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

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

範寶賢第一個反應是蘇澤瘋了!

從房山到京郊,百里的鐵路,這需要多少鐵?

而作爲執掌範氏的大商人,範寶賢更清楚,如此巨大的工程,材料說不定都不是最大的成本。

沿途的土地徵用要不要錢?

人力成本要不要錢?

范寬說道:

“工部那邊計算,這條鐵路大概需要三萬銀元。”

範寶賢直接傻了,一條百里的路需要三萬銀元,他說道:

“蘇翰林瘋了嗎?三萬銀元,鋪在地上都能聯接京師和房山了!”

“陛下和工部能出這筆錢?”

范寬說道:

“所以蘇翰林準備向民間募資。”

“民間募資?那就是向百姓徵稅?蘇翰林這麼做不怕名聲有損?就爲了這麼一條鐵路?”

朝廷爲了工程徵發勞役和加派也是正常,說老實話在京師附近攤派,三萬銀元也不是擠不出來,但是這麼做不是將蘇澤經營多年的名望全部耗盡?

范寬搖頭說道:

“蘇翰林說的募資,是要發行公股。”

“公股?”

范寬說道:

“一百銀元一股,合計發行300股,最少認購一股。”

“購買公股的人,就可以自動加入到鐵路董事局中,等鐵路建成之後,享受鐵路扣除運營後的利潤。”

“此外蘇翰林準備上書朝廷,以順天府商稅做保,購入公股的每年可以得到年化半分的利息,如果鐵路不盈利,就從順天府的商稅裡出。”

“五年後公股到期,就可以選擇出售公股贖回本金,或者繼續持有享受分紅。”

“公股可以不記名購買,持有人可以指定代理人加入董事會。”

范寬一口氣說完,這些都是蘇澤親自向三大報社寄來信上做的說明。

聽完之後,範寶賢開始思考起來。

三萬銀元自然是一筆巨大的數字,但是一百銀元一股就沒什麼。

京師中,能拿出一百銀元的人可遠超三百這個數字。

年化半分利息其實也不算低了,半分就是百分之五,範家票號的借貸業務,對同族商人的借款利息就是半分。

當然,如今京師正常的貸款利息是三分,也就是百分之三十,而民案司規定的最高歷史是四份,也就是百分之四十。

和這些利息相比,半分算是範氏借給同宗做慈善了。

但是帳也不能這麼算。

普通貸款的利息高,是因爲放出去的風險也高。

範家票號也只給熟人貸款,就這樣每年也有大量的壞賬。

沒辦法,這年頭商業就是這樣,有的商隊進入草原就消失了,你想要討債都找不到人。

而鐵路公股這半分的利息,是順天府用商稅來擔保的。

當然,如果是普通官府作保,大家大概也不會相信,但如果是蘇翰林的推動的,那這個兌付的機會就很大了。

如果能穩定的結息,五年後再贖回本金,在商業上也不算是虧本。

當然,作爲族長,範寶賢也不能只算經濟賬。

他看向范寬問道:

“報紙上還沒消息,這是蘇翰林和報社通風了?”

不愧是族長,范寬看到範寶賢的智商恢復高地了,說道:

“蘇翰林派遣門客徐文長,親自來三家報社送了親筆信,徐先生也做了鐵路公股的說明,希望我們三家報社一同宣傳鐵路公股的事情。”

果然。

範寶賢已經有了決定,但是他還是先問范寬道:

“仲立兄,你怎麼看?”

范寬非常堅決的說道:“買!應該買!”

果然。

范寬說道:

“族長,三萬銀元,百元一股,總共才三百股。”

“就算是從商業上看,這不是虧本的買賣。”

範寶賢微微點頭。

如果在京師,一百銀元還真不多。

別說是那些大富大貴之家,就是中富之家,也是能湊出來的。

范寬繼續說道:

“族長,我認爲這公股最重要的倒不是利息的問題,而是這個董事的職位。”

“董事?”

范寬點頭說道:

“雖然蘇翰林沒有詳細說明這個董事的作用,但是既然有了這個董事會,大家又是出錢方,那是不是也能享受一些權力?”

範寶賢愣了一下,這是他沒有想到的角度。

現在也有商人合股的情況,但是這種生意一般都是同一個家族出錢,合股以後年底分錢。

範家的票號,其實就是這樣一個股份公司。

“可是鐵路應該是工部造吧?董事會也不會造鐵路啊。”

范寬說道:

“董事會肯定不會造鐵路,但是鐵路建造完畢還要運營。”

“董事會既然出錢,是不是也能對運營發表意見?”

範寶賢愣了一下。

范寬又說道:

“既然是董事會,這就是個會,族長,您說蘇翰林牽頭,京師中什麼人會帶頭認購鐵路公股?”

範寶賢瞬間明白了范寬的意思。

一百銀元並不多,以蘇澤在大明的權勢,大明的權貴們隨手認購一份給他點面子也是正常的。

別的不說,那些勳貴手裡可是有大把的銀元。

還有太子,蘇澤是太子的老師,和武清伯一家關係也非常密切,太子難道不會幫他推銷公股?

此外蘇澤和閣老們關係親密,再怎麼說,閣老們一百銀元也能拿出來吧?

范寬拿出他當年做山人時候的話術說道:

“族長,這不是鐵路公股,這是通往上層的路引啊!”

範寶賢立刻站起來說道:

“買!等發行後,我私人就買五股!”

“家族那邊我會想辦法說服,以大同範氏名義購買!”

——

蘇澤正在起草奏疏。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 蘇澤首先寫道:

“臣伏見京畿之利,首在工礦。房山所出煤鐵,乃築城、冶器、營作之根本。”

“然自房山至京郊,百里驛道崎嶇,一車之貨需騾馬數乘,糜費人力、時日甚巨。長此以往,京畿百工用度昂貴,於國計民生深爲不便。”

“臣聽聞,房山礦山中有鐵路,以馬騾曳引礦車於鐵軌之上,可數倍其力,一畜載三車,所省轉運之費何啻萬千?”

“臣諮議工部官員,可沿官道自房山至京郊鋪設百里鐵路,以濟漕糧、煤鐵之運。”

“然此工浩巨,所費約以三萬銀元計。今工部歲用已定於河漕,庫銀實難分潤;內帑天家亦慮創舉未驗,恐糜公帑。”

“臣殫思極慮,唯效商賈分股合營之法,權變其道,募設鐵路公股於民間。”

蘇澤又詳細說明了發行股票的方法:

“一、每股定額百元,募足三百股則路款備矣。二、歲給半分之息,以順天府商稅爲質,由戶部驗封擔保,本息無虞。三、五年爲期:期至債主可依原值兌回股本,或轉爲路股永享餘利。四、不記名發兌,利市流通,紳商民戶皆可購持。五、立股主會稽覈收支,所涉商民得與工部同察支用、分潤其利。”

“蓋以此法,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利還於民’之效。”

“民出其財,非若加賦之苛;官成其利,可化鋼鐵之滯;商得其便,歲省轉運之靡。”

蘇澤寫完奏疏,塞進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擬開始】——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送到內閣,張居正對發行鐵路公股表示反對,認爲公股發行會削弱戶部權威。

戶部官員也對此表示反對,上疏:“發行公股,名爲發債,實爲加賦,此例不可開。

但是皇帝卻對公股募資建造鐵路很有興趣,通過了你的奏疏。

——【模擬結束】——

【剩餘威望:1540。】

等等,竟然通過了?

但是蘇澤卻沒有上疏。

這麼一想,還是戶部的反對其實也有道理。

蘇澤是穿越者,他自然知道鐵路的好處,也很清楚房山鐵路是能收回投資的。

但是自己知道,不代表別人就知道。

蘇澤想到前世的債務問題,難道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如果京師發債修造鐵路成功,一些地方官府會不會也發債?

這也不是蘇澤多想,而本來就是這樣的。

大明官場,土木基建也是升遷的重要指標。

大明官場就有一個升遷的快車道,九邊的兵備道。

這個職位是專門爲地方官員升遷準備的,兵備道是軍政一把抓的職位,九邊兵備道上任以後,一般就會修造城牆營寨。

修完以後,就能成爲政績,然後火速升遷。

這也是大明九邊重防卻輕視練兵的原因。

營寨城牆,這是實打實的政績,但是練兵的政績不好判斷,而一旦作戰失利,還會追究兵備道的責任。

作爲地方官員,會怎麼選就理所當然了。

以往大明的官員財政吃緊,沒有折騰的機會,如果有了發債這條路,還不知道要怎麼盲目建設呢。

說不定內陸地區的城牆都要發債修起來。

而且正如戶部所反對的那樣,公股在京師地區自然有富戶認購,三百份鐵路公股在京師根本不算什麼。

而且蘇澤也害怕出現攤派,所以規定認購金額是一百銀元起,主打就是一個不坑窮人。

但如果其他官府發債,那就可能是強行攤派給百姓的加稅。

沒辦法,這片土地上的事情,總是這樣。

財政政策,素來都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亂。

政績優先的驅動下,幾乎沒辦法抑制這種刷政績的衝動。

而以上還都是沒算腐敗的問題。

蘇澤決定夾著奏疏,先去拜訪一下張居正。

——

張府。

今天張居正心情很好,年前內閣的事情也逐漸少了,他今日破天荒的提前回到家裡。

他又將長子張敬修召入書房,聽他講起在水師中發生的事情。

張敬修隨馬尼拉使團返回京師,提督李超向皇帝覆命後,整個水師都得到皇帝的賞賜。

同時隆慶皇帝恩準水師衆人在京師過年,等年後再返回萊州。

張敬修原本是住在外面的,張居正聽到消息,將他召回了家中。

原本張敬修正在和弟弟妹妹聊天,聽到父親召見,連忙趕往父親的書房。

就在張敬修向父親講述海上見聞的時候,門房突然通報,說是蘇澤求見。

張敬修知道蘇澤來見張居正一定是談正事,於是準備告退。

但是張居正卻說道:

“你已經有了功名,今日爲父見蘇子霖,你就留在書房吧。”

張敬修震驚的看著父親。

張居正事事喜歡親力親爲,家中的幕僚也只能從事一些文書工作,書房是張府的禁地,就是他這個兒子未經許可也不能進入。

就算是考上功名,父親對自己也是不假顏色的。

可這一次從海上回來,父親的態度悄然發生變化。

這次竟然讓自己留下來聽和蘇澤的談話。

要知道,蘇澤拜訪肯定是談論大事,張敬修又緊張起來,如果父親詢問自己的看法怎麼辦?

“你去書房外,替爲父迎接蘇子霖。”

蘇澤再次來到張居正的書房,他突然見到一個和張居正有幾分相似,卻皮膚黝黑的年輕人。

這年輕人穿著儒衫,卻不像是讀書人。

“蘇翰林,在下張敬修,父親在書房等您。”

原來是張居正的兒子啊。

蘇澤和張敬修見禮,他記得順天府鄉試風波,就是因爲張敬修而起,不過那次事件後京師就沒了他的消息。

皮膚這麼黑,是出海了?

不過此時蘇澤也沒空關心張敬修,而是拿著奏疏來到張居正的書房。

“見過張閣老。”

張居正不喜歡俗禮,蘇澤迅速說明來意:

“張閣老,下官有一疏,想請您斧正。”

在一旁的張敬修徹底震驚了。

竟然有人這麼和自己的父親說話?

而張居正也是習以爲常,接過了蘇澤遞上的奏疏,直接就看了起來。

張敬修想到自己每次和父親說話都要小心翼翼,蘇翰林這麼隨意的嗎?

張居正看完了奏疏,皺眉說道:

“建造鐵路的事情本官不懂,但是發行公股的事情還是欠妥當。”

蘇澤也說道:

“下官正是覺得此事有風險,若是地方仿效公股之名搜刮民間,那蘇某反而成了罪人了。”

張居正滿意點頭說道:

“子霖能想到這個,眼界果然了得,那你準備怎麼改?”

張居正又瞥了一眼長子,又說道:

“子霖,不介意將奏疏給犬子看看吧。”

“閣老請便”。

(本章完)

第9章 藍色道具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58章 斷章狗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76章 閣部會議!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156章 大婚第18章 會館第18章 會館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254章 蒸汽機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69章 寡斷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37章 講讀東宮第87章 齊發力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98章 捷報(七更)第6章 畫餅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98章 捷報(七更)第24章 徐階思退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15章 圈子第57章 思退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254章 蒸汽機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52章 貢監第9章 藍色道具第70章 倦鬼之說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66章 殃及池魚第69章 寡斷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37章 講讀東宮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69章 寡斷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13章 請修國史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24章 徐階思退第123章 丹術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48章 流黜(加更!)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58章 斷章狗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41章 冊立第24章 徐階思退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75章 楚宗案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89章 兩級分化第299章 化學染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彰化县| 武定县| 彝良县| 普定县| 郯城县| 金溪县| 二连浩特市| 郯城县| 略阳县| 绍兴县| 广安市| 娱乐| 宜丰县| 荥经县| 宁蒗| 蒲城县| 庆阳市| 伊川县| 长武县| 聂拉木县| 岢岚县| 瑞金市| 焦作市| 永安市| 景德镇市| 天柱县| 台北市| 青龙| 恩平市| 织金县| 昌平区| 哈密市| 万州区| 永安市| 隆子县| 开化县| 保定市| 宜州市| 睢宁县| 寻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