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

大理這裡也有漢人居住,他們是最願意被歸化的一類人,其次是大理的富民階層。然後是數量最大,無所謂的一羣人,在他們看來,換幾十個皇帝也無所謂,自己還是過自己的日子。

最不甘心的,便是貴族的家僕們。

他們怕的要死。

背靠著大理的大貴族,他們都有自己的產業,便這裡的土霸王。

可一但歸化,他們算什麼。

反倒是大貴族們很淡然,兩個選擇,生或是死。

沒有人會選擇死。

曾會沒再看街市的情況,直接走進了大理皇宮。

大理皇帝段素英整個人瘦了一圈,眼圈也是黑的,顯然這些天就沒有好好的睡過覺。

曾會到,大理皇帝段素英也只是擡了擡頭。然後低聲說道:“吐蕃兵馬已經到達邊界,大宋的兵馬連投石車都已經架起來了。”

“我大宋安平侯的信。”曾會將信放在了段素英面前後退了一步站在旁邊。

段素英看到信沒拆,倒是有些意外。

拆開信,第一句話就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歸化或死,沒有降。

然後……

沒了,劉安簽名。

段素英苦澀的一笑後將信往前推了一點,示意曾會自己看。

曾會看了,他不明白。

歸化應該有條件吧。

可這個不象是歸化,倒象是降,無條件的降,將大理的一切全部變成了大宋的,這不仁義。

段素英問:“曾學士,你怎麼說?”

“以我之軀,爲大理擋住兵鋒。”

段素英搖了搖頭:“你擋得住嗎?”

曾會回答:“我是大宋的官員,我擋得住。”

“連趙恆都擋不住,你……”段素英這些天根本就沒有閒著,他把來自正常渠道的情報,以及民間的傳聞,還有大理商人們知道的消息,真的,假的都細細的讀過一遍,他相信,大宋的皇帝已經沒有權力了。

否則,這種對外征戰不可能如此密集。

三年。

這還不算靈州之戰。

說起來就是四年,劉安打靈州他相信這是大宋朝堂的默許,但打幽州他懷疑。然後瞿越之戰,當年瞿越之戰,很明顯就是與大宋朝堂無關。

高麗的事他沒猜透,可高麗也沒說歸化,也沒有依附,先是遼國的屬國,現在也沒有說歸屬於誰,可實際卻被石家控制。

最後說倭。

倭還沒有被滅,卻也只是時間的問題了,倭京的貴族不是被殺就是被送去當苦力,多少人累死在礦區。

大宋皇帝。

段素英不相信大宋皇帝清楚一切,但劉安卻是推動這一切的人。

大宋皇帝有實權嗎?

大宋現在是誰說了算。

曾會。

當年是被踢出汴梁的,作這事的人就是劉安。段素英就不相信,曾會你能擋住劉安的大軍,你會變成屍體,說不定連屍體都留不下。

段素英沒直接說曾會你擋不住,只說道:“信中沒有日期,從這裡送信到邊界只需要一天半的時間,那麼長則三天,短則兩天,宋軍必會開始進攻。曾學士,你……無能爲力。”

沒錯。

劉安就是沒寫時間。

劉安就沒想過大理能痛快的歸化,所以他的計劃就是,大軍準備好就開始進攻,在打的同時讓大理段氏來作決定。

至於鐵二。

劉安不擔心。鐵二的武藝是三流的,逃命的本事是超一流的,而且對危險有著超於常人的敏感,只有聞到一點點不對,立即就溜了。

想當年幽州,他去刺探遼軍情報,在別人看來必死的任務,鐵二都能帶著身邊的人從容歸來,這是真本事。

話說大宋與大理邊境,大量的山民部族派出壯丁前來參戰。

宋軍的將軍找到劉安:“劉學士,來了許多南蠻子。”

“注意用詞,是西南各部落、村寨的人。”正在翻看公文的劉安沒擡頭,只是回了一句。

那將軍又說道:“劉學士,他們或有些人是真心來助戰的,可其他人未必,他們是想來佔便宜,分戰利品的。”

劉安這才擡起頭來:“作戰,就應該有戰利品拿。大理將會是我大宋的直屬領土,大理或歸化,只取部分官倉的物品用於補充軍用。大軍佔領大理之後直接南下,平定中南半島,然後西進,攻打天竺。”

“天竺,纔是你們搶戰利品的地方。”

“天竺,如此遠補給怎麼辦?”

“我們掌握著麻六甲海峽,中南半島的物資會源源不斷的運到天竺去,軍械等物有點麻煩,你們省著點用,這個需要從江南、泉州、雄州等地運過去,海上的時間最少要一個月,可能會到四十天。”

劉安站了起來拿出一副地圖:“原本還不到講這個的時候,天竺北部被大食人佔領,控制,有許多奴隸小國。南部有兩個強大的國度,一個叫朱羅國,一個叫潘地亞國,眼下朱羅國有點狂妄,他們把手伸手到了南海。”

“你們應該明白,南海就是我們的內湖,南海周邊的一切小國都應該是我們的直屬國,連從屬國都不需要,我不管你們以前領的什麼命令,新規矩是,誰敢對我們的地盤伸手,就要有被剁手的覺悟。”

這位將軍想了想:“劉學士,伸手連腦袋一起砍了,不合適?光剁手有點麻煩。”

劉安笑了笑:“行,就依你的建議,伸手就砍腦袋。”

“謝學士稱讚。”

“好了,去整備軍務,告訴所有前來助戰的各土寨、部落,先記我大宋軍規,大理無論是戰還是降,普通百姓不得騷擾。若戰,貴族不留。或歸化,安排人去賬,誰貪了國庫的錢,加五倍賠償,若不賠,你看著辦。”

“明白,末將這就去巡營。”

劉安又坐了回去,繼續翻看著公文。

西南這些地方想發展,劉安認爲還是要修路,三十年,五十年,只要有一條鐵路修通,這裡就能大變樣。

茶馬古道源於唐,興於宋,大興於明。

現在的茶馬古道被大理商人控制著,這條商路劉安不介意誰來經營,只要守自己的規矩就行,從這裡到中亞,將會是陸路連接天竺的一條重要商路。

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四零八節 殺豬菜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一二五節 生死鬥 上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十節 放肆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三二九節 筑紫島有縣令了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三九二節 我們已經打完了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四九九節 三十里的鐵軌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二五二節 坑裡有坑第五零三節 大變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四一零節 遼軍不是戰敗的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四一六節 這口鍋背的第二七零節 要想富,先修路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一八六節 皇帝的腦回路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癥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棣县| 阿拉善盟| 周宁县| 平湖市| 绥江县| 徐汇区| 合阳县| 城步| 中阳县| 婺源县| 三亚市| 临沧市| 平罗县| 张掖市| 忻州市| 荥阳市| 沙坪坝区| 宁阳县| 资兴市| 嵊泗县| 贺兰县| 龙口市| 清原| 井研县| 法库县| 府谷县| 罗源县| 民乐县| 博兴县| 大英县| 迁安市| 揭阳市| 东乡县| 兴仁县| 青海省| 磐石市| 德兴市| 衡东县| 秦安县| 吐鲁番市| 寻乌县|