朽聞二位將軍統御南輔軍駐節鎮江,守江寧門戶,江南士庶皆仰將軍虎威以安。老朽素知二位將軍忠勇爲國,今有燃眉之急,敢請將軍垂察。

邇來宋江逆賊猖獗,自秀州犯境,屠戮士紳,焚燬田契,暴行令人髮指。蘇州朱公衝等忠義之士,本望將軍揮師南下,共御狂寇。豈料賊衆猝至,城門失守,闔城縉紳幾遭滅頂。朱公父子蒙冤,血染姑蘇,此誠江南數百年未有之慘禍!

今賊勢愈熾,裹挾烏合之衆,狼顧湖州,指日將犯我膏腴之地。

江南士庶,皆翹首以盼王師。

老朽世受國恩,數代忝列朝班,不敢不爲國禦敵守土。

奈何,今賊焰滔天,老朽等雖有剿賊之心,然手無寸兵,力不從心也。

二位將軍手握勁旅,坐鎮要衝,進退之機,關乎東南安危。倘能移師南下,剿除逆賊,必能上紓聖慮,下安黎庶,功在社稷,名垂青史。

老朽等願率江南士紳,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犒軍之資,亦當傾囊相助。

伏惟將軍念朝廷重託,察江南危局,早發虎賁,救江南黎民百姓於水火。臨楮迫切,不盡欲言,恭請鈞安!

兩浙路副轉運使宋喬年頓首

洪武八年十月二十八日

讓宋喬年等人沒想到的是,宋喬年的求援信就如石沉大海一般,不僅沒有等來南輔軍的援兵,連一封回信都未曾收到。

這冰冷的沉默,比任何嚴詞拒絕都更讓人心寒,也讓江南的官吏士紳地主心中的最後一絲希望徹底破滅。

很快,宋喬年就收到了蔡京的信。

蔡京告訴宋喬年,不要心存僥倖,趕緊放棄江南的土地,立即離開江南,晚了性命不保。

不僅宋喬年收到了蔡京的警告信,其他南方官吏士紳地主也都收到了類似的信。

有些南方官吏士紳地主選擇相信他們在朝中的親朋好友、門生故吏,連忙拋棄一切,只打包了一些細軟,就迅速帶著家人北上鎮江,然後從鎮江過江,離開江南。

可儘管幾乎所有的南方官吏士紳都知道了朝中的官員讓他們撤離南方,但還是有大量的官吏士紳地主因爲捨不得他們的家業,選擇招募莊客兵丁保衛自己的財產。

這些選擇留下來的官吏士紳地主,除了捨命不捨財以外,也是因爲他們不信趙俁能捨得江南這個繁華富庶之地被打成廢墟,要知道江南可是趙宋王朝的錢袋子與糧倉,更不信朝廷會坐視他們這些趙宋王朝的根基被連根拔起,畢竟他們先祖爲趙宋王朝立過功,子孫後代、親朋好友、門生故吏是趙宋王朝的棟樑,要是朝廷坐視他們被宋江義軍和方臘義軍屠戮,肯定會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寒了士大夫的心,進而影響到趙宋王朝的統治。

宋喬年就是這些官吏士紳地主的代表。

面對蔡京的好意,宋喬年絲毫都不以爲意,他讓族人招募了不少莊丁,連他手下的廂軍共湊出來了三千人馬,與其他官吏士紳地主招募的莊丁組建了一支三萬多人馬的大軍,守衛湖州。

見他們如此“兵強馬壯”,宋喬年等人對守住他們的家產,更是信心滿滿,完全沒把宋江義軍當回事。

然而,現實很快給了宋喬年等官吏士紳地主沉重一擊。

宋江義軍雖無朝廷正規軍的精良裝備,卻因一路吸納飽受壓迫的流民,士氣如虹且作戰悍不畏死。

三萬官吏士紳地主拼湊的烏合之衆,不過是臨時招募的莊丁與戰力孱弱的廂軍,平日裡作威作福尚可,真到了戰場上,面對宋江義軍,瞬間暴露出致命缺陷。

宋江採用聲東擊西之計。先是派小股部隊在湖州城南虛張聲勢,擂鼓吶喊,引得宋喬年將主力調往城南防禦。與此同時,義軍精銳趁著夜色,沿著隱蔽的河道,乘船直撲防守薄弱的城西。

關鍵,有之前混進莊丁中的歸安縣的陸行兒,帶人裡應外合。

當宋喬年察覺中計,西城門已被陸行兒他們打開,喊殺聲震天而起。

混亂中,官吏士紳地主莊丁相互踐踏,亂成了一鍋粥,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宋喬年看著自己精心拼湊的軍隊如潮水般潰敗,心中滿是絕望。他試圖指揮家丁穩住陣腳,卻被逃竄的人羣給衝倒,後被宋江義軍的頭領林沖捉了。

短短幾個時辰,湖州城破,宋江義軍衝入城中,那些平日裡欺壓百姓的官吏士紳地主包括他們的家人和爪牙全都被捉了送上公審臺,他們家裡的錢財全都被宋江義軍搶了,地契全都被宋江義軍給燒了,糧食全都被宋江義軍分給了廣大的百姓。

宋喬年等自覺身爲江南望族,理應享有世代累積的榮華富貴,卻不料一朝風雲突變,家族百年的基業竟如沙堡般輕易崩塌於宋江義軍的怒潮之下。他們被押至公審臺前,面對著曾經被他們視爲螻蟻的百姓,那份高傲與不屑此刻化爲了深深的恐懼與無助。

宋喬年他們恐懼是對的,因爲那些被他們剝削與欺壓的百姓,如今成了他們的審判者。在這些百姓的眼中,沒有了往日的敬畏與順從,只有被壓迫已久的憤怒與渴望殺人的火焰。

在“殺殺殺……”的怒喊中,能從公審臺走下來的官吏士紳地主,百不存一。

依舊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宰相的孫子、名臣的兒子、當朝宰執的親家、朝廷的副轉運使宋喬年的無頭屍體,也躺在這血河中。

將湖州交給從公審臺上走下的官吏,宋江義軍繼續北上,連下常州、丹陽,所過之處,當地的官吏士紳地主全都被宋江義軍送上了公審臺。

隨著宋江義軍的北上,江南大地彷彿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洗禮,舊有的秩序在憤怒的火焰中被徹底顛覆。每一座城池的攻陷,都伴隨著官吏士紳地主的哀嚎與百姓的歡呼。

在這場關於土地、正義與復仇的深刻較量中,那些曾經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官吏士紳地主,如同秋風中的落葉,幾乎全部隕落。

讓官吏士紳地主徹底心涼的是,即便宋江義軍都送上門來,南輔軍也沒有與之交戰的意思,他們就靜靜地看著宋江義軍從他們的眼皮子底下前往江寧府,繼續替天行道。

不久之後,整個江南北方都被宋江義軍給血洗了一遍。

掃清了江南北方的蛀蟲,宋江義軍沒有任何留戀,他們直截了當地揮師南下,繼續他們的替天行道。

宋江義軍就像一羣真正的俠客,他們扛著“替天行道”的大旗,行走在江南的大地上,他們的每一步都踏在了腐朽與不公之上,而揚起的是希望與自由的塵埃。

或許,宋江義軍的頭領宋江,已經分不清楚,他到底是在執行趙俁給他的任務,還是在追尋一種超越個人生死、直擊這個時代病竈、助趙俁建立一個更美好的理想國的壯志豪情,亦或者這只是他在嘲笑黃巢不丈夫……

……

第86章 寡嫂第230章 夫妻夜話第113章 趙俁與李清照第138章 不羨鴛鴦不羨仙,只羨趙俁每一天第六十章 皇位爭奪戰開啓第207章 西夏亡第197章 西夏末路第106章 百年不遇的奇女子第二十九章 有錢了第198章 議和第118章 收回所有皇權第115章 華麗麗的逆襲第194章 飽暖思淫慾第105章 李清照第254章 天恩厚賜,感激涕零第六十三章 離成爲皇帝,只差一步之遙第五十五章 趙俁穩了第154章 五女決裂第三十章 在野親王第144章 葉詩韻也生了第五十五章 趙俁穩了第80章 別憋出內傷(爲盟主“關關公子”加更第160章 借遇刺搞事第139章 五個穿越者被一個土著給團滅了第128章 小妞,你放手去幹即可第106章 百年不遇的奇女子第三十四章 妾第94章 齊人之福第196章 剛娶的皇后第239章 當然選西軍了第十九章 搞藝術我不行,當皇帝你不行第190章 烈焰紅脣第102章 拿下穿越者任務進度:35第127章 五女內訌第76章 張大謀士(首萬加更!)第82章 焉人出豹子第三十四章 妾第三十七章 畜生啊!我這麼小……第203章 趙俁:我的大宋帝國!第222章 男人最大的快樂第247章 敕賜虎賁袍,丹書換征衣第110章 誰是女狀元第202章 張純的新野心第四十五章 連新手村都沒走出去第192章 實在親戚第254章 天恩厚賜,感激涕零第196章 剛娶的皇后第五十二章 趙俁:我有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法子第155章 張純裝病第196章 剛娶的皇后第六章 要的就是皇后第254章 天恩厚賜,感激涕零第三十六章 初吻沒了第三十一章 有乾貨第66章 上架感言第82章 焉人出豹子第140章 五女:趙俁就是一坨唐僧肉!第十五章 不負佳人第139章 五個穿越者被一個土著給團滅了第92章 喜歡主動的李琳第116章 第一個孩子,保大還是保小?第189章 昨夜江邊春水生第217章 張純給李清照畫大餅第85章 蹦蹦蹦第二十三章 分裂之始第165章 一炮五響第198章 議和第68章 李琳:我先委曲求全第68章 李琳:我先委曲求全第五十二章 趙俁:我有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法子第84章 敗犬,瞭解一下第99章 建中元年第七章 單刀直入第二十五章 輸在了發育上第88章 耶穌也留不住他們,朕說的!第193章 以爲自己又行了,結果被徹底幹懵了第184章 開撕:張純 李琳VS蕭瑟瑟第94章 齊人之福第163章 趙俁開大,一夜龍蛇舞第113章 趙俁與李清照第165章 一炮五響第171章 我的男人是趙俁該有多好第152章 趙構,我是你爹!第170章 首戰告捷,先取一州第142章 李琳:女爲悅己者容第74章 小樹不修不直溜,媳婦不修哏赳赳第68章 李琳:我先委曲求全第五十八章 太子死了第193章 以爲自己又行了,結果被徹底幹懵了第69章 趙煦駕崩第81章 奴婢李師師第237章 烽火燃江南,士紳乞天兵第197章 西夏末路第204章 星火燎原啓航路,糧謀破曉定邊州第143章 李清照生了第十五章 不負佳人第十五章 不負佳人第162章 夢想成真,五女一起第193章 以爲自己又行了,結果被徹底幹懵了第74章 小樹不修不直溜,媳婦不修哏赳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源县| 古浪县| 瑞安市| 定襄县| 威远县| 平原县| 观塘区| 东阳市| 浦北县| 无极县| 乳山市| 洛扎县| 凉山| 乐陵市| 英山县| 三穗县| 鹤岗市| 德保县| 开原市| 阳高县| 文登市| 山东省| 灵山县| 广汉市| 安多县| 拉萨市| 廉江市| 揭东县| 邵东县| 浏阳市| 丽水市| 额敏县| 资中县| 密云县| 图木舒克市| 双江| 富民县| 惠东县| 七台河市| 九江市|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