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民亂故事其二:絲絹案後續

民亂故事其二:絲絹案後續

看到很多讀者感興趣,這裡說一下絲絹案後續。

歷史上的情節走向,在萬曆年之前,都與本書描寫的一致。

大概就是嘉靖年間有人以“絲絹均攤五縣”而上訪,不過巡撫巡撫,到當事人,全都被徽州府拖死了也。

然後帥嘉謨在隆慶四年開始到巡撫衙門上訪,海瑞批覆之後十五天就被調走了。

再之後帥嘉謨到南京上訪,先是找了一個姓宋的御史,得到了都察院的支持,批覆爲“均稅”,南京戶部模棱兩可,讓徽州府徹查,給個方案。

遺憾的是帥嘉謨回去的途中跑路了,去了千里之外的湖北江夏——這裡是他事後自述的“回途遇害,羈縻遠避,未申情款”。

沒了當事人,事情肯定又拖住了。

一直到了萬曆三年三月,事情峰迴路轉。

因爲戶部送了一道文書給南京巡撫,說“奉聖旨:戶部知道,欽此。欽遵。抄出到部,送司”。

也就是說,皇帝想追究這個事,考慮到歷史上這個節點的政治環境,合理推斷是張居正的意思——畢竟當初帥嘉謨奏陳此事的時候,就用了新政做筏,反正就是苛捐雜稅跟一條鞭法的國策有悖。

總而言之,公文到了巡撫衙門,力度立刻就不一樣了。

巡撫衙門這次沒有輕飄飄的批示,而是發了一道憲牌,先是把逃到湖北的帥嘉謨找了回來,然後徽州知府立刻召集了六縣議事。

具體在《絲絹全書》卷1《徽州府行縣催議帖文》,《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60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457頁。

歙縣一方還是那兩個觀點。

第一,會典以及戶部公文,從來沒提過讓歙縣單獨交,沒說那就應該均攤。

第二,“人丁絲絹”被人篡改成了“夏稅生絲”,以致五縣之稅落到了歙縣頭上。

聯名了好些大員,也就是書中那一堆。

五縣一方同樣翻閱典籍文冊,還覈對了本縣的黃冊留本。

數據就是書中的那一套,就不貼了。

反正得出幾個結論,包括這筆絲絹本就是歙縣的欠賬,跟其他五縣沒關係。

也包括浙江的例子,雖然會典沒說,但專收一縣特產很正常,還把歙縣拋荒的桑田都找了出來。

這些都附在《五邑查明絲絹緣由呈詞》之後,數據非常翔實,可以說佔盡了上風。

但是這個時候歙縣開始耍賴了。

歙縣一個叫許一純學生說,說黃冊都兩百年了,有本地衙門篡改的可能性,真要比可信度啊,還得看咱們大明會典。

這下雙方越吵越激烈。

無奈之下,就組了一個百人代表團,去南京戶部翻閱黃冊原本。

當然,縣裡面能存好的資料,南京戶部就不一定了,黃冊理所當然地遺失了。

這下就沒了辦法,雙方回到原點,又開始各執一詞。

五縣說我數據對得明明白白,足以將歙縣的理論批得體無完膚。

歙縣就說,反正大明會典沒說讓咱們縣單獨交,至於你的數據來源啊?黃冊都是民間自己搞的,做不得數——“切思《大明會典》乃祖宗立法垂統之憲章,黃冊乃民間遵文攢造之圖籍。”

巡撫衙門雖然不能分辨,但畢竟是聖旨給的壓力,自然也有所偏向。

於是,就緊緊抓住“均平”這個新政關鍵詞,通過一系列算法,把絲絹稅均攤五縣了。

也不是簡單的均分,而是歙縣的6145兩稅,分了5260兩給其他五縣——具體在《試論明末徽州府的絲絹分擔紛爭》(《中國史研究》2002年第 2期)裡面有寫到。

五縣自然不能接受,就一個勁罵戶部尚書殷正茂,偏幫鄉人,什麼“以戶部私計而市私恩,以尚書大臣而變亂成法”,什麼“生子無孔,神人之相”,一個勁地罵。

徽州府見事情鬧得兇,又跟兵備道合計,把五縣的5260兩改成了3300兩,算是歙縣和五縣均分。

各退一步的和稀泥自然是好,殷正茂批覆說“其名尤正,其言尤順,其事尤易”。

同時也得到了司禮監的硃批同意。

但五縣不肯和稀泥啊,說我數據都找出來了,大明會典的案例也找到了,歙縣桑園都扒拉出來了,你跟我說要和稀泥?

聖旨轉送到婺源縣,代爲處理政務的通判徐廷竹就被老百姓逮住了。

數千人手執木棍、火把,把徐通判守了一天一夜。

新任知縣舒邦儒來收拾殘局,在踏入徽州府的時候,就遇到縣民程文昌、胡文盛,“合縣裡排、耆老、民人等擁道遞呈,民情忿怒,鼓譟不服。” 示威還不夠,婺源之後直接堵住了縣衙,自己佔了紫陽書院的場地,搞了個議事堂,開始領導民亂,“聚者已盈數萬,鳴金約黨,豎旗結盟,挾求申豁。於時道路禁阻,文移隔絕。”

鬧了許久,這個議事堂開始“徵集捐款”,每一石糧米徵銀六分,用以“維持部衆運營”。

休寧那邊更過分,聚集了上萬人——“將木梯搭上縣首屏牆,揭去原給告示,藏匿在家。復扇[煽]鄉愚入集公寓,赴訴求理,仍與門外吶喊鼓譟,求其必聽。”

期間不但打雜搶燒,還佔據了縣衙,挾持了縣令,公然插起了一桿黃旗。

這時候五縣反正都大差不差,進入了無政府狀態——“復行聚集鄉村愚民、城市棍徒,執旗喧譁”

具體在,邵庶:《邑令延平陳公去思碑》,萬曆《休寧縣誌》卷 7《藝文志·記述》,抄明萬曆刻本。

甚至連五縣的駐軍都被嚇跑了。

駐軍的把總趙淶是歙縣人,更是連夜逃回了歙縣,給兵備道說五縣要造反,待不下去了。

五縣聽到自己被打成造反分子,直接有樣學樣,反咬一口說歙縣要造反。

他們挾制縣衙,開始朝外派發公文,給浙江、江西、福建、廣東諸布政司發函。

信中說,五縣遭到了數萬歙賊的攻打,縣令被抓了,連兵備道都被圍了,不日就要佔據徽州府,越境四出,爭奪天下。

一時間半個南方震動。

民亂到這個地步,應天巡撫才終於決定調動兵備道彈壓,一面出兵守境,一邊公文威懾——“如有一縣一人敢倡言鼓衆者,先以軍法捆打,然後問遣,決不姑息。”

事情眼看不可收拾,風聞奏事的御史自然聽了風聲。

當即上奏朝廷,說鬧這麼大,要解決根源才行,絲絹案到底公不公道啊?是不是殷正茂偏幫鄉人啊?

五縣好歹是將統戰價值打出來了。

文華殿下來詔書,讓徽州府重新合計合計。

第一輪合計,說這筆絲絹稅,咱們按人口均分,歙縣出4145兩,五縣出2000兩,剩下500兩府衙想辦法,行不行?

五縣眼睛一瞪,嗯?

徽州府無奈,只好說,府衙徵收的某項軍需,其實每年結餘1950兩,以前都是提留的,之後上交給朝廷抵補五縣的份額好了。

府衙出錢,終於把六縣哄了過去,歙縣均分了,五縣又沒有實際承擔。

至於剩下五百兩,最後由兵備道小心翼翼出面說,自己這些年收徽州府的軍需,不小心重複收了兩筆,以後我只收一筆,正好省出來五百兩——也就是前文說到的“協濟稅”了。

具體分配在程任卿:《絲絹全書》卷 6《奉都院吊取各邑認狀憲牌》,第572頁。

事情到這裡基本也就結束了。

朝廷本想追究在這件事情裡面出力的豪右,但詔書到了徽州府,衙門迴文給朝廷《本府回無豪右申文》,沒有豪右,自然也就沒得人抓嘛。

最後帥嘉謨還是充軍,杖一百流三千里,遣邊戍軍。

反倒是搞議事局的程任卿最犯忌諱,直接給首領判了斬監候,死緩。

當然,在明朝搞民亂一般是不會死的。

議事局程任卿在牢裡沒事幹,就把這件事的資料蒐集起來,寫了一本《絲絹全書》。

而程任卿本人,得到了餘懋學,也就是文華殿上打架那位的救援,改判充軍,後來立了功,升任把總,衣錦還鄉。

當然,還有一條朝堂爭鬥的線,期間,歙縣舉報五縣民亂是餘懋學乾的。

餘懋學勃然大怒,說張居正授意要害他和尚寶司卿汪文輝,因爲張居正授意了應天巡按鄭國仕,務必牽扯到他餘懋學身上。

還有殷正茂,也給徽州知府寫信,暗示餘懋學和暴亂的關係,鄉里爭不贏可以到朝堂上來見分曉。

王錫爵、陸光祖、李世達則替餘懋學做了說客,上門勸說雙方罷手。

反正朝廷那段時間也鬧得挺熱鬧。

不過因爲文人奏疏裡,往往誇大其詞。

所以朝堂這條線,聽聽也就好了。

ps:不要覺得作者發單張耽誤更新,事實上,發單張恰好說明了作者正坐在電腦前,並且打開了作家助手啊!這是何等溫馨的場景,聽懂掌聲。

(本章完)

第21章 積弊成病,勉從勸進73.第72章 興滅繼絕,查漏補缺第16章 別宮星霜,外柔內剛第209章 四海同音,酌古御今第210章 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第220章 雪霽風溫,霜消日暖135.第134章 移忠作孝,誣良爲盜135.第134章 移忠作孝,誣良爲盜第29章 日升月恆,居中平衡第229章 蜃氣樓閣,蛙聲管絃125.第124章 蠉飛蠕動,量才錄用第202章 今亡亦死,死國可乎第204章 取精用弘,置筆從戎第225章 逡巡畏義,非常之謀170.第169章 高屋建瓴,函幽育明168.第167章 犀角燭怪,嚴陣以待82.第81章 坐地分銀,時詘舉贏第43章 矙瑕伺隙,肆行無忌第227章 地脈方興,天荒欲破173.第171章 先天純粹,一念之微第229章 蜃氣樓閣,蛙聲管絃130.第129章 原委始末,陰差陽錯140.第139章 懸石程書,事必有初第42章 追根究底,殺心自起第227章 地脈方興,天荒欲破第4章 崢嶸初現,太子升殿第223章 巧奪天工,開化萬物135.第134章 移忠作孝,誣良爲盜85.第84章 樹師徒友,垂耳下首第230章 以一持萬,樹碑立傳第35章 獻替可否,無中生有第34章 渾水摸魚,攪動時局179.第177章 追亡逐北,懸河注水第221章 詢謀諮度,講信修睦75.第74章 榮辱與共,大局爲重民變故事其一第234章 啞子做夢,引蛇出洞第10章 貪腐枉法,日講太甲97.第96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第16章 別宮星霜,外柔內剛166.第165章 構會甄釋,草野之士第145章 紛繁複雜,悃愊無華183.第181章 相濡以沫,河傾月落201.第196章 紛紛茫茫,道阻且長第17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第9章 拿腔做勢,篋書潛遞114.第113章 花開兩朵,把薪助火101.第100章 峻宇垂堂,魑魅魍魎126.第125章 後繼之人,連昬接晨203.第198章 帶雪煎茶,和冰釀酒201.第196章 紛紛茫茫,道阻且長第47章 夤夜闖宮,袒心剖胸第235章 敬終慎始,紀綱就理169.第168章 反躬自問,蓋棺定論182.第180章 爭奇鬥豔,眼花繚亂164.第163章 珥貂葉貴,何妨虜支第11章 蚍蜉戴盆,語出驚人60.第60章 稔惡盈貫,記錄在案115.第114章 社鼠城狐,如火如荼101.第100章 峻宇垂堂,魑魅魍魎194.抽獎、及求月票、及感謝183.第181章 相濡以沫,河傾月落185.第182章 暑往寒來,蜂蠆起懷135.第134章 移忠作孝,誣良爲盜167.第166章 紅袖添香,論道經邦160.第159章 繁火內蒸,寒熱交訌第44章 金石之交,分道揚鑣第31章 關於更新和追讀第150章 如錐畫沙,踔厲駿發81.第80章 及鋒而試,後人故智82.第81章 坐地分銀,時詘舉贏第232章 春風又綠,明月再照193.第190章 四不兩直,克盡厥職93.第92章 鄉黨親故,荊棘滿布第23章 哀哀君父,洶洶子民204.第199章 各抒意見,清洌可鑑183.第181章 相濡以沫,河傾月落164.第163章 珥貂葉貴,何妨虜支第20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72.第71章 方驂並路,納新吐故第58章 應然歸聖,實然歸朕第210章 弱肉強食,優勝劣汰64.第64章 調和陰陽,用舍行藏第38章 銖稱寸量,分廷相抗第148章 勤勞匪懈,完粹淳龐136.第135章 抽絲剝繭,豬卑狗險第147章 磨礱淬勵,文武相濟200.第195章 見微知著,渾身解數92.第91章 故家喬木,退讓賢路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第3章 權柄操弄,大局爲重130.第129章 原委始末,陰差陽錯第33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發138.第137章 鄉音雅言,破矩爲圓195.第191章 遺而不收,行而不輟78.第77章 懲前毖後,受國之垢112.第111章 濫觴所出,生棟覆屋第23章 哀哀君父,洶洶子民第33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城市| 宣汉县| 仁寿县| 维西| 博兴县| 凌云县| 金华市| 河源市| 高唐县| 渭源县| 扶余县| 隆安县| 库尔勒市| 周口市| 潜江市| 都兰县| 东阿县| 南昌县| 辉县市| 屯留县| 万源市| 土默特右旗| 枣阳市| 漾濞| 元谋县| 华阴市| 辉县市| 宽城| 弥勒县| 二手房| 天水市| 忻城县| 社旗县| 浑源县| 咸丰县| 墨脱县| 绩溪县| 盐边县| 甘肃省| 双峰县| 锡林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