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糖醋排骨
傳話之聲剛落,一衆侍宴的女使便捧著餐具、酒水、鮮果、乾果、蜜餞和鹹酸魚貫而出。
吳銘俯身對歐陽辯說:“小官人快回孃親身邊去吧,貴府眼下人多眼雜,莫要亂跑。”
“可我還想吃滷肉……”
“待會有比滷肉更好吃的東西。”
“真的?”歐陽辯雙眼放光。
“哥哥從不哄人。”
送走小小歐陽,師徒倆回竈房裡備菜。
第一盞下酒仍是兩道開胃涼菜:蒜泥黃瓜和肉鮓。
謝清歡麻利地拌好,分十碟盛裝——這兩道菜歐陽發之前嘗過,不必多做一份。
孫興見謝廚娘年紀輕輕,行刀下料卻有條不紊,頗具章法,遠勝過自己的徒兒,不禁暗暗咋舌,心想假以時日,此女的成就只怕不在何廚娘之下。
“當——”
午時的鐘聲杳杳傳來,一衆女使次第端菜而出。
“第一盞:肉鮓、蒜泥黃瓜——”
報菜名的聲量洪亮悠長,連竈房裡都聽得到。
第二盞下酒菜是千絲豆腐和滷味拼盤。
吳銘算好了烹飪所需的時間,讓檯盤司的差役提前來通報。熱菜嘛,一熱頂三鮮,剛出鍋時品嚐是最香的,過早過晚都不美。
孫興聽得肅然起敬。
吳掌櫃對菜品品質的把控精細若此!無怪老爺會請他來掌竈。
同時又對這道前所未聞的千絲豆腐充滿好奇。
本次壽宴的安排,每行兩盞酒便會穿插表演,因此第一盞和第二盞之間的間隔相對較短。
過不多時,差役進竈房裡通報。
謝清歡將各色滷味切成小塊,分而裝之;吳銘著手做千絲豆腐。
孫興一個箭步湊上前來:“吳掌櫃可需幫忙?”
“唔……”
做個千絲豆腐而已,他和小謝完全搞得定。
但想到一會兒該準備歐陽夫人和四位小官人的家宴了,吳銘便說:“那就勞煩各位幫我剝蒜切蔥吧。”
孫興立刻吩咐下去,抱來木柴說:“我來幫吳掌櫃生火。”
“誒?這種雜事讓二郎做便是,豈敢勞煩孫鐺頭?”
“二郎初來乍到,不曾用過此間竈臺,未必掌握得了火候。還是我親自生火更爲妥當。”
我能說這道菜不需要火候麼……
吳銘算是看出來了,孫鐺頭這是打著生火的幌子,想跟自己學點技術。
換作同時代的廚師,或許會嚴詞拒絕,但作爲現代廚師,吳銘沒有那麼強的門戶之見,笑著道一聲“有勞了”,繼續切他的豆腐。
吳掌櫃自制的豆腐異常白嫩,世所罕見,切豆腐的刀工更是令孫興望之興嘆。
但見刀隨指移,疾退疾落,刃快無影,咚咚之聲不絕於耳,節奏始終如一。
此時尚且看不出端倪,只等豆腐散入清水碗中,才如菊花般綻放,竟是細如髮絲,根根分明,不斷不黏!
若非親眼所見,孫興斷不敢相信這世間竟有這等刀工,當真神乎其技!
宴席上。
壽星歐陽修執玉杯與滿座賓朋談笑風生,或追憶昔日洛陽牡丹花會,或應和席上機鋒,杯中美酒須臾見底。
肉鮓和蒜泥黃瓜固然清爽開胃,但算不上驚豔,只韓絳問了一句:“不知永叔兄此宴,請的哪位名廚執掌廚事?”
歐陽修笑答:“吳記川飯掌櫃吳銘是也。”
韓絳恍然。
十日前品嚐的炒麪,那滋味,至今回想起來,仍令他口齒生津。
雖知吳掌櫃的手藝委實精妙,心裡仍不免嘀咕:吳掌櫃乃川飯鐺頭,也會烹車螯?
那桶車螯正是他送的。
蘇頌、範鎮和梅摯皆是頭一回聽聞此店此人,心中訝異,不禁冒出同樣的疑惑:無名氏?
wωw? тт kán? c o
蘇頌稍一琢磨,瞬間懂了。
在京藝伎多自取藝名,“無名氏”多半也不是真名。只不過,這位吳掌櫃竟以此自號,是個妙人。
“阿嚏!”
竈房裡,吳銘忽覺鼻癢,走到一旁掩嘴打個噴嚏。 誰在背後蛐蛐我……
包括雞湯在內的一應湯羹在出發之前就已熬好,千絲豆腐正在竈上以文火煨制保溫。
待一衆“女侍應生”進竈房裡端菜,吳銘這纔不慌不忙地將鍋中菜餚分十一碗盛裝。
“第二盞:千絲豆腐、滷味拼盤——”
千絲豆腐甫一呈上桌,滿座皆舉箸愕然!
但見青瓷碗內,萬千細絲柔柔漾開,直如雲絮紛紜,鮮湯清澈無一絲濁氣,瑩白、深褐、黑亮、鮮紅和青翠之色交織牽繞,配色清麗脫俗,仿若一幅淡彩工筆!
王安石等人知道吳掌櫃的本事,相對淡定。
梅摯和範鎮已經驚呼出聲:“這細絲果真是豆腐所切?!”
蘇頌凝視碗中的絲絲縷縷,心想這位吳掌櫃有這等手藝,卻甘以“無名氏”自隱於市,此等謙懷近乎道矣!
更覺此人心性深蘊慧根,菜妙人更妙!
滿座俱看得目眩神迷,這碗千絲豆腐的品相之素淨清雅,正合衆人的志趣。
連歐陽修也未曾料到此菜竟會以這樣一種形式呈現,不禁捻鬚而笑,大感驚喜。
每當他以爲這便是極致時,吳掌櫃卻總能拿出令人拍案叫絕的新花樣,真不知吳掌櫃的箱底裡還藏著多少奇技?
衆人皆不忍動勺破壞這一碗清雅的畫作。
終是歐陽修招呼一聲並率先舉勺,衆賓客這才紛紛舀起一勺湯羹送入口中,霎時間,無不眉梢染喜,交口稱讚!
這湯汁看似清澈寡淡,實則入口鮮醇,脂香濃郁,回味綿長,裹著豆香和菌菇的清氣,層層疊疊,妙不可言!
歐陽修見衆賓讚不絕口,亦覺顏面生光,深感快慰。
主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賓朋之間也!
請吳掌櫃來家中掌竈,真乃明智之舉啊!
……
第三盞下酒菜是糖醋排骨和清炒菠菜。
糖醋排骨正是那日列菜單時最終定下的第二十三道菜。
之所以選這道菜,一方面是因爲它的味型正合宋人的口味,另一方面也是爲了照顧醉翁家裡的小孩。
歐陽修的四個兒子,只有長子歐陽發的年齡較大,次子歐陽奕不過十二歲,三子歐陽棐十歲,幼子歐陽辯才八歲。
沒有哪個小屁孩能夠拒絕糖醋排骨。
這道菜既是第三盞下酒,也是中午家宴的菜品。
上回來的時候特意問過,吳銘知道醉翁家中午這頓吃得比較簡單,因此不打算做太複雜的菜式。
除了糖醋排骨和清炒菠菜,再來兩個家常小炒,整個滷味拼盤,盛一盆雞湯,五菜一湯,足矣!
由於第二盞和第三盞之間的間隔較長,先做別的菜。
……
“大哥!”
歐陽辯“嘿”地一聲跳進哥哥屋內,正撞見歐陽發擱下千絲豆腐的湯碗,發出暢快的輕嘆。
“是什麼好吃的?”
他急忙跑至桌邊,踮腳朝碗裡一瞧,已然空了。
“哥哥竟然躲起來吃獨食!”
“胡說,我門都沒關,能算躲麼?你找我作甚?”
“沒什麼,原本是來叫哥哥用飯,看樣子,該是吃不下了。”
歐陽辯哼哼兩聲,扭頭便走。
歐陽發一個箭步追上,自後面將弟弟抱起。
“哎喲!你小子,幾時變得這般沉?這段時日沒少貪嘴啊!”
“那也是跟哥哥學的。”
“好的不學……”
兄弟一邊拌嘴一邊朝後院走去。
……
差役進來通報,可以做第三盞下酒了。
糖醋排骨這道菜全國各地都有,做法和味型也有所差別,有的地區偏甜一點,有的地區偏酸一點。
吳銘仍按川菜的做法來做。
將排骨剁成兩個指節長的小段,經醃製、焯水、煮熟後,下油鍋炸至表皮酥軟……這些步驟已在吳記川飯完成,連糖色也已在店裡炒好,杜絕任何翻車的可能性。
這時便往鍋裡倒入煮排骨的原湯,再下排骨、鹽、糖、醋和糖色攪勻。
孫興看得嘖嘖稱奇,吳掌櫃這回帶來了許多秘製調料,這個糖色便是其中之一,一下進鍋裡,色澤立時變得紅亮誘人,令他大開眼界。
收汁,烹點鍋邊醋,撒上熟的白芝麻,出鍋裝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