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8章 兵出河東

劉玘心想,表面上先和他搞好關係,然後再摸摸他的底,看看他究竟想幹什麼。

不過,他來了之後,對於自己暗中和胡人的交易,肯定會有一定的影響,接下來要慎之又慎。

另外,還有一個要點,他這監軍,應該並非只是針對自己,關鍵是針對皇甫嵩,因爲他纔是主帥。

嗯,自己現在必須得高姿態。

“諸位,有了林監軍之後,我就輕鬆了許多,我等必須要全力配合支持林監軍的工作,請監軍嚴格監督軍紀……”

他面帶微笑,說了一大堆原則性的話,話語中不卑不亢,誰都挑不出毛病。

林黃門點點頭:“在下聽說劉侯有大才,主上非常看重,今後在下一定支持劉侯和皇甫中郎將、還有其他幾位,保證此次戰役獲勝!”

由於監軍的到來,氣氛頓時就變了,變得沒有先前那麼融洽,楊秦、孫堅、公孫度等人感覺有些不爽。

段熲卻有些高興,接著他隨後看了一些軍隊的表演,然後帶人離去。

隨後軍隊開拔,慢慢走向關中長安。

從洛陽到長安,總共有八百里,此時規定步兵的行軍速度最低也要達到五十里每日,騎兵一般要七八十里。

劉玘規定每日行八十里,計劃用十日趕到長安。

領完剩餘的近兩千多騎兵之後,再北上渡過黃河,進入河東,找河東太守董卓商量借馬一事。

劉玘主動和林黃門並排而行交談,得知林黃門名叫林渭,是渭水河畔長大的,關中本地人,今年三十五歲,入宮已經二十年。

“林黃門,晚間一起吃頓飯,大家相互認識一下如何?”劉玘說道。

“也好!不過我可不飲酒!”

“放心,我的這些部下都不會強行灌酒,再說,他們也都知道服侍主上的人不飲酒!”

“如此正好,劉侯也不要把在下當外人,只要不違反國家法令,什麼事情都好說!”

“放心,我等當然會依照朝廷法令行事,絕對不會胡來!”

“如此最好!”林渭點點頭。

劉玘心想,統領一支軍隊打仗,如果事事都依照朝廷法令,還打屁的個仗?

如今國庫空虛,除了給士兵本身的錢糧能夠保證,給他們家屬錢糧往往會拖欠,有的一拖就是好幾年,嚴重影響士氣。

漢代,執行的是募兵制。

對於每個士兵,除了要給口糧有補助之外,對他們的家人(妻兒)也要給口糧。

當然,給家人的口糧並非按照成年男丁給,而是會按照年齡、男女的不同而分爲四個等級,男子比女子高一個等級。

最低的兩歲女童有一個月一斛多一點點,最高的十五歲以上男童,會給兩石八斗谷(邊兵會給三石)。

漢代,邊兵的糧食供應量爲每人每月粟米兩石(斛),如果換算成沒有脫殼的粟谷,那麼就是“三石三鬥三升少”。(參見:“居延漢簡”)

這裡的“少”指的是“少半升”,也就是1/3的。如果是指“大半升”,則表示的是2/3升,如果是形容鬥,也是一樣的,經常可以見到“少半鬥”這樣的說法。

由於粟的顆粒很小,所以脫殼的成米率只能達到六成(古代都是這個標準),因此“三石三鬥三升少”的粟谷,剛好摺合成兩石米。

(漢代有大石、小石一說,其實大石就是指的米,小石就是指的谷,比如說兩石米,就等於谷三石三鬥三升少,並不是說有兩個不同的單位“石”)

內地的士兵稍微少一些,不過最低也是三斛谷,折成米就是一石八斗,幾乎不可能再低。

因爲沒有肉食,所以士兵一個個都是大胃王,糧食供應量少了根本沒有戰鬥力。

當然,如果有些人飯量少,可以將米存起來賣掉,或者是帶回家。

因爲漢代發給士兵的糧食,都是發放到個人,通常是十個人一夥做飯,你加多少米就舀多少飯,並不會產生爭執。

劉玘要想讓自己的軍士有足夠的戰鬥力,肯定要千方百計弄些錢分給他們,這都是慣例。

很多將領還會縱容他們搶劫大戶,這其實也是爲了控制一支部隊而迫不得已。

……

當天晚上,劉玘就把中軍的若干幕僚叫到一起陪林渭晚餐。

從此之後,他有意放低姿態,每日請林渭就餐,以此來探聽他的底細。

時間一長他慢慢得知,這林渭其實並非張讓的人,而是與中常侍王甫走得很近。

劉玘心想,這就好辦多了!

王甫雖然現在炙手可熱,甚至他的氣焰還超過了張讓和趙忠,不過終究是物極必反,皇帝現在都有些討厭他,這對他非常不利。

從此之後,他就暗地裡派人對林渭的一舉一動進行嚴密監視。

……

儘管行軍途中非常艱難,還下了一場大雪,不過總算順利地抵達了河東。

與袁隗如料想的也差不多,抵達河東之時,牲畜的死亡率已經達到6%,這還是劉玘採取了最大的保護措施的情況之下。

死了的牲畜當然不能丟掉,他們是良好的肉食補充。

……

河東郡,就是黃河“L”以北那個區域,後世的山西運城、臨汾地區。

這裡地勢十分很重要,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北方各個朝代末期,此處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因爲從這裡向南渡過黃河就是關中,往東走跨過中條山有著名的“垣曲道”進入河內。

“垣曲道”在上古時期就是重要的商道、兵道,無數的重大事件都發生在這條道路之上。

從河東郡北上就進入太原,也是最便捷的道路之一。

因爲古代山西植被非常完好,甚至在唐代以前的植被都非常不錯,汾水是可以通航的。

船隻從黃河可以直上太原,糧草運輸十分方便,古代水運的效率,毫無疑問高出路路運輸效率五六倍沒有問題,這也是後來人們要修建大運河的原因。

當然現在是冬季,汾水已經封凍,無法運輸。

河東郡的郡治在安邑縣,這與劉玘進兵的路線有較大出入,給劉玘會見董卓帶來一些麻煩。

因爲劉玘進兵的路線是:渡過蒲津渡口之後,直接往北行軍70裡,然後沿汾水河谷北上太原。

安邑則在河東峨眉臺原以南,如果前往安邑,則必須要經過非常險峻的聞喜隘口北上,此處地勢十分險要,行軍的難度要增大若干倍。

否則就只有走回頭路,顯然更不現實。

劉玘按照先前的計劃,帶領二百騎來會見董卓,其餘的部隊就交給公孫度,照原計劃行軍。

第033章 石炭第058章 御史第049章 祭祀第072章 死士第039章 上弦第063章 意外第040章 懸首第094章 小謀第108章 問計第108章 問計第063章 意外第024章 伯父第057章 蘭若第034章 管亥第010章 驚喜第016章 八廚第080章 夜對第025章 名士第128章 兵出河東第048章 回家第095章 目標第084章 王府第052章 緝捕第129章 董卓第026章 節奏第017章 都亭第095章 目標第063章 意外第018章 小宴第025章 名士第035章 邪氣第108章 問計第103章 擒王第054章 升遷第120章 要幾個人第061章 弟子第085章 軍侯第026章 節奏第083章第071章 賊人第075章 待遇第001章 重生第015章 賈人第101章 進府第072章 死士第003章 分戶第124章 幫我寫封信第055章 漁稅第113章 玄德第102章 拔刀第030章 巧遇第014章 計掾第127章 宦官的狠招第101章 進府第063章 意外第008章 田舍第128章 兵出河東第087章 辦班第046章 孤兒第023章 飛燕第053章 抄家第043章 同事第051章 端倪第109章 舊友第078章 信義第090章 朋友第071章 賊人第003章 分戶第053章 抄家第086章 密令第057章 蘭若第112章 酒仙第010章 驚喜第028章 謀劃第062章 有功第126章 孫堅第044章 市事第080章 夜對第057章 蘭若第016章 八廚第121章 北軍第078章 信義第072章 死士第023章 飛燕第065章 公達第100章 虎穴第104章 事功第062章 有功第105章 進京第051章 端倪第050章 查賬第024章 伯父第107章 外戚第071章 賊人第062章 有功第042章 飛昇第066章 論亂第078章 信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修县| 兴文县| 灌云县| 磴口县| 海盐县| 孟连| 凤台县| 南涧| 渭源县| 南城县| 广饶县| 五家渠市| 登封市| 伊宁县| 南平市| 宜川县| 台北县| 宁陵县| 教育| 婺源县| 霍山县| 商丘市| 全南县| 彭州市| 德令哈市| 海兴县| 张家港市| 泽库县| 中阳县| 阜宁县| 德化县| 平阴县| 富顺县| 顺昌县| 精河县| 十堰市| 屏南县| 博白县| 南部县| 滨州市| 南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