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章 疾風嚴霜斷衣裳

【一】《自京赴奉先詠懷-其五》杜甫.詩

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岡裂。

天衢陰崢嶸,客子中夜發。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凌晨過驪山,御榻在嵽嵲。

宋文瓚回到寓內,連夜將柳鄖的奏稿重新抄寫並譯成蒙文。次日,等各位大人會簽完畢已至深夜。柳鄖急匆匆地帶著宋文瓚和幾名隨從出了京城,直奔上都追趕皇帝而去。

已近年末,草木凋零。狂風捲著塵土,似乎要將那高山掃平。黑雲像一座大山似的壓了下來,使整個京城陰森得可怕。

胯下的馬匹也頂不住這股狂風,速度明顯減慢了許多。那邪風吹斷了柳鄖身上的衣帶,他想結上它,手指頭兒卻凍得僵硬,根本不聽使喚。

天,矇矇亮。

柳鄖一行來到了小湯山南邊的“講禮村”,在村頭臨街處有一家驢肉館,店主早早地起牀燉肉,使這滿大街上都飄滿了驢肉的香味。

宋文瓚問:“平章大人,此處有一家驢肉館挺不錯的,我們是否在此吃了早飯再趕路?”

柳鄖應道:“也好。”

走近驢肉館,卻發現有兩個怯薛歹站在店鋪的門口。

柳鄖問:“這裡怎會有禁衛軍呢?”

宋文瓚也是納悶:“難道,皇上來到這裡?”

柳鄖勒住馬說:“不會吧!倒剌沙不是說過麼,皇上因有特別要務,召集御林軍和扈蹕的文武,同正宮皇后、兩位貴妃一起,於午夜就啓行了嗎?怎會在此逗留。”

宋文瓚道:“大人啊,您是整天忙於政事,對於他事是一無所知。”

“此話怎講?”

“在離這不遠處的大柳樹環島的東西兩側有溫泉,皇上一定是在此沐浴……”

柳鄖還是不能相信:“若是皇上在此,這禁衛軍不在那兒好好保衛聖駕,來此幹嘛?”

宋文瓚說:“這裡的驢肉遠近聞名,皇上定是想吃驢肉,所以派禁衛來此購買。”

“哎~”柳鄖說道,“現在的老百姓連粥都喝不上了,皇上哪有心思在此吃驢肉……”正說著,從店鋪又出來倆禁衛軍,兩人每人手裡都提著個精美的食盒。

柳鄖趕緊下馬,跑上前去,自報姓名與官職,說有要事面見聖上。

怯薛長打量了柳鄖許久,隨後道:“柳大人,請隨我來。”

柳鄖這纔回過味來:“原來根本沒有什麼緊急要務!是倒剌沙提前把羣臣要聯名上奏的事告訴了皇上,所以皇上才半夜帶著皇后、貴妃跑到這溫泉躲清閒來了。”他讓宋文瓚和隨從在驢肉館吃飯等他,自己跟著護衛軍去了小湯山。

【二】《自京赴奉先詠懷-其六》杜甫.詩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瑤池氣鬱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歡娛,樂動殷樛嶱;

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

小湯山的山丘很小,海拔僅有50多米高,它的名氣是因爲其山麓有溫泉。古人稱熱水爲“湯”,故名“小湯山”。此山雖小,但水秀山雄,名勝衆多。因金、元時期有居庸關、龍虎臺等險隘,素有“京師之枕”的美稱。

此處的泉水涌溢無窮,水溫較高,遼代在此建湯泉行宮,在泉旁開鑿荷花池,供皇帝、顯貴洗浴。在冬天的繽紛大雪中,王公貴族泡在蒸騰的露天溫泉裡,喝一杯‘蓮花白’酒,是極大的享受。

元代在此擴建,並在原行宮以北拓建一座清幽的園林。行宮殿宇樓閣遍佈,富麗堂皇。園林則山清水秀,綠樹成蔭。

柳鄖來到了“九華山莊”,只見山莊的四周,密密麻麻地佈滿了怯薛軍,這才確信,皇帝確實臨幸於此。

柳鄖跟著怯薛長一路疾行,冒著大霧迷漫,穿過塞滿寒冷的天空,攀登在結冰鋪霜的山路,二步一滑地來到“水簾洞”。他不禁心裡感慨:疑是銀河倒碧流,也做神仙逍遙遊。

怯薛長讓柳鄖在“水簾洞”的洞口等候,他進去稟報皇上。

看著怯薛長閃身進了“水簾洞”,柳鄖心裡琢磨:這溫泉是冬天泡的麼?聖上爲何一大早就泡溫泉?

華清宮內,真好像是王母的瑤池仙境,溫泉的暖氣蒸騰;芙蓉池裡,金湯催雅趣,妙音生芙蓉。

怯薛長把精美的食盒遞給了內臣,並在他耳邊耳語了一番,只聽內臣道:“你稍等片刻,老奴去去就來。”

內臣讓倆小太監提著食盒,隨他一同走向溫泉的深處——御泉。

一路上,曲徑通幽,溫泉汩汩,霧氣升騰,仙樂飄飄。到了御泉,只見一個皮膚白得耀眼的小宮女正在教皇上學游泳。

看到小太監提來了早餐,那小宮女說:“皇上,您先用膳吧。用完膳,更有力氣學習。”

皇上很聽話地來到池邊,吃著小宮女送到嘴邊的餵食。

內臣把柳鄖急著求見的事稟報給了皇帝。

皇帝道:“讓他先泡澡,有什麼事兒泡完澡再說。你告訴他,朕賜他泡‘五通湯’,這種沐浴對他這種年紀的很適合。”

內臣說:“柳鄖這頭犟驢,是不會泡澡的。”

皇帝笑道:“那就讓他去‘四合院’等著。”

內臣領命出了“御泉”。

皇上對小太監說:“把那一合驢肉送到‘瑪瑙浴’,讓皇后、貴妃們也嚐嚐。”

其中一個腿腳有些瘸的小太監看了一眼小宮女,便提起食盒,走了出去。

小太監提著這個碩大的食盒,一瘸一拐地來到了“瑪瑙宮”。

必罕姐倆正泡在瑪瑙浴裡,用手舀溫暖的泉水,潑著這個俊俏的坡腳小太監。

此時,皇后八不罕也來到了瑪瑙宮。

看到皇后進來,她們便迅速把自己埋進水裡,讓自己那潔白的肌膚與溫潤的玉石接觸,讓思緒隨玉的空靈之感而浮想聯翩!

皇后說:“你倆是真能趕早,哪有大冬天來泡浴的,害得我和陛下都沒睡好。”

必罕道:“都什麼時辰了,皇后還不起牀。”

皇后又笑鬧道:“你倆是不見陛下在我房裡有些吃醋,有意催著我離開那暖融融的被窩和陛下火熱的龍體?”

“誰敢吃皇后姐姐的醋!”速哥答裡說,“姐姐可知,冬天是最適合泡溫泉的了。這不僅可以使身體變得暖和,而且冬天泡溫泉可以滋養皮膚。”

皇后道:“那也沒有必要大清早就來泡呀!”

必罕說:“早晨好,早晨的泉水乾淨。待一會兒,陛下把這溫泉賞給那些糟老頭泡浴,泉水豈能不髒?”

皇后道:“好了,你倆也別泡了,上來吃過早餐,我陪你倆一起泡‘瑪瑙浴’。”

速哥答裡問:“什麼早餐,用如此精美的盒子?”

皇后問小太監:“這盒子裡是什麼呀?”

小太監低著頭說:“是驢肉。”

“有道是,‘天上龍肉,地上驢肉’。” 皇后笑道,“你倆都嘗過龍肉吧,今兒再嚐嚐驢肉。”

一句“嘗過龍肉”,把必罕羞得是滿臉緋紅。

速哥答裡卻不懂,問:“沒有,我沒嘗過龍肉。”

皇后有意想調戲兩個堂妹,便逗她道:“怎沒嘗過?這‘沐一沐’……也是算數的……”

必罕是捂著嘴,一個勁地笑。

“你看,你必罕姐姐定是嘗過。”皇后又對必罕說,“你也不要吃龍肉吃過了頭,像那西夏王妃似的,咬了太祖一塊肉,送了真龍一條命[1]。”

速哥答裡問:“西夏王妃吃了誰的肉?要了誰的命?”

必罕怕皇后再說出更過分的話,趕緊往外拉話:“吃了一塊龍肉,就是‘飛龍鳥’的肉,也就是花尾榛雞。”

趁著皇后貴妃的嬉笑,小太監趕緊退出了 “瑪瑙宮”。

看著小太監一瘸一拐地走路,皇后說道:“這小太監犯了什麼錯,讓他師父打成了這樣。”

“沒有打他,他是剛淨身不久。”

“爲何剛剛淨身,還沒好利索,就讓他當差?”

“是他自己要求的。”

“這孩子,真有孝心。如此著急地伺候我等。”

必罕說道:“有什麼孝心,他是爲了追他的心上人才著急進宮的。”

皇后驚奇地問:“這小孩,這麼小就有相好的了?”

“也是瞎胡鬧,只是青梅竹馬而已。”

“他那‘馬子’也似他這般大?”

“是呀,就是姐姐讓我打聽的,現在正在教皇上學游泳的奇承娘。”

“奇承娘,好奇怪的姓氏。”

“她和這小太監都是高麗人。”

“高麗人,”皇后又問,“那小太監叫什麼?”

“他姓樸,窮人家的孩子,沒有名字。不過他師父都叫他‘不花’[蒙古語意思‘牛’]。”

“不花,爲何叫他‘不花’?”

“爲了能和心上人在一起,竟能自己動手淨身[1]。這等小孩,豈能不‘牛’!”

“把這等動機不純的小孩收進宮來,豈能不亂套?”

“小太監已經淨了身,就是有那賊‘心’,也沒那賊‘蛋’了。”

皇后說:“我擔心的就是,那‘不花’自己動手淨了身,你說,他一個小孩懂什麼?自己能處理得乾淨嗎?”

“還真讓皇后說對了。”必罕說道,“樸不花只剪掉了自己的‘莖’,並沒有‘去勢’。淨身房的太監說,如此小的孩子剛剛捱了一刀,緊接著再來第二刀會要他命的;說等到後年體檢,再行去勢。”

“你可得派人盯緊了,可不能讓那些太監作弊,留下他那點禍根,再惹事。”

“放心吧,姐姐。樸不花今年才七歲,三年後也不過十歲,不會惹事的。”

皇后又說道:“小太監七八歲進宮是慣例,可那個小宮女…奇…奇…奇什麼他娘……”

“奇承娘。”

“哦,奇承娘。那高麗國國王爲何要用如此小的女子,來糊弄我們大元帝國,他是不是不想過好日子了?”

“尚宮局的太監問過高麗使臣。使臣說——奇承娘皮膚白淨,世間少有;她嘴似櫻桃,堪稱奇絕。”

“再養幾年,等到及笄之年,豈不更好!她的出身如何?”

“她是高麗大貴族總部散郎奇子敖之女,是高麗忠宣王獻給皇上的。”

“哪個忠宣王?”

“就是王璋,薊國公主寶塔實憐[泰定帝的姐姐]的駙馬。”

皇后陷於沉思:此女兒皮膚白嫩、古靈精怪,就像芳萱的新芽還未綻放,又像忘憂草一般惹人嚮往。她雖稚嫩到還不會描眼畫眉,你怎麼忍心對她生非分之想?隨後說道,“你們可要留心注意他倆!”

“奇承娘和樸不花?”

“不,是奇承娘與皇上。”

第150章 是誰溪上題情詩第63章 探虎穴兮入蛟宮第133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第91章 沉吟認取佳人意第146章 怎禁嫵媚破風運第12章 問誰真心到個底第49章 鶯嘴啄花紅溜溜第178章 尖發誰非怨別人第157章 暖氣潛催次第春第53章 記得畫屏初會遇第98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61章 波水溶溶一點清第19章 榮枯咫尺難再述第47章 臨去秋波那一轉第175章 鬱郁青山江水平第207章 得君一笑妾願足第120章 墨翟九守降兵無第208章 東風官柳舞雕牆第35章 長恨春歸無覓處第77章 蜀桐木實音韻清第18章 疾風嚴霜斷衣裳第4章 酒似鵝兒破殼黃第107章 櫻桃口咬杏花肋第114章 貨物惡其棄於地第191章 珠簾四卷月當樓第186章 繡羅衣裳照暮春第78章 池水澄澄江月明第75章 取次花叢懶回顧第142章 荻籬葛蔓避人居第54章 兩兩巫峰最斷腸第97章 一種風情兩處忙第189章 半身映竹輕聞語第48章 滿天霜月下西樓第49章 香閨一覺傷春夢第36章 夢來還隔一重簾第104章 試把逸興箋上訴第59章 風嫋篆煙不捲簾第147章 蕙蘭銷歇歸春圃第14章 秀靨比花眉如秋第82章 憔悴潘郎鬢有絲第68章 皆因不受半塵埃第5章 綵線輕纏紅玉臂第43章 可憐半世聰明種第77章 蜀桐木實音韻清第72章 莫爲炎涼輕變遷第18章 疾風嚴霜斷衣裳第26章 林梢叫淅夜悽清第131章 人間有味是清歡第89章 過眼煙雲散隨風第88章 菩提樹下一癡僧第102章 一縷深心成牽繫第14章 鴟鴞聲聲難移心第53章 嘆流水兮嗚咽殤第103章 何事春風容不得第22章 朱門酒肉多如臭第181章 竹外夭桃分外明第164章 幽居卻似小蓬萊第60章 玉容得汝多妝生第73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53章 嘆流水兮嗚咽殤第181章 心較比干多一竅第157章 暖氣潛催次第春第81章 幾許蘭燼積久成第45章 近試上問張水部第37章 曾經兩度過蒲州第26章 林梢叫淅夜悽清第97章 一種風情兩處忙第176章 我今憔悴亦羞君第233章 三月龍池柳色深第138章 何似妾心與君情第36章 彈作盤中大小珠第88章 桃之夭夭宜家聲第37章 曾經兩度過蒲州第210章 酒似鵝兒破殼黃第40章 人間霜葉送秋雁第156章 夢中猶說舊繁華第132章 晷景餘三盡一年第21章 路有窮人凍死骨第83章 夜飲東坡醒復醉第172章 四月清和雨乍起第14章 等閒識得東風面第37章 風流大抵是倀倀第7章 與其這樣茍延喘第99章 落花有意隨流水第145章 醉別千卮不浣愁第209章 申以東平三尺雪第45章 刺桐夾道花開新第101章 嬌靨雙渦梅花弄第17章 如何過得今宵憂第91章 沉吟認取佳人意第64章 仰天呼氣成白虹第94章 紅影壓牆花密處第134章 常羨荊釵與布粗第15章 青山似繭將人裹第56章 憑闌拂袖雪花楊第17章 日暮躡履出淑房第169章 相見爭如不相見第88章 菩提樹下一癡僧第201章 清溪向晚猩猩啼第59章 疑是水仙梳洗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功县| 蒲江县| 屏山县| 珲春市| 福州市| 吉安市| 余江县| 北票市| 兰西县| 曲沃县| 蕲春县| 灵山县| 广州市| 舞钢市| 昌黎县| 平顺县| 山丹县| 阿克苏市| 鄢陵县| 分宜县| 长治县| 尉氏县| 南和县| 陆良县| 德惠市| 青川县| 房山区| 吉安市| 汉川市| 文化| 五莲县| 苍梧县| 尉氏县| 会泽县| 白水县| 平南县| 缙云县| 无锡市| 平邑县| 杭州市| 六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