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駿
一枚糖果筆下的人
什麼樣的小說,纔算是真正的小說?
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在問——什麼樣的人,纔是真正的人?
雖然,聽起來有些無聊,但在這個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確實有許多人,並不是人。
因此,那些“人”必須要用引號打起來。這個嘛,你懂的。
所以,在我們一不小心闖入的這個文學圈裡,確實有許多小說,並不是小說。
尤其在我所熟悉的這個領域,老實說目前所能讀到的大部分中國懸疑小說,只能說是故事而不是真正的小說。請原諒,我還是要再重複一下中學語文老師說過的話——
小說三元素:情節、環境、人物。
通常,如果是說故事的話,只要有情節和環境就可以了,有的簡單故事連環境都可以拋棄,比如那些可以用手機傳播的小段子。確實,擺放在我們書店裡的懸疑小說,大多是隻有情節而沒有人物的小說——那裡面所出現的人物,基本都是服務於情節的工具,或者說是被故事拖著走的行屍走肉,至於人物的形象也是單一枯燥,既沒有鮮明的性格,也是從頭到尾都沒有變化的,這可能也是受到架構太小的侷限,比如那些在幾天內敘述完的快節奏故事。
人物——真正的人物在哪裡?真正能被讀者記住的人物在哪裡?許多故事看起來很精彩,能夠讓人一口氣讀完的小說,爲什麼很快又被遺忘了?因爲,沒有一個能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再舉個例子,爲什麼我們喜歡金庸小說,不僅僅是其中有精彩曲折的情節,更因爲有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這樣能讓人刻骨銘心一輩子的人物形象。這,纔是我判斷一部好小說與一部好看的小說的標準。
懸疑小說,能不能既有好看的故事,又有能讓人記住的人物?除了最近幾年我自己的創作,有意識地往這個方向發展(比如《人間》三卷,比如即將出版的《謀殺似水年華》)以外,一枚糖果的作品是做得非常成功的。
她的許多爲大家熟悉的長篇小說,都塑造出了極其具有個性的人物,雖然看起來似乎有些極端,但仔細推敲卻又符合現代人真正的心理——她寫出了許多我們不敢寫的人性的弱點,這些弱點是每個人身上都存在卻又無法正視的,只有一枚糖果以其自身性格的率真,道出了這些不能說出的秘密。因此,她筆下的人物才那麼有血有肉,而她的故事自然也就是爲人物的命運服務的故事,看起來自然生動流暢,讓許多人產生由衷的共鳴——這不正是自己內心的那個我嗎?
我無意於總結一枚糖果的小說,我只想說她的小說裡出現的人,是真正的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人,而不是其他小說裡道具似的傀儡似的“人”。即便,是她筆下所寫之鬼,也同樣是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鬼——這樣的鬼,才更近似於《聊宅誌異》裡可愛的女鬼美狐們。
人,纔是小說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