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八十四章 密謀投誠

李煜鬱鬱寡歡,悶悶不樂,飲了酒,心中一片惆悵。

皇宮依舊,燈火輝煌,但是,李煜覺得這一切,將會發生很大的改變,繁華落盡,皇宮是那麼的冰冷,殘酷,將很快不屬於他。

古往今來,多少王朝,興衰起伏,不過幾十年、幾百年的光陰。

漢唐盛世,由盛轉衰,最後分崩離析,更何況他們這種偏安一隅的南方小朝廷,他也覺得自己的唐國,立國時便是名不正言不順,甚至還對楊氏一族幾百口斬殺滅口,手段過狠,有傷天德,所以,如今的唐國也會面對衰亡的下場。

或許這就是一個輪迴,一個報應,你貪圖了這個權威,給你帶來的無上榮耀和富貴,同樣,你也會肩負著它的責任和因果報應。

李煜信佛,也信因果,所以,在這方面,他覺得自己能看得通。

他自己沒有治國和帶兵打仗的才能,面臨著這種危機領域,已經沒有什麼辦法,只有等靠,聽天命了。

帶著一身酒氣,李煜走向了後宮,來到大周后的瑤光殿。

此時大周后正在陪著兩位皇子讀書,見到李煜一身酒氣的進來,大周后皺了一下眉頭,對著兩位皇子說道:“你們且退下吧。”

“是,母后。”

兩位皇子起身,對著父親李煜和母后,同時施禮退安。

宮殿內,只有李煜和大周后,宮女也被暫時清退了。

兩人面對面坐下來,大周后親自倒了一杯茶水,遞給李煜,說道:“朝廷還沒有應對的辦法嗎?局勢越來越複雜了吧。”

李煜點點頭說道:“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在這亂世的時候,缺少一位如諸葛孔明、東吳周郎、龐涓孫斌等這等人物,力挽狂瀾;可惜我唐國朝廷內,已經沒有可用的將才,也沒有謀國之士,無法想到退敵的戰略,所以,只能這樣聽天命了。”

大周后聞言,嘆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若是從一開始我們就拒絕交出蘇宸,或許還有一戰之力,自從把他作爲人質交出,整個軍心動搖,朝廷內鬥,無法抗衡宋軍了。”

李煜搖頭道:“人都死了,還提他作甚,即便不該,也無法回頭了。”

大周后又問道:“韓熙載韓大人呢,他也有大才,可以獻策獻力。”

李煜帶著幾分怒氣說道:“他整日稱病在家,一個月都不出府了,既不肯再獻計獻策,也不肯接受任何冊封,應該是對朝廷心灰意冷。對朝廷對待蘇宸之事,心有怨言吧。朕派了畫院的待詔顧閎中和周文矩夜裡到韓熙載家裡去探個虛實,命令顧閎中和周文矩把所看到的一切畫下來,那韓熙載竟然在家中飲酒縱歌,欣賞歌舞美姬,通宵達旦作樂,顧閎中憑記憶把觀看的場景畫下來,那幾幅‘韓熙載夜宴圖’就放在朕的桌上。這是韓熙載的態度,朕已經無法再重用他了。”

大周后聽完,嘆息一聲,像韓熙載這等有才能大官員,屢次受挫,屢次重新回朝被重用,但這一次,似乎徹底失望,已經無心朝政,從此放縱形骸,開始享樂,拒絕再出仕了。

.........

宋軍每日攻城,越來越猛,四面城門都面臨著危機,岌岌可危。

鼓聲如雷動,密集又沉穩,驚天動地一般,配合著廝殺聲,聲威浩大。

城頭的守軍已經出現了膽顫,已經在動搖軍心。

如守著西城門的主將皇甫繼勳,私下常常把“降宋”掛在嘴上,每當部下有獻策破敵或請求出戰擊敵者,卻往往遭其鞭打,以致將士鬥志越來越低。

他對南唐已經沒有了信任和希望,所以,覺得與其這樣同歸於盡,廝守到底,與城共存亡,不如早日投降,唐國歸於大宋,他們這些將領,也能受到新的封賞,繼續留守唐國境內爲官,也不必這樣打來打去,提心吊膽了。

皇甫繼勳並沒有帶兵打仗的才能,也沒有武將果敢的血氣,他之所以能夠當上南唐大將軍,完全因爲他出身將門,他的父親皇甫暉是南唐的大將,威望很高。這皇甫暉本是北方人。後晉建立後,他出任密州刺史。

後晉天福十二年(947年),契丹南下,滅後晉。於是,皇甫暉率部投奔南唐,受到李璟的重用,歷任過歙州刺史、神衛都虞候,後任奉化軍節度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鎮守過江州。在顯德三年(956年),後周攻掠淮南,皇甫暉帶兵誓死抵抗,最後兵敗被擒,因爲傷重拒絕就醫而亡。

這番英勇事蹟,使得李璟、李煜都對皇甫暉很敬重,因此,覺得將門之子的皇甫繼勳,也能可堪大用。

這一日,皇甫繼勳糾結了幾個副將、都虞侯,討論著是否還繼續抵抗下去。

皇甫繼勳說道:“諸位,現在城外的大軍有十五萬之多,日夜猛攻,士氣如虹,各地的駐軍都不敢前來勤王救援,而朝中掌握軍務的是陳喬和張洎等人,他們力主死戰,但他們是一介書生,對軍務一竅不通,沒有任何措施,就這樣硬耗下去,幾個月後,城內的將士和百姓都要死絕,所以,爲了諸位榮華富貴,爲了城內百姓的安危,爲了我們自己的家眷,決不能就這樣鏖戰死守下去,否則,大家誰也別想活命了。”

“皇甫將軍,您的意思是?”有都虞侯問道。

皇甫繼勳臉色堅定,帶著決然,說道:“是時候發動兵變,準備投誠了。”

諸位裨將、都指揮使、都虞侯聽完, 都相互看了一眼,帶著幾分驚訝。

半晌後,有都虞侯說道:“我支持皇甫將軍的決定,投誠宋軍,不但能夠保命,獲取富貴,最主要可以保護城內的家眷和百姓,如果堅守四個月下去,金陵城的將士和百姓,至少損失一半,太過殘酷!”

“就是,反正我們唐國已經受不住了,而且朝廷官員和皇帝,沒有那個才能,唐國要完了,我們沒必要搭上全部,死在這裡!”

“對,我們支持投誠!”

這些裨將、都虞侯,平時已經跟皇甫繼勳吃肉喝酒時候,聊過哪天會開城門投降之事,但是,更多最爲一種調侃,但是,在他們心中,已經有了萌芽種子。

如今,皇甫繼勳根據局勢提出來後,衆武將並沒有多意外,很快就達成了意見。

“既然諸位都同意了,事不宜遲,當早點通知城外的宋軍,做到裡應外合,以免直接打開城門被宋軍誤傷。同時防止消息泄露,被朝廷得知,治罪下來。今日黃昏時候,射出的箭矢上,派一些心腹將士,綁上投誠的紙條,約定明日一早的辰時,西門會開城門迎接宋軍入城,今晚諸位將軍,都不準離開大帳,要簽下投誠書,誰也跑不了。警惕今晚朝廷得知消息,派兵過來圍剿我等。”

皇甫繼勳說出了這些後,其餘將領都微微點頭,答應下來。

第三十七章 代師收徒第一百四十四章 拉攏人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殺出重圍第三百四十三章 偷佔便宜第四百八十六章 回蜀都!第六百零七章 倔強的性格第四百九十六章 佈局開始第三百一十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一十三章 酷夏鏖戰中第三百五十六章 複雜的派系第三百一十五章 步步有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商議對策第十八章 自配藥方第四百一十一章 爲難境地第五百三十二章 暗中籌備第六百七十八章 拿下采石磯第三百二十一章 小迷妹的崇拜第二十章 同行競爭第五百九十四章 菩薩蠻第三十八章 救你命三千第二百七十九章 洞裡夜話第九章 蘇記糖葫蘆第五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四十三章 德軒社第六百一十六章 夜奪渡口第六百六十九章 調查幕後真相第四百零八章 千古難對第五百二十四章 伐唐之計第四百五十章 劍門關!第六百五十九章 定後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白帝城!第五百零八章 規劃新機構第五百八十六章 測試藥效第四章 附庸風雅上架感言!第五百一十一章 賠率不高第五百五十三章 傷別離第六百六十三章 恨其不爭第三百四十八章 救蜀實策第十九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爲盟主加更!)第六百四十三章 監控起來第四百二十七章 渡江西行第二百四十一章 雞鳴練刀第一百二十三章 宣傳鋪天蓋地第二百一十四章 這個才子不風流第二百五十九章 河東獅吼第一百五十四章 哥有青白瓷第二百零五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四百零八章 千古難對第二百九十五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五百零三章 重回金陵第六百零一章 暫代主將之職第六十一章 睡錯牀第一百三十五章 羨慕嫉妒恨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風還是中毒第二百七十九章 洞裡夜話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團聚第三百五十三章 詩會相邀第三百七十二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百五十四章 哥有青白瓷第六百零三章 名正言順上位第十六章 起衝突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有策劃第三百七十二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五百四十九章 練功提升第二百一十五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第十五章 隋唐傳奇演義第一百章 桃花詩第四百七十七章 懷疑與推測第四百四十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五十八章 那一刻的凝視第一百九十四章 消息散播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遇危險第二百零六章 反制對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家的困局第二百二十七章 謀劃小周後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的危機第五百四十五章 安心放權第六百零三章 名正言順上位第二百六十二章 防火防盜防閨蜜第六百二十五章 鄭王到任第八十一章 憐憫之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女子有才就是麻煩第二百八十一章 拼殺格鬥第二百六十三章 傾訴離別意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是個機會!第二百章 尷尬的交談第七十五章 甩鍋女俠第五百七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是個機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報復來了第六百零二章 溫柔體貼第六百五十四章 掌控自己的命運第一百七十九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二百一十五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第四百七十六章 料敵先機第五百四十六章 局勢不樂觀第四十三章 德軒社第一百五十四章 哥有青白瓷第四百章 家的溫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水县| 平南县| 巍山| 密云县| 灌阳县| 伊通| 南安市| 温泉县| 即墨市| 曲麻莱县| 扎赉特旗| 齐河县| 麻江县| 贵德县| 星座| 怀来县| 康定县| 北票市| 镇远县| 泊头市| 恩施市| 游戏| 渝中区| 新密市| 云安县| 十堰市| 宁远县| 酉阳| 望江县| 晋宁县| 高青县| 商都县| 永胜县| 土默特左旗| 汪清县| 屯留县| 宝应县| 仲巴县| 清苑县| 灌阳县| 黎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