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2章 北伐

京城的百姓,日子也並不好過。

喬天王的起義軍佔領京城後,燒殺搶掠,惡行不斷。死在動亂中的百姓高達兩成之多。

這是一個極其可怕驚人的數字。十戶人家就有兩家被滅門,一開始屍首都沒人埋,屍首腐爛的臭氣,幾乎籠罩了整個京城。後來天氣燥熱,京城爆發了一場瘟疫。就連喬天王的起義軍也被波及,死了不少人。

爲了杜絕瘟疫,喬天王下令,將所有患了瘟疫的人趕到一處,放火焚燒。難以計數的百姓被活活燒死。

瘟疫漸止,活下來的人,也就一半光景。

投降新朝的臣子們也是無可奈何。想活命,就得低頭。退一步說,敬朝早已腐朽不堪,實在沒什麼值得留念之處。

誰坐龍椅,對臣子們區別不大。喬天王親自打下的京城,確實有些龍運在身。早些投效,還能謀一個好官位。

喬天王的根基在江南,佔了京城後,也有頗多煩惱。要養二十萬人的軍隊,不是易事。他一個草根出身的反賊,也不懂治理朝政。不得不收攏大批原本的敬朝官員。

這些官場老油條,伺候過反覆無常的見建文帝,伺候過暴戾短命的魏王?,F在來奉承一個狂妄自大的反賊,倒是適應得飛快。

衆臣爭相將家中美貌的女兒孫女送進宮中,再奉上大批金銀財物。喬天王被環肥燕瘦的美人圍繞,錦衣玉食,酒色財氣,在一衆臣子的歌功頌德聲中很快迷失了自己。野心也一日日膨脹。

敬朝還沒徹底消亡。還有一個章武郡王謝離!竟在渤海郡立了朝廷,自稱什麼正統!

江山社稷,有能者得之。

臣子們紛紛上奏摺,慷慨激昂地奏請喬天王出兵北伐。喬天王很快下定決心,派出起義軍中的二號人物,領十萬大軍去攻打渤???。

這位二號人物,姓陶,本名二狗。喬天王起家的時候,只有幾十個窮苦漢子跟在身邊。陶二狗和喬天王是結義兄弟,發達後,喬天王自號天王,陶二狗也特意改了個威風凜凜的名字,叫陶無敵。

陶無敵在金鑾殿裡,用力一拍胸膛:“天王放心,我這就領兵去冀州,殺了張氏父子,砍了謝離小兒的頭顱,來獻給天王?!?

穿了龍袍的喬天王,一派殺星模樣,咧嘴笑道:“好!我封你做無敵大將軍!等你北伐成功,佔了冀州。我就封你做冀州王。把整個冀州都給你!”

陶無敵眼睛亮了起來,也不推辭:“大哥說的話,我可都記下了。到時候大哥可別反悔?!?

草莽出身的喬天王,和自家結義兄弟相視大笑。

站在一旁的文臣們,心裡瘋狂腹誹吐槽,京城竟被這樣的莽夫殺得血流成河。奈何刀鋒比他們的脖子銳利多了,他們不敢流露半點鄙夷,還得大肆吹捧:“那個張大將軍,吹噓得厲害。當日還不是拜在天王手下!”

“無敵大將軍領兵前去,張氏父子定然不是對手!”

“臣等靜候大將軍大勝歸來!”

陶無敵府裡也收了不少美人。出征之際,統統都帶上了。幾十個嬌滴滴的美人,都被關在馬車裡。到了晚上宿營,才被放出來取樂。

還有貼心的下屬,一路尋找鄉野美人,送給無敵大將軍取樂。

陶無敵對心腹手下也很大方,玩膩的美人隨意就賞了下去。幾乎每天都有女子屍首被拋於路邊。

起義軍搶女子搶壯丁搶糧食搶金銀,幾乎什麼都搶。大軍行軍速度緩慢,所到之處,如蝗蟲過境,民不聊生。 原本小有家資的百姓,轉眼間赤貧如洗,不得不拋家逃亡,流民如雪球一般越滾越多。

起義軍北伐的消息,迅速傳到渤海郡。

建安帝既驚又怒:“朕還沒南征,這夥逆賊竟敢還來北伐?!?

孟六郎滿腔熱血,立刻挺身而出:“末將願領兵前去攔住反賊,請皇上恩準!”

建安帝正要點頭,就聽張大將軍沉聲道:“逆賊遠道而來,我們以逸待勞,做好迎戰的準備便可。不必主動迎戰出擊!”

孟六郎初生牛犢不怕虎,立刻頂了回去:“逆軍一路行軍一路搶掠,百姓苦不堪言。我們豈能袖手不管!”

張大將軍冷冷道:“正是如此,我們更要等。逆軍倒行逆施,犯了民怒,引起民怨,纔會心向正統,一心盼著皇上收復江山?!?

孟六郎被氣得七竅生煙,冷笑著還擊:“大將軍眼裡,百姓的性命就這般卑賤不值一提?還是大將軍怕了逆軍,不敢主動出擊?”

這話既扎心又刺耳。

張大將軍面色沉了下來,狠狠剮了孟六郎一眼。

孟大郎用力抵了抵孟六郎的胳膊,攔住了孟六郎滔滔不絕的難聽話:“六弟性情率直,有口無心,絕無冒犯大將軍之意。請大將軍息怒?!?

龐丞相咳嗽一聲:“孟小將軍年輕氣盛,到底是一片忠心赤誠。大將軍心胸寬廣,不必和一個年輕小將計較?!?

張允皮笑肉不笑地接了話茬:“我只見過以老欺少,今日倒是開了眼界,年輕小將蠻橫無理,龐丞相不訓斥一番,倒要我父親寬宏大度。”

龐丞相不愧是混跡幾十年朝堂的老狐貍,頗有唾面自乾的涵養氣度:“張公子心中不快,老臣受著便是。眼下不是鬥嘴慪氣的時候,還是商量大事要緊。”

張氏父子和龐孟姻親鬥法,一衆文臣武將根本插不上嘴,也沒人想蹚這個渾水。個個閉緊了嘴。

張大將軍哼了一聲,目光掠過龐丞相和孟大郎,看一眼臭嘴的孟六郎,最後看向龍椅上的建安帝:“要主動出擊,還是靜等來敵,請皇上做決斷!”

建安帝心緒不寧,壓根拿不定主意。

逆軍打下京城,一把大火燒死魏王,燒燬皇宮。也摧毀了建安帝心裡的自信驕傲。

他口中時常提起南征,實則心裡毫無底氣。甚至隱隱有著不爲人知的逃避,不願面對。

孟六郎自請出戰,張大將軍堅持以逸待勞。

到底該聽誰的建議?

第192章 北伐第76章 震懾第161章 怒火第十四章 操練(一)第119章 色厲第150章 拜會第201章 戰局第172章 戰火(一)第204章 鐵血(三)第93章 厚禮(一)第十章 班底(一)第98章 擴充第88章 好官第90章 拔寨(一)第191章 執念第155章 好勝(一)第156章 好勝(二)第48章 權衡第203章 鐵血(二)第十三章 急病第151章 投奔(一)第81章 援手第193章 爭鬥第200章 定親(二)第202章 鐵血(一)第145章 駐軍(一)第三章 得寸第十二章 糧食第37章 收容第176章 俘虜(二)第73章 大戶(一)第131章 音信第42章 肥肉(二)第44章 來客(一)第八章 東宮第193章 爭鬥第124章 分家(二)第48章 權衡第92章 威名第101章 冷血第164章 投誠(二)第179章 生路第51章 善緣(二)第91章 拔寨(二)第76章 震懾第201章 戰局第41章 肥肉(一)第116章 安樂(二)第190章 轉變第183章 聯姻(一)第121章 紛爭(一)第60章 來信(二)第37章 收容第94章 厚禮(二)第121章 紛爭(一)第32章 昏厥第202章 鐵血(一)第201章 戰局第81章 援手第183章 聯姻(一)第169章 重傷第184章 聯姻(二)第144章 天崩第187章 拉攏第118章 刁難第55章 招贅(一)第十二章 糧食第62章 表妹第135章 衝突第27章 戰馬第58章 浮動(二)第六章 族長(二)第190章 轉變第198章 商議第46章 剿匪第153章 爭強(一)第十一章 班底(二)第131章 音信第109章 昌平(三)第86章 不同第150章 拜會第178章 恭賀(二)第77章 野心第46章 剿匪第177章 恭賀(一)第32章 昏厥第45章 來客(二)第二十二章 長刀第63章 謀臣(一)第174章 追擊第51章 善緣(二)第30章 暴怒第195章 惡戰(一)第107章 昌平(一)第九章 生死第142章 祖孫第120章 懷恨第37章 收容第109章 昌平(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平县| 山东省| 蒙自县| 高雄县| 东兴市| 大足县| 剑阁县| 吴桥县| 容城县| 甘孜县| 兰州市| 修水县| 龙山县| 大新县| 潞城市| 牡丹江市| 察隅县| 彭水| 安平县| 英吉沙县| 南城县| 深州市| 临西县| 凉山| 秦安县| 和硕县| 呼伦贝尔市| 莱阳市| 黑龙江省| 光山县| 海淀区| 德昌县| 镇平县| 溧阳市| 报价| 蒙自县| 将乐县| 长沙县| 临海市| 西安市| 正镶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