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回 憫忠冤赤眉示罰 奉師命餘鴻下山

宋太祖當五季擾攘,首佐周世宗南征北伐,及世宗中道而崩,孤立幼兒將不撫,至有立點檢爲天子議論,兵變於陳橋,黃袍加身,位登九五,亦天命所歸也。不然日下復有一日,黑光相蕩,天象原有異徵,稽之天時則是,人事則非。當此立幼時艱之日,衆將士中孰不欲國有長君?無如周世宗崩日,只有此孤幼兒耳。當宋太祖爲衆所推,亦嘗卻衆請,而以周公佐相成王爲心,懼此非其時。然周公爲成王季父,又當國家平寧之日。宋太祖雖與世宗同事於師,然不過以異姓手足君臣,實有所不得周公之於成王也。

故宋之有天下,所取之順逆,不及於漢高,與唐太宗相儔匹耳。何也?唐於隋末而得天下,惟當初唐高祖曾事隋煬帝,而煬帝又爲化及所弒,唐太宗雖誅化及與煬帝復仇,後不免取天下於隋幼主侗,是與宋皆有君臣之嫌,故唐、宋二君之遜於漢高也以此。雖然,五季之世,干戈不已,四方糜爛,其民各鎮疆守土,焉得其人一而統之?原宋太祖一心戒殺以體上天好生之德,又有合乎漢高者。漢高睹項羽殘暴不仁,彼一入關,首與秦之父老約法,除秦苛政,正見體上天好生之君也。至宋太祖師下江南之日,諭曹彬用命則已,成之嗜殺。及城破之日,彬稱病,諸將未明其心,以請病爲聞,彬言行師之日,太祖命彬嗜殺之戒,故諸將入城不傷一人,是太祖體上天之心,彬又能體太祖之心,是君臣皆以戒殺人爲首務,其興宜矣。

即如太祖正大位之日,首尊儒重士,大開文明之教,其爲知致治之本,是政之當首務,亦不在漢高、太宗之下。至於身當戎馬之地十八年,亦何異漢高亡秦滅項之勇敢,太宗清隋割據,雄才開基之神武之君,又其儕匹哉?特此傳之,以博一笑。爲之序云云。

第一回 憫忠冤赤眉示罰 奉師命餘鴻下山

詩曰:

英雄不必盡男兒,但見閨人長六師。

既異陰陽皆佐國,何須戒伏慚爲雌。

其二

只能詠柳便超羣,況復執醜樂泮林。

自古女軍原惡敵,兵符矧是有功深。

其三

慢將刀尺去從戎,六月匡王屬女工。

寄語憑妻諸漢子,司晨寧讓勿稱雄。

其四

周惟太擬致麟祥,只合宮中佐聖王。

究竟伐崇恭贊處,不聞幽靜涉戎行。

其五

大家亦有徵東賦,漢史終虛記問戎。

想是坐言抒宿憤,未能佩劍向從軍。

其六

武功何必少金釵,獄降由來定所排。

吩咐深閨如虎女,勿徒降婿便舒懷。

其七

後來明有曰夫人,步武如堪作後塵。

獨惜唐成明敗處,終輸劉女使麟君。

此數首俚言,說卻其中所載劉金錠、鬱生香、蕭引鳳、艾銀屏、花解語諸女流,竟能使官難全消,涉險阻乎疆場;粉面嬌嬈,伏獰猙於陣伍;銀釵數管,賽過大戟長槍;玉腕一雙,掃盡千軍萬馬,真乃女子軍逢人辟易。想古往今來,如謝道韞、蔡文姬等,詠柳才高,辨琴逸韻,留人齒頰,然亦不過文采風流,爲閨中雅事。究什麼標功萬里,表壯山河,爲國家卻敵,以至守士稱臣,成歸一統;即或有等勇以義生,一時遇敵,隻手復仇,不受淫污所辱,亦屬一人一家的事。至於柳腰無力,衝陣而御烽煙,閨閣有材,服冠而稱臣妾,此固千古罕有,宇宙奇聞。

回思天女作列女傳,事劉氏諸人,夫出不獲著跡翰墨,爲婦寺光,然婦人主持中饋,以拙爲寶,不過較諸長舌,差勝一籌耳。至如唐主父子慶穢及諸臣之不潔者武則天,乃一介女中之才智首,淫浪班頭,但以唐除叛亂以救生民,原取隋氏天下於張、尹二宮妃,是主女以開基,故不再傳,再有淫浪武氏以報應之。但上蒼佑貞潔以範風化,然武后如此**,爲千古敗壞綱常,罪之魁首也。故於唐終宋始,令綱紀一新,降一班女英雄淑女下凡,使他功標社稷,定策軍機,做作一場非凡事業,以爲陰人佐盛世之光。況趙太祖正當應運之期,山河合混一統,以定久分必合之勢,故值日功曹下凡間,查察那一家積德培陰騭之基厚者,以消受此貴女白首唱隨,以覓良緣成對,然後扶興王家大業。當日送生司馬,領了玉皇上旨,速帶女星五顆下凡,尋送降生之塵世,不須多表。

先說泰嶽山中一位大仙,修煉數千年,久登仙班上洞,仙翁神通廣大,道號赤眉老祖,已知來太祖赤手結交英雄,打平天下。登基後,以酒色糊塗,竟枉殺義弟鄭恩,老祖心甚惡之。一天忽值諸仙友梨山聖母、陳摶老祖、孫子真人三位上洞仙,齊進寶洞,會見赤眉,有老祖說曰:“衆道友,中界之氣運一新,香孩兒雖奉了玉旨,得主中土大位,故藉周世宗之基業以接繼,又得曹彬、趙普、高懷德、鄭恩一班文武左右扶持,一心一德,以成大業。原周主柴榮,以姑子歸宗入繼郭威大位,信爲五代賢君,無有其匹。自世宗駕崩之後,當傳之嗣子,無乃香孩兒特奉天帝生於趙氏之門,以開宋基上,至陳橋兵變,居然受了黃袍加身,這是生成福命,享玉食千萬,方位居九五,本當然也。惟鄭恩與香孩兒非別將可比,義切桃園,情聯手足,後竟以大勳不報,不念功勞手足情深,糊模以酒,白眼相加,是爲忘恩負義之主。

貧道心不忍功高反得孽死,意欲敕著一班狐仙野魅下凡,將彼江山攪亂一番,以代鄭子少泄一忿,以息其冤魂,又恐諸怪不依善果,傷害衆生可憫,諸道友以爲如何?”陳摶祖曰:“事須令各可惱,自古人臣功高震世,其心跳不出驕恃傲慢,爲人主所忌,未有不害及其身。故漢初張良成功之後,見漢高心疑功臣,即辟穀逃避,不留戀於富貴,故衆功臣遇害,良獨得免於誅殺之禍,此乃明哲保身者也。然韓信、彭越、英布諸人心頭太高,看得功名富貴四字太重,恃功傲人,只自雄而不覺人主早已猜疑矣,至後身首兩分,實不味此急流勇退四字耳。

倘效著張良及古之範子二人高志,何得殺身之禍哉?”赤眉祖聽罷微笑曰:“陳師妙論,足爲功高之臣千古保身鑑戒,但香孩兒與鄭子,義別君臣,情同手足,非同疏泛君臣可比,可以合則留、不合則退之論,須當知之以一過而報應之。”孫臏真人又曰:“今老祖執宋主一人之過,令衆生受此兵戈之禍,亦當念吾等仰體上天憐憫之心,今定亂未,久又使一衆無辜當此災咎,奈何,奈何!”赤眉祖曰:“如此且不發差諸鬼魅下凡,令一潛修正戒而往,只困悴香孩兒一番,使彼知殺卻無罪能臣,便招外敵偏國所侮,罰其勞悴,數載憂驚,不許傷生害衆。貧道主見若此,不知衆道友以爲如何?”羣仙見赤眉老祖如此法旨,各仙曰:“足見道長慈悲,道今一心也。”是日各仙辭別過,自回洞中修煉,俱各不表。

單說赤眉仙一心不差諸兇魅下凡,只命門徒一人名餘鴻,此道者原非人身,乃此山一老年鴻雁,精修煉已得人身,將有千年道行,其名爲入仙班之列,今又拜赤眉爲師,得隨老祖,久沾化雨,日沐春風,修煉得法力無邊,神通廣大。當日老祖動了殺機之念,此日命仙童呼喚至餘鴻,將此泄發鄭恩屈殺一案,以困宋主于軍中,勞頓他以示罰之意,又指命餘鴻投往南唐李煜帳下,借其兵力,令他勿稱臣服於宋,開此釁端。宋太祖乃雄豪之主,性質方剛,豈受欺侮,定必領兵爭戰。“賢徒且藉法力奇能,困悴他三紀,少咎其狠害有功之惡,但彼帳下衆將,乃奉命保國佐拜者,但許擒獲,不許殺害一人,且要取勝而憂困真王數秋,即要回仙山,斷不可貪念人間俗富祿,殺生靈以取禍也,慎之,戒之,不可忘卻囑咐之言。”餘鴻領諾。按他乃一鴻鳥修煉成人身,本屬性子好動不好靜的,且潛修已久,將登仙班之列,故不妄動,一心受命於深山。今見師命之下凡,身涉塵上,一心欣悅,諾諾連聲依命。當日老祖又將數件鎮山之寶,命他攜去以備應用。按下慢表。

卻說南唐李煜乃李璟之子,自五代時,號稱唐憲宗之後,亦未歷實考,然而五代紛爭,至周世宗帝時,李煜已嗣父位,割據金陵,即今江南地。爲在周世宗時,已興兵征伐,急去帝號,後復改年,而仍稱帝。當宋太祖掃滅羣雄,位正中土,諸僭國無不戒懼,是故禮賢下士,以求佐弼於一隅,實欲以自強其國,鞏固其邦,且懼太祖來攻伐吞蝕,故日夕養兵蓄銳,以預備之,文臣武將不少,雄兵數十萬,亦江東一勁敵之國也。且唐主精於文字,擅於繪畫,乃一聰慧之人,當日文武臣有出名者,皇甫暉、黃原濟、李暉鳳,皆是當世英雄。更有薛呂、秦鳳、羅英、程飛虎,皆前唐功臣之後,有戰將林文豹、林文旦,聚於一邦。

此一天,君臣設朝,集會於銀鑾寶殿,評論宋太祖滅了南漢劉隱,又收除高季興,西方伏並;滅蜀孟知祥,一路歸附王全斌、曹彬、潘美等,兵威大震。君臣交談,唐主煜曰:“宋太祖一路平卻諸邦郡,或滅或降,天下已定十七八,今有我江南未下,他貪求無足厭,只憂他興兵蝕饞,怎生拒敵彼之盛。”當日有文臣明智者,皆言宋之乘並土字,天下已得十之七八,我主金陵一郡之地,怎能與全輿大盛對敵,我邦須有將兵,諒非宋之高、曹、王、潘作對,不若仍去帝號稱臣,以免彼兵臨境,又費一番驚擾也。唐主聞言未答,又有武臣數人皆言,不可無故稱臣,況我邦兵強將勇,上下一心,宋雖強盛,若他兵臨遠險,亦未易即勝,不若我主先修書一函,命一人呈之觀覽,其詞半卑半硬,將我邦土產之物,貢獻爲名,試探他君臣如何回覆我主,並察其國中虛實,然後我們或降、或守,方不自弱於一時。唐主點頭稱善。

正在君臣議論之際,有軍官人稟言:“午門外有一道人,要叩見千歲。”唐生一想有此膽大道人公然叩見,即準之,命宣進引見。不一刻進至銀安殿上,唐主遠見此道人王綹長鬚,綸巾羽扇,姿致光采,雙目如曉星,當時詢及來蹤,方知高門法士。道人稽首禮畢。唐主命之座下,茶罷,復詰叩見來由,餘鴻對曰:“千歲洪據金陵一方,兵多將廣,是至宋主東西北並滅各方,不動汝金陵者,以千歲據此長江大河之險於東南界也,且千歲善於禮賢下士,君臣一心,且無可乘,千歲何須慮也。至下計者,首議去帝號臣服於宋。

今山人特千里下山,叩謁千歲,求乞執鞭左右,未知允準收錄納否?且不是山人誇張大言,千年修煉,法力頗精,能分過去未來,千歲遠續唐裔三百之紀,即偏安於一隅,宋終不能侯君也。”唐主聞言大悅曰:“孤正在與羣臣議論降守之策,謀疑未決,今得仙長降臨指示,強孤之弱邦,何其幸也?又承願佐助我國,以拒宋師,孤無憂矣。”即日敕旨命軍人築壇,登託拜爲護師。餘鴻一心受託,即登壇,衆文武一班參見同禮,唐主親捧御酒三杯,餘軍師飲過謝恩。當日李煜王自得了餘鴻爲軍師,請問他兵法對敵進退之技,彼對答通明,出言有序,迥非凡人可及,心中倍喜。自謂邦佐得人,料宋主南下無礙矣,對敵不弱於彼,一時心雄膽壯,並不修書,又不往與宋太祖稱觴慶壽之禮。此一回上邦下國兩相啓釁,一番殺運,亦金陵有此劫數,不知兩國交兵爭戰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49回 報預兆金錠請卜 聽來讒赤眉下凡第5回 弄幻術高王險死 明妖法太祖釋疑第22回 破迷符高王請罪 鬥法術餘鴻敗奔第42回 請羣仙馮茂奔勞 差衆將真人奧旨第12回 佯詐敗一意招婚 硬拒戰三陳卻配第26回 破神鑼餘鴻大敗 踩唐營馮茂立功第14回 多情女弄術驚夫 硬性郎應誓陷井第3回 高元帥兵進壽州 餘軍師計困真主第44回 楊公子因功結締 花小姐比武爲媒第51回 詢國運太祖求判 泄天機陳摶預徵第37回 畏行險唐將辭勞 欺強敵餘兆出醜第37回 畏行險唐將辭勞 欺強敵餘兆出醜第46回 五仙師進兵破陣 五妖道扶僞傷生第32回 同歸寧奉旨完婚 求借兵故舊重會第12回 佯詐敗一意招婚 硬拒戰三陳卻配第52回 平南唐太祖班師 賞戰功二王懼罪第52回 平南唐太祖班師 賞戰功二王懼罪第45回 花小姐改裝賺妖 楊公子繳令招婚第21回 餘軍師再演迷符 高藩王覆被拘役第52回 平南唐太祖班師 賞戰功二王懼罪第26回 破神鑼餘鴻大敗 踩唐營馮茂立功第47回 因兵敗李煜殘臣 欺敵劣餘兆歿陣第45回 花小姐改裝賺妖 楊公子繳令招婚第1回 憫忠冤赤眉示罰 奉師命餘鴻下山第13回 劉小姐癡心聯配 高公子硬性辭婚第19回 劉小姐敵殺四門 餘軍師戰法兩敗第14回 多情女弄術驚夫 硬性郎應誓陷井第34回 餘左道施威傷將 劉佳人抱病出師第22回 破迷符高王請罪 鬥法術餘鴻敗奔第39回 冒赤眉餘鴻授首 倚師長餘兆逃生第21回 餘軍師再演迷符 高藩王覆被拘役第4回 落魂鑼連擒敵將 風火扇嚇退宋軍第38回 宋太祖悔縱妖道 劉佳人智賺旁門第15回 承師命初諧鳳侶 急國難暫拆鸞羣第41回 殘重婦妖道傷生 探陣圖佳人回報第2回 南唐主回書拒宋 趙太祖命將督師第29回 恃技藝馮茂遭擒 薦姻緣銀屏強合第39回 冒赤眉餘鴻授首 倚師長餘兆逃生第25回 恩愛夫妻憂永別 情深師弟勉分離第2回 南唐主回書拒宋 趙太祖命將督師第15回 承師命初諧鳳侶 急國難暫拆鸞羣第35回 鬥法術大敗餘兆 破唐營進取徽州第2回 南唐主回書拒宋 趙太祖命將督師第39回 冒赤眉餘鴻授首 倚師長餘兆逃生第37回 畏行險唐將辭勞 欺強敵餘兆出醜第45回 花小姐改裝賺妖 楊公子繳令招婚第14回 多情女弄術驚夫 硬性郎應誓陷井第41回 殘重婦妖道傷生 探陣圖佳人回報第44回 楊公子因功結締 花小姐比武爲媒第10回 求借宿不啻東牀 設夜筵何殊齎酒第19回 劉小姐敵殺四門 餘軍師戰法兩敗第8回 唐軍師遇敵初敗 宋將軍破寨回朝第48回 緣城破乞恩準降 悼親亡奏主陰封第17回 陶元帥衝圍對壘 餘軍師引敵交鋒第41回 殘重婦妖道傷生 探陣圖佳人回報第7回 駕風雲鄭印見主 詳讖訣苗訓泄機第49回 報預兆金錠請卜 聽來讒赤眉下凡第11回 君保打碎招夫牌 金錠設機賺鳳侶第32回 同歸寧奉旨完婚 求借兵故舊重會第25回 恩愛夫妻憂永別 情深師弟勉分離第46回 五仙師進兵破陣 五妖道扶僞傷生第10回 求借宿不啻東牀 設夜筵何殊齎酒第7回 駕風雲鄭印見主 詳讖訣苗訓泄機第27回 亂唐城馮茂盜書 破妖壇金錠脫難第46回 五仙師進兵破陣 五妖道扶僞傷生第13回 劉小姐癡心聯配 高公子硬性辭婚第36回 下癀砂餘兆肆兇 到軍糧馮茂急救第44回 楊公子因功結締 花小姐比武爲媒第6回 宋太祖當空叩禱 陳摶仙遣徒下山第42回 請羣仙馮茂奔勞 差衆將真人奧旨第44回 楊公子因功結締 花小姐比武爲媒第32回 同歸寧奉旨完婚 求借兵故舊重會第19回 劉小姐敵殺四門 餘軍師戰法兩敗第21回 餘軍師再演迷符 高藩王覆被拘役第27回 亂唐城馮茂盜書 破妖壇金錠脫難第49回 報預兆金錠請卜 聽來讒赤眉下凡第18回 遇飛刀美容被傷 施靈丹金錠解厄第2回 南唐主回書拒宋 趙太祖命將督師第27回 亂唐城馮茂盜書 破妖壇金錠脫難第28回 賞戰功馮茂升王 失法寶餘鴻演扇第10回 求借宿不啻東牀 設夜筵何殊齎酒第24回 劉小姐被害中傷 苗軍師觀星排卜第44回 楊公子因功結締 花小姐比武爲媒第33回 再鏖兵生擒復縱 屢敗陣讒獻成仇第42回 請羣仙馮茂奔勞 差衆將真人奧旨第17回 陶元帥衝圍對壘 餘軍師引敵交鋒第49回 報預兆金錠請卜 聽來讒赤眉下凡第31回 兩佳人經權並濟 一美麗恭駁同情第1回 憫忠冤赤眉示罰 奉師命餘鴻下山第28回 賞戰功馮茂升王 失法寶餘鴻演扇第32回 同歸寧奉旨完婚 求借兵故舊重會第23回 因敗北唐心灰心 被譏消餘鴻演術第23回 因敗北唐心灰心 被譏消餘鴻演術第18回 遇飛刀美容被傷 施靈丹金錠解厄第23回 因敗北唐心灰心 被譏消餘鴻演術第45回 花小姐改裝賺妖 楊公子繳令招婚第1回 憫忠冤赤眉示罰 奉師命餘鴻下山第39回 冒赤眉餘鴻授首 倚師長餘兆逃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化市| 界首市| 崇阳县| 苍山县| 水富县| 崇礼县| 迭部县| 贞丰县| 喜德县| 静宁县| 顺平县| 永登县| 涿州市| 富源县| 咸阳市| 上蔡县| 同江市| 宽甸| 米脂县| 枝江市| 樟树市| 额尔古纳市| 淮北市| 淳安县| 科技| 英山县| 阿拉尔市| 长汀县| 藁城市| 宁都县| 华阴市| 南康市| 从化市| 思茅市| 临洮县| 女性| 巴彦淖尔市| 谢通门县| 灌云县| 长兴县| 大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