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七十八章 拿下采石磯

潘美指揮,宋軍騎兵與步兵,不斷猛攻。

唐軍三萬人馬,在採石磯大營後方的山坡,布成方陣,抵擋了宋軍。

隨著時間推移,宋軍已經佔據了絕對優勢,五千騎兵徹底鑿穿第二道防線,後方的宋軍精銳,虎狼之師,涌入唐軍方陣內,廝殺在一起。

“殺殺——”

宋軍的勇猛,這個時候展現無遺,偏安一偶的江南唐軍,無論從個人的勇武,身材的魁梧,兵甲的優良,戰鬥的狠勁,整體的士氣等多方面都有所不如。

每一名宋軍將士,似乎能以一當五一般,越戰越勇,強大無比,把唐軍壓制得節節敗退。

裨將魏明帶兵衝殺抵抗中,被宋軍虎賁將領黨進所斬殺,士氣更受影響。

從正午打到了黃昏時候,徹底崩潰了。

“殺入採石磯大營!”潘美指揮大軍,繼續猛進,要搗毀採石磯大營。

只要這個大營一破,唐軍的水師就要繼續東撤,等若放棄了蕪湖、當塗兩城,後方的沿江已經沒有什麼城池可守了,只有距金陵城十里處金陵大營,已經無險可守。

張崢帶著殘兵一萬退回大營的時候,發現鄭王李從善早已登上戰船,離開了大營,率領一部分的水師離開了戰區。

他望著江面上的廝殺,硬外的宋軍衝殺,張崢自己也感到濃重的無力感。

“將軍,我們還抵抗嗎?”有都虞侯詢問身份都指揮使的裨將張崢。

“派人統計河灘上還留有多少空船,邊打邊退,掩護一部分主力登船,保護力量,走不了的,死守營地,消耗宋軍,力戰到底!”

這個張崢還是很有性格,鐵骨錚錚。

“是!”都虞侯散開傳令。

“擊鼓!”張崢下令擊鼓,振奮三軍,繼續作戰。

“殺啊——”

唐軍列隊堵在營地口,與宋軍殊死搏鬥,血腥殘酷,猶如一片煉獄。

很快,宋軍的騎兵已經衝破了大營的柵欄,殺入了軍營之內,猶如一股洪水般涌入營寨,水淹三軍的感覺。

大宋騎兵在營地內橫衝直撞,利用了戰馬的速度,四處破壞,衝撞營內的唐軍,佔盡優勢。

馬踏連營,就是這種場面,數千騎兵南北向縱橫,東西向切割,很快就將唐軍的採石磯大營,給衝撞的體無完膚,無法正常的防禦和守護,而宋軍步兵,緊接其後殺入營盤,四處縱火,見人就殺,將唐軍驅趕著靠近海灘。

這時候,李從善已經率領部分唐軍水師,被迫撤退了,在河灘處,還有一些剩下的大船和小船,營內的士兵瘋狂的上船,然後逃散。

但這些船隻,無法容納上萬人,只逃了三分之一,剩下營地三分之二的唐軍,大約兩三萬人在營盤內,或負隅頑抗,或棄甲投降,亂成一團,最後被宋軍圍殲了一部分,剩餘全部抓成俘虜。

潘美帶著人馬,來到採石磯大營之外。

居高臨下,俯望這個唐軍規模最大的營地,水師已經撤退,算是存活下幾萬唐軍,但採石磯營盤徹底毀掉,今日宋軍至少斬殺唐軍一兩萬人,俘虜更是接近了兩三萬人,直接打掉這裡唐軍一半的兵馬。

這一次,唐軍無論是水師、還是陸地的步兵,都損失很大,倉促迎戰,毫無準備,作爲主帥的鄭王李從善,指揮不力,臨陣脫逃,也嚴重影響了士氣,最後不戰而敗。

先鋒將黨軍策馬過來,說道:“這唐軍一敗塗地,丟盔卸甲逃回金陵方向,已經徹底完蛋了,我們的下一站便是圍困金陵了。”

潘美點頭道:“鄭王李從善這樣撤退,不但丟了這裡的採石磯大營,關鍵的戰略位置,也等於放棄了蕪湖和當塗兩城的聯繫,現在林仁肇在堅守蕪湖,但當塗城兵力不足,守將平庸,可先一步拿下。”

黨進覺得有道理,繼續道:“潘將軍,這唐軍真正一戰,如此不堪,離滅國不遠了。”

潘美理性分析,嘆息說道:“五代十國之中,李唐是最有實力的割據政權。其巔峰之時,南滅閩、東滅楚,擁州三十六、人口五百萬。但是,隨著後周崛起,李唐便持續衰落,丟掉淮河、退守長江。大宋代周,趙官家欲統一天下,勢必要將南唐這個割據政權消滅掉。

“唐國衰落原因有三,他們卻不自知,一是從未形成真正的南朝,東有世代仇敵的吳越國,南唐在長江下游控制不住江浙;西有後蜀、荊南、楚等割據政權,李唐的勢力範圍始終沒能推進到長江中上游地區。

“二是南唐的戰略失誤太明顯。南唐的最大敵人就是淮北的中原政權。但是,南唐的主要武力輸出全都投給了閩、楚等國,一直沒能抓住機會,向淮河以北開疆拓土,錯失良機。

“三是南唐的進取心始終不足。南唐無雄主,三代國主都沒有一個強硬角色。而其朝堂則是文人士大夫主政,黨爭嚴重。經濟雖然強勁、文治雖然斐然,但武力明顯不足,面對亂世中原的驕兵悍卒,南唐的軍事水準要多差有多差了。”

“潘將軍所言甚是,果然點出了唐國的真正不足?。 秉h進誇讚地說了一句。

潘美並沒有洋洋得意,而是臉色平靜,對著裨將、都指揮使、都虞侯繼續說道:“把俘虜押送出來,嚴加看管,不要濫殺無辜了。營地內的糧草、兵甲等,派人整理出來。我宋軍的傷員及時治療,戰鬥結束了,善後工作不能馬虎?!?

“明白!”衆將士領命。

長江北岸,曹彬等人也得知南岸採石磯大營的襲擊成功,唐軍主力殘部撤走,消息令人振奮。

“太好了,採石磯大營,駐守八萬大軍,是我軍東進,進攻金陵城的關鍵要塞,這次被我軍攻佔之後,江北的主力大軍,可以全部投送到南岸,拿下蕪湖、當塗,然後從南岸進軍金陵城,揚長避短,不跟唐軍打水戰了,李唐離覆滅不遠矣!”

曹彬捋須一笑,對這次拿下采石磯大營和要塞,十分滿意。

第三百三十七章 驗屍第一百九十一章 女俠駕到第五百二十五章 爲國爲民的蘇郎第一百七十二章 可能跟他有關第一百八十章 才女登門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賜的驚喜第二十四章 設法挽留第三百六十一章 熙園詩會第三百零八章 家宴會客第一百八十八章 挑選侍郎位第一百二十五章 演出成功第七十六章 預測成真第六百四十章 產生隔閡第三百七十八章 同意了第六百章 手術搶救第四百五十章 劍門關!第四百三十二章 白帝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岸設伏第三百八十四章 平安回府第四百二十章 岳陽樓記,服不服?第二百八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六百零四章 四面合圍第四百八十四章 議和退兵第五十四章 一毛不拔第二百八十六章 還是清白的第五百六十九章 後悔了不!第一百五十章 不打自招第五百四十四章 秘諜司成立第三百一十六章 毒性不強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覽秦淮河第一百六十九章 依她三件事第六十八章 潤州第一快的少年第十三章 心思玲瓏第三百五十三章 詩會相邀第四百四十八章 招賢納士第四百章 家的溫馨第三百章 好轉跡象第二百四十三章 結黨營私,是非難斷第四百六十六章 蜀道難,難嗎第六章 從未了解過他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波持續第三百二十五章 交情加深第二百八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爲國爲民的蘇郎第四百一十四章 我沒意見啊!第三百五十九章 夜遊秦淮河第四百六十五章 可怕的猜測第二百二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九十八章 才子對決第五百五十章 常州失陷第五百四十二章 滅唐之心第六百一十章 猜疑另外身份第二十章 同行競爭第六百四十四章 離開潤州城第二百零四章 身世之謎第六十六章 紅袖坊第一百二十一章 武德司密奏第六百六十章 離別在即第三章 禍從天降第五百一十三章 馭下之道初體驗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第五百一十一章 賠率不高第一百七十六章 略懂略懂第二百零五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佈局(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陵姊妹花第十五章 隋唐傳奇演義第二百七十一章 尋求對策第五百二十九章 澄心堂議政第一百八十一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第五百八十九章 殺入城內第四百三十七章 提對策!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賜的驚喜第五百零一章 拜訪白府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團聚第六百三十八章 被放棄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團聚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世今生的緣分第九十五章 蘇公子實在太穩健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消息散播第五百二十章 朝廷任命第十七章 俠女箐箐第五百九十三章 針對糧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百零五章 刺客風波第六百二十三章 謠言第二百八十六章 還是清白的第一百八十三章 化學理論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廷動盪,下旨降罪第四百一十二章 交換籌碼第三百零一章 不平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回蜀都!第九十六章 葉探花第二百九十三章 診斷二皇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中箭受傷第一百九十四章 消息散播第一百五十九章 以牙還牙第二百一十一章 早做準備第六百二十一章 美夢成真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遇危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川县| 娱乐| 霍州市| 清镇市| 徐州市| 合江县| 武宁县| 玉屏| 重庆市| 新安县| 个旧市| 交城县| 晴隆县| 苗栗县| 兴业县| 哈巴河县| 新干县| 凤冈县| 凤庆县| 修武县| 乌拉特前旗| 醴陵市| 涟水县| 永昌县| 宁河县| 泗洪县| 福州市| 博乐市| 北京市| 西充县| 隆安县| 普陀区| 怀来县| 哈巴河县| 湘阴县| 河东区| 祁阳县| 刚察县| 闽清县| 建始县| 克什克腾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